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进展

2016-03-10肖迪予广西中医药大学04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南宁市中医医院广西南宁53000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鸣音胃肠功能电针

肖迪予,岳 进(.广西中医药大学04级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3000;.南宁市中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

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进展

肖迪予1,岳进2
(1.广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530001;2.南宁市中医医院,广西 南宁530001)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针灸;综述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指外科手术后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以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点,主要临床表现有纳差、恶心、腹痛、腹胀、便秘、疲乏等,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胃肠功能抑制的时间越长,导致胃肠运动能力减弱甚至消失,管腔内积气和积液增多,越容易引起肠管扩张,甚至可能产生粘连性肠梗阻、营养障碍、伤口愈合不良、菌群失调、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的效果,尽早恢复胃肠功能对患者术后康复意义重大。目前临床主要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胃肠减压及肠外营养支持等方法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但药物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制性,也存在毒副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针灸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进行研究,认为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可行的主动干预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措施,现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治疗方法

1.1电针电针将毫针法与电生理效应有效结合,代替医者作较长时间的持续运针,能比较客观地控制刺激量。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选穴多为足阳明胃经穴位,最早于术后5~6 h开始电针治疗,一天2次,中间间隔8 h,2天为1个疗程。王宽宇等[2]取120例腹部术后患者,分为电针组、对照组、空白组,三组均采取术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电针组于术后6 h开始针刺,取双侧足三里、上巨虚,每天2次,间隔8 h;对照组则采取双侧足三里新斯的明穴位注射;空白组不做处理。结果显示电针组可明显缩短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提前排气、排便,同时能提高患者术后的集体免疫力,临床疗效满意。孟凡征等[3]将60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行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6 h予电针治疗,取双侧天枢、足三里、阳陵泉、上巨虚。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为93.3%。王军炜等[4-5]将电针设为治疗组与同期单纯西医治疗组相比较,发现电针治疗能明显缩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观察其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电针治疗能加速术后排气排便,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1.2针刺针刺刺激方式灵活多变,可根据机体功能状态的改变随时调整针刺刺激,充分发挥穴位的双向调节功能。具有方法简便、应用广泛、无明显毒副作用、经济高效的优点,能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可明显降低各种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王艳波[6]将普通针刺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对比,结果提示针刺治疗能够减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吕光等[7]将32例患者分为提插、捻转组,每组又分强刺激组和弱刺激组,观察不同针刺刺激量对胆囊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其对患者血管活性肠肽(VIP)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提插组强刺激对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优于其他三组,且强刺激对VIP的变化的影响较弱刺激好。而同样的刺激量下,提插组对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较捻转组影响大。陈捷等[8]将40例胆囊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则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4 h及术后48 h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1.3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根据经络理论和药物治疗原理,将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结合在一起。该法用于治疗本病,绝大多数选用双侧足三里,药物多为新斯的明,其次为胃复安、维生素B1。曾涛等[9]回顾性分析了300例胃肠道术后采用不同方法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病例,分为A、B、C、D四组,其中D组采用术后常规治疗,其余3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不同治疗方法,A组联合足三里针刺,B组联合足三里生理盐水穴位注射,C组联合足三里新斯的明穴位注射。通过比较各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认为在胃肠道手术后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使其早日康复,可以在外科术后广泛应用。梁县宗[10]将开放性阑尾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5例,均予维生素B1注射液注射,均为12 h注射1次;对照组行臀部肌注,治疗组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事件较对照组少;提示维生素B1注射液足三里穴注射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维生素B1注射液臀部肌注。刘玉文等[11]60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予胃复安双侧足三里注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治疗护理。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表明足三里注射可明显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1.4穴位敷贴穴位敷贴法通过皮肤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药理效应,达到刺激穴位的作用,安全简便,但较其他疗法报道少。穴位敷贴治疗本病选穴多为足三里,上巨虚、神阙次之。用药不一,多为各自经验处方,但原则上都以行气通腑、活血止痛药物为主。魏星等[12]将22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不全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参黄散组和安慰剂组各110例,两组除敷贴药物不同外其余实验设计均一致。参黄散组予参黄散,安慰剂组予安慰剂;两组均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穴位敷贴,选穴均为神阙,每日1次,共治疗7日;结果提示参黄散组有效率为96.4%,安慰剂组有效率为89.1%,得出结论:参黄散神阙穴位敷贴对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优于安慰剂。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清SS和MOT对比,参黄散组改善较安慰剂组明显。刘满君等[13]将120例腹部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足三里贴膏敷贴足三里。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胃肠动力恢复较对照组快;治疗组血清MTL浓度术后48小时明显高于对照组。陈月花等[14]将100例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术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处置,治疗组在剖宫产术后常规处置的基础上给予厚朴粉敷贴双侧足三里治疗,6 h更换1次,用药至第1次排便后停止。观察两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2、3、4 d胃肠功能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认为厚朴粉足三里敷贴可有效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有利于术后康复。

1.5穴位埋线穴位埋线法将羊肠线埋入腧穴,利用羊肠线对腧穴的持续刺激作用,激发经气,发挥治疗作用。赵力军等[15]将136例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予常规术的肠鸣音恢复时后西医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术后治疗基础上予穴位埋线。结果发现穴位埋线组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穴位埋线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朱利利等[16]将60例腹部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腹部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腹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取双侧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每周1次。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足三里穴位埋线对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术后机体康复。朱德杰[17]将腹部术后46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与对照组,埋线组于术后6 h学位埋线治疗,取双侧大肠腧、胃腧、天枢、中脘;对照组则于术后6 h电针治疗。结果发现埋线组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总时间较对照组长,但其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全流饮食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1.6其他临床上更多运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而取得良好疗效。如针刺结合中药外敷,针刺结合中药内服,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丸等。张杨等[18]将腹部手术术后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补液、肠外营养支持、合理应用抗菌素抗感染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并联合芒硝外敷脐部治疗。连续治疗5 d后评判两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从而认为针刺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腹部手术术后肠麻痹疗效确切,能缩短住院时间。古力·沙尔阿等[19]将65例湿热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中药组加用院内协定方口服,针药组在中药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每日1次,7天后对胃肠功能恢复及外周白细胞数予以评价。结果发现针药结合组术后第5天淋巴细胞数较中药组有明显增多,针药结合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认为针药结合治疗相对于单用中药治疗对改善湿热型腹部术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有一定效果,并对外周白细胞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黄绮群[20]选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170例,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术后6 h予王不留行颗粒耳穴贴压,30 min压一次,每次压5min,并结合足三里、天枢、上巨虚等穴位行穴位贴敷;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腹胀的发生率,结果显示耳穴压豆结合穴位贴敷可有效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

2 针灸介入时间点研究

有关研究[21]表明,术后小肠一般12~24 h内可以恢复蠕动,胃恢复时间为24~48 h,结肠则需3~5 d,即整个胃肠道的运动在术后3~5 d才得以恢复。故针灸介入的时间点研究意义重大。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尚无统一的时间点介入标准,最佳介入时间点仍有待深入研究。现大部分临床研究的介入时间为术后6 h,但其是否为最佳介入时间点需更多更可靠的大样本对照研究提供证据。张旸等[22]将150例开腹手术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及麻醉方式随机分为5组,各30例,分别为空白对照阻、术中干预组、术后即刻干预组、术后6 h干预组、术后24 h干预组。空白对照组应用西医术后常规治疗,针刺治疗的4组则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介入时点行针刺干预。结果发现针刺干预的4组的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自主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空白对照组;而术后6 h干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自主排气时间、术后自主排便时间均较其他针刺组短。进而说明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开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并且于术后6 h进行针刺较为适宜。孙龙等[23]将30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I组、观察II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方案,观察I组、观察II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6 h开始耳穴贴压。结果显示观察I组及观察II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观察I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短于观察II组。得出耳穴贴压可有效促进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且术前1 d干预效果优于术后6 h干预的结论。姚新宇等[24]将直肠癌开腹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术前针灸组、术中针灸组、术后针灸组,药物组于手术结束前静注盐酸格拉司琼3 mg,术前针灸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针刺,术中针灸组于切皮时针刺,术后针灸组于术毕时针刺。选穴均为内关、合谷、支沟、曲池,均接电针治疗。结果显示术前针灸可以有效降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含量和PONV发生率,还可有效降低患者围术期血浆皮质醇含量、手术患者应激程度,促进术后皮质醇的恢复。在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比较中,术前针灸组的疗效与术毕使用盐酸格拉司琼效果相似。

3 评价指标

目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评价指标仍以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首次进流质饮食时间为主。虽然肠鸣音不再作为判断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决定性依据,但其质和量与肠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关系[21]。而基于对胃肠功能机制的认识,胃肠激素类实验室观察指标也被广泛用于胃肠功能评价。其中胃动素(MLT)、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三者较为常见。胃动素是诱发消化间期综合肌电发生的主要胃肠激素,从而使胃、小肠、结肠及食管下段括约肌收缩,进而促进胃排空及肠道蠕动。手术后血浆胃动素水平的下降是导致胃肠道抑制的重要原因之一[21,25]。谢琼生[26]研究发现手术后大鼠胃排空延迟的同时,血中MTL水平明显降低。胃泌素主要在消化期作用,可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肠道收缩,促进胃肠运动。它起着循环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双重作用,不仅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分泌,促进胃肠运动,也能提高幽门泵的活动,促进胃排空[27]。血管活性肠肽则影响消化道内分泌、外分泌腺的功能和胃肠道平滑肌的运动,使胃内压下降,抑制肠肌紧张性[1]。李亚峰[28]采取五磨脐疗贴脐贴(木香10 g,枳壳10 g,乌药10 g,槟榔10 g,沉香5 g,研粉,用适量温水及少许蜜糖调成糊状)于手术伤口缝合后立即外敷脐部神阙穴。结果发现,五磨脐疗贴可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临床上表现为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排气时间明显提前,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某些神经激素含量,如降低血管活性肠肽在体内的含量,从而达到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4 结语

目前,西医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尚缺乏主动的干预措施,多为对症处理,如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应用促进胃动力药等,但疗效不甚满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且费用偏高,患者不易接受,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针灸疗法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有一定的优势,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但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看,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因针刺时机、针刺手法、穴位选择、患者机能状态的不同出现不同的疗效,各种方法的疗效标准不统一,无法对比它们各自的差异性,故不能客观地评价某一种方法的疗效;二是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和深入的研究评价,许多临床研究设计不合理。这些都影响我们对针灸疗效做出客观评价,应是今后临床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邹瞭南,陈志强,曹立幸.中医外治法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899-901.

[2]王宽宇,魏殿龙,孙晓龙.电针足三里、上巨虚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恢复4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5):316-317.

[3]孟凡征,李平,赵金生.电针治疗胆石症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1,29(8):117-118.

[4]王军炜,王小兰,卜建仁.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抑制57例[J].山西中医,2010,26(8):40-40.

[5]靳彩虹.电针足三里对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电解质水平的影响[J].新中医,2015,47(5):248-249.

[6]王艳波.腹部手术后针刺穴位对胃肠功能影响的护理观察[J].河北医学,2014,20(5):849-851.

[7]吕光,孙立明,李平.胆囊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针刺研究[J].陕西中医,2010,31(5):587-589.

[8]陈捷,孙立明,马尚伟,等.针刺治疗胆囊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5):298-299.

[9]曾涛,李伟学,田宋君.新斯的明经足三里注射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4):3955-3959.

[10]梁县宗.药物足三里穴位注射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7):621-622.

[11]刘玉文,张莲香,杜士博.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09,31(2):264.

[12]魏星,裘华森,张琪,等.参黄散贴剂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不全患者的促康复作用——110例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4,55(5):386-390.

[13]刘满君,葛建立,贾利辉,等.足三里贴膏对腹部术后胃肠肽类激素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J].四川中医,2008,26(6):105-107.

[14]陈月花,李淑英,郝彦霞,等.穴位敷贴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807-809.

[15]赵力军,赵迎新,齐倩,等.穴位埋线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5):34-35.

[16]朱利利,杨丽明,刘秋萍,等.足三里穴位埋线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8):25-26.

[17]朱德杰.俞募配穴埋线对于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18]张杨,刘若实,刘悦.针刺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腹部术后肠麻痹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2):3070-3072.

[19]古力·沙尔阿,刘智艳,吴继新.针药结合对湿热型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2,32(6):751-753.

[20]黄绮群.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9):331-332.

[21]陈志强,曹立幸.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功能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6):727-731.

[22]张旸,焦娟娟,吕福全.针刺治疗开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介入时点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4,46(4):167-169.

[23]孙龙,李菊云,段培蓓,等.不同时间点耳穴贴压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7):844-847.

[24]姚新宇,杨华,田小林,等.不同时机针刺经穴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影响:血浆胃泌素浓度的测定[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7):820-823.

[25]邓晶晶.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调整作用及机理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26]谢琼生.针刺对腹部术后大鼠胃肠动力及胃肠肽分泌的影响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27]吴佩莼.运脾饮对妇科腹部术后患者GAS、VIP影响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28]李亚峰.五磨脐贴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对血浆VIP、CGRP指标影响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编辑弓艳玲)

R246

A

2095-4441(2016)03-0063-04

2016-06-27

猜你喜欢

鸣音胃肠功能电针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穴位按压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