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初中学生写作动机的策略

2016-03-11李胜男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李胜男

【摘 要】写作动机是驱使作者投入创作活动的内在动力。作文教学就要溯本求源,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使学生从“只好写”变为“需要写”和“想要写”。激发初中学生写作动机的实践策略有:丰富写作形式,开展有趣味的主题写作活动;设置虚实相生的作文题目;培养读者意识,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动机;教学策略

一、初中学生的写作动机

动机,心理学解释为:“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但可实现的行动倾向。它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1]写作动机,是驱使作者投入创作活动的内在动力,主要依赖主体内心写作冲动需要和外在刺激诱发两个方面。

对初中学生而言,主体内心的写作冲动需要较为缺乏,写作往往需要外部刺激“胁迫”。所以,我们要抓好作文教学,就要溯本求源,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使学生从“只好写”变为“需要写”和“想要写”。

二、初中学生写作动机的蓄势积累

(一)三种阅读形式并进,积蓄学生写作动机

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充实心理积累,积蓄写作动机。对此,我们可尝试“家庭式阅读”“作业式阅读”和“教学式阅读”三种阅读形式。

“家庭式阅读”,即在家庭中熏陶,可鼓励家长和学生组建“家庭阅读沙龙”。“作业式阅读”,包括:给学生规定学期阅读书目,让他们写读书报告;每月为学生举行一次“阅读主题活动”,举行讨论会;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读后感,或者每天做阅读摘记。“教学式阅读”,即以课文为依托,要求学生进行相关作品的群文阅读。

(二)积极开发地方课程,扩大学生阅读视野

除了在文学阅读中增强心理积累,教师还可以巧妙利用地方人文资源,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和阅读视野,让“情思”“才学”在学生的心中积聚,变枯燥的作文课堂教学为多彩的作文创作活动,从而使写作成为学生自发的心理需要,使学生达到“有感而发”“不吐不快”的状态。

笔者任教学校的所在地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西湖、钱塘江都有典型的地方文化,其中的“皇城根”文化底蕴丰厚。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成立了“皇城根文化研究小组”,以“皇城根”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分别从“皇城根”的历史由来、景观遗存、文化名人胜迹等三个维度整合课程资源,精选内容,开展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活动主要包括:皇城根历史考察活动——“皇城根,你从哪里来“,开启师生共同“走进皇城根”的仪式;“皇城根文化景观游”——“皇城根,你有哪些别样的景观”,引导学生在行走中阅读和思考。在活动中,学生写出了一篇篇有内容有思考的佳作。

写作资源是动力激发的依托。学生可借助具有“社会化、本土化、生活化、文化性”特点的资源,在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中保持浓厚的兴趣。

三、激发初中学生写作动机的实践策略

写作内部动机的产生,既有赖于主体内部对写作的需要,又依靠外部刺激的激发。对于已掌握一定内容材料、渴望思想感情表达的学生,外部的某些现象和提示如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设计,可以刺激学生心中沉睡的或若隐若现的写作动机。

(一)丰富写作形式,开展有趣味的主题写作活动

当学生内心积聚着丰富的材料和感受时,他们会有倾吐的欲望。每个学生善于倾吐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会写在日记中,有的会创作小说、漫画。教师可以整合学生的多种表现方式,开展有趣味的主题写作活动。如举行摄影作品比赛,用镜头记录生活片段,配以优美的文字;又如开展漫画作品创作活动,文字讲述心中的漫画乐园,整合绘画和写作能力。

此外,结合课文教学,举行读写结合的“主题演讲活动”,也具有可操作性。如笔者在九年级的教学中举行过“白话文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自主研读《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和《香菱学诗》,在研读的基础上从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感受、评论,或改写故事;写作的展现形式是多个课时的演讲,并评出“最佳文采奖”“最佳口才奖”“最佳风度奖”“最新观点奖”等奖项,颁发奖状。学生的热情高涨,因为是为演讲而写作,为展现自我而写作,写作就变得有价值又有趣,所以出现很多好文章,如有审视自我的《生活两点一线——读<范进中举》,有评论人物的《谈曹操——〈杨修之死〉》,有分析主题的《心灵的回归——读〈香菱学诗〉》,等等。

(二)设置虚实相生的作文题目

面对作文题目无处下笔是学生最苦恼的事。有一次,笔者给学生布置当堂作文“坚韧”,刚写好题目,学生就叫苦连天,说太难写了。笔者当时就有不祥的预感,果然,交上来的文章不是写“学习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就是写“在狂风暴雨中屹立不倒的大树”等,写的都大同小异。究其原因,“坚韧”这个题目意为“坚持而又韧性”,字面的双重含义对学生的选材造成困扰,另外主题本身的立意颇高,限制性较强,也不利于学生发挥。

好的作文题目可以有效地触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使学生有话可写。笔者尝试采用虚实相生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如话题作文“对手”,在内容上,浅层次的可以写“学习上的对手”“赛场上的对手”等,深层次的可以写“对手即伙伴”“心灵的对手”等,在写法上可以从“挑战对手”“战胜对手”到“接纳对手”“学习对手”到“需要对手”“热爱对手”等逐步深入。

(三)培养读者意识,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

教师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不能拘泥于课堂,而要放眼社会生活,或创设或发现真实的写作环境,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感受写作的实用价值。这无疑是最有效的外部刺激。真实的写作情境一般具备四个条件:真实的写作任务,真实的写作对象,真实的写作环境,真实的写作成果。

笔者曾让学生在寒假参与浙江民生频道的“翠花牵线”节目中的“翠花抢货”活动。该节目每天介绍一种农副产品并赠送10套该产品给观众,观众可以到“武林巷”网站留言来争取奖品,留言要求快而且要打动记者。留言就是写作,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写作情境:写作任务是抢农副产品,写作对象是电视台的栏目组,写作环境是生活中,写作成果是网站上的文字,幸运的话会抢得奖品。

于是,笔者先“下水”,抢“余杭径山笋”,很幸运,抢到了。笔者把所领的“余杭径山笋”和网站上留言所在的网页复制给学生看,学生非常好奇,跃跃欲试。笔者就趁势给他们分析了自己写的这篇小文章为什么能打动记者,这相当于上了一堂小小的写作指导课,其中没有“填鸭”,没有“硬灌”,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不仅受到了写作启发,而且有了强烈的参与写作活动的冲动。之后,在假期中,两个班的大部分学生自发地参与了“翠花抢货”活动,积极地在网站上留言。有一学生在抢建德鱼干时写道:

有时一种东西代表着一份记忆、一份情感……以前的以前,有一个很宠我的人,也十分喜欢吃鱼干,他总是用鱼干下饭,笑着抚摸我的头,记忆是这样写着的。可现在的他,不再是以前的健康的他,因为疾病的关系,我家的餐桌已不再有那咸鲜的味道了……新年的窗口仍是挂着那两条鱼干,不断飘荡,美食仍在,但少了笑着抚摸我头的他品尝。希望看到桌上再次出现鱼干,和健康的他,外公,加油……

无论有没有抢到奖品,写留言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创作的过程,而在网站上保存一年的留言也给学生带来了写作的愉悦和满足感,再次触发了学生创作的动机。

总之,写作是一种自发的交际行为,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天性需要。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中,作文作为分数比重较大的一道考试题,“器物化”越来越严重。学生在强压之下被动写作,不堪重负,正如杜威先生所说:“不调动儿童内在动力而填鸭般地灌输知识,无异于强迫没有眼目的盲人去观看万物,无异于将不思饮水的马匹牵到河边强迫它饮水。这种忽视天性和压迫天性的教育显然是愚蠢的。” [2]教育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可塑性都很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幸福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杨清.简明心理学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95.

[2][美]约翰·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