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2016-03-10李顺安
李顺安
【摘 要】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工作素养,拓宽工作渠道,形成全员育人模式,从而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034-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它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工作素养,拓宽工作渠道,形成全员育人模式,从而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新媒体海量的信息源,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由于大学生求知欲高、好奇心强、不服输等特点,在这一时期学生还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的社会思潮与价值观通过新媒体进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受到学生盲目跟风追从,一方面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控制力,另一方面扰乱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阻碍作用。具体而言,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1.新媒体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即学生被动地从教师的讲课中获取知识,而主体意识被忽略。将新媒体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方式,而更加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性与互动性,学生极大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当中,并主动地在新媒体中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这样一种模式将学生的主动性全部调动起来。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下,教师的角色逐渐从主体者向主导者转变,从而将主体位置让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
2.新媒体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学生信息员、班级干部、谈心谈话、班级会议等形式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活动、专题学习会议、个人谈话等形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多元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掌握学生思想状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虚拟环境中学生分享的心情、表达的情感,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可以通过网络视频、QQ、微信、微博、MSN等方式开展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新媒体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新媒体信息的极大共享与快速更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快速地获取到最前沿的信息,使工作能够做到早谋划。工作中通过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甄别,将最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及时地利用,通过图片、影像的数字化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视化,使之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增强吸引力的同时也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从空间上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面,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的有效性。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新媒体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新媒体环境下,大量的虚假信息、不良思潮随着互联网进入到大学生的视野中,由于大学生思想的不成熟,缺乏辨别信息能力,缺乏理性的判断与思考等,一些西方文化推崇的功利、拜金、享乐思潮逐渐地渗透侵蚀着当代大学生,从而淡化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扰乱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种种因素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帮助大学生强化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观念等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2.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传统环境下,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始终先于受教育者,但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现象,新媒体搭建的平台使得获取信息变得平等、及时,信息的共享使得同一条信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是同步获取,有时甚至出现受教育者先于教育者获取的情况。在获取信息后,受教育者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对信息进行多维度的判断和理解,选择接受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信息。在这样的一种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获取信息的优势不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便消解、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
3.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难度。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教育客体接收信息的方式相对比较单一,接收到的信息也经过了教育主体的筛选,因此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工作相对也比较容易实施,也比较容易收到成效。但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传播的无屏障性,大量未经过滤的信息涌入大学生视野,特别是虚假谣言、个人隐私等信息,由于学生不假思索地转发、评论、下载,使这些不良信息短时间内在学生群体中蔓延,出现攻击社会、攻击个人的情况,甚至在这样的温床中滋生了网络违法犯罪及学生心理问题等,种种不利的因素,无形中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难度。
二、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与时俱进,创新育人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心里
当代大学生具有极其突出的新媒体时代特点,他们自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强,善于表达,敢于表达。面对新时期的工作对象,如果我们依然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过分强调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忽视学生自身的主体性,那么工作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排斥。新媒体时代,教育者应该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主客体关系,打破“自上而下”的教育方式,构建平等、互动的教育理念。消除传统的教师至尚主义,避免工作出现“老师讲学生做”的现象,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多听取学生意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沟通交流达成相互的理解认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学生的心坎里。
(二)适应发展,提升育人工作素养,打造一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新媒体环境下,势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新的工作方法和新的工作技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外,应及时主动地去学习研究新媒体技术,掌握新媒体教育新技巧,提升自身应对新环境的工作素养。各高校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打造一支符合新时期要求的有技术、有能力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通过这样的一种队伍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引导,从而提升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增强学生的网络法律责任意识,实现教育主客体的双提升。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构建和谐新媒体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把准方向,创新教育方法,拓宽工作渠道,增强工作渗透力
传统的主题班会、个别谈话、集体授课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局限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已经暴露出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创新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形式来应对新时期的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刻板枯燥,通过新媒体技术,教育者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转变成可视化更强的图片、影像,通过微课堂、网络课堂等新颖的模式来加强师生互动,抓住学生的特点,用学生喜欢的模式、习惯的方式进行教学。与此同时,加强校园文化网站、各类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地占据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播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QQ、微博、微信、MSN等交流工具的使用,充分利用学生之间交流的主要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四)看清局势,提升新媒体时代全员育人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全员育人工作,它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也不仅仅是教育机构的工作,它是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方位工作。学生的健康成才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新媒体时代这一项工作的重要地位更显得尤为突出。作为学校,应该构建长效机制,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共同协作,在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应积极开展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与新媒体相关的竞赛活动,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易班等,通过新媒体技术开展工作。同时,应加强舆情的监控,及时了解学生当中一些热点问题,及时开展解释、引导工作,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鼓励家庭使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建立家长群,家庭与学校进行定期交流沟通,使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当中,形成家庭与学校合力育人模式。形成学校与社会合作机制,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同时,社会也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加大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有效地控制信息污染源,为大学生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学校、家庭、社会只有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才能达成一致,才能提升全员育人合力,才能确保当代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5)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OL].(2015-06-03)[2015-07-03].http://www.cnnic.net.cn
[3]李岩.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0(5)
[4]李建秋.论新媒体传播传受主体及其关系的转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