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学专业“以生为本”分析化学教学策略的设计

2016-03-13李静陈勇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中药学分析化学以生为本

李静,陈勇

中药学专业“以生为本”分析化学教学策略的设计

李静1,陈勇2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2.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358)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中药学专业教育背景下,“以生为本”分析化学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按照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将分析化学学习特点与中药学专业职业教育特点相结合,组织和整合教学模块的呈现顺序,以促进学生理解为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进行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实践表明,该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具有显著作用。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策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教学策略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教学策略是教师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切活动,包括教学模块先后顺序安排、传递信息的媒体选择和师生互动设计等[1]。

中药学专业“以生为本”分析化学教学策略是按照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分析化学专业学习特点为导向,组织和整合教学模块的呈现顺序,以促进学生理解为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进行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经对比实验,该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具有显著作用。

1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定位

分析化学是应用各种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得有关物质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组成与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测定含量、确定化合物结构及形态[2]。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寿先生曾对分析化学学科给予过很高评价:“考质求数之学,乃格物之大端,而为化学之极致也。”所谓“考质”,是指定性分析,即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所谓“求数”,是指定量分析,即测定物质的含量;所谓“格物”,是指物质科学。徐寿先生认为:对物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是“物质科学”的主体,是化学的最高目标[3]。因此,分析化学是化学工业、能源、农业、医药、临床化验、环境保护、商品检验等领域工作人员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曾被誉为“科学技术的眼睛”“科学研究的基础”。

对于中药学专业学生而言,分析化学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专业课(如中药制剂分析、药剂学等课程)学习质量以及今后能否从事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因此,有必要结合专业特点,对分析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与补充,并有效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以更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更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2 “以生为本”分析化学教学策略设计

2.1 以专业特点为导向组织教学模块,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多且分散,在教学过程中要引用大量图表、公式和曲线来阐述,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理解记忆难度大。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将教材内容划分成几个模块,向学生介绍每一模块的学习方法和特点,并引入与生活、中药学专业相关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突出专业特点。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探究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类比法、启发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分析化学教学效果。

以分析化学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我们将该部分内容分为3个模块: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其中滴定分析法涉及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以及氧化还原滴定。在学习酸碱滴定法时,教师可通过山楂导入新课。山楂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知的食物,同时也是一味中药,有消食健胃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对山楂的质控方法就是采用酸碱滴定法去测定其有机酸类成分[4]。教师可以借助这种实例让学生明确中药药效与物质基础的关系,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引导其自主分析试样步骤,体会到分析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滴定分析法涉及的四大滴定分析方法虽然基本原理不同,但学习方法类似,都涉及滴定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等。因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表总结其异同,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布置一些知识了解性、资料收集性作业,通过讨论汇报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开拓思维,扩大视野,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2 以促进学生理解为目标,整合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

将传统板书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及网络资源有机结合,是现代高等教育最值得推广的教学手段。它既可以弥补传统板书教学抽象、刻板、枯燥、知识容量小的缺陷,也可以避免单纯的多媒体教学速度快、缺乏师生感情交流的弊端[5]。例如,在讲解滴定曲线、应用示例及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图片和视频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形象化,不仅节省教学时间,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在公式推导及知识点梳理时,应该使用板书,便于学生理清思路,理解教学内容,更好地把握教学重、难点。

此外,在实验课教学中也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例如,我们借鉴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制作了与我校分析化学实验教材配套的教学视频,突破了学习环境的限制,帮助学生提高了课前预习效果。

2.3 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合理选择实验内容,突出中医药专业特色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以生为本”分析化学教学策略中,实验内容选择和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非常重要。在实验项目设置上,我们尽量选取药物作为实验对象,以突出中医药专业特色。例如,选取药检工作中“干燥失重”的检查项目作为电子天平的应用练习;选取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作为碘量法的应用练习;选取中药胆矾中硫酸铜的含量测定、中药白硵盐中NH4+离子的含量测定等作为设计性实验选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基本操作训练到验证性实验再到综合设计性实验,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础上学会自主学习。

3 “以生为本”分析化学教学策略的效果

在“以生为本”分析化学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获取新知识,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得到提高,也有了更多尝试新事物的机会,增强了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主动复习所学知识,广泛涉猎一些新知识,从而把中药制剂分析、药剂学、药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梁生旺,万丽,尹华,等.分析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3]吴向利.化学教学论[M].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5]邓永春,王艺慈.高校多媒体与板书教学比较[J].中国冶金教育,2014(4):41-43.

G424.21

B

1671-1246(2016)19-0066-02

注:本文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实验教学专项(2014090);山东中医药大学名校工程药学院重点专业建设“药院培才”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研究课题(yxy201417)

猜你喜欢

中药学分析化学以生为本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光化学蒸汽发生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培育合格的高职大学生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