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2016-03-10闫琼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大学生

闫琼

【摘 要】分析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从改革教学模式、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技能三方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009-03

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已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要加快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合格创新人才。时代的发展赋予了高等教育更高的使命: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纯粹的专业教育,更多的应该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实践实验教学的引导,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满足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结合我国高校的现状,特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分别从改革教学模式、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大学生创新技能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建议和对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图详见图1。

图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图

一、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线,为培养创新人才夯实基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需要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必须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线,为培养创新人才夯实基础。目前,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体系落伍、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致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更有甚者甚至产生抵触的心理,这种现象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改变与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

(一)改革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前在高校任教的教师以高学历人才居多,大部分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但是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却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节,致使教学效果不佳。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避免使用纯粹的“教授法”,课堂上教师要把讨论法、发现法、启发法教学方法与“教授法”有机结合,并逐步将合作性学习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师进修培训与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鼓励老师在业余时间向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取经,学习网络知名课程中讲课方式与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提升授课过程的趣味性,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改变“要我学”的现状,让学生有“我要学”的意识,让“寓教于乐”成为一种常态。

(二)优化课程体系及内容,注重实践教学。创新教育观念指导下的学科课程实验,应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在保证专业基础课比重的同时,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鼓励学生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注重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控制演示性实验的数量,重点发展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应用奠定基础;开设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课程,为实现创新提供方法和工具,TRIZ创新方法与应用就是值得推广的一门创新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四十个发明原理、科学原理知识库等TRIZ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树立“创造发明存在内在规律和原理,并非随机行为”的观念,提倡学生留心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多思考、多提问,将新技术、新颖的结构设计巧妙进行“嫁接、移植”,进行发明创造。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卓越班”是该院第一批创新人才的培养试点,院系优化了学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实验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由21%升至31.7%,并且引入了“TRIZ创新方法与应用”特色课程。实施优化后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学生,逐步树立起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并且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对多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参与设计的多项专利正在审查中,含垃圾桶、泡泡液容器等产品,开瓶器、微笑螺栓等产品已被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极大鼓舞了他们开展科技创新的信心。

二、以自主学习、自主研究为导向,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精神

(一)引入合作性学生,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围绕创新性思维目标,将合作性学习逐步引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众多教学方法中,合作性学习相对起步较晚,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90年代末被引进至我国。国外教育界普遍比较推崇合作性学习,并持续有效地将该方法应用到了各类教育培训系统中,例如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各类职业素养培训。所谓合作性学习指的是学习小组在教学上的运用,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挥能动性,互相讨论、互相学习,积极参与自身知识的构建,不再将老师灌输的知识作为唯一的知识来源,最终使每位同学的学习效果均能达到最大化。在合作性学习过程中,老师更多的是充当启蒙人和引路人,而不是裁判员。在专业课程的相关实验课程中,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师已陆续采用该方法。例如:在单一产品生产线的实践课程中,上课时首先给学生分组,每8位同学一组,并推选一位组长负责协调该组的具体工作分配;而后按照之前所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对自行车生产流水线进行装配线设计、装配线的平衡计算及流水线的优化设计。实践证明,合作性学习引入至课堂后,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社会技能。将合作性学习逐步引入到我国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其社会交往技能。

(二)开发多学科“多平台综合设计性实验”。开发多学科“多平台综合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的能力。目前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只满足于学分的累积,并不能主动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分析,缺乏创新的意识与概念。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需要学生在掌握本专业课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融合多学科的知识点,实现自主设计实验内容。该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极为有利,同时也能有效促使学生积极发现问题、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进而进一步解决问题。此类实验的开展可采用PDCA循环方式,遵循“查询资料,确定实验主题—学科交叉,知识融合—交流讨论、修改实验方案—方案实施、分析结果—依结果反思方案是否需进一步优化—实验报告分析与总结”的流程来进行,详见图2。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创新能力大学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