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

2016-03-10袁凤玉韩晓红

河南林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木材林场储备

袁凤玉,韩晓红



河南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

袁凤玉1,韩晓红2

(1.河南省林业产业发展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3;2.河南省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3)

按照河南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规划,通过近年来的实施情况观察,认真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对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提出了发展建议。

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成效;问题;建议

木材基地建设是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维护木材安全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双增”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林业的战略选择;是释放林改潜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河南省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林分质量和林分结构,推动了河南省林业产业的发展,但河南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以解决,才能有效地促进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发展。

1 河南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1.1 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规划情况

为保障木材安全,缓解木材供需矛盾,根据河南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总体布局,结合河南省用材林和速丰林建设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河南省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规划(2011-2020年)》。规划总营造林任务677 884 hm2,其中,规划新造林248 909 hm2、规划改培基地428 975 hm2。

1.2 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完成情况

河南省自2012年作为长江以北唯一试点省份开始组织实施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以来,共在9省辖市(含省直管县)16个县(市、区)的17个国有林场及周边林农组织开展实施了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完成基地建设任务31 820 hm2。其中,2012年度建设任务9 153.33 hm2、2013年度建设任务21 333.33 hm2、2014年度建设任务1 333.33 hm2。

1.3 国家储备林划定情况

2014年,在洛阳、三门峡等9个省辖市(含省直管县)的20个县(市、区)的25个林场和2个林农合作组织划定国家储备林60 287.53 hm2,蓄积7 332 245 m3。按树种分,栎类划定面积39 967.80 hm2,松类划定面积8 660.67 hm2,杉木划定面积4 695.13 hm2,刺槐划定面积2 840.33 hm2,杨树划定面积1 828.73 hm2,柏木、水曲柳等其他树种划定面积2 294.87 hm2,划定后备林面积6 271.20 hm2。

2 河南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

河南省在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中,坚持把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作为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通过开展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缓解河南省木材供需矛盾、保障木材安全,促进就业、带动地方经济,提高林分质量、改善林分结构,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2.1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林分质量,改善了林分结构

河南大部分林地由于人工采伐、天然更新中因伐后引起水土流失造成周边环境改变,或人工林树种选择不当,管理措施不力,致使林木的生长状况不佳,森林蓄积量增长缓慢,林分质量不高,达不到经营设计的要求。而林分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森林质量、满足不了作为国家储备林的要求。因此,适时地进行林分改造,调整林分结构,通过对那些未做到适地适树、树种组成不良、林木密度不合理的低产林;分布零散、疏密度偏低、生长不均匀、树种的构成经济价值不高、蓄积量小的残次林,进行改培、抚育等措施可有效地改变森林的状况,增加木材产量。如桐柏毛集林场2014年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现有林改培建设项目,其现有林主要树种为栎类次生林,郁闭度0.7~0.9,树龄5~8 a不等,胸径4~10 cm,由于该林分自然整枝不良、通风透光不畅,急需采取针对枝条、死枝过多的林木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枝抚育措施,以加快林木的生长;42林班5小班属针阔混交林,面积为18.27 hm2,栎类阔叶树种占据优势,针叶树种马尾松已经趋于弱势,林地内有部分稀疏地块。经实地现场勘察设计,重点培育栎类用材林,保留现存的马尾松树种,并在林木稀疏地块补植补造栎类两年生苗木,加快林分恢复和郁闭。

2.2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实施,将助推河南林业产业发展

采用网络问卷星调查形式,对全科住院医师双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具体问卷内容包括:(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2)对双语学习态度;(3)双语学习情况和影响因素;(4)学习需求。

林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从种苗选育、栽植、抚育管理到林产品采集、加工、运输等,可以形成一条内容丰富的产业链,每个环节都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每年对项目区进行的幼林抚育后的枝条、间伐木都可以作为生产原料,可以培育食用菌、生产木板、林纸加工等,不仅能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带动当地林业产品加工企业的迅速发展。并且通过实施改培措施,还能够拉动当地人员就业。如:河南省2014年度1 333.33 hm2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项目投入用工量10余万个,项目的实施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每个工日按100元计算,就可为就业人员提供1 000余万元收入。

2.3 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林业生态省建设的步伐

建设林业生态省,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工程是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河南省林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加强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在满足社会和人们对良好生态需求的同时形成丰富的森林和足够的资源,林业产业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才能完成林业生态建设的目标和林业产业发展目标。

3 河南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纯林比重大

从河南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情况来看:大部分国有林场树种单一,易遭受病虫害。如豫东、豫北的平原林场以杨树树种为主;豫西林场以针叶林树种为主;豫西南林场以马尾松、栎类树种为主。由于林区内纯林比重大,森林结构不合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减少,森林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降,森林的抗病虫害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虫害影响,稳定性较差,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3.2 大径级林木资源少

由于河南的国有林场大部分是自筹自支的事业单位,独立支撑经济的局面长期以来没有根本改变,林产工业的经营管理不善,使其不仅不能为经济危困“解忧”,而且还要“增忧”。加之林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使林场包袱越背越重,发展越发艰难,越发注重速生用材林的培育。由于受这种重短期轻长期森林资源培育观念及急功近利式的经营利用方式影响,林场用材林径级结构不够合理,表现为:小径材比例大,大、中径材比例小,大径级、特殊利用价值木材种类相对匮乏,与国家木材战略发展需要存在一定距离。

林木生产周期长,资金投入严重匮乏,资金筹集难度大。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需高投入才能高产出,但其生产的长期性及市场行情的波动变化,商品林材种结构与木材产业原料供应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培育与需求无法并行发展。由于短期经济效益不显著,且易受火灾、病虫害等影响,经营风险较大,商品林建设经营者的投资热情未被充分调动。同时,受通货膨胀影响,营造林成本急剧攀升,且防火、病虫害防治等管理以及后期修枝、施肥等抚育措施都需要较多资金支撑,然而商品林生态、社会效益“外溢”,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缺乏,致使投资林业收益降低,项目实施资金筹集难度大,其他资金投入有限,融资渠道较窄,这都影响木材储备基地建设的稳步发展。

3.4 人才缺乏

由于基层林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艰苦,以及选人用人的政策,基层林场缺乏懂规划、会经营的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特别在林场规划和项目建设上凸显了诸多不便。

4 河南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发展建议

4.1 加快乡土树种的繁育、推广和建设步伐

通过对不同树种进行混交种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对生态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通过大力繁育推广优良乡土树种栽培,形成乡土树种与优良树种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效,不断增加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的建设规模和大径级材及乡土珍贵树种的保有量,不断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增强林业产业的整体效益。

4.2 加大宣传、多方筹资,加快基地建设步伐

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相关政策、经济效益等,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各方支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有效的集约经营管理方式和运营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基地建设,建立地方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加大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4.3 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先锋保障作用

基层林场应积极引进林场发展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注重挖掘和发挥“本土”人才作用,为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和专业的人才队伍。

(责任编辑:王文彬)

S 782.5

A

1003-2630(2016)01-0029-02

2016-01-20

猜你喜欢

木材林场储备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数字说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林场住宅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