APP下载

“十三五”时期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

2016-03-13王洪婧蔡维生张建华

卫生软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十三五挑战领域

王洪婧,吕 军,蔡维生,王 薇,张建华

(1.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2.复旦大学,上海 200032)

“十三五”时期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

王洪婧1,吕 军2,蔡维生1,王 薇1,张建华1

(1.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2.复旦大学,上海 200032)

采用文献归纳、专家咨询、小组座谈和定律演绎法,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面临优化法律体系、解决监管协调力与执行力问题、完善政府服务、应对新媒体、迎接国际贸易挑战和建立全程监管体系的6大挑战。

食品安全;监管;挑战

“食以安为先”,新时期我国国民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现状不容乐观,食品安全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有必要对“十三五”时期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CNKI为主要数据源检索文献,剔除整理后形成790篇有关食品安全的分析文献集。

1.2 方法

通过文献归纳法、专家咨询法、小组座谈法、定律演绎法,探讨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2 结果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重拳严治,以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将食品安全问题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即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基于此,在对领域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内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所面临的6个挑战。

2.1 如何完善和优化食品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

“十二五”时期,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在某些层面还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和法律冲突[1],如《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农业法》等,有的条款仅为原则性规定,适用性模糊,以及食品安全网络立法不足[2]。虽然2015年新《食品安全法》明确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相关法律责任,但随着食品行业电子商务的推进,其法律推进还有待进一步细化;损害补偿的法律规定缺失;动物性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规较少[3];法律救济方面,消费者维权的集体诉讼制度缺失[4]等。这易使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缺乏法律层面的有力导向和指引,而导致无法可依、执法不严和监管漏洞等问题。因此,“十三五”时期如何进一步系统完善和优化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立严密高效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首要需求。

2.2 如何动态解决监管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和执行力问题

2013年“大部制”改革后,虽然我国政府进一步明确了食品安全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但是部分工作内容和职能的转变及真正过渡到位尚待时日,若干问题到目前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一方面,某些部门各自为政、标准不一,执行力度各异[5],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监管和相关标准的实施;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缺位,协调职能“虚化”[6]。纵向层面,中央与地方联动不足,行政管理不顺,中央与地方的双重领导体制易导致双方在政策取向不一致时实际监管缺失;横向层面,监管缺位、错位、越位[7]、交叉重叠和推诿现象时有发生,资源共享较困难。因此,如何动态解决监管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和执行力问题,如何建立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就成了“十三五”时期政府需要着重加强的关注点。

2.3 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领域老百姓预期高于政府服务的矛盾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由此可见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对此,习主席也指出食品安全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建国初期,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的期望值较低,主要以解决温饱为主。改革开放后,我国食品业快速发展,国民食品供应由短缺逐渐转向平衡,随之百姓的关注点也由吃饱、吃好转向吃的安全健康,对食品安全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近些年发生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严重挫伤了公众的食品安全信心。当这些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干预。如果政府在监管中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责,将会使百姓对其产生公信力危机。因此,政府如何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和解决老百姓“吃得安全”这一基本需求,就成了我国政府“十三五”时期亟需解决的问题。

2.4 如何应对现代信息社会中新媒体对食品安全领域的挑战

社会环境方面,由于信息化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媒体如网络、电视、报纸等新旧传媒,以及新技术支撑下,传播速度更快的数字杂志、WiFi、触摸媒体等,在没有对食品事件详细调查、研究的情况下随意发布信息、不客观报道或“新闻轰炸”,会使个别食品问题迅速膨胀为区域问题乃至全国性事件,极易引发社会恐慌[8]。这时就需要监管部门进行及时有效的科学发声和反馈。因此,在贯彻执行“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如何加强政府与新媒体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其客观公正的舆论导向作用,也就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2.5 如何提升我国食品业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食品贸易的挑战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但是,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不健全、不统一及与国际标准“不对接”等问题[9],严重影响我国食品业的国际贸易。此外,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我国食品业的国际声誉和形象。食品贸易的“安全壁垒”给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国内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存威胁。因此,“十三五”时期,如何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水平,提升食品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使其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成了政府乃至每个公民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2.6 如何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从根本上保障“吃得安全”问题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特别是近些年,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相继出台了系列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并不断进行监管部门的职责调整。但是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其发生频率甚至呈现出与政府职能的变更成正比的态势,这极易引发公众对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质疑[10]。因此,如何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无缝式全程监管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监管部门的行政效能[11-12],从根本上保证公众的饮食健康,就成为“十三五”时期内需要解决的系统性工程。

3 讨论

3.1 积极应对众多食品安全问题,形成发展动力

食品安全领域虽然问题众多,但各问题间仍显示出一定的关联性。主体关系方面:(1)食品生产经营者与政府的关系。如果生产经营者对政府政策支持不满意,为寻求利益最大化,会不惜知法犯法,反之,如果相对满意则会依法生产经营;(2)消费者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如果消费者对政府的监管服务不满意,就会产生公信力质疑,反之则会积极支持政府工作,促进食品领域的有序发展;(3)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供需关系。客观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如果食品不安全二者间会产生矛盾和信任危机[13],反之则会良性互动发展。主体外围层面:如宏观政策、社会文化、国际贸易等因素也会作用于食品安全领域。对此,将这些问题转变成六个挑战,通过积极的应对,能够形成正面力量和发展动力,能够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静态预测和下一步的动态解决领域内的关键问题提供有力参考。

3.2 六大挑战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积极作用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是基础和保障,是政府首当其冲应当做好的一项重要职责;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动态解决监管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和执行力的挑战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点[14-15];重视群众需求,有效解决老百姓预期高于政府服务的矛盾问题是促进食品安全领域有效运转的群众基础;加强社会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应对新媒体对食品安全领域的挑战是重要手段;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全方位提升我国食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物质基础,是重要支撑;积极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战略发展目标。

总之,食品安全领域六大挑战的提出,既丰富了领域界定的背景研究资料,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入挖掘了领域发展规律,为食品安全领域使命的有效实现提供了夯实的研究基础。

[1] 陈立峰,赵福江.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75-4276.

[2] 刘俊芳.网购食品的法律探析——以食品安全法的视角[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98-100.

[3] 张 敏,童华荣,张丽平.动物性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J].食品工业科技,2005,(5):185-186.

[4] 孟凡平.食品安全纠纷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010,(1):176-178.

[5] 蒋抒博.我国食品安全管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11):30-33.

[6] 古红梅,刘婧娟.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分析及其法律规制[J].河北法学,2012,30(7):182-187.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十二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若干战略问题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11,(1):4-14.

[8] 钟 凯,韩蕃璠,姚 魁,等.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现状、问题、挑战与对策[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2,24(6):582-583.

[9] 王汉林.社会型塑食品安全的参与者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5):236-239.

[10] 朱 林.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完善[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6-17.

[11] 孙兴权,姚 佳,韩 慧,等.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1):10-14.

[12] 张 媛.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2,(12):142-144.

[13] 辜胜阻,刘 伟,王建润.新《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安全多元共治模式[J].江海学刊,2015,(5):82-86.

[14] 吴建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2):72-80.

(本文编辑:张永光)

Analysis of the challenges in China’s food safety field

WANG Hong-jing1,LV Jun2,CAI Wei-sheng1,Wang Wei1,ZHANG Jian-hua1

(1.WeifangMedicalUniversity,WeifangShandong261053,China2.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032,China)

It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expert consultation,group discussion and law of deductive,analyzes food safety field facing six major challenges as that to optimize law system,solve supervision and coordination force and executive force,improve the challenges for government services,cope with new media,meet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hallenges and set up the whole regulatory system in “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ning” period.

food safety,supervision,challenges

2016-04-19

10.3969/j.issn.1003-2800.2016.09.002

(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健康山东”重大社会风险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项目:食品安全领域风险评估与治本策略研究(XT1404001);潍坊医学院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监管体制与协调联动机制的辩证研究(K1302025)。

王洪婧(1981-),女,山东招远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卫生法学、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

张建华(1970-),男,教授,硕导,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医政法学方面的研究。

R15

A

1003-2800(2016)09-0007-03

猜你喜欢

十三五挑战领域
领域·对峙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第52Q 迈向新挑战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