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创始人谈微课的现状、问题与未来
——访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胡铁生教授

2016-03-10郭运庆

数字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微课教育教师

本刊记者 郭运庆

(大象出版社,河南 郑州 450044)

微课创始人谈微课的现状、问题与未来
——访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胡铁生教授

本刊记者 郭运庆

(大象出版社,河南 郑州 450044)

编者按:近几年来,“微课”成为教育领域的热词和焦点,几乎出现了“全民微课”的现象。目前,微课发展现状究竟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真正将微课和当前的教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微课作为一种碎片化学习的资源还有没有必要以平台的形式加以聚集和管理?什么叫微课“非常4+1”?慕课与微课的差异何在?微课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如何?本刊记者访谈胡铁生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微课发展中的新思考。

胡铁生:正高级教师,微课创始人,广东省名教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教 育部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特聘专家。发表学术文章20多篇,主持研究项目“中小学微课的区域开发实践与创新应用”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微课;现状;微课不微;微课不威;未来

记者:胡铁生教授,您好!目前微课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国内微课的创始人,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国内微课发展的现状。

胡教授:我最早于2011年提出“微课”概念[1],并较为系统深入地开展微课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微课因内容短小精悍、使用方便、能够满足碎片化学习的需要、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视听觉的吸引力而广受追捧。近几年来国内的微课建设可谓“热火朝天”“遍地开花”。微课理念得到了超常规的认识和重视,微课应用已在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等领域初见成效,特别是随着移动宽带网络和各种学习终端(如智能手机、电子书包、平板电脑等)的迅速普及,微课与翻转课堂、混合学习、在线学习、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呈现“井喷”的应用态势。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由于国内微课建设是以行政命令推动、竞赛评比引领为主,而不是真正发自一线教学的“内需”(如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支持课前预习或辅助课堂教育及开展翻转课堂等),多是为了参加评比获奖,满足一个通用评分标准或吸引评委的眼球,而不是为了满足教师本人的教学实际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或者为了真正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去制作,许多微课只关注内容的“高大上”和技术上的“高精尖”(如在演播室、多机位高清视频拍摄,微课视频后期编辑和美化花费精力过多,关注片头片尾的视觉冲击,教学活动全程打上字幕,视频画面复杂多变),而很少关注微课的内容选题、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许多微课仅有微课的外表而并无微课的实质(为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高效化学习而设计制作)。当前我国中小学微课数量已非常多,各种微课资源库遍地开花,但实际应用效果却不太令人满意。一句话概括当前的微课现状是:微课的“躯体”(技术与数量)走得太快,而“灵魂”(设计与质量)跟不上“躯体”的步伐。我们已经走得太远,是有必要停下来反思“我们为什么要出发”这个沉重的话题了。

记者:您认为目前微课建设主要还存在哪些问题?

胡教授:当前我国微课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概括起来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微课不微”和“微课不威”。

第一,“微课不微”。

由于传统视频课例(如录像课例、专家讲座、名师优课、精品课程、公开课等)建设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一节课一定要讲满40或45分钟的多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教学时间过长、内容过多、制作成本过高、视频画面混乱多变、无效与干扰信息过多的“完整视频”,使得许多教师面临网络经常崩溃的情景,需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潜伏”上网,将自己高达500M以上的课例课件上传至平台。如某个全国性的优秀课例征集活动就有500多万名教师参加,平台上汇集了300多万节完整课例,这需要多大的容量、多大的带宽呢?这与我们倡导的移动互联(“互联网+”)时代的微课学习理念是相违背的。

当前许多教师制作的微课,普遍存在主题偏大、内容过多、时间偏长、容量较大等“微课不微”的缺点,在现如今这个碎片化微学习的时代里,这种“微课”必将走向无人问津的末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只会抽出睡觉前的五分钟、等车等人时的五分钟等碎片时段,打开手机、平板等移动学习终端,观看一个短小的微课。这种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一个对其有价值的内容并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自主学习就是一种深刻的教学变革。微课将对课程选择的决定权,从授课者(教师)移交到了学习者(学生)手中。如果我们提供的微课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内容齐全、体系完整并且是免费开放,那么我们教学就可以真正做到“有教无类”,若再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制作不同类型的微课,则可以达到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的目标。

第二,“微课不威”。

许多教师制作的微课仅有形式和外表,而缺少内涵和思想,在教学和学习中并不能产生多大的价值和作用(即没有威力)。

首先,微课的制作缺少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支撑。微课是一种基于多媒体音视频的“可视化”学习资源(如微课以视频为核心,教学过程要“音画同步”,画面动态呈现,教学环节紧凑并详略得当,时间分配合理,教学语言要符合在线教育特点并富有启发诱导性),好的微课不仅要是知识技能的“内容可视化”呈现,更要有“思维可视化”和“探究可视化”训练。但是很多教师制作出来的微课视频,屏幕上呈现的都是浮动的马赛克,教师讲授的声音不清晰,课件呈现方式单一呆板,教学环节不清晰,详略不得当,教学方式还是“人灌+电灌”,很多知识点讲得模棱两可。如果这种不合格的微课给学生用,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反而会成为一场“教学事故”——这样的微课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微课学习更应该是一个愉悦体验的过程、互动学习的过程,而现在的微课大多是单一连续的讲授、讲解声音与背景音乐的混杂、画面排版零乱并缺少动态变化感、教学与多媒体的互动缺失、没有问题与练习的反馈,把传统的班级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换汤不换药地变成微课视频里“教师还在喋喋不休地讲、学生也只能被动无奈地听”的形式,微课“遗传”了太多传统班级教学的影子。这与微课中蕴含的“情景化”“一对一”“个性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其次,微课缺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的支持[2]。这使得目前许多教师制作的微课沦为“课本教材的电子搬家”“带讲解声音和人头像的播放课件”或仅仅是“一段没有多少教学价值的微视频”。

微课“短小精悍”“应用面广”的特点,使得其教学设计与传统课堂的教学设计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微课教学设计方法与策略。如微课教学设计首先须注意教学选题(内容)要小而精、相对独立、有价值;其次是微课教学实施过程要简短且环节紧凑,形成的微课视频时长也要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把一个主题讲清、讲透并让学生能够学懂、学会,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要注重微课教学情景的创设、微课教学问题和进阶练习的设计、微课教学任务与活动的布置、微课教学媒体(如传统媒体和课件动画等现代媒体)的优化组合应用,并要在“微课脚本”辅助下恰当合理地分配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使微课学习过程张弛有度。此外,由于微课视频录制或拍摄时大多数是教师一个人“全包干”(往往现场没有学生或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教师既是编辑又是演员还是导演,“教学互动”的设计和实现最为困难。优秀的微课教师必须做到“现场无学生、心中有学生”的教学境界:教师要学会与学生换位思考、角色对调;教学的语言方式要转变,更多些个性化指导和启发诱导;通过口头提问、板书提问、练习设计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思考;教会学生正确交互性地使用微课视频(如在学习过程中可随时暂停、重看、快进、慢放视频),要积极配合视频中教师的教学指令、字幕提示等要求来进行个性化自主式学习,让微课既是自己的教师又是自己的学习伙伴。

记者:那您认为要怎样才能真正将微课和当前的教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呢?

胡教授:微课出生于“草根”,具有技术门槛低、人人皆可参与、制作简单快捷、传播交流高效、应用途径广泛等优点。对中小学教育来说,微课既是一种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师的“教”,微课在课前、课中、课后与小结复习的应用),更是一种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服务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学习)。从微课的功能和发展趋势来看,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步入当前移动互联时代的一种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其“学习”价值将更巨大更长久,也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为学生的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线下学习和在线学习,以及公民的泛在学习和终身学习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觉得,当前微课除了能够符合学校日常学科课堂教学的要求(如微课在课前用、课堂用、课后用、复习用、评价用,教师专业成长用等),更应该符合微学习时代在线教育的规律,让技术的外在与教育的本质相结合,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如翻转课堂(见图1)。

图1 基于微课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图

微课要符合在线教育的规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在于微课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最佳学习时间,把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让学习者在注意力最集中的短时间内掌握,既提升学习的效率又提升学习的质量。在线教育微课能够将微步骤逐步呈现,各教学环节紧凑并详略得当,教学过程有启发诱导性,并体现一定的学习交互性和拓展性,要恰当处理微课在线学习的个性化、短暂性和线下学习的补充性、拓展性关系(如配合微课学习任务单的课后作业和探究任务)。

当然要实现这种变革,还需做大量的工作和研究。我从20世纪90年代初自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毕业后就开始自学电脑和多媒体教学技术,20多年来从未间断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关注与学习,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种种变化都参与其中,一个最大的感悟就是:教学必须与技术有效结合才会产生突破和变革。教育工作者一个核心的使命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把“通用”的信息技术背后的教育教学价值挖掘出来,为自己学科教学所用。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或融合,掌握这个整合点和切入点至关重要。其次是做教育需要一种情怀,更需要专注与执着,用心深入去做好一件事。我本人专门关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实践与研究10多年,正是因为有了这么深厚的积累与研究,才在2011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微课”建设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微课深入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早在三百多年前,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提出过这样一个理念:“要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里的关键词“教育方法”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得以扩展,就是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模式、新的教学媒体。从狭义上来看,还包括今天的微课、慕课等新课程形态和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等新的教学与学习方式。

当信息技术已发展到移动互联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今天的学生被称为“数字时代的土著居民”,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老师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吗?“如果我们还像昨天我们被教授的那样去从事教学的话,那么,我们就掠夺了我们的儿童的明天。”(杜威)教育的时空在不断扩大和延伸,“先学后教”“以学论教”“以学定教”成为教育改革和评价的新趋势。今天,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如何教”,更要去多关注学生“怎么学”。信息时代的每一位教师必须以敏锐的信息素养、开放的教学理念和学习者的姿态,积极参与新技术、新媒体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比如翻转书包、翻转课堂、微课、思维可视化、3D打印、图片处理技术、网上会客室、可汗学院、未来学院虚拟现实、学分银行等。这也是信息时代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使命。

记者:“学校上课—回家练习—教材预习”是几十年来班级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学习路径,你觉得“互联网+”时代下,微课能否冲击这个“死循环”,让教材和预习“活”起来?

胡教授:谈到“互联网+”,必须强调的是,我们身处的不是多媒体时代,也不能说是网络时代,更不能说咱们处于一个信息时代,这些称谓或多或少是不准确的。今天,这里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一个移动互联的时代,它给我们教育带来的变化是非常可观的。举例而言,首先,它会给我们带来资源获取方式的变革,我们以前的教育是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这些资源都是相对封闭、极其有限的,而且是趋于僵化的、静态的——如教师们反复在课堂上强调让孩子们放学后去预习功课,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然而却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不符合人性化学习原则。比如说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是预习第几页到第几页的教材,可这些教材是专家编写的,它们的表述严谨、结构完整甚至“面孔冰冷”,教师都有看不明白的时候,怎能让一无所知的学生去预习呢?这些预习大多是浅层而无效的。

现在,我们把这些知识点做成微课——“同学们,请回家后观看这两个微课,明天要讲解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这个微课,是教师经过对教材的处理和设计,通过亲自制作课件,并把自己讲课的活动、语言、声音、情感变成一个微视频,然后让学生们一同预习。和从前的教材预习的模式相对比,哪种方式更适应学生的需要,更具有“温度与情感”,不言而喻。

记者:目前绝大多数人把微课理解为时间短、内容少的教学视频、微视频,你觉得这种看法对吗?微课作为一种碎片化学习的资源还有没有必要以平台的形式加以聚集和管理?

胡教授:第一,微课不等于微视频,还要有相关的教学资源并配合互动、思考。

一个有价值的微课,绝不仅限于微视频如此简单,它的基本资源构成应该是“非常4+1”(如图2)——“1”是微课的最核心资源:一个精彩的教学或学习视频(一般为5分钟左右,不同对象、学科、内容的视频时长应该不同,但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微课视频应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多样化(不一定局限在教室或课堂上)。“4”是要提供4个与微课教学视频(知识点)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即微教案(或微学案)、微课件(或微学件)、微练习(或微思考)、微学习任务单(与微课视频配套,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进行视频学习和练习测试,并将学习中的疑问、建议反馈给教师的表格)。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网页的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微型教与学应用生态环境。“非常”的含义是指微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如课件、课例、论文、教案等),它具有“内容精选、设计精心、活动精彩”的制作特点和“短小精活、使用方便、应用面广、效果良好”的应用特点。

值得说明的是,微课一般在“线下”(如在学校或家里的教师电脑上)制作,形成专题、同步或体系化微课,再上传发布到微课学习平台进行“在线”运行和学习。如果没有微课网络学习管理平台,也要把单一、零散、碎片的微课放在学校网站、公共邮箱或云盘空间等师生可以方便观看的“公共区域”。共享性是微课的首要特征!如果随便将这些简短、短小的微课放在“角落里”(信息孤岛)中,不能被大家共享和利用,则建再多的微课也产生不了教育教学应用价值。

图2 微课“非常4+1”的基本资源构成

在微课中,微视频占其80%的重要性,还要提供相应的配套学习支持资源。但是优酷、土豆那些视频网站为什么没有提供相关学习材料呢?这是因为学习是一个高度集中、耗费脑力的事情,那些娱乐的视频开心过后就会被遗忘,最多只是吸引眼球、博得一笑。微课是教学资源,仅提供视频的浏览而不提供思考是不行的,还得配以互动的练习题等,共同组成一个“情景化”“多通道”的学习资源生态。我们不能只是打开微课时鲜花烂漫,关闭微课时就一片黑暗。微课一定要有教学情景、问题、互动和相对完整的教学环节,哪怕只是5分钟的微课,学生也要反复暂停、拖放来学习,才能有所收获。

第二,微课的汇聚与管理平台至关重要。

在资源获取便捷的今天,微课会由少积多,逐渐变成“微课城”,最终形成一个复杂、完整的微课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建设一个微课管理平台和微课学习平台。微课就是一粒沙和一滴水,随便扔在一个角落里,不能产生任何价值。但是当我们把这一粒沙放在沙漠里面、把这滴水放在海洋里面,那它就能产生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其实,微课资源本身并非最重要,微课放在何种平台之上更重要。(一个生动的例子: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价,如果与大闸蟹绑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价格。给我们的启示:好的微课平台更能让微课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微课只是一个学习“引子”(如问题情景式微课)、一个“助推器”(如任务驱动型微课),微课平台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与碰撞产生的智慧型资源,比“微课”这种技术性资源更有价值。

比如说,美国可汗学院(www.khanacademy. org)的微课仅医疗方面就高达三千余个,但可汗学院并非是以微课数量取胜的,它是一个智能化大数据的云端学习平台:任何一个学习者在上面一注册,平台就会根据你的问卷调查情况产生一个学习诊断报告,以掌握这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基础和学习喜好,并建议你从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方式和进度开始学习,而不是与所有人同在一个起跑线上;学习一段时间后,系统会对你的学习路径、学习行为、学习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一个阶段学习报告和建议,并根据你的喜好、问题推送相关微课和学习资源。这就是大数据智能化微课学习平台的力量。

记者:您怎么看慕课与微课的差异?

胡教授:技术引领教育,微课比慕课更符合中小学教学的实际。

教育发生改变的动力主要是新媒体、新资源、新课程。但是,如果我们想从事教育的话,那就千万不要跟着目前的学校形态、管理体制、教学方式走,一定要朝前看。如果总是亦步亦趋,那就只能是疲于奔命。技术并非是用来跟着教育前行的,在以前,我们相信技术是用于推动教育发展的利器,今天,我们相信技术是用于引领教育的。

教师不可能为学生的学习包办一切。信息时代的教师角色、职责和功能应该“转型”为一个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学习伙伴。其中,为不同领域、不同能力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梯子”(这在教育学领域叫作“学习支架”,如微课)就是一种很好的促进教学方式变革的途径。现如今,慕课非常流行。但在中小学领域,我们难以一开始就建设慕课,因为慕课背后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团队、服务等“高大上”的愿景,都是在中小学教学阶段中难以实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微课才如此受欢迎。从长远来看,中小学的微课也必须“慕课化”才有更大的发展。但这个过程将会很漫长,其间必须有过渡的发展阶段,如微课必须从当前过于零散、碎片、杂乱、重数量轻质量的开发局面率先走向专题学习微课、主题教学微课、教材同步微课(基于某个较大教学主题或学习内容的系列化、连续性的多个微课,这些微课间有一定顺序性、层次性、逻辑性,向学生碎片化呈现,并最终形成体系化的知识和能力)。一些有实力的中小学校和企业,可以“积极探索、先行先试”,率先开发出智能化的微课管理与学习平台,提供专题式、主题式系列化微课,并对学习者进行网上学习辅导和学习管理(如实名认证、定期开课、答疑辅导、课程考试、学分认证、结业证书颁发等)。微课将走向微课程和专题慕课、学科慕课和专业课程慕课。

记者:您认为我们使用微课进行学习和教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胡教授:一句话概括就是:“要利用微课的优势进行碎片化的终身学习,更要构建自己独特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坐下来听一节课已经是不可多求的机遇了,我们的学习“新常态”将更多是随时的、按需的、自主的、个性化的、碎片化的学习。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在十几年前,“终身学习”是一句空喊的口号,但是在如今我们有了微课和慕课,有了移动学习平台,这个名词成为了现实,让我们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完成学习。

虽然微信、微博、微课非常重要,但我仍要给大家一个忠告:如果我们长时间沉浸于这种碎片化信息环境中,而没有拿出一整块的时间进行自身知识体系的建立和梳理,你最终将会成为一个“碎人”。微课是碎片化的呈现,它可能让你的学习过程轻松愉悦;但微课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形成相对完整的个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否则你“只有资源获取的过眼烟云,并没有知识与智慧的形成”。因此,必须定期对自己学习过的碎片化信息进行“零存整取”。

第一,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微课。

微课体裁很小,所以我们应该分类型、分层次、分适用对象去制作。微课虽然短小精悍、形式多样、方便灵活、应用面广,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去做微课。比如说课文前面的作者简介,只要稍微进行阅读就能明白,何必要劳民伤财地进行微课制作呢?有些实操技能、探究实验等实践性强的内容也不适合完全做成微课。此外,视频是微课的核心载体,但并不是唯一载体。有些内容适合以视频表达,有些内容适合用图片、绘本、漫画或音频表达,要结合内容特点、受众对象或学习场景等选择使用。

第二,微课也不是“万能”的。

微课的应用面广、价值大,但我们不要试图用微课来解决一切教学问题。微课在营造情景、新知传授、技能呈现、小结复习、评价反馈等“个性化”“一对一”学习中具有班级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在“传道”“解惑”等方面,如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情感培养,有些班主任的班会课等,就非常不适合拿去做微课。学生的情感成长必须依靠人与人的沟通交流和真实情景中的体验与感悟,并且教师在这种教学环节里不能缺失。

记者:请您谈谈微课未来的发展趋势。

胡教授:微课建设理念从提出至今仍是一个新生事物,其理论基础、开发途径、应用模式、技术指标、评价体系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这就必须依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去修订、丰富和完善。结合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微课将在以下五方面得到突破:

第一,未来微课开发方式上,将跳出“小微课”的局限,迈向“大微课”时代。

当前的微课过于关注单个微课的设计与开发,视野过小,过于零散、碎片、重复、无序,学生在使用的时候往往是“用了上节没有下节”,微课学习往往是支离破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未来的微课将会是在微课程专家主导下的基于“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的建设导向。微课将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零散走向体系。如基于学习主题、专题的建设,围绕教材知识体系的同步建设,建成一门课程一个学科(专业)的系列化体系化的微课程[3]。要引领大众从当前过于关注微课“碎片化呈现”“快餐式学习”的认识泥淖,走向在关注在线教育时代微课“碎片化呈现”的同时深入到学习者高效学习体验的“自我知识体系建构”和“问题解决能力形成”的深化应用阶段。

第二,微课建设类型上,支持移动、在线、泛在学习的微课数量将激增。

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现有微课类型过于单一、同质且以知识讲授型微课为主(占80%以上),单个微课内容较多、容量较大、时间偏长、使用不便,应用环境和方式多是离线、下载观看、教室使用为主。未来微课的应用将更加靠近微课的“本质使命”:时间更短、内容更精、类型多样,支持用户个性化的移动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实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基于微信端的移动学习型微课、基于APP应用程序的学习型微课开发将成为一个新热点。

第三,微课制作技术上,交互式学习、虚拟仿真、3D视频体验式微课将成为新宠。

做微课的教师应该经常追问自己几个问题:一节40分钟的完整版的视频课例(哪怕是名教师的)学生学不下去“情有可原”,但做成4分钟的微课学生就一定能够看完看懂吗?学生学习微课时难道仅仅是“观看”微课视频吗?学生在课堂上迫于教师的“监控”和“情面”也许还会听下去,但微课更多是给学生“一个人”“一对一”的学习情景——更多时候旁边并没有教师和同学在场,单靠传统的讲授甚至是灌输,学生学习微课时只是按顺序播放视频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吗?因此,即使是最简单简短的微课,也要通过交互教学设计(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布置练习、设计任务、开展活动)和交互技术设计(如师生互动、虚拟仿真、3D视频、在线评测反馈等)来促使学生深度参与到微课教学活动中来,与视频里的教师、问题、任务等进行“互动”,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第四,微课建设主体上,将从“单打独斗”的封闭式建设走向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众筹”与“联盟”。

未来的微课建设开发人员将不再局限于教师,而是多主体和多元化,体现出“互联网+”时代的“众筹”和“创客”的特点,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企业及任何对教育感兴趣的人员,都可以将有教育价值的主题加上自己的创意制作(创作)为个性化的微课,信息时代的任何一个人都具有资源提供与消费的双重权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创作的微课、教师指导学生或与学生共同录制的微课,既是当前热火朝天的“创客教育”的一种新范式,也是人类学习金字塔中倡导的“让学习者及时教会别人”作为一种移动互联时代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的新突破。

第五,微课应用途径上,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的区域性微课(慕课)学习管理平台将会百花齐放。

微课就是一粒沙、一滴水,随意放置不能产生任何价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课学习与管理平台比微课资源本身更为重要。微课平台设计要考虑到用户的“应用体验需求”而不是“资源数据管理”,除了符合在线教育的规律,还要与线下传统班级教学流程相融合。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可汗学院平台。其不仅是自主学习的个性化平台,更是学校基于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的公用平台,具有实名注册、学习诊断、学习行为记录、学习路径形成、个性资源推送、志愿者答疑和参与讨论交流等功能。微课只是一个学习行为激发的“引子”,由于众多的学习者经常在学习社区互动交流讨论留言,将会形成一个群体性学习社交区域,产生更多的智慧型资源[4]。因此,中小学微课发展将向微课程和慕课发展,达到“类慕课”的效果。如一些知名中小学会将率先在网上开设基于微课的慕课学科课程、专题课程、同步课程,并有微学分认证和结业证书的发放,实现区域内各学校微课慕课学分互认、跨区域名校微课慕课联盟。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冯智慧,郑晓丹.微课新界定: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J].数字教育,2015,(4):56-61.

[3]胡铁生,黄明燕,等.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7-42.

[4]胡铁生.微课追梦人的博客[DB/OL].http://blog.sina.com. cn/u/1941326822,2016-01-26.

(责任编辑 孙震华)

Editor’s note: In recent years,"micro-lecture" has become the hot word and focu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most appearing the phenomenon of "national micro-lecture".Now,how is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micro-lecture?Are there still any problems?How to combine micro-lecture with current education perfectly?As a fragmentary learning resource,is it necessary to focus on and manage microlecture with the form of platform?What is "micro-lecture four plus one"?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OC and micro-lecture?What are the five trends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microlecture?The reporter of this periodical interviewed Pro.Hu Tiesheng,introduced a new think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lecture.

The Founder of Micro-lecture Talks about Microlecture’ Current Status,Problems and Future—An Interview with Pro.Hu Tiesheng of Foshan University

Reporter GUO Yunqing
(Elephant Press,Zhengzhou,Henan,China 450044)

micro-lecture;current status;micro-lecture is not micro;micro-lecture has no might;future

G434

A

2096-0069(2016)0001-08

2016-1-14

郭运庆(1958— ),男,河南漯河人,大象出版社编审,《数字教育》执行主编,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南省教育学会信息技术专业教学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学、数字教育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微课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