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2016-03-10吴谦
吴谦
【摘 要】分析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必须充分认识到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从其心理特征出发,明确课程定位,挖掘课程资源,通过教学改革确保该课程在学生健康成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087-02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高职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其心理素质有效、直接的方法。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但陈旧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心理特征发展的需求。因此,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对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地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操守以及对课程体系的科学认识。但在很多高职院校中,相当比例的任课教师是由德育工作者兼任,如某高职院校8000多在校生,任课教师7人中专任教师却只占2人。由于缺乏系统专业的任教技能,兼职教师只能凭工作经验进行教学。
(二)教材内容滞后
部分高职院校多年来连续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授课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同时,很多教材过于强调知识认知而导致实用性欠佳。很多院校的教材不分年级,不但缺乏开放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同样被弱化。
(三)课程的实践性与针对性不强
很多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心理学理论课程等同起来,过多地向学生灌输定义和概念,导致学生很难去感悟和实践,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此外,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和要学习的心理知识不一样。比如,对大一新生来说,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心理断乳和适应新的环境,而对于大四学生来说,他们最需要解决的则是情感、升学和就业等问题,可见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值得注意的是,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从本校实际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出发,遵循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背景学生间的心理需求差异,让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总结当前的教学方式不难发现,其主要授课方式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不但手法单一,信息的流动也十分单向,学生实践、团辅活动等仍然较少。虽然教师会在教学中使用PPT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但并没有真正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要点与思路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旨在增强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和自我认知能力的课程,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是这门课程的两大要点。通过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树立起心理危机防御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该课程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是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综合而成的交叉学科;第二,它是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目标不在于促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而在于帮助他们提升心理素质,实现其身心健康成长;第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过程开放、教学方法多样等特点,任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具体来说,一是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发展规律出发,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体设计,使其更加科学、实用;二是立足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加强教材和教学团队建设,加大课程开发力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途径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1.明确课程定位。高职院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对学生都具有特定的培养功能,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特定课程开设前,应首先明确自身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体系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在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一直存在两种策略取向,即学科教学取向和课程教学取向。其中学科教学取向更为普遍,在这种取向下,教师只需向学生灌输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就可以视为达成了教学任务,不强调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真实体悟,只要求它们掌握相关知识。而在课程教育取向中,教师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以此为出发点明确课程定位,找到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在这一取向下,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2.明确教学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涵盖了认知、情感和技能三方面。首先,强调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这要求教师从授课、实践、活动、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心领神会;其次,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学科技能,引导他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在遭遇情绪低落和挫折时,要能够自行进行心理调节和自我修复。
(二)挖掘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1.细致筛选教材。除了教材中稳定的理论知识外,教师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入地挖掘课程资源,推动实践性教学的开展。首先,要细致筛选课程教材。教材中应包含稳定、成熟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活动,同时要确保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使之有利于学生基本知识结构的形成。其次,还应从教材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出发,针对性地选择出供学生课外学习的参考资料,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尽可能解决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各高职院校开发符合本校实情的校本教材。
2.优化网络学习环境。网络中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纳等。首先,要加强网络使用指导,使学生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对此,可将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网站链接到网络教学平台上,或将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按专题归类,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可通过博客、微信等平台把学生的课内外作业、活动过程和总结等成果展示出来,在充实网络教学资源的同时促进学生间的学习交流。
3.拓展实践活动渠道。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较为突出,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实践活动渠道,加强其技能训练。具体来说:一是可以与地方心理卫生机构建立教学合作关系,组织见习活动;二是开设朋辈聊天室、心理辅导室和学生心理热线,及时向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提供援助;三是借助实习基地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各类心理辅导活动。此外,充分利用好高校自身及其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发掘更多地方性学习资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保障。
(三)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组织形式
1.以模拟训练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模拟训练是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按照科学的方法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可以深化教学效果、增强体悟能力,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在模拟训练开始前,先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理清训练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步骤等。在观看完教学视频或教学示范后视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先进行内容讨论,再通过角色扮演来展开训练。通过系统的模拟训练,学生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2.以案例评析的方式突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怎样衡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最直接也最根本的方式是看学生能否将课堂上所学所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这个考察标准来讲,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借助案例点明理论的精要,就显得极为必要。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印有具体案例的资料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写出读后感。课堂上再结合案例剖析其中要点,询问学生读后的体会,为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增添生动、形象的色彩,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的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在咨询实践中遇到的案例拿出来分享,同时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类社会性心理咨询服务中遇到的案例和大家一起交流,活跃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3.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提高课堂讨论质量。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是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课前充分不准备,课堂交流的效果就会不理想,学生们再踊跃地参与也往往是无用功。所以,有必要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讨论结合起来,通过研究性学习小组带动教学的有序进行。每个学期初,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和重难点设计成研究单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小组开展主题单元的讨论。然后,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针对性地指导各小组做好讨论准备,组织课堂讨论,做好讨论记录,引导全体学生对问题的焦点进行论述。最后据此撰写总结报告,上传网络共享平台供大家参阅、借鉴。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度提升了,课堂活跃度也提高了。从现有的实践情况来看,只要处理得当,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新时期的高职生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明确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环境、充实教学内容、强化教学实践和拓展教学方法,多管齐下,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玉琼.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发挥机制探微——基于“五三四二一”模式的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曾玉衡.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的构建与践行——经济管理学院“心协之家”七年探索之路[J].亚太教育,2015(24)
[3]李虹霞.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4)
[4]陆云卿.基于实效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探索——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