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2016-03-11李晰

当代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稳定型髓内股骨

李晰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李晰

目的 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6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8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0±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2.2±1.2)周。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参照Harris评分:优51例,良28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91.8%。术后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脂肪栓塞、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及旋转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优点多、并发症少,能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患肢功能

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固定术;髓内;股骨近端髓内钉的恢复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行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尿路感染、坠入性肺炎、骨折移位致骨不连和畸形愈合等并发症[1]。后期多留有明显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作为髓内固定的手术器械,因其固定后强度高、手术创伤小及符合生物力学特性等特点,在临床的实践中展现出其强大的优势[2]。目前临床越来越广泛地选择和应用PFNA。自2009年6月~2014年12月,由于股骨干骨折在延吉市中医院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86例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6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46例,女40例。年龄57~85岁,平均(72.6±1.8)岁;左侧39例,右侧47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5例,交通伤13例,平地跌倒68例;骨折根据按Evans分型[3]:Ⅲ型51例,Ⅳ型3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合并伤:桡骨远端骨折5例,腓骨骨折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3例;合并内科疾病65例,其中冠心病27例,糖尿病32例,高血压42例,合并2种及2种以上内科疾病2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2d,平均(5.5±1.2)d。

1.2 手术方法 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患者取仰卧位于骨科牵引床上,持续伸直牵引患肢,轻度内旋、内收。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直至复位满意后,选择大转子顶点上方3~4cm,向近端延伸,5~7cm纵形切口,暴露出大转子尖。在大转子顶点的前1/3和后2/3的交界处钻入1枚克氏针至髓腔,C型臂X线机透视观察针位于股骨髓腔内,然后用空心钻头扩髓。选择合适直径、长度的PFNA插入髓腔。通过瞄准器向股骨头颈内插入导针。经透视证实导针应该位于股骨颈中下1/3部分,侧位应位于股骨颈正中位置。测量长度,用空心钻头于股骨外侧皮质扩孔,沿导针方向直接击入PFNA螺旋刀片,至股骨头关节软骨下5~10mm处并完成锁定,然后锁定远端交锁螺钉,安装尾帽。逐层关闭切口。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4],包括4项:疼痛(44分)、功能(47分)、髋关节活动度(5分)、下肢畸形(4分),满分为100分。<70分为差,70~79分为中,80~89分为良,≥90分为优。

2 结果

本组8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0±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2.2±1.2)周。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参照Harris评分:优51例,良28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91.8%。随访期间未出现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脂肪栓塞、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及旋转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关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s,DHS)是髓外内固定系统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固定物,有静力和动力加压作用。由于其结构坚强、抗弯曲度大,以及产生的动力加压作用,能有效固定骨折断端,临床效果满意,是治疗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5]。而对于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特别是中后方骨皮质碎裂、塌陷,股骨距失去有效支撑,压力不能通过股骨距有效传导下去,这样导致与内固定物接触的骨质内应力增大。易造成内固定物的松动、断裂及股骨切割等并发症。选用髓内固定材料,髓内固定力臂更短,承受的弯曲应力更小,从生物力学上讲更坚强,更适合预防不稳定的骨折塌陷[6-7]。强大的生物力学优势使髓内固定成为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近几年,临床实践证明PFNA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近端骨折的理想选择[8],能使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和早期负重。

本研究结果显示,PFNA具有髓内整体固定和成角稳定性特点,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创伤小、内固定牢靠,术后发生髋内翻、股骨头切割率低,疗效满意,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器械,对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更大的优势。

总之,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优点多、并发症少,能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

[1] 袁高翔.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比较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10):876-882.

[2] Kim JW,Oh CW,Byun YS,et al.A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locking plate fixation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in a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 model[J].J Trauma,2011,70(1):E19-23.

[3] 陆俭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J].华夏医学,2013,26(5):925-927.

[4] Ma CH,Tu YK,Yu SW,et al.Reverse LISS plates for unstable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J].Injury,2010,41(8):827-833.

[5] Ramanoudjama M.Guillon P,Dauzac C,et al.CT evaluation of torsional malalignment after interlrochanteric fracture fixation[J].Orthop Traumatol Surg Res,2010(96):844-848.

[6] Karakasll A,Ylldlz DV,Kumtepe E,et al.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intact lumbar lamb spine and endoscopic discectomized lamb spine[J].Eklem Hastallk Cerrahisi,2013,1:33-38.

[7] Oliphant D.Safety of spinal manip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k herniation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risk assessment[J].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2004,27(3):197-210.

[8] Jhala A,Mistry M.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Experience of first 100 cases[J].Indian Jorthop,2010,44(2):184-19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9.040

吉林 133000 延吉市中医院骨科 (李晰)

猜你喜欢

稳定型髓内股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