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伦理教育对改善医患关系的积极作用
2016-03-12胡丽张书昌
胡丽 张书昌
浅谈护理伦理教育对改善医患关系的积极作用
胡丽 张书昌
分析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从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寻求通过护理伦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推进优质护理,改善医患关系的新途径。
护理伦理教育;改善医患关系;作用
医学伦理的核心理念与职业道德规范密切相关,且能体现医护单方面德性价值。伦理教育是为实现这种职业规范的德性升华而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医院在回归公益性过程中,受到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困扰,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发现护理工作与和谐医患关系有着密切联系,优质护理活动实施得好的,医患关系表现得和谐。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伦理教育,树立护理人员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对改善医患关系有着十分的积极作用。
1 影响医患关系的诸多因素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十分微妙,医闹、伤害医护人员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医院在社会中的声誉。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发现,医患纠纷案例中除极少数是医院自身存在的过错或少数人为图某些经济利益、医院的环境与就医条件不能满足患者外,医生的技术水平、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应急反映速度、收费的合理性、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患方的经济状况、心理因素等均影响患者的心态。加上医疗对象的文化、年龄、家庭情况、社会地位、患病情况等,着急、焦虑、烦躁心情难以避免,在不正常心态影响下,患方就会在医护服务过程中做出反应,医护人员稍有不慎就可以导致患方的不满而产生纠纷。
2 护理工作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是对护理工作的高度概括。医护质量与患者康复或经济支出相关联;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与医疗技术的发展相关联,如疑难重症患者的救治、新技术的应用等;护理服务因为与患者接触的连续性、直接性、具体性等因素,对改善医患关系相关联;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有着重要作用。优质的护理可与患者搭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桥梁,正如王秀英老师所讲:患者无医,将陷入无望;患者无护,将陷入无助。
2.1 整体护理理念能给患者带来亲切感 整体护理是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是在新的健康观基础上形成的现代医学模式最完整的实践与应用。护士除了对患者的疾病关注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患者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依照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提供生活护理,可增强亲和力;加强心理护理,可增强沟通力。由于患者的文化、年龄、家境、社会关系等各有不同,尽管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在不同患者身上也可出现向较为复杂的方面转变,患者的期望与实际往往存在差距,或是对治疗存在恐惧心理等都可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护士通过心理护理,加强必要的有益沟通,可以减轻患者的疑虑和精神压力, 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2 娴熟的护理技能能给患者带来安全感 针对性地进行疾病护理,密切注视观察病情,是护理的重要环节。患者入院后,接触最早、最密切的是护士,患者的病情变化,护士是最先知晓,训练有素、有高度责任心护士,患者哪怕微小的变化都能感知,护士的感知能及时传递给予医生,并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及时、正确、熟练的操作,可以赢得抢占时间。
2.3 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优质的护理需要严格自律的工作作风,严格规范的举止行为,富有魅力的服务语言,这些必须有高尚的道德作支撑,要求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在工作中尽量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做到入院多介绍、晨间多问候、操作多解释、术前多安慰、术后多询问、出院多关照,想在患者需求之前,做在患者开口之前,走在红灯呼叫之前,把我们的爱心,耐心,关心,细心,责任心给与患者,让患者体会到温暖感到亲切,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度。
3 开展护理伦理教育,不断提升护理素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可见党中央对医德医风的重视。因此加强以医学伦理学为主要内容的医德医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自古以来,德性是医学职业新追求的最高品德,中国以仁爱为精髓的儒医精神,是对德性价值的高度诠释[1]。人在社会生活中,既有自我的要求,又要受社会、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医疗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服务对象是患者,医患关系是一种伦理关系,医护人员的道德情感,基于对生命、对人类健康的热爱和尊重,最本质、最重要的道德情感是具有同情心、责任感、关怀感和对患者生命价值及人格的尊重感。
3.1 加强伦理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伟大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大医精诚》南北朝杨泉所著《省心论・论医篇》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医工论》等都有论述。世界生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姚雷格指出,“一个医生,如果没有完美的道德,其贻害社会远甚于不学无术的普通人。”医护人员通过对医德准则、规范的长期学习、认识和体验,才能形成与其相适应的德性、和谐、价值三位一体的现代思想道德核心观念,在内心逐步形成鉴别善良与丑恶,光荣与耻辱,高尚与卑鄙、诚实与虚伪等是非的标准,从而有利于在实践中随时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动,对技术的把握就有了高尚的精神支撑,其职业活动就处于一种道德的约束与自律之中,在与患者及同行的接触交往中,才能够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干扰,不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3.2 加强伦理教育,提高技术素质 护理学领域有很多未知数,在护理服务方面患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有很多新知识和技能需要我们去探索创新,不能满足已有的知识,要站在伦理学角度来关注专业技术的学习。护理伦理学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动力,护理技术是实现伦理道德的具体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 护士伦理教育过程中的难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深化医院改革过程中,医院护士伦理教育工作也遇到了新的难点。一是由于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医院管理人员注重技术价值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淡化了护士伦理教育,在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比较突出;二是重医轻护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从而忽视了护士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护理队伍自身建设压力大,80后、90后护士是护士队伍的主要力量,参与专业外社会实践活动少,接受教育的难度相对大。
5 医院护士伦理教育的思考
医院护士伦理教育是建立在护理人员医学伦理基础上的系统工程,它是医院规章制度之外的自律体系,虽然不是有形的硬指标,却是医院的中枢系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因此我们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改善医患关系时,应积极开展务实的护士伦理教育工作。
5.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医院护士伦理教育的新理念 医院要配备具有德才兼备、理想崇高、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勇于开拓、热爱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人员与护理管理人员相结合,围绕做人的思想工作这条主线,以尊重人、关心人、塑造人、发挥人的潜能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努力实现全人教育和全人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其内在潜能,增强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意识。
5.2 坚持正面教育,提高理论的渗透力和榜样的感召力一是通过理论灌输,加强医德规范、医德经典的学习,使大家对护士伦理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加深理解;二是学习宣传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信、仁爱等卫生规范,形成学楷模、知荣辱、促和谐的时代风尚。
5.3 坚持联系实际,把思想道德观念融入到实际工作之中联系各自实际创新性地开展主题活动,让大家在各类活动中感知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与社会道德要求间的抵触与差距,促进思想道德的优化。
5.4 坚持文化建设,确立医院的核心文化 精神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通过护士伦理教育总结提炼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神理念,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使其成为医院发展目标、管理理念、服务理念、质量理念和团队精神的整合。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动机与效果集中地表现了她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因此,重视护理人员的伦理道德教育、弘扬崇高的职业操守,提高职业荣誉感,忠诚的为患者服务,对改善医患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张广森.论医疗思想学精品课建设的理念[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5):4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4.006
湖北 438700 英山县人民医院(胡丽 张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