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院合作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2016-03-13唐省三
唐省三
高职校院合作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唐省三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校院合作推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现了学生、学校、医院和社会多方共赢。本文详细阐述我校校院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途径、存在问题以及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高职;校院合作;护理专业;人才培养
校院合作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与医院两种教育环境和资源,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获取实际工作经验的医院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学生、学校、医院和社会多方共赢[1]。
1 高职校院合作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途径
1.1临床实习
临床实习指学生以医院实习护士身份参加实践,并且承担一定护理任务。医院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制订实习计划,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带教,培养所需的高级技能型护理人才[2]。例如,高职护生在学校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后,进入医院开展实习,在带教教师的指导、监管下,参与医院护理实践活动,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操作技能。这种模式提高了护生实践能力,拓展了就业空间,提升了医院医疗与护理水平,也为医院提供了择优录用护生的机会,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就业零距离。
1.2学工交替
学工交替是指学生学习与实习过程交替进行,某一段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段时间参与医院实习。这种模式充分整合和利用了学校及医院教学资源,学生在学校与医院交替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定期护理临床实践,学生提高了护理实操能力,能快速适应护理工作,真正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1.3校院融合
校院融合是指将实习医院的护理部门与学校护理教研室融为一体,采用校院双方交叉兼职、师资互通、专业共建和资源共享等一系列合作措施,共同培养高级技能型护理人才[3]。学校从实习医院选拔有丰富工作经验、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使其与校内专职教师共同进行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和教改研究,定期开展科研活动与技术交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为提高高职护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学队伍,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各实习医院挂职锻炼,强化实践能力,与时俱进。学校与医院密切合作,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充分利用校院双方的优势资源,体现开放性与通用性。学校和医院实现双赢,共同培养优秀高职护生。
1.4我校校院合作的前期工作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在医学高职教育领域就是校院合作。我校护理专业于2014年招收首届高职学生,学校以护理专业作为突破口,率先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省中医院等签订教学医院合作协议,已开展校院合作共同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2 当前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与护理临床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和健康维护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片面地以满足社会急需的人才数量为主,而没有重视护理人才质量;在教育上仍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在培养目标上没能明确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在培养模式上没能充分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要求。
2.2实习医院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医患矛盾不断升级,医院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减少了实习护生的动手机会。另外,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临床护理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实践机会逐渐减少,影响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3护理教学模式单调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是当前护理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护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第三学年进入实习医院开展护理实践。护理专业多采用理论讲授教学方式,尽管近些年许多学校建立了仿真实训室,但无论是学生的环境感受还是心理状态都与医院实际工作有很大差距。教学与临床脱节,导致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差,护理岗位适应时间较长。
2.4校本位与院本位思想依然存在
面对校院合作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护理专业教师表现出踊跃参与、共谋发展的大局意识和良好素质,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部分教师仍然存在校本位与院本位的僵化思想,认为校院合作弊多利少,伤害了合作医院、学校和个人利益;有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师临床护理能力差,不能很好地胜任临床工作;有的教师认为临床护理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能力培训,教学方法及手段欠缺,教学质量较差。这些片面的想法和消极的情绪与当前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主旋律不相适应。
2.5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从事教学的专职教师;另一部分是临床兼职教师。很多专业课教师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教学岗位,临床工作经验不足,加之护理专业新知识和新技术发展迅速,导致其从教时间越长临床实践能力越薄弱;而医院护理人员承担教学任务,其教学能力急需提升。
3 校院合作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1具体改革内容
3.1.1实习医院的全面建设 医学及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在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采用校院合作模式,走学校与实习医院联合办学之路,积极探索医疗机构与其他用人单位直接参与护理教育教学的办学模式,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医院,对于培养实用型、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3.1.2实习医院的组织管理 为了规范实习医院教学工作,发挥行业办学优势,我们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实习医院工作条例》,作为学校和教学医院工作准则,把学校和医院密切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合作共同体。《实习医院工作条例》中除了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外,对教学工作、带教教师要求、临床实训实习、实习医院组织机构设置、经费使用、校园建设以及生活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明确规定。
3.1.3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为保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与各教学医院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大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力度,充分评价办学过程与质量,确保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2校院合作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及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高职护理教育最关键的特点在于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实习,使护生对未来职业有亲身体验,激发对本职工作的热情[3]。基于这一理念,我校立足校院合作,不断探索高职护理教育模式,创新校院合作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3.2.1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医院,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2+1”培养模式是指3年学制,其中2年在校内学习,1年在教学医院实习。校内教学以理论课为主,辅以实验、实训和见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医院实习以1年临床实习为主,同时学习一部分专业课程。这一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校院密切合作,学校与医院都是育人主体,应用校内和校外两种育人环境与资源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操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对护理岗位的适应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4]。现我校已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十多家二甲以上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满足了学生临床实习和专业教师临床进修需要,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高质量就业的平台。
3.2.2校院合作专业共建模式 校院合作专业共建模式是指学校和医院共同构建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环境。学校根据医护市场需求进行专业方向调整,双方通过签订长期合作与共建协议,共同建设长期的职业实践平台[5,6]。如我校护理专业拟校院合作举办“省医班”“省二医班”“省妇幼班”等特色班。学校与医院共同制订符合国家要求、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学制3年,第一阶段(第一、二学年)学生在我校护理学院学习,按普通护理专业教育模式进行宽口径培养,完成所有教学计划。第二阶段(第三学年)在实习医院学习,按照护理专业“通才+专才”培养方案,进行综合实习以及护理专业具体方向的学习与提升。学生修业期满且成绩合格,由学校发放护理专业毕业文凭,同时由学校和医院双方联合发放某专科护理辅修毕业证书[7]。实习医院根据实习护生实际操作能力、理论水平以及考核结果与岗位需求来录用护生。
3.2.3校院深度合作模式 本着优势互补、双赢互动和共同发展原则,我院已于2013年4月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和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等单位签订了教学医院合作框架协议。下一步将探索深度合作内容,主要是:(1)学校将部分高职护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安排到实习医院,由医院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大纲要求来完成相应课程的教学任务。(2)由实习医院一线护理专家与学校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承担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教学计划以及课程大纲制定、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培养模式改革、教材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职责。(3)技术与教学交流:学校相关教师到实习医院进行护理实践,学习护理专科知识,协助开展护理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实习医院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专家到学校给学生或教师授课,传授临床及护理实践经验,促进广大师生提高专业水平;学校免费为实习医院提供师资与学生管理人员培训。(4)学生到教学医院见习:校内两年的教学阶段,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到教学医院进行课间见习或参观学习,以提高学生对医院的感性认识与学习兴趣。
[1]周梅芳,顾蒙曦,俞茹云,等.“校院合作办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职业技术,2015(12):43-45.
[2]王慧玲,南桂英,张骞云,等.高职护理专业“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6(2):188-189.
[3]卞龙艳,夏立平.一对一校院合作教学管理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的实践[J].护理学报,2015(23):16-19.
[4]陈敏,顾娇,张玲.“三真一融合校院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5(33):50-53.
[5]张荣芳,朱秀敏,李杏杏,等.工学结合、医教协同模式下构建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4):70-72.
[6]韦柳娅,谭海梅.广西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16(1):154-156.
[7]季诚,沈建新,庄一平,等.“融合-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5(1):60-62.■
G420
A
1671-1246(2016)17-0009-02
注:本文系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1402);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学研究会项目(粤高职研究2014[5号])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