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品德教学融入生活

2016-03-13吉林省延吉市小营镇仁坪小学校赵义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期
关键词:品德生活活动

吉林省延吉市小营镇仁坪小学校 赵义新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把人分为三种,一种是德才兼备者为圣人,一种是德胜才者为君子,还有一种就是才胜德者为小人。现在的社会,在重物质而轻道德的形势下,道德教育成为当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教育学生中,我们不要求把学生教育成圣人或君子,就是把学生教育成一个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的社会公民,因此品德教学成为完成这一神圣职责的重要阵地,而也为我们――品德学科教育工作者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因此,让孩子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是形成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重要途径。

一、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新的课程教材随着社会对人们的实际要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与以往的重理论逐渐倾向于注重问题的探索性,因而题材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方式变化多样,具有很强的可选择性,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则越来越多元化,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这一切都要求学生要尽快地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起自己的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了求得预期的效果,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是教学的前提,更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关键。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各种校外的资源,让学生动手进行调查,或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学习、实践,不仅用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更重要的是满足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如:我教学《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进行调查当前本地区的交通问题有哪些?给人们带来了那些便利及不便(举例说明)?并思考解决的办法。

上课讨论这个话题时,先让学生汇报自己调查中了解到哪些情况:比如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二是汽车喇叭声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三是汽车越来越多后产生的交通堵塞和大量的能源消耗;四是公路越修越多造成的耕地减少;五是人为地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这些问题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哪些影响,并举出具体事例及采取措施。在小组讨论如何减少尾气、噪音带来的危害时,学生能展开想像的翅膀,从能源、绿化、过滤等多个方面思考,从而解决汽车带来污染及噪音的问题。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和我们切身实际有关的信息非常感兴趣。这节课让学生谈交通,并从保护自身做起,让学生做个遵守交通秩序的小学生。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孩子们兴趣很浓,也达到了预期效果。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让学生从外化逐步过渡为内化,从内心深处体会出一些真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二、 民主对话,合作交流

课堂教学中,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是教师课堂上要达到的目的。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支持他们的各种活动,同时也在进行着与儿童的合作——与儿童一起共同建构课程。例如教学《我爱我的家》这一主题活动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让他们办一个“我的家”作品展,学生把他们家庭成员的照片或自己画的家庭成员等举办了小展览。每个同学都当解说员,介绍自己的家人、物品和自己家里的趣事等,当学生讲述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我顺势提问“你们是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长大,平时你都帮爸爸、妈妈做了那些事情?”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演一演怎样做才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其中有一个小组的学生表演自己为辛苦了一天的妈妈洗脚,学生在观看表演中受到很大的教育,课后有些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今天给她们洗脚,听说是在品德课上老师教的,对老师表示感谢。通过教学使孩子们学会关心父母,爱亲敬长。

三、强化体验,通过活动体验生活

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和行为实践为基础的,并通过反复训练,不断强化逐步形成发展的,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光靠品德与生活课是远远不够的。解决这一矛盾,教师要有明确的情感体验意识,要找准体验点,设置多种体验点,以激起学生多点而有序的情感体验。

第一,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即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反复多次的模拟演示活动。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思维导向等多种作用。

第二,在社会中体验。社会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实践基础。人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实践中取得的,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而形成的。但是社会又是复杂的,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知识在社会中有时难以行得通,从而对学校教育产生一些疑惑,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品德与生活教学的难度。教学中创设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又能结合所学“一言一行”,对学生进行养成性的模仿练习。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务的兴趣和正确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才能真正让学生明白做一个合格公民的道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可见,体验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只有强化重视体验,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

新课程观要求教师要把“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我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认识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发展能力,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猜你喜欢

品德生活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