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吸虫性胆管炎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6-03-12游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1期
关键词:胆管炎胆管内镜

游伟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 普外科,广东 佛山 528311)

肝吸虫即华支睾吸虫,肝吸虫所致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肝脏的次级胆管,成虫在肝胆管内破坏胆管上皮和黏膜下血管,由肝吸虫虫体的机械刺激、虫体分泌物及代谢产物的作用,诱发炎性损害和变态反应[1]。肝吸虫性胆管炎是肝吸虫感染者常见的胆管疾病,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本院采用内镜下手术治疗肝吸虫性胆管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54例肝吸虫性胆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7例。其中,实验组男19例,女8例;年龄35~66岁,平均(50.6±10.3)岁;病程3 个 月 ~ 4.5年,平均(1.8±0.6)年。对照组男18例,女9例;年龄34~70岁,平均(52.4±9.8)岁;病程4个月~4.9年,平均(1.8±0.7)年。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患有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急慢性疾病和对手术不能耐受的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器械和指征 采用日本奥林巴斯株式会社生产的GF-UM2000型超声内镜,术前行B 超、CT及内镜下胆道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显示胆管不同程度扩张,胆汁脓性或混浊,存在黏性团状物或絮状物,可见管内泥沙样结石,所有患者胆管炎反复发作,经保守药物治疗疗效欠佳。

1.2.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法进行。实验组采用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方案。具体操作方法为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段,暴露乳头,行ERCP检查,证实造影管位于胆总管后,进一步插管以越过病变部位,留置导丝,沿导丝插入鼻胆引流管,行胆管狭窄扩张术掏取肝吸虫并反复冲洗胆管。对伴有胆内结石者,可沿导丝插入十二指肠乳头,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放置引流管,引流3 d后拔出。术后给予持续负压引流,用含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冲洗胆管系统。

1.3 观察指标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辅助检查显示血清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ferase,γ-GT)等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辅助检查显示血清总胆红素、ALT及γ-GT等指标显著降低,趋于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血清总胆红素、ALT及γ-GT等指标无显著变化。计算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其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例(%)

3 讨论

肝吸虫性胆管炎是因肝吸虫幼虫寄生于肝胆管末梢,阻塞胆管,破坏胆管局部免疫防护功能,引起的胆管急性炎症[2]。肝吸虫可刺激胆管,使胆管壁增生变厚,在胆管壁形成以虫体为中心的结石,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胆管炎,以上腹疼痛、腹泻为主要表现。无结石的肝吸虫性胆管炎症状往往较轻,经抗感染解痉治疗,临床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但易复发。

传统开腹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手术时间长、创伤大[3]。内窥镜技术是集光、电、超声、显像及视频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微创医疗技术,因其创口小、康复快及使用简便的特点使之成为胆道外科手术关注和发展的焦点,其临床疗效也得到广泛认可[4]。在应用这一技术时应注意手术指征及操作规范以便达到理想效果,术中十二指肠乳头切口应足够大,急性胆管炎时应留置鼻胆管引流管[5],术后应口服驱虫药物,以保证疗效。本研究还显示手术治疗肝吸虫性胆管炎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胆瘘、胰腺炎和胆道出血,这与文献研究基本一致[6]。因此,在胆总管发生梗阻时应及时行ERCP术对胆道冲洗引流,防止胆瘘发生,在术后应加强抗生素治疗,用血管介入导管疏通T管,低压冲洗[7],以保持胆管通畅,或经T管注入去甲肾上腺素,防治胆道出血和胰腺炎发生。本研究中,经内镜下手术治疗肝吸虫性胆管炎总有效率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9%,取得了理想疗效。此外,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与文献报道略有差异[8],考虑可能因样本量少所致。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方法(P<0.05),提示内镜下治疗安全可靠。

综上,经内镜下手术治疗肝吸虫性胆管炎可取得满意疗效,且手术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1]钱门宝,周晓农,方悦怡,等.加强中国华支睾吸虫病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1,29(3):211-214.

[2]王兆为,余珂,王武,等.162例肝吸虫病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4,14(11):1384-1385,1390.

[3]邓豫,周梅花.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术336例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175-5176.

[4]覃山羽,姜海行,陆秀萍,等.多种内镜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对胆管狭窄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10):583-587.

[5]白雪巍,刘杰,武林枫,等.肝吸虫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治[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2):151-152.

[6]李勇男,吴硕东,田雨,等.肝吸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胆囊结石1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1):81-82.

[7]李敏朋,赫军,俞渊,等.肝吸虫致胆囊切除术后急性梗阻性黄疸7例诊治体会[J].广西医学,2014,12(10):1458-1459.

[8]邹洋,王非,王磊,等.肝吸虫病不典型临床特征初探[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4,10(1):18-20,23.

猜你喜欢

胆管炎胆管内镜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诊治及预后研究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胆道闭锁患儿术后胆管炎的预防性护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