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术后肺不张的研究应用

2016-03-11马闽骏郑翠

当代医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潮气量苏醒肺泡

马闽骏 郑翠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术后肺不张的研究应用

马闽骏 郑翠

目的 分析小潮气量通气在老年人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腹部手术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及肺不张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为(15.11±2.15)min,住院时间为(6.14±1.02)d,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为(45.38±4.15)min,住院时间为(8.25±1.14)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不张发生率为5.00%,对照组肺不张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潮气量通气在老年人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高,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小潮气量通气;老年人;腹部手术

因腹部手术及全麻均可导致老年人患者术后肺功能下降,易出现术后低氧、呼吸循环等多种并发症,增加患者麻醉及手术风险。在全麻状态下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可显著维持患者有效通气,但有加重患者肺功能损害的作用[1]。本文主要分析了小潮气量通气在老年人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5月~2016年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择期接受腹部手术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61~78岁,平均(70.4±10.5)岁,ASA分级:Ⅰ级18例,Ⅱ级22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1~79岁,平均(71.2±9.8)岁,ASA分级:Ⅰ级16例,Ⅱ级24例。本次所有研究对象术前胸片检查结果均正常,且术前血气分析结果也无异常现象;排除有慢性肺部疾病史患者及术中出血超过500 mL患者。上述2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式 本次所有患者均在全麻状态下接受手术,进入手术室后连接多功能监护仪对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采用0.1 mg/kg咪唑安定、1 mg/kg异丙酚、0.12 mg/kg维库溴铵、4 μg/kg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通过纯氧面罩加压给予患者氧气支持,将7.0~7.5号气管导管插入,留管深度为22~24 cm,随后将麻醉机和气管导管连接,控制患者呼吸。麻醉维持药物及方法:手术切皮前追加2 μg/kg芬太尼,并持续泵入异丙酚,泵入速度控制在每小时2~5 mg/ kg,皮下缝合结束后泵入停止;芬太尼泵入速度为每小时2 μg/ kg,术毕前1 h停药;患者持吸入浓度为1%的安氟醚进行麻醉维持,术毕前10 min停止。

1.2.2 通气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潮气量通气治疗,通气量为10 mL/kg;观察组患者给予小潮气量通气治疗,通气量为6 mL/kg。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呼出潮气量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将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35~45 mmHg范围内,氧流量为每分钟2 L,呼吸比为1∶2,氧浓度为100%,且呼吸次数为每分钟12次。

1.3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2组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及肺不张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9.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术后平均苏醒时间(15.11±2.15)min,住院时间(6.14±1.02)d;对照组术后平均苏醒时间(45.38±4.15)min,住院时间(8.25±1.14)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出现肺不张患者2例,肺不张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术后出现肺不张患者8例,肺不张发生率为20.00%(8/4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

3 讨论

老年人患者受年龄因素影响,机体多项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出现退行性改变现象,代偿功能也出现衰退现象,再加上老年人患者合并多项脏器疾病,手术风险较大[2-3]。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患者年龄越大,其肺泡管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呈进行性扩大现象,肺泡隔受到破坏,总肺泡表面积减少;并且肺弹性回缩能力出现减退,静态肺顺应性增加,降低了扩张小气道及肺泡的气压,导致余气量增加,肺活量减少[4]。另外,老年人患者肋间肌、胸椎及膈肌出现退行性变化,胸腔容量减少,呼吸系统储备功能下降,肺部组织弹力下降,支气管粘膜运动纤毛减少,患者易出现呼吸肌萎缩现象,小气道内滞留大量痰液,可导致肺不张发生[5]。近年来,有相关研究表明[6],肺不张的发生和肺内分流有密切关系,肺不张可导致其通气/血液不协调,换气功能下降,导致患者围术期出现肺内分流及低氧血症,增加手术风险。

老年人腹部手术患者受机械损伤的影响,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等可大量产生炎性介质,同时还可表达多种粘附分子,进一步激活炎性细胞及炎性介质释放,可引起患者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7-8]。现阶段,相关专家、学者提出给予患者肺保护策略进行机械通气,主张给予患者小潮气量通气、限压通气治疗,并适当加用呼吸末正压对肺泡开放实施保护,促进萎缩肺泡复苏[9]。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小潮气量通气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对患者肺部造成损伤,保证气体交换可以满足患者需求,提高麻醉安全性及手术安全性,术后患者苏醒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在老年人腹部手术中小潮气量通气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肺保护,减少围术期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实施推广。

[1] 张英,王文勇.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17-218.

[2] 杨沛,张学政,杨涛,等.不同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浓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4,9(5):683-685.

[3] 史文生,齐志温,陈静.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1,31(2):82-83.

[4] 廖俊锋,黄晓霞,袁海军.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呼吸末正压通气对丙泊酚麻醉下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3):268-271.

[5] 冯继峰,韦超,吕凯敏.单肺小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在婴幼儿腹腔镜下先天性膈疝手术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4,35(10):1590-1593.

[6] 张晓庆,卜岚,朱颖霞.术中小潮气量通气肺保护作用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6):88-91.

[7] 朱蔚琳,黄中华,张学刚.低潮气量通气对老年腹部手术肺顺应性及氧合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40):66-68.

[8] 黄中华,朱蔚琳,秦丹丹.两种通气策略对老年人腹部手术中肺顺应性及外周血IL-6和IL-8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5(9):824-826.

[9] 朱蔚琳,黄中华,张学刚,等.理想体重潮气量设置对老年人机械通气中肺炎性损伤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1):189-19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028

江西 334000 上饶市人民医院 (马闽骏 郑翠)

猜你喜欢

潮气量苏醒肺泡
植物人也能苏醒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潮气量对脓毒症患者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的影响
绿野仙踪
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最佳机械通气策略分析
会搬家的苏醒树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
类肺炎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