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

2016-03-10张光润

当代医学 2016年35期
关键词:鼻蝶蝶窦垂体

张光润

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

张光润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肿瘤部分切除5例(5%),次全切除18例(18%),全切除77例(77%)。1例出现下丘脑功能障碍,4例出现暂时性尿崩,3例出现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率为8%。术后随访6~20个月,有1例患者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的医疗设备与医疗仪器也越来越先进,垂体腺癌的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1]。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式切除肿瘤时视野十分清晰,并且切除得较为彻底,对垂体周围的重要组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2]。本研究以100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MRI以及CT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蝶窦发育正常,且均属于鞍型蝶窦。100例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8.5±5.5)岁。其中12例为肿瘤卒中,2例为动眼神经麻痹,36例为无功能腺瘤,13例为肢端肥大,13例为泌乳,23例月经异常,20例视力改变,33例头痛头晕。

1.2 方法 手术器械:内镜手术器械、三十度与零度的神经内镜以及光源系统。显示器:日本索尼公司生产的显示器。电钻:美国Medtronic公司生产的高速鼻用电钻。手术方法: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向后仰15°~20°,如果患者的肿瘤较大或者包绕了颈内动脉,则从患者的双侧鼻腔开始入路,剩余患者则从右侧鼻腔单孔入路。若患者鼻腔发生粘连,则考虑切除部分中鼻甲。在患者的下鼻道后方能够看到后鼻孔,在患者的上鼻甲后方能够将蝶筛隐窝与蝶窦自然开口进行暴露,若患者的蝶窦自然开口不容易被观察,则可以通过后鼻孔定位,在后鼻孔上方1.5 cm处切除蝶窦前壁粘膜,并将部分鼻中隔粘膜切除,尤其要注意在切除时,切除位置不能太高,防止损伤嗅丝,影响患者的嗅觉。此外,在切除粘膜时,切记不能对其大力拉扯,防止蝶腭动脉术中大出血。切除粘膜之后,将粘膜下翻到后鼻孔方向,暴露蝶窦前壁骨质,情况需要下,暴露对侧蝶窦前壁骨质,并进行定位后,磨除鞍底骨质,暴露鞍底硬膜,结合30°与0°的神经内镜将肿瘤组织切除,将肿瘤切除后,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鞍膈下陷,填塞明胶海绵或止血纱,复位粘膜。若脑脊液漏,则采用三明治法对鞍底进行修补。

2 结果

本研究100例患者中,肿瘤部分切除5例(5%),次全切除18例(18%),全切除77例(77%)。经过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术之后,56例患者的血激素水平相对于术前明显下降或者完全恢复正常,20例患者术后视野与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5天,无死亡病例。术后100例患者中,1例出现下丘脑功能障碍,4例出现暂时性尿崩,3例出现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率为8%,所有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均治愈。术后随访6~20个月,有1例患者复发,进行治疗后,恢复正常,无颅内感染以及死亡病例。

3 讨论

开颅手术是垂体瘤切除最原始的手术方法,现阶段已经发展为经鼻蝶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经鼻蝶手术的手术方法与手术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3]。近年来,我国神经内镜手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已经演变成神经外科手术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术方法[4]。神经内镜手术具有以下诸多优点[5]。主要包括:术后复发现象少;对正常的脑垂体功能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术后并发症几率小;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能够将病变彻底暴露等[6]。总在进行手术前,医生要仔细阅片,评估术中出血的可能性[7]。一旦有出血迹象,要以最快的速度联系主刀医生紧急处理,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8]。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成功的进行了手术治疗,并且术后只有1例患者出现下丘脑功能障碍,4例出现暂时性尿崩,3例出现脑脊液漏,这说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效果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次,在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对其进行了6~20个月的随访,只有1例患者的病情复发,没有患者死亡,这充分说明这种手术方式具有显著的远期疗效,对患者病情的恢复能够进行有效促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由此可知,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低,且手术创伤小,对鼻腔内的正常解剖结构没有损害作用,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1] 袁辉胜,张红波,穆林森,等.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ACTH垂体腺瘤[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11(10):611-613.

[2] 王松,苏菲,高海晓,等.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5,13(19):58-60.

[3] 吕洪柱,李旭琴,熊文德.对67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 2014,15(1):53.

[4] 王忠,苏宁,吴日乐,等.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18(3):276-278.

[5] 董韬,魏学忠,冯思哲,等.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15(11):682-684.

[6] 朱瑞,丛雪枫,卞威,等.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治疗老年人巨大垂体腺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3(1):29-30.

[7] 鲁晓杰,王清,季卫阳,等.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附36例报告)[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5,17(5):198-200.

[8] 张世渊,郭建忠,陶乐,等.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垂体腺瘤[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3,18(1):25-2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5.034

辽宁 122100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张光润)

猜你喜欢

鼻蝶蝶窦垂体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不同类型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右蝶窦脉管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孤立性蝶窦病变的鼻内镜手术治疗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大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垂体腺瘤MRI技术的研究进展
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瑞芬太尼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合适剂量的临床观察
经单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
鼻内镜在孤立性蝶窦霉菌病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