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于寻常处觅深意
2016-03-11黄叶
黄叶
【摘 要】教学要潜入文本,“悟”出字词背后的“神”,摸清作者思路,充分发掘文本的内涵,形成属于自己的言语感悟、思想认识,而不能被教参、教学设计之类的“先入为主”而影响了自己的洞察力和创造力。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教材的一些不当之处,如:《鸿门宴》“则与一生彘肩”一句的“生”字,应通假“牲”,意为“煮熟供食用的牲肉”;《师说》“其可怪也欤”中的“其”字,应解释为表示感叹语气的副词;《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姿英发”中的“英发”一词应解读为“(新婚的)周瑜的‘雄姿就像鲜花绽放(那么鲜亮耀眼,生机勃勃)”。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细读;语文教材
孙绍振先生曾在《名作细读》中这样描述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的确,在阅读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存在阅读“僵化”的问题:在解读过程中过分看重文本内涵的规定性,未能结合具体语境作合理诠释,“述而不作”,人云亦云;或者过分迷信教参、教辅资料,唯唯诺诺,亦步亦趋,缺少“颠覆”和摒弃的胆识。[1]
出现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比较复杂,其中“文本细读”理念的缺失和方法的偏误当是主要问题。“细读”的“细度”明显不足,导致一些看似天经地义、无可挑剔的阅读结论(结果),实际上却似是而非,甚至南辕北辙。笔者根据自己参与省级课题“文本细读的探究与实践”研究的体验,联系阅读教学实际,并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试举几例,敬祈方家指正。
一、“则与一生彘肩”一句的“生”
《鸿门宴》中“则与一生彘肩”一句的“生”,各种版本的教材没有任何注释,教学参考书中的“参考译文”,有的直接照搬“生”,有的译为“半生不熟”。不少古汉语词典在说明“生”的“与熟相对”这个义项时,也不约而同地以“则与一生彘肩”作例句。久而久之,人们就把“生”当作“与熟相对”来解释,认为樊哙吃的是未煮熟的“生猪腿”。然而,正如一些论者质疑的那样:在“鸿门宴”这样的严肃场合中,项羽在赞赏樊哙壮士气概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赐给樊哙“半生不熟”的“生猪腿”呢?樊哙又怎么可能吃得下“生猪腿”呢?所以,“生猪腿”的解释实在有悖“鸿门宴”这场历史“盛宴”的情与理。
顺着同行研究的足迹,笔者不揣浅陋,立足于“文本细读”,尝试着从古代膳食文化的角度对“生”来一点寻思和探究。
首先,古文中有“生”通假“牲”的先例。《论语·乡党》有“君赐生,必畜之”一句,其中“生”就通假“牲”。唐代训诂学家陆德明在解释《论语》这句话时强调“鲁读‘生为‘牲”,从鲁国方言特点的角度解释了“生”与“牲”的关系。像人们熟知的荀子《劝学》中也有“君子生非异也”的通假。其次,据史料显示,“牲”有“煮熟供食用的牲肉”之意。东汉经学家郑玄在《周礼注疏》中,对“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物名”的注疏就有:“六畜,六牲也,……即是膳夫之六牲,……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膳夫共王之膳羞,即是将用之,故言牲。”如果郑注确切无误,那么不难知道,所谓“牲”就是膳夫处理“畜”而成,用来供给“上层人物”食用的“膳羞”,也即较为高档的美味牲肉。那么,如果从《周礼》的膳食文化推论,在“彘肩”前面加上一个“生”字,大致有这么两层特别意义:一是强调“彘肩”是“煮熟了的食物”;二是强调“彘肩”是专供项羽这位大王享用的美食,其他人只有受项羽所赐(同意)才可享用。由此可见,《鸿门宴》中的“生彘肩”,“生”通假“牲”,意为“煮熟供食用的牲肉”,用通俗语言表达,就是煮熟供给食用的猪腿。从当时的场景推敲,也只有项羽赐给樊哙原来供自己享用的美食——熟猪腿,才能恰当体现项羽对樊哙的赞赏态度,才符合秦汉时期人们的膳食文化特征。
二、“其可怪也欤”中的“其”
韩愈的《师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保留节目”,研读的文字或许无可计数,但有的解读还是有可质疑、可“细读”探讨之处。这里仅就此篇中的虚词“其”稍作探究。“其”作为常用虚词,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很高,而因其词性多变、用法复杂、解释灵活,学生掌握起来难度不小。不同资料对同一“其”解释相距甚远,不免令人顿生云里雾里之感。苏教版教材的有关教辅资料将“其可怪也欤”中的“其”注释为“语气副词,表示揣测”,然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值得商榷。
众所周知,对一句话的理解不能忽视标点符号。教材中该句末尾用的是叹号,表示该语句语气强烈,而课后译文变成一般陈述句,没有将感叹语气翻译出来。“其”表揣测,“欤”表感叹,同一句话中包含“揣测”和“感叹”两种语气,显然在语气上不够统一,故令人费解。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其”作为副词可用来表示揣测、感叹、商量、命令、反问等不同语气,而“其”作为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时,相当于“殆”,句末一般有疑问语气词“乎”“与”之类,如《师说》的“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一句中的“其”。那么,“其可怪也欤”的“其”究竟该作何解?结合具体语境琢磨,韩愈在上文中尖锐地指出了出于社会底层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这与“士大夫之族”的“群聚而笑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正是韩愈最辛辣的嘲讽与最深沉的感叹——自视甚高的士大夫们瞧不起“不耻相师”的三教九流之辈,事实却是士大夫们的智慧和能力反而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真是奇怪啊!由此可知,这里的“其”应解释为表示感叹语气的副词,“其可怪也欤”译为感叹句“真是奇怪啊”更符合文章原意,更突出作者的感情表达。
三、“雄姿英发”中的“英发”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中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一句,苏教版教材将“英发”一词注为“卓越不凡”,这样的解释不能说完全不对,但总有囫囵吞枣、泛泛而谈之嫌。
“英发”一语出自《三国志·吕蒙传》,孙权在评价吕蒙时,说道:“……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苏轼不止一次地沿用其义,如《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中的“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荐宗室令畤状》中的“吏事通敏,文采俊丽,志节端亮,议论英发”。《汉语大词典》将“英发”一语收为词条,注曰“才华显露,神采焕发”。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武王(曹操)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由“言议英发”到“神明英发”,再到“雄姿英发”,这“英发”一词,究竟该如何解释才更合情合理?
在诸家之中,笔者以为叶嘉莹先生的见解最为精当:“‘英发两个字用得很好,而且这两个字不是泛指。《三国志》里边讲,东吴的人称赞周瑜,就是用“英发”两个字来形容他的。‘英本义是“草木的花”,是最有光彩的那一部分。以此喻指凡是有光彩的、杰出的、卓尔不群的人就是‘英。‘英发是一种生命的勃发。‘姿不光是指容貌,它是指一种风姿仪态。”[2]以上诠释表明,“英发”的本义应是“花开”,结合语境将“雄姿英发”解读为“(新婚的)周瑜的‘雄姿就像鲜花绽放(那么鲜亮耀眼,生机勃勃)”,比“卓越不凡”之类的说辞,更加合情合理、具体细致而富有情致。
真正的“文本细读”应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教学要潜入文本,“悟”出字词背后的“神”,摸清作者思路,充分发掘文本的内涵,形成属于自己的言语感悟、思想认识,而不能被教参、教学设计之类的“先入为主”而影响了自己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形成“语文思维”,在文意辨析的过程中掌握文本细读的方法,养成精读细品文本语言的良好习惯,从而学会准确把握词义、句义和文义,真正读出多种“语文味”。
参考文献:
[1]周红阳.让文本细读走得更远[J].文学教育,2014(5):7.
[2]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