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2016-03-12宋磊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1期
关键词:住院心脏麻醉

宋磊军

(河南省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 麻醉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病手术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对心脏手术麻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心脏麻醉是心脏手术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麻醉可以缩短插管的时间,减少手术与住院时间,进而提高了患者手术的顺利程度且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1]。快通道麻醉是一种新型而又便捷的麻醉手段,为探究其临床效果,特做此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由临床确诊为心脏病患者,其中,需修补室间隔患者18例,修补房间隔患者15例,动脉导管结扎患者12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9例,二尖瓣置换患者8例,其他6例。将68例患者以随机投掷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 例。观察组:女15例,男19例 ;年龄4~78 岁,平均(41.2±36.8)岁;体重15~51 kg,平均(33.2±17.4)kg。对照组:女16例,男18 例 ;年龄5~80岁,平均(42.4±37.3)岁;体重16~50 kg,平均(33.0±16.8)kg。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68例患者及家属对麻醉方案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协议。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实施常规麻醉,切皮和转机前单次静脉追加芬太尼,转前及转后根据血压吸入体积分数为0.01左右七氟醚。观察组给予快通道麻醉:术前30 min采用1 mg/ kg哌替啶与0.3 mg东莨菪碱给予患者肌肉注射;麻醉诱导的药物为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和依托咪酯乳剂,浓度分别是0.05~0.10 mg/kg、3~6 μg/ kg、0.12~0.15 mg/ kg和 0.1~0.3 mg/kg,注射方式为静脉滴注,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维持呼吸频率在8~22次/min,PaCO2维持在40 mmHg(1 mmHg=0.133 kPa);麻醉维持,给予患者持续注入利多卡因和异丙酚,浓度分别为1.5~3.0 mg/h和3~6 mg/(kg·h)[2]。手术结束后,根据血压变化情况为体循环患者给予0.5%~1.5%的七氟醚。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CPB)时间、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手术指标并进行对比;②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重症监护(ICU)时间与拔管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 <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CPB时间、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CPB时间/min住院时间/d观察组(n=34) 51.2±10.3† 33.5±6.0† 140.1±19.4† 8.2±2.4†阻断时间/min手术时间/min对照组(n=34) 49.8±9.8 32.8±5.6 146.8±21.3 15.6±4.8

2.2 两组患者术后ICU时间与拔管时间比较

术后观察组的ICU时间与拔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ICU时间与拔管时间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ICU时间与拔管时间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ICU时间/h 术后拔管时间/min观察组 (n=34) 5.4±1.7† 36.2±21.3†对照组(n=34) 17.4±7.2 224.1±20.2

3 讨论

心脏病是由血管、心脏以及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的一种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是内科中的常见疾病。其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有着操作困难、时间长及费用高等特点。合理有效的手术麻醉方法可以降低手术的困难程度、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本院特对34例患者实施快通道麻醉,效果较为明显[4]。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的CPB时间、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是(51.2±10.3)min、(33.5±6.0)min、(140.1±19.4)min和(8.2±2.4)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9.8±9.8)min、(32.8±5.6)min、(146.8±21.3)min和(15.6±4.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ICU时间与拔管时间分别为(5.4±1.7)h、(36.2±21.3)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7.4±7.2)h、(224.1±20.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了快速通道麻醉具有优越的麻醉效果。

快通道麻醉即在心脏手术后早期拔管,约在6 h之内,缩短了患者ICU时间与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5-6]。在快通道麻醉中,芬太尼等药物发挥出较大的作用,其镇痛效果良好,进一步缓解了患者的疼痛;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剂量较常规手术少,因此患者术后出现咳嗽等排气表现的时间更短,降低了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如支气管痉挛、肺部感染,另外,快通道麻醉费用较低,降低了患者与家属的经济负担,解决了患者的经济问题[7-8]。

综上所述,心脏手术中给予快通道麻醉较常规麻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价值。

[1]王占鹏.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305-4306.

[2]肖文静,晏馥霞,李巅远,等.ProSealTM喉罩通气道应用于超快通道小儿心脏麻醉的可行性[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1):798-800.

[3]冼明海,梁荣鑫,廖益永,等.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5):798-799.

[4]王薇,吴新俊,李晋,等.快通道心脏麻醉用于心脏手术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5(31):155-156.

[5]汪青.快通道心脏麻醉用于心脏手术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4):14-15.

[6]钟巍.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0(19):164-165.

[7]哈斯塔娜.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110例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4,2(20):136-137.

[8]邓立强.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20(4):89-90.

猜你喜欢

住院心脏麻醉
妈妈住院了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心脏
关于心脏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