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啦啦操赛事的市场前景及其产业推广研究

2016-03-13王昌鼎吉林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赛事体育发展

□王昌鼎 赵 红(吉林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我国啦啦操赛事的市场前景及其产业推广研究

□王昌鼎 赵 红(吉林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啦啦操作为一种全新的新兴的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世界各地重要的竞技赛事运动之一,深受青少年群体的喜爱,我国啦啦操刚刚兴起不久,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我国当前的体育运动基本上都是采用举国体制模式,啦啦操运动的发展需要得到国家政策支持,要想推动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必须实现啦啦操的产业化经营,加强市场推广,这也是发展一项体育运动的前提条件。

啦啦操赛事体育产业推广

为了加快我国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实现啦啦操的产业化经营,实现啦啦操的全面化和系统化发展,必须实现啦啦操的产业化经营和推广。本文以当前我国啦啦操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当前啦啦操市场化发展前景,为啦啦操的体育产业经营和推广提供系统性的参考。

1、我国啦啦操产业发展现状

啦啦操在国外也只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新千年前后才开始引入啦啦操,啦啦操进入中国以后发展十分迅速,全国各地相继举办多个有关啦啦操的赛事,例如“炫舞激情”作为规模、影响力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赛事,吸引众多啦啦操队伍参与。从我国啦啦操的发展态势来看,啦啦操的项目不断增加,影响力也是得到快速提升。

当前我国啦啦操赛事的推广和管理是由国家体育总下属的啦啦操竞赛委员会和全国啦啦操委员会来操作的。1992年成立的大学生健美操艺术草协会和2010年成立的全国啦啦操推广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研究和引进国内外啦啦操规定套路,将啦啦操引入校园以推动啦啦操的社会普及程度。2010年成立的全国啦啦操竞赛委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举办啦啦操赛事,并选拔优秀的啦啦操队员、队伍参加重大国际啦啦操赛事。在2015年全国啦啦操委员会将啦啦操管理层级下设到各个省市县地区和学校当中。可以说当前我国啦啦操赛事管理机制和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与完善当中。

2、啦啦操大市场前景分析

啦啦操作为一个全新的体育项目,赛事是发展体育运动的最佳途径之一,啦啦操赛事的体育产业化发展也是与啦啦操赛事的市场前景密不可分的。

2.1、啦啦操赛事的发展环境分析

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说过体育运功的发展是离不开体育运动的商业化和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将体育运动通过商品的模式呈现出来并衍生出无形资产。我国政府在2010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要达力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发展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产业,全国各个地区也是针对政府出台的文件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体育产业的具体实施意见。啦啦操自从引入到国内赛事当中就受到各个阶层的喜爱,国家体育总局也是允许开展啦啦操的官方赛事,加上拉拉擦本身就是含有商业的属性,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和推广价值,因而国内啦啦操赛事也是获得比其他项目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从经济环境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组织,经济建设取得重大的成绩,也举办了数目众多的体育赛事,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不断开发,啦啦操本身的商业属性使得啦啦操在国内予以高度重视,经济发展能够推动拉拉擦赛事的发展,啦啦操也能够反作用经济发展。

啦啦操也是体育赛事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国外啦啦操赛事的体育市场的运作对于推动体育赛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来说啦啦操在CBA赛事中的推广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啦啦操赛事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很多体育赛事都会借助啦啦操赛事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啦啦操赛事的市场价值和潜力巨大,啦啦操赛事和体育赛事的互惠互利将会一直发展下去,双方的市场需求都会不断扩大。

2.2、啦啦操赛事的管理组织分析

2010年我国成立全国啦啦操联赛竞赛委员会,主要负责啦啦操赛事的管理、运营和推广,该机构与国家其他体育管理机构很大的区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啦啦操赛事的经营权、决策权和收益权。当前固定的啦啦操赛事主要有联赛、锦标赛、总决赛、冠军赛以及国际公开赛,联赛是啦啦操赛事的基础赛事,也是赛制最完善的赛事之一。为了提升赛事的整体水平,管理部门还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建立教练员和运动员达标注册机制。从我国啦啦操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啦啦操赛事的管理组织还有很多不足,赛事管理还存在混乱等问题,但是从啦啦操的发展速度可以看出啦啦操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2.3、啦啦操赛事的运行机制分析

首先从啦啦操赛事的动力机制来看,我国的政治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每个重大事项都是上层决策,有下层实施,啦啦操能够在国内迅速发展也是离不开我国政府的推动,此外政府的大力推行也是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的关注和参与,并且啦啦操赛事的发展壮大不断提升的影响力。啦啦操的市场影响力决定了他的经济价值,在各方面利益因素的驱动下,众多社会团体也会参与到啦啦操赛事中,使得啦啦操赛事走上可持续的发展渠道上。

其次是啦啦操的激励机制分析,啦啦操赛事的基础是为观众提供赏心悦目的艺术表演,但是赛事本身又是离不开胜负之分,激励机制必不可少。我国当前啦啦操赛事的激励主要分为基础性奖励和精神嘉奖两种类型,这些激励机制对于啦啦操赛事的职业化发展是不利的,任何赛事的发展必须实行职业化运作模式。

最后是保障机制分析,我国啦啦操赛事的主要保障有人员、资金、硬件设施、技术和信息保障,但是从啦啦操赛事的举办可以看出赛事的负责人基本上都是志愿者担当,缺乏专业的人才配置,资金方面也是存在不足的现象,没有形成赛事的产业链和资金链,与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加强啦啦操赛事的各个保障措施才能够推动啦啦操赛事的市场化运作。

2.4、啦啦操赛事的评价分析

首先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展开分析,啦啦操赛事的牡丹是推动啦啦操运动的发展,以赛事提升啦啦操的社会影响力,获得经济效益。啦啦操赛事总从2009年举办以来,全国各个社会机构和高校相继参与啦啦操赛事当中,2013年的青压会、2014年青奥会将啦啦操列入到合作内容当中,表明啦啦操赛事的品牌价值和社会效益不断获得提升。

其次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啦啦操赛事的不仅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包含与啦啦操相关产业的潜在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鼻塞门票收入、商业赞助,这些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是赛事期间的各种类型的消费和赛事投资所带来的GDP的增长,当前的啦啦操的各种赛事期间的各种投资、电视媒体直播的经济效益巨大。潜在经济效益主要是体现在啦啦操赛事举办对城市的影响力,带动城市旅游业、餐饮、酒店等产业的发展,这部分效益也是难以估量的。

3、啦啦操赛事的市场推广对策及建议

3.1、完善管理体系

虽然我国啦啦操赛事在近年来获得长足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赛事管理主要是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和大学生艺术体操健美协会两个部门平行管理,这两个部门的管理重点差异使得双方的沟通协调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两个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对啦啦操赛事做出科学合理规划,发现并解决现有的赛事推广的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强双方的沟通联系,建立完善的啦啦操赛事组织管理体系。

3.2、加强啦啦操赛事的普及宣传力度

啦啦操赛事的市场化运作就离不开赛事的普及宣传力度,目前啦啦操赛事主要集中在高校,而在企业、社会组织中的影响力还不足,其原因主要是认识程度不足,啦啦操产业化需要更多的人和社会团体参与,这就需要加强啦啦操的普及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员了解并参与到啦啦操赛事当中,提供啦啦操赛事发展的消费基础。

3.3、建立多样性的赛事体系

当前我国啦啦操赛事主要分为区域性的赛事和联盟赛,这种赛事体系对于啦啦操运动发展来说还不够,必须拓展赛事种类和形式,以地区为单位举行不同类型和形式的赛事,其目的是使更多的运动员参与到比赛当中,进一步提升啦啦操的社会影响力,拓展啦啦操的参与群体,建立强大的消费发展基础。

3.4、提升啦啦操赛事的竞技水平

啦啦操本身就是在音乐伴奏下具有惊险刺激动作并结合大尺度美感的艺术舞蹈,核心环节是技术水平。我国当前的啦啦操分为技巧和舞蹈两种形式,啦啦操由于受到训练条件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啦啦操赛事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必须引入体操、蹦床等艺术动作,并采用高科技技术指导日常训练,丰富赛事内同,实现啦啦操技术多元化发展,这样才能够提升赛事竞技水平。

3.5、建立啦啦操的品牌赛事

啦啦操赛事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都是依托品牌赛事的,这就需要加强赛事的品牌化建设,打造属于国内的品牌赛事,建立属于啦啦操赛事的消费群体,才能够产生巨大的市场利益,并且品牌化发展也是时代发展潮流,因而建立啦啦操品牌赛事是啦啦操推广的必然选择。

3.6、加强媒体合作以扩大宣传力度

拉拉擦赛事的推广也是离不开媒介的宣传作用,啦啦操赛事的发展过程中,网络。电视传媒、媒体等媒介的地位十分重要,加强媒介合作在为赛事创造商业利益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宣传效果,增加受众面,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方式。

3.7、建立完善的人才储备培养模式

我国啦啦操最早出现在的高校,参与人员是以学生为主,他们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啦啦操赛事的发展,建立人才储备模式相当有必要。必须将人才储备延伸到中小学校当中,从小培养才能够为啦啦操赛事提供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也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教练员培训、选拔和资质认定机制,传授国内外先进的培养模式,进而带动我国啦啦操的整体水平上升,才能够实现啦啦操赛事及其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全民健身”是当前我国体育运动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啦啦操赛事的兴起和发展表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1]回军,宋嘉慧.沈阳市高校啦啦队运动开展现状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0,32(3).

[2]王素娥,张红星.从历届比赛分析我国啦啦队运动发展现状及研究对策[J].群体研究.

[3]彭国芳.高校开展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4,4(03).

[4]李可.啦啦操引入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4,(11).

[5]王之春,骆意,苏晓敏.论体操、健美操与啦啦操的衍生与回归[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11).

[6]王丽娟.啦啦队参赛的科学组织与实施研究[J].四川体育科技,2010,3(01).

G837

A

1006-8902-(2016)-10-SY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批准号为GH 150621。

王昌鼎(1983-)男,汉族,硕士,吉林体育学院,助教,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赛事体育发展
数独小知识数独赛事介绍(二)
本月赛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