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内隐亲社会倾向研究
2016-03-10李文姣
摘要
关于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原因目前尚无定论,有研究提出弱势效应能够引发个体的亲社会倾向,本研究假设,贫困大学生在长期的、持续性的现实压力造成的弱势情境中,将比普通大学生更具有亲社会性。研究发现:(1)在内隐亲社会评价和内隐自我亲社会评价方面,两类大学生相容联合的反应时都明显比不相容联合的反应时短,说明他们都有明显的内隐亲社会倾向;(2)在内隐亲社会倾向方面,贫困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评价比非贫困生更积极,且贫困生对自我的亲社会倾向评价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3)贫困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亲社会倾向在大多数维度相关不显著,仅内隐亲社会评价与外显公德行为存在显著相关。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内隐联想测验;内隐亲社会性
分类号B8484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3.004
1引言
个体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原因难以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解释,长期以来研究者对此问题提出了多种假设。社会生物学认为亲社会行为遗传自人类的先天本能(Falk,Fehr, & Fischbacher,2003);社会交换论认为个体在社会交换过程中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才产生了亲社会行为(Handgraaf,Van Dijk, & De Cremer,2003);而社会规范论认为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受到道德准则的要求。近年有学者认为弱势效应引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即在受到生存压力的威胁时,互相帮助能够增加幸存的概率,该假设是本研究的基础,我们推测贫困大学生在长期的、持续性的现实压力造成的弱势情境中将比普通大学生更具有亲社会倾向。
Greenwald, Nosek和Banaji(2003)根据内隐记忆研究范式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体系,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同样具有内隐性。我们假设亲社会倾向存在一个内隐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在无意识状态就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与外显亲社会倾向不同。
目前有关内隐亲社会倾向的研究还比较少,以往研究大都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同伴提名法、访淡法、观察法等),难免会受到社会期许和反应偏向的影响,而内隐联想测验可以较好排除这些影响因素,显著提高信效度。且以往研究大都针对利他行为的内隐特性展开讨论,对于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Krebs和Hesteren(1995)整合不同研究者的观点,提出将亲社会行为设想成一个行为的连续体,一端是最大限度增加自我利益的行为倾向,另一端是最大限度增加他人利益的行为倾向(Krebs & Hesteren,1995),根据此定义我们可以认为亲社会行为包含了利他行为和其他一般的亲社会行为(李丹,姜企华,2002)。蒋达,王歆睿,傅丽和周仁来(2008)采用内隐联想测验( IAT)研究个体的利他行为与自我的相关程度,但该研究没有考察个体对利他行为的积极或消极评价,且没有对影响内隐利他行为的相关因素做进一步的探索。金戈(2009)对内隐与外显利他倾向和道德判断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道德判断能够显著预测个体的外显利他倾向,但对内隐利他倾向预测不显著。苏永玲(2010)对师范生的内隐利他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师范生的内隐利他倾向显著存在,性别差异不显著,且内隐与外显利他行为存在结构性分离。以上研究均证实IAT测验是测量个体内隐亲社会倾向的有效工具。
综上所述,国内外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外显测量层面。已有的研究大都从心理健康、同伴关系、移情、人际信任等与亲社会行为直接相关的因素考察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与其关注他们的不良的、消极的社会行为,不如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以积极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为其社会性发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2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从郑州某大学大一年级抽取学生176名,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各88人,男女各半。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根据国家贫困生助学金评定标准在该系享受国家特困和贫困助学金的学生。剔除未完成问卷的外显测验无效被试9名,内隐测验错误率过高的无效被试36名。外显测验和内隐测验均有效被试为131人,其中贫困大学生66人,非贫困大学生65人。所有被试视力正常,计算机基本操作熟练。
22研究材料
221外显亲社会倾向的测量
本研究采用余娟(2006)编写的《亲社会行为量表》,该量表从控制行为、帮助行为、分享行为、友好行为、合作行为、调节行为和公德行为七个维度,通过30道题考察被试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222内隐亲社会倾向的测量
IAT实验程序采用美国Inquisite专业心理软件公司的专业软件编制,该软件支持汉语编程,在我国有关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内隐亲社会倾向测量包括亲社会性评价IAT和自我亲社会性信念IAT。
亲社会性评价IAT考察的是个体的亲社会性相关图式与评价概念之间的联系,评价维度属性词包括积极和消极评价。亲社会性维度包括8个样例:奉献、帮助、支持、保护、让座、献血、捐款、义卖;偷盗、贩毒、谋杀、诈骗、欺骗、走私、强占、吝啬。考虑到被试对亲社会行为的态度涉及情感和评价两个过程,因此评价维度选取了情感性和评价性的两种。评价维度包括积极词和消极词各14个:聪明、高尚、成功、正直、自豪、坚强、能干、价值、舒服、愉快、拥抱、钻石、荣誉、黄金;愚蠢、退缩、卑鄙、冷漠、痛苦、无能、讨厌、无助、可怕、苦恼、尸体、死亡、呕吐、毒药。
自我亲社会性信念IAT考察的是个体的亲社会性相关图式和自我概念之间的联系。自我—他人维度包括8个样例,我、我的、自己、自己的、自个儿、自个儿的、本人、本人的;人家、人家的、他人、他人的、别人、别人的、外人、外人的。亲社会性维度与亲社会性评价IAT测验中选取的词汇相同。
223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内隐联系测验的操作步骤分为七部分,以自我亲社会性信念IAT为例,如表1所示。
在统计分析之前,遵循Greenwald等人(2003)的数据处理模式,对IAT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删除错误率超过30%的被试和反应过快超过10%的被试;保留第三、第四、第六、第七步的数据和错误反应的反应时;删除大于10000ms和小于300ms的数据,最后的数据进行转换求出D值(杜鹃,2007)。D转换的具体方法是,先求出不相容联合组和相容联合组之间的平均反应时之差(本研究为第三步和第四步与第六步和第七步之平均反应时之差),差值除以四部分所有数据的标准差得到D转换的最终结果。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并录入数据后,以学生类型为自变量,以被试在内隐测量的反应时和外显测量的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
3结果
31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的内隐亲社会倾向比较
表2是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内隐亲社会倾向的不同联合方式平均反应时的配对样本t检验。内隐亲社会倾向的测量分为内隐亲社会评价IAT和内隐自我亲社会评价IAT两部分。内隐亲社会评价IAT的相容任务是“亲社会—积极,反社会—消极”联合,不相容任务是“亲社会—消极,反社会—积极”联合;内隐自我亲社会评价IAT的相容任务是“亲社会—自我,反社会—他人”联合,不相容任务是“亲社会—他人,反社会—自我”联合。前者考察的是个体对亲社会倾向词汇与积极或消极评价概念之间的联系;后者考察的是个体对亲社会倾向词汇和自我概念之间的联系。
表4的数据说明,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外显亲社会倾向和内隐亲社会倾向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呈现实验性分离。而外显亲社会倾向各个分量表之间的显著相关,说明了该量表的内在一致性。其内隐亲社会评价与公德行为存在显著相关,说明贫困大学生更多是以对公共有益与否来评价和定义亲社会行为。
4讨论
41贫困大学生内隐与外显亲社会倾向的特点
研究发现,在内隐亲社会倾向方面,贫困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评价比非贫困生更积极,贫困生对自我的亲社会倾向评价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有研究者提出,弱势心理能够引发更多的合作、分享、互助行为(Ru Han,Shu Li, & Jian-Nong Shi,2009)。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来自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当他们来到位于城市的大学,会产生地域弱势心理。在此影响下,他们会倾向于表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由于这种弱势心理通常是无意识的,因此比非贫困大学生更具有内隐亲社会倾向。对于弱势心理促进亲社会倾向的机制,可以尝试从移情的角度解释。心理学的众多研究成果表明,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Strack & Deutsch,2004)。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由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而引发的弱势情境,会使他们产生改变环境的愿望及更强的移情倾向,他们更容易同情与自己际遇相似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下他们会更具有亲社会倾向。而移情通常是不需要意识加工的,处在无意识水平就能做出是否表现亲社会行为的决定(Perugini & Prestwich,2007)。
贫困大学生每年可以获得由国家提供的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岗位等多方面的奖励,或许能够激发他们回报式的亲社会行为相应增多。另外是否积极参加公共活动也是评定奖、助、贷的一个因素,亲社会行为作为一个激励因素,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激励作用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从而也能使非贫困大学生表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Bargh和Pietromonaco(1982)认为个体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多次重复某一行为就能使该行为变成一种习惯而进行自动化的操作。正是由于这种正强化的多次重复,贫困大学生更容易对亲社会行为及其积极评价形成自动化和习惯化加工。Barghr和Alexande等进一步提出,个体的某一行为形成习惯后,无意识心理活动过程就会根据坏境中的某些线索进行自动化的反应,这进一步证明了亲社会倾向的内隐性(戴春林,杨治良,吴明证,2005)。
虽然研究结果显示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外显亲社会倾向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在现实中贫困大学生确实比非贫困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质化研究的访谈中也有类似的发现,鄢呈玥(2007)在贫困大学生受助施助的行为与心理特征研究中,通过访谈发现贫困生均具有较高的利他动机,并均具有典型的利他行为,且部分个案的利他程度还比较高。外显测量显示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外显亲社会倾向差异不显著,原因可能是采用问卷调查会使被调查对象选择社会认同高或符合当时社会道义的答案,从而造成调查结果与实际差异较大,这是外显测量的局限性。因此,无论是贫困大学生还是非贫困大学生,都倾向于对自己做积极的外显亲社会倾向评价。
贫困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通过亲社会行为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较好地缓解因受助而造成的主观效能感降低的状况,有助于他们减少经济拮据这一弱势情境带来的压力,建立起的人际交往圈也可以减少他们的孤立感(乐国安,李文姣,2010)。而且经检验弱势效应具有长时间的持续效果,本研究相信贫困大学生的亲社会倾向产生于中学时代并将持续影响其一生中很长一段时间。
42贫困大学生内隐与外显亲社会倾向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外显亲社会倾向和内隐亲社会倾向相关不显著,是两个不同的系统,这与前人对内隐利他行为的研究结果一致(蒋达,王歆睿,傅丽,周仁来,2008;金戈,2009;苏永玲,2010),可以用Wilson(2000)等提出的双重态度模型来解释。贫困大学生在外显测量的分维度上,仅公德行为与内隐亲社会评价存在显著相关,说明他们更多地是以对公共有益与否来评价和定义亲社会行为的。这与贫困大学生是否较多地参与学校院系的集体活动也是奖助贷参评的标准之一有关。密尔的最大幸福原则认为观念的联合依据联想规律,从利己向利他的转化通过心理联想实现,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是为了得到利益或达到目的,当亲社会行为与利益之间多次建立联系后,亲社会行为与目标达成产生的快乐形成相继联想,在无意识中就会进行自动化的反应(章滢,2005)。与内隐联想测验的原理有一定相似,这种得到利益的快乐与不同类型亲社会行为的联系,就可能影响到内隐亲社会倾向与某一类型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性。
5结论
本研究以普通大学生和贫困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问卷调查法,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内隐亲社会倾向特点,得到以下结论。
(1)在内隐亲社会评价和内隐自我亲社会评价方面,两类大学生相容联合的反应时都明显比不相容联合的反应时短,说明他们都有显著的内隐亲社会倾向。
(2)在内隐亲社会倾向方面,贫困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评价比非贫困生更积极,且贫困生对自我的亲社会倾向的评价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
(3)贫困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亲社会倾向在大多数维度相关不显著,仅内隐亲社会评价与外显公德行为存在显著相关。
参考文献
戴春林,杨治良,吴明证(2005).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8(1),96-98.
杜娟(2007).传媒对大学生内隐自杀态度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
蒋达,王歆睿,傅丽,周仁来(2008).内隐利他行为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31(1),79-82.
金戈(2009).内隐利他与外显利他和道德判断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
李丹,姜企华(2002).助人意向、助人方式与移情反应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5(1),111-112.
苏永玲(2010).师范生内隐利他行为的实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鄢呈玥(2007).浅探贫困大学生受助施助的行为与心理特征——一项关于贫困大学生受助与施助过程的质的研究.社会心理科学,Z2,64-66.
余娟(2006).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
乐国安,李文姣(2010).弱势引发亲社会行为?来自贫困大学生的实证研究.南开学报,6,63-68.
章滢(2005).大学生利他行为,移情能力及其相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Bargh, J. A.,& Pietromonaco, P.(1982).Automa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social perception:The influence of traitinformation presented outside of conscious awareness on impression form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3,437-449.
Falk, A.,Fehr, E.,& Fischbacher, U.(2003).On the nature of fair behavior.Economic Inquiry,41(1),20-26.
Greenwald, A. C.,Nosek, B. A.,& Banaji, M. R., (2003).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An improved scoring algorith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5(2),197-216.
Handgraaf, M. J. J.,Van Dijk, E.,& De Cremer D.(2003).Social utility in ultimatum bargaining.Social Justice Research,16(3),263-283.
Krebs, D.,& Hesteren, F. V.,(1995).The development of altruism:Toward an integrative model. Development Review,14,103-158.
Perugini, M.,& Prestwich, A.(2007).The Gatekeepe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re key in the chain from perception to behaviour.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21,303-317.
Ru Han,Shu Li,& JianNong Shi.(2009).The territorial priorresidence effect and childrens behavior in social dilemmas.Environment and Behavior,41(5),644-657.
Strack, F.,& Deutsch, R.(2004).Reflective and impulsive determinants of social behavior.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8,220-247.
Wilson, T. D., Lindsey, S., & Schooler, T. Y. (2000).A model of dual attitud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07(1),101-126.
Abstract
Past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at gusty weakeffect can trigger the public to show more prosocial behaviors. Using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as subject, this study also showed sustained weakeffect can trigger more prosocial behaviors. The result indicates:(1) Both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and ordinary undergraduates had significant implicit prosocial behaviors; (2)the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held a more positive implicit attitude towards implicit prosocial behavior; (3)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explicit and implicit prosocial behavior to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except for the explicit social morality.
Key words: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mplicit prosocial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