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6-03-11陈静
陈静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陈静
目的 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调查。方法 选取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70例,治疗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86例,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84例,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视力均无提高,67例(79.8%)视力下降,有33例(39.3%)发生并发性白内障再次手术;治疗组术后视力无1例下降,89.5%视力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有36例(42.9%)发生浅前房,前房形成迟缓,治疗组患者仅1例(1.2%)发生浅前房,前房形成迟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中手术治疗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加以推广。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闭角型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中常见的青光眼类型。临床治疗多先采用药物降低眼压,尽可能开发房角,对于房角无法重新开发时需重新做一引流通道,即小梁切除术[1-2]。小梁切除术后通常会发生浅前房,白内障发展加快等并发症。有研究表示[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本病中治疗效果非常好。本研究对白内障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分组进行比较其疗效,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期间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4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53例,患者年龄50~65岁,平均(56.9±3.4)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眼发病。另选取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6例,将其作为治疗组,其中男29例,女57例,患者年龄50~64岁,平均(55.7±2.9)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眼发病。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符合手术要求。术前眼压控制在35 mmHg(1 kPa= 7.5 mmHg)内。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治疗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患者术前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前房深度以及眼压检测[2]。
2组术中均采用以角膜缘为基底的高位球结膜筋膜瓣,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3~4 mm2方形巩膜瓣,1/2巩膜厚度,剖入透明角膜内至少1.0 mm,要求边缘垂直整齐。切除相应部位小梁组织,切除相应部位虹膜根部,回纳虹膜,缝合球结膜、巩膜瓣及筋膜瓣。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操作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组患者在术中巩膜瓣完成后做透明角膜切口,前房注入粘弹剂,环形撕囊,水核分离,超声乳化晶体核,冲吸晶体皮质,前房再次注入粘弹剂,植入人工晶体,置换粘弹剂,水密角膜隧道切口。
1.3 观察指标 选择术后眼压、术后视力、术后前房及术后并发症等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眼压比较 入院时,实验组患者平均眼压为(45.7±5.40)mmHg,对照组患者平均眼压为(46.28±7.52)mmHg,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实验组患者平均眼压为(11.02±1.25)mmHg,对照组患者平均眼压为(10.05±2.04)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后1年的平均眼压:实验组患者平均眼压为(10.89±2.40)mmHg,对照组患者平均眼压为(10.27±3.31)mmHg,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术后视力比较 对照组术后视力均无提高,67例(79.8%)视力下降,有33例(39.3%)发生并发性白内障再次手术。治疗组术后视力无1例下降,77例(89.5%)视力提高,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49,P<0.01)。
2.3 术后前房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有36例(42.9%)发生浅前房,前房形成迟缓,治疗组患者仅1例(1.2%)发生浅前房,前房形成迟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84, P<0.01)。
2.4 术后并发症比较 2组均无角膜损害,低眼压性黄斑水肿、眼内出血、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眼内炎等并发症。
3 讨论
青光眼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了痛苦,同时对患者生活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4]。闭角型青光眼在临床中长期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但此种治疗方式的预后效果并不理想,患者术后预后较差,且预后致盲率非常高,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恢复时间较长[5-6]。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近年来研究的治疗方式,随着医疗科技不断的发展,超声乳化技术也不断成熟,且应用率逐渐增加[7]。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眼压过低、前房深度过浅、角膜肿大、瞳孔散大的发生率[8]。
本研究中,治疗组眼术后77例(89.5%)视力有所提高,对照组眼术后视力均无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仅1例(1.2%)发生浅前房,前房形成迟缓,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因此,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应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手术中能够在有效改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患者致盲率,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可以在闭角型青光眼手术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长青,周建平.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临床疗效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4):85-86.
[2]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52.
[3] 黄艳君,刘斐,邵东平,等.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J].国际眼科杂志,2011(4):52-54.
[4] 唐卓.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0(5):93-94.
[5] 李美玉.青光眼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7.
[6] 邓德勇,于丹丹,彭涛,等.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83-85.
[7] 李春霞,肖文玮,陆骏,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1):58-60.
[8] 张俊峰,李林,李俊.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合并白内障[J].临床眼科,2012,20(4):322-3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022
江苏 213000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