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军依法从严治校的主要做法与启示

2016-03-09崔健张博隋骋

法制与经济·上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外军治校依法

崔健 张博 隋骋

[摘要]依法从严治校是外军院校基于办学治校规律和自身历史传统的共同选择和成功经验。世界上一些著名军校运用法治手段推动转型变革,借助法治手段强化军人日常养成,将军事法规纳入军人教育课程体系,并成立专门机构研究修订军事法规,法治思维与行为已经主导了外军院校日常运转的全过程。此外,外军院校在执法中一丝不苟、法大于情的鲜明态度维护了法规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这对于我军推进依法从严治校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外军;依法;治校;法规体系

军队院校诞生之初,只是为了培养能够掌握新武器的技术军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战争形态的演变,军队院校在整个军队系统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作为军事人才培养主阵地的地位日益巩固,美军院校的管理者即认为,院校的战略定位是“武装力量胜利的奠基石”。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历史的沉淀,依法从严治校成为外军院校自身建设与管理的共同选择和成功经验,考察其在建章立制、从严执法等方面的种种做法,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把握院校建设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有法可依确保治校有章法

立法是依法从严治校的前提和基础。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特别是职业军事教育起步较早的欧美国家,已经形成了覆盖军事院校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和各项实践的较为完善的军事法规体系,可谓宏观有指导,细微有规范,传播有载体。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调准办学方向。办学定位、治校方略、人才培养目标和长远规划是任何所院校建设管理所要明确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背景下,各国对于未来军队建设的构想理念总是能够很快通过法律文本的形式予以固化,作为军队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院校也普遍运用立法方式来推动自身的转型变革。美军《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法案》提出,美军还需要精通联合事务的高素质军官。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美军定期修订《美国军官职业军事教育法规》,以规定职业军事教育的目标、课程、要求,要求调整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和军种职业军事教育的关系,明确联合军官资格认证条件等。这些高层次的法规,成为职业军事教育和各级军事院校转型的基本依据和有力支撑。俄军院校历来重视制定一系列军事教育领域的政策法规,俄联邦政府、国防部和军兵种司令部还先后制定、颁发了《2010年前俄联邦教育体系改革方案》等系列政策法规,这些法规制度,明确了军事院校的地位及承担的主要任务,确保军事院校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二是关注细枝末节,强化军人养成。外军依法治校,不仅关注宏大叙事、长远蓝图,也把触角延伸到细枝末节,在训管一致、教养一致的氛围中培植学员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言行举止、穿衣戴帽等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明文规定,成为增强军人综合素质的有力抓手。尤其是英法等一些老牌军事强国,由于旧军官中贵族成分很大,上流社会的行为和道德准则,成为军官们必须努力保持和遵守的规范。尽管时移世变,但这些传统得到很好地保持和传承。例如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就认为,“夺取胜利的关键并不仅仅是技术,军官们的素质才是真正重要的”。规定任何时候都禁止穿牛仔服,军装必须熨烫笔挺,以至于“熨斗就像是武器装备一样人手一把配备给每位学员”。

三是积极参与立法,躬身法治实践。很多外军院校成立了各式各样的研究机构,本身就成为军队法规制度研究制定、推广传播的重要载体。前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一直是苏军的军事理论研究中心,学院研究出很多指导性的成果,阐述的关于战术方面的思想原则,曾经被作为制定红军条令、条例的基础。英国国防大学也设立有专门的联合条令条例中心,该研究中心的出版物在国际社会上受到广泛关注。另一方面,外军院校还是法规教育的重要平台。德军无论新兵入伍、士官晋升还是军官晋升,都必须频繁参加院校培训。除了武器装备专业技术培训之外,法律课是必修课之一。

二、从严执法做到治校不留情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外军治校不仅有健全完善的法规体系作为保证,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把法规制度当做刚性标准,克服执法随意性和人情关系的干扰,形成了从严执法的整体氛围。违反军纪法规者给予纪律处分,违背合同的给予经济处罚,触犯刑律的要受法律追究,做到了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借此实现了官兵对法规制度的真心拥护和真诚敬畏。

一是严下先严上,坚持法纪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哪个国家的军队,领导干部的言行都对官兵起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外军院校在执法时不因当事人的社会地位、家庭背景或者贡献大小而破坏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关方面推荐古德帕斯特上将担任西点军校校长,但美军法令规定,西点军校校长最高军衔为中将,古德帕斯特只好由上将军衔降为中将军衔,才当上西点军校校长。德国国防军汉堡指挥学院规定,学员在餐厅就餐时,无论军衔高低一律排队就餐,将军与士兵一起排队用餐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二是严把两关,确保人才高质量。外军院校不仅在日常管理中严格遵循依法从严治军原则,其不打折扣执行严苛的招生标准和残酷的淘汰机制,更是体现法大于情的治校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外军院校才能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才能成为享誉世界的高等教育机构。

严格招生确保高起点。为了能够顺利跨越军事院校的招生门槛,报考者总是要经历名目繁多的考核测试,面临异常激烈的竞争,必须展现出过人的综合素质,才能脱颖而出。法国圣西尔军校的入学考试十分严格,分笔试、口试和体育测试三部分。每年报考圣西尔军校的学生近千人,而学校仅仅录取160-170人,淘汰率高达80%以上。

残酷淘汰培养高材生。外军院校对学员的分类总是像淘汰赛一样残酷,退学、强制服兵役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时刻伴随着学员的在校生涯。韩国军校的考核制度非常严格,其考核内容通常包含3个部分预习部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无论是体能训练还是学习成绩不合格都要退学,并且按照韩国的兵役制继续服兵役,其中一二年级服役2年,三四年级服役3年。

三、洋为中用提升我军办学治校水平

依法从严治校是外军院校长期坚持、一以贯之的基本方针,其治校、治教、治学的思维理念和具体实践,得到的合理与先进的成功经验,能够对我军院校深入推进依法从严治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参考。

一是要深刻认识依法从严治校的极端重要性。外军院校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运用法治手段推动转型变革,借助法治手段强化军人日常养成,将军事法规纳入军人教育课程体系,并成立专门机构研究修订军事法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依法治校工作闭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工作成效。与外军院校特别是军事强国的著名军校相比,我军院校法治化水平还不高,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对于主管机关和院校领导来讲,要充分认清依法从严治校是军队院校建校治校的铁律和基本经验,充分认清依法从严治校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石和有力抓手,充分认清依法从严治校是从源头上提升部队正规化水平的迫切需求和根本途径,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熟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学治校、培育英才。

二是要重视发挥严格执法、法大于情的积极作用。依法治校从严治校,重在严格执法。当前我军院校建设管理中长期形成的一些人治习惯,是推进依法从严治校的最大障碍。重感情、讲义气、看来头等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思维理念,仍然干扰执法、影响执法,导致执行法规纪律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成为痼疾。这样做短期可能给个人带来一些好处或者免于处罚,但是就此会形成“破窗效应”,严重损坏法规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使得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无从谈起。因此,院校建设管理中在法大还是情大这个选择题上,必须立场坚定、态度坚决,敢于较真碰硬,树立鲜明导向,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猜你喜欢

外军治校依法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外军军事体育训练“专”化特点及启示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外军无人机装备保障特点及启示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增强现实诱导维修在外军的发展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