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对胃排空影响的研究进展

2016-03-10张梅

甘肃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胃动素排空平滑肌

张梅

阿奇霉素对胃排空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梅

阿奇霉素(AZM)由于具有抗菌范围广,组织中浓度高,体内分布广泛,半衰期长,无需皮试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用药。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很高,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腹泻、腹痛、食欲明显减退。探讨AZM对胃肠道的作用机理,对防治胃肠道副反应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阿奇霉素;胃排空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为15元环半合成第二代大环内酯类广谱抗生素,在肺组织中其浓度更高,且作用更持久[1]。Mazzei等[2]研究发现,肝功能轻、中度损害的患者,AZM药代学与正常人相比未见明显差异,提示即使肝功能轻、中度损害的患者亦可用AZM。研究发现AZM能够促进小鼠胃排空及大鼠胃底和胃窦平滑肌收缩[3]。大量文献证实,静脉输注AZM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适症状[4]。儿童反应更为明显。有学者认为上述胃肠道反应与AZM引起的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有关[5]。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AZM致胃肠道反应的研究现状

AZM有着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其引起胃肠道反应的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与AZM胃动素样作用及胃肠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报道集中在防治方面。应用了钙离子拮抗剂、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消化道粘膜保护剂、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单独使用,联合使用效果更佳。上述药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AZM致胃肠道反应的病因,只是对症处理。

1.1钙离子拮抗剂体外研究发现,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胃动素样作用,是胃动素受体激动剂,但是大环内酯类药物所引起的胃肠平滑肌收缩是由于受体直接作用,还是内源性胃动素分泌增加,目前还不清楚。王海燕等[4]对静脉输注AZM的106例患者中有胃肠道反应的26例,在出现胃肠道反应的第二天,静滴前15~30min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10mg,效果明显。仅有2例仍存在胃肠道反应,给予其他药物对症处理。

1.2胆碱能受体阻滞剂胃肠平滑肌受胆碱能神经支配,山莨菪碱(654-2)能阻断胆碱能受体,从而达到抑制胃平滑肌收缩的效果。刘萍萍[6]将153例支原体肺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儿均静脉点滴AZM,其中78例观察组患儿同时静脉点滴654-2,结果发现,观察组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3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多潘立酮混悬液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可直接作用于胃肠壁细胞,通过控制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减轻胃肠道反应的发生。邓益斌等[7]将128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交替分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所有患儿按常规剂量静脉点滴AZM,40例观察组患儿在静脉滴注AZM前30min口服多潘立酮。结果显示,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9.38%)明显低于对照组(28.1%)。口服后15~30min可达血浆高峰浓度,研究显示,在静脉滴注AZM30min前口服多潘立酮混悬液,能够显著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无重度不良反应发生,无需停用AZM,增加了患儿的用药依从性。

1.4消化道粘膜保护剂磷酸铝凝胶为不溶性磷酸盐,凝胶剂的磷酸铝能形成胶体保护性薄膜能隔离并保护损伤组织,防止胃黏膜自身消化,减少胃肠刺激[8]。思密达具有双八面体层纹状结构,是从天然蒙脱石中提取的微粒,为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可以减轻AZM消化道反应,同时还有增加AZM疗效的作用[9]。在临床上应用AZM静滴时,用药前1分钟口服思密达,可使静滴处于无胃肠道反应的情况下进行[10]。

1.5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作为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典型代表的甲氰咪胍,临床主要用于消化性疾病的治疗。通过抑制组织胺的释放,减轻AZM引起的肠壁的一系列反应,减少腺体分泌,抑制AZM引起的胃肠道不适。甲氰咪胍可通过降低减少胃酸的分泌,达到减弱胃酸引起的胃肠黏膜的刺激作用[11]。高茂玲[12]以190例静脉滴注AZM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按常规剂量静脉滴注AZM。观察组95例先静脉滴注甲氰咪胍,约20min左右滴完,随即静滴AZM,结果显示,实验组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8.4%、对照组63.2%。

2 影响胃排空的可能因素

2.1胃排空机制胃具有储存、消化食物,分泌胃肠激素的功能。有学者认为,胃可分为近端、胃中间横带、远端,不同区域在食物排空的不同阶段发挥着特殊功能。胃排空食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胃排空的动力来自于头区、尾区的收缩。吞咽食物时,食物团块在通过食管时,可引起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兴奋,可引起头区的平滑肌紧张度减弱,进一步舒张,即“容受性舒张”,以接受咽下的食物。暂时性贮存食物是头区的主要功能。空腹状态下,胃几乎不做任何运动,间断性的收缩可在尾区有规律的产生,称为“移行性复合运动(MMC)”。胃部容纳食物后,胃才开始出现明显的蠕动。蠕动从胃的中部开始,大约发生3次/分钟。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13]。Indireshkumar等[14]提出了“蠕动泵”和“压力泵”的概念。在生理状态下,液体通过压力差排空,而固体、半固体主要通过胃窦的蠕动和十二指肠运动的协调性排空。

2.2神经系统参与胃排空的调控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和肠神经系统(ENS)参与了胃排空的调控。除了神经因素外,体液因素同样对胃排空起着很重要的调控作用。胃肠激素有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将这类激素称为胃肠肽。胃肠肽在神经、体液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它们以内分泌、神经内分泌的方式或作为神经递质对胃排空进行精细调节。机械性梗阻或功能性梗阻会导致胃排空延迟。幽门部肌肉肥厚、胃部肿瘤等因解剖结构改变引起的异常为机械性梗阻的常见因素。当发生机械性梗阻时,除梗阻程度非常严重,一般情况下,液体排空不受影响,但对半固体食物、固体食物的排空影响,出现明显的排空延迟。功能性梗阻是由于胃部疾病、全身性疾病或医源性因素导致的,胃部疾病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全身性疾病有糖尿病性胃轻瘫、门脉高压性胃病等。医源性因素有胃部手术、迷走神经切断术等15],上述因素均能不同程度的引起胃收缩力下降,食物的排空较正常延迟,固体则更加明显。静脉滴注胃复安可用以鉴别胃排空异常的类型。胃排空加快多见于医源性的原因,甲亢、糖尿病等疾病可引起胃排空加快。

2.3胃肠激素对排空的调控作用

2.3.1胃肠激素。胃肠激素是由胃肠道管壁特殊的细胞群分泌,是一类效能非常高的蛋白类多肽,主要作用是和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消化道的排空、分泌、摄取功能。由于这些激素是多肽,所以又称胃肠激素为胃肠肽,其中有些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enral nervous system,CNS)和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中,因此称之为脑-肠肽。已知的脑-肠肽有胃泌素、P物质和生长抑素等20种,这些肽类激素有着兴奋、抑制的对立作用。

2.3.2胃动素。胃动素主要调控消化间期肌电复合波(IMC)周期性活动,促进胃排空。胃泌素将胃动素引起的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Ⅲ相活动抵消,使空腹样胃肠运动转变为餐后样运动。因此,胃动素、胃泌素促进胃肠道运动的机理不尽一致[8]。

2.3.3生长素。生长素(ghrelin)是一种的脑-肠肽,主要由胃粘膜合成分泌的。由于生长素与胃动素具有高达36%的片段有相同的来源,生长素受体在结构上与胃动素受体有着一般的同源性,因此,生长素也有促进胃排空和小肠转运功能。

2.3.4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对胃排空主要起抑制作用,通过神经因素抑制平滑肌收缩,使平滑肌处于舒张状态,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减弱,幽门进一步收缩,使压力差增大,导致胃排空延缓。胃部产生的兴奋刺激通过传入神经元,到达中枢,再由中枢产生下行冲动到达胃壁内神经元,松弛近端胃平滑肌。

2.3.5生长抑素。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主要分布于胃肠道的特殊细胞分泌,抑制胃部肌肉收缩,降低胃壁紧张性,使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时间明显延长。其抑制作用范围较广,通过抑制胃肠兴奋性激素的分泌、胃肠道运道、食物的运转、胆囊排空,减少食物的消化、吸收,达到抑制作用的目的。

3 展望

目前,AZM对胃排空影响的研究注重于单一剂量,胃排空的方法较单一。因此,研究不同剂量AZM对胃排空的影响以及采用放射性核素法行胃排空检测可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1]王辉.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现状[J].中国药师杂志,2008,11(5):586-588.

[2]MazzeiT,MiniE,NovelliA,etal.Chemistry andmode ofaction ofmacrolides[J].JAntimicrob Chemother,1993,31(SupplC):1-9.

[3]李娟,朱玉云,王德才,等.阿奇霉素对胃排空和胃平滑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5):312-313.

[4]王海生,王海燕.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及预防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53.

[5]陆英杰,连致诚.胃肠激素对胃动力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02,22(zl):94-96.

[6]刘萍萍.阿奇霉素联合654-2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042-3043.

[7]邓益斌,潘攀,肖玉荣,等.多潘立酮预防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3,19(8):27-28.

[8]傅利民,张锡沛,耿荣.磷酸铝凝胶治疗静脉用阿奇霉素的胃肠反应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增刊1):157-158.

[9]倪海霞.思密达与维生素B6联合应用减轻阿奇霉素副作用的疗效观察[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5(2):49-50.

[10]阮仙利,林金仙.思密达防止红霉素反应38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8):479.

[11]刑丽梅,陈碧霞,刑孔庚.阿齐霉素的药动学特性及临床疗效比较[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2,15(1):52-53.

[12]高茂玲.甲氰咪胍消除小儿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29):85.

[13]林敏,郁立菲,徐克群,等.胃排空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1,31(1):13-15.

[14]Indireshkumar K,Brasseur JG,Faas H,etal.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pressure pump"and"peristaltic pump"to gastric emptying[J].Am J Physiol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00,278(4):604-616.

[15]Suzuki H,Kito Y,Hashitani H,et al.Factorsmodifying the frequency of spontaneous activity in gastric muscle[J].J Physiol,2006,576(Pt3): 667-674.

A

1004-2725(2016)06-0417-03

730060甘肃 兰州,兰州石化总医院消化科

作者:张梅,E-mail:2050141944@qq.com

猜你喜欢

胃动素排空平滑肌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哺乳完宝宝,乳房还要排空吗?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肠系膜巨大平滑肌瘤1例并文献回顾
超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
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60例
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动脉血流影响的在体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