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6-03-13贾柯其吴文其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西部地区专业建设

贾柯其,吴文其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545006)



西部地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贾柯其,吴文其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545006)

摘要:广西柳州属于西部地区,康复医学发展水平落后,康复职业教育在师资等各方面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充分调研,有效利用临床康复资源,发挥“双师”优势,构建师资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西部地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

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至2009级学生毕业后,由于师资、教学环境、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因素,2010年停止招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2012年与广西工学院合并为广西科技大学,2014年设立广西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开设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和临床医疗专业,属于大专层次,于2012年恢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招生。

广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康复医学教学水平在全国也处于比较落后的层次。因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如何在向发达地区学习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专业建设规划,这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为此,我们重点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建设。

1 校企合作,发挥“双师”优势,构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师资平台

由于专任教师严重缺乏,而且在短时期内无法得到补充,因此,利用康复学会,聘请市内各“三甲”医院康复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就成为首要工作。柳州市早在1997年就开始开展康复医疗工作,6家“三甲”医院先后成立了康复医学科,在2000年成立了康复医学会,康复从业人员有一百多人,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从业者达到三十多人。经过多年的培养、外出进修学习以及人才引进,我校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康复医学队伍。

(1)根据现实情况,我们依托市康复学会,选择具有丰富临床康复工作经验的专家以及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师13人,组成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整体专业建设、改革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研究,制订专业课程标准,指导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就业和开展校企合作,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业讲座,为专业建设把握方向[1]。

由各医院康复医学科推荐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表达能力较强的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经过审核、试讲,聘请了10人担任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业课的任课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针对部分兼职教师临床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和技巧不足的情况,对所有兼职教师进行了教学培训,从教学大纲制订、教案书写、PPT制作、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集体或个别培训,上课前需进行试讲,并将试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进一步提升了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兼职教师的特长安排专业课程,由于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教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的临床实例,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由于“双师型”教师均来自临床一线,他们对临床需要的技能及理论有深刻的感受,传授的都是临床最需要的知识,让学生受益匪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在构建专业课师资平台的同时,也对基础课的师资进行整合。绝大部分基础课教师对康复医学不甚了解,而是根据其他专业(如护理、药学、影像等专业)的授课经验来进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基础教学。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师资进行更为专业的基础课教学是关键。我们与担任专业基础课,如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运动学基础等的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向他们介绍康复医学以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鼓励他们参加康复学术活动,并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解读,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同时明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基础课教师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听课情况进行教学改革,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广泛调研,明确目标,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为了解广西的康复医学、康复教育及就业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广泛调研。全区14个地级市及其所辖的县、乡综合医院、康复专科医院、中医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的有95家,其中有康复住院病区的65家。该95家医院的康复医学科执业医师共计823人,住院医师、治疗师469人(占56.99%)。医师、治疗师学历:博士学位0人,占0.00%;硕士学位59人,占7.17%;本科学历307人,占37.30%;大专学历312人,占37.91%;其他145人,占17.62%。医师与治疗师之比为1∶0.69。

从以上数据分析,广西“三甲”医院中,大多数建立了康复医学科,但发展情况参差不齐;二级医院大部分没有设立康复医学科,综合康复医学机构大多在残联、民政系统管理下,个体康复机构数量少、水平低,很多只是托管;社区康复机构的发展处于较低水平。受医疗体制、医疗保险等的制约,康复医学科在综合医院中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发展成为优势学科。各级医院的康复医学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广西开展康复职业教育的院校有7所,6所为大专层次,1所为本科层次(2016年开始有毕业生),每年毕业人数不到500人。

(2)根据调研结果,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我们明确将学生定位为大专层次,是为疾病伤残患者直接进行康复治疗的一线人员,主要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基础上,较系统掌握现代康复和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具有独立的实践操作能力、一定的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的“一专多能”高素质基层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3]。因此,在能力目标上,要求有良好的医德和职业素养、超强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同时让学生走出去,到残疾人家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切身体会残疾给残疾人及其家庭带来的巨大影响;到特殊教育学校及儿童康复中心与残疾儿童开展联谊活动,深切体会这一社会特殊群体对康复的迫切需求,让学生从对康复不了解到热爱康复专业,从而自愿投入学习中。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制订的《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基本标准》,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实训要求进行改革和修订,根据用人单位对康复治疗师的要求,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订、修改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确立以康复评定技术、物理疗法技术、作业疗法技术、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疾病康复为核心课程。

(3)在教学上,我们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一体化实训室内进行,将理论授课、操作演示、操作练习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在教学形式上采用PBL、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小组工作、学生互教互学等多种模式,以教师导学为主,学生主动学习并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让学习过程充满活力和趣味性。为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对考核方式也进行了相应改革,将传统以理论考试为主的方式改为“平时考核+操作考核+理论考核”的综合形式,操作考核的比重占30%~40%,强化了学生的操作意识。

3 理论与实践并进,大力开展实训基地建设

(1)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对理论及操作水平都要求较高的医学专业,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就显得相当重要。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初级学习的重要场所,为此,我们设立了带有全套多媒体设备的一体化PT实训室、OT实训室、ST实训室、物理因子治疗室、ADL实训室、康复工程室和传统康复实训室,占地面积近500平方米,配置了与临床同步的康复评定及治疗设备,康复设备价值一百多万元,保证了实训场地和康复设备上的领先优势。

(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有近十个月的校外实习,是继学校教学之外的又一重要时期,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整个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为此,我们对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了充分调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选择在康复治疗领域有影响力,康复临床与科研、教学开展得比较好的临床综合医院和康复机构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人才培养的优势通过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在2012级、2013级学生身上得到了体现。带教教师对2012级、2013级学生的基础理论、操作能力、职业素养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绝大多数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带教教师的认可,带教教师能够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临床操作。2012级66名毕业生中有十多人进入“三甲”医院工作,其他大部分学生也找到了工作,就业率达96%,专业对口率达93%。

参考文献:

[1]方琼.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5):5-8.

[2]马雪真,唐燕,陈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29):163-164.

[3]陈卓颐,陈健尔,周菊芝,等.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基本标准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9):894-897.■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12-0012-03

基金项目: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项目[教高函(2012)20号(92)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西部地区专业建设
西部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思考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论西部地区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
社会工作视角下贵州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