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丝、巨擘与南浔

2016-03-10卢旭

支点 2016年2期
关键词:徐迟南浔报告文学

卢旭

南浔商人凭借辑里湖丝,成为近代中国的一支商业劲旅。

滚滚长江,万里奔腾,规溪纳河,浩浩东去。大江尾端南岸,闪烁着一颗光耀九州八百年的明珠——中国近代园林第一镇湖州南浔镇。

来过多少次,已记不太清,那是在睡梦里。脚踏实地,亲感亲受,是心中的一种执念。这一念头始于何时,是徐迟先生自传体小说《江南小镇》,还是名扬海外的非遗项目“辑里湖丝”,或兼有,早已潜藏于心。

古镇与水相依相偎,沿河成街,因水结市,咫尺往来,皆凭舟楫。南浔的路,都是在水上行走的,岸与岸的沟通,街与市的连接,全靠桥了。三步一桥,五步一拱,沿河廊屋,脉络于水。

据说,历史上最多时,南浔有桥一百九十多座。有横跨运河的通津桥、洪济桥、广惠桥、清风桥……更有一步两座桥,过桥不见桥……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元散曲家马致远作《秋思》“小桥流水人家”时,绝对想象不出南浔数十条水脉、数百座小桥、数千户人家、数万万财富的繁荣与气象。

南浔的财富,也是因水而生的。人说南浔是水做的,而蚕丝是水养的。南浔辑里湖丝,早在明代就列为帝王后妃的御用贡品,到1851年伦敦首届世博会,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金奖,获赠“小飞人”证书,名震海外。

上海开埠之后,南浔人凭借名扬海外的辑里湖丝,屡创营商奇迹,崛起了一个因丝发迹、令世人瞩目的富商群体。人们以象、牛、狗三种动物的形体大小,暗喻他们财富多寡,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这一群体财富总额,相当于晚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真可謂富可敌国。有的富商以豪侠的爱国救国情怀,支持民主革命。

富商群体的产生,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促进了文化的昌盛;物质财富的积累,催生出崇文重教的社会风气。著书立说,兴办教育,捐资办学,以商养文,以商助教。明代,官学私学并存,清末民初,先后办起了浔溪书院、明理学塾、浔溪女校、浔溪公学……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造就书香不绝,人才辈出。

南浔古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仅宋明清三代,就出了进士四十一名、状元一名、京官五十六名。明初,江南豪门当首推南浔沈万三,只是早年随父沈祐迁徙到了周庄。清末,“南浔四象”张氏后裔张静江,在法国经商期间,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为其领导的革命提供了大量经费,被孙中山称之为“革命圣人”,并亲题“丹心侠骨”相赠。张静江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近代体育教育家徐一冰也是南浔人。1907年,徐一冰在上海创办中国体操学校并任校长。1913年,学校更名为上海中国女子体操学校,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第一所女子体操学校。徐一冰的长子是著名作家徐迟,他创作的《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等报告文学作品,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2001年,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设立“徐迟报告文学奖”,以纪念他在报告文学领域的突出成就。徐迟先生的弟弟徐舜寿,是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总设计师。可谓“一门三杰”!

中国地质学创始人章鸿钊、建国后首任林垦部部长梁希、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屠守鍔……他们都是从南浔这块故土走出去的。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后南浔在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达八十多人,其中“两院”院士八人。

道不尽,写不完,这神奇的南浔!(支点杂志2016年2月刊)

猜你喜欢

徐迟南浔报告文学
去南浔古镇
《莲花庄》《南浔古镇》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南浔,果真难寻
徐迟最后岁月的一页日记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论徐迟诗歌创作中的都市色彩
最有情义的你在渡口等着我
近代南浔宜园修复研究
徐迟永远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