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空巢老人身心问题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2016-03-09崔沙沙,储静

护理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空巢老人干预城市



城市空巢老人身心问题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崔沙沙,储静

Research progress on physical and mental problems in city empty nester elderly and its intervention measures

Cui Shasha,Chu Jing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Shanghai 200433 China)

关键词:空巢老人;城市;社区;身心问题;干预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家庭结构的演变,我国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据统计,2006年城市的空巢户已占49.7%[1],2010年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而农村空巢家庭占37%[2],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空巢问题更加严峻。本文对城市空巢老人存在的身心问题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构建社会-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养老体系,提高空巢老人自我和谐程度,改善城市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状况提供参考。

1概念

空巢老人指年龄大于60岁,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随着子女成立自己的家庭,从父母身边独立出去,许多老年人与配偶共同生活或独自生活。1947年,美国学者提出了“家庭生命周期”概念,这是空巢家庭的理论基础,空巢期是家庭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3]。

2城市空巢老人身心问题

2.1心理问题城市空巢老人大都文化程度较高,退休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这也促使了城市空巢老人对精神生活具有更高的要求[4]。空巢老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最常见的是敏感、焦虑、抑郁、孤独等。Wu等[5]对1 144名空巢老人采用孤独量表调查发现,80.94%的老人有中等到高等水平的孤独感,其适应力、解决问题能力适中。Wang等[6]的调查发现,有30.11%的空巢老人有焦虑症;陆建兰等[7]对城市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调查表明,城市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低于非空巢老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状况,其次为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和体育锻炼。

2.2身体健康问题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老年人的患病率升高。刘艳丽等[8]对469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发现,其慢性病患病率为85.75%,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51.19%)、糖尿病(40.39%)、慢性肺病(30.4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4.41%),同时患两种及以上疾病者占61.56%。Liu等[9]对上海市928名(空巢老人504名,非空巢老人424名)老人进行调查,发现空巢老人更担忧他们的健康问题,并且空巢老人的慢性病发病率比非空巢老人高。此外,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意外事件也是威胁空巢老人健康的一大因素。张志华等[10]调查发现,975名老年人近1年内发生过1.19次±2.23 次意外伤害,40.8%的老人发生过意外伤害,发生过3次及以上的为16.6%。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是相互影响的,有研究证明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为身患慢性病的情况[11],抑郁得分与病种数呈正相关关系[12]。心理问题会影响免疫、内分泌等系统进而引发疾病,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两者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均可以导致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降低。因此,应针对城市空巢老人的身心问题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

3干预措施

3.1认知心理干预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空巢老人普遍认为空巢是一个不好的结果,是人生的一大悲剧。这样的认知会让空巢老人产生失败感和无力感[13]。吕仲群等[14]在2010年—2011年对72例空巢综合征病人实施个性化认知心理干预措施发现,如果早期采取认知心理干预可以帮助病人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依赖,降低空巢综合征的发病率。杨秋霞等[15]实施的一项对照试验显示,积极的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缓解老年人焦虑、抑郁等情绪。目前,我国关于空巢老人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措施包括负性认知的纠正、正性认知的重建以及支持疗法等。

3.2灵性照护灵魂的本质是激励和引导人们,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16]。宇寰等[17]提到灵性没有确定的定义,灵性与心理的概念不同,其作用高于心理,满足人们的灵性照顾需求则会让人感到舒适,使人达到灵性安康状态。灵性治疗照护可以通过提供意志和价值来促进健康,灵性照护可提高人们的精神福祉和生活质量[16,18]。空巢老人存在空巢综合征、抑郁症等与疾病无关的症状,其有着强烈的灵性需求,尤其是慢性病病人和临终老人,灵性照护可以促进老人身体健康和保持良好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17]。

3.3领悟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一个广泛的术语,包括感知社会支持和获得社会支持行为[19]。领悟社会支持是社会支持的一个分支,它指的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20]。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应对不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的事件,如压力、挫折等非积极因素的能力[21]。黄维肖[22]通过调查杭州市200名空巢老人的心理韧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发现,领悟社会支持与空巢老人心理韧性呈正相关,家庭内支持是空巢老人心理韧性的正向预测因子;此外,积极应对方式对空巢老人的心理韧性具有保护作用,心理韧性能促进老年个体实现积极老龄化。周欢等[23]对292名空巢老人调查发现,自我概念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随着衰老和生理机能的减退以及空巢带来的负性情绪导致空巢老人自我概念的不适应,不能正确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做出社会退缩行为,把自己孤立起来。领悟社会支持可以提高心理韧性,进而帮助空巢老人恢复自我概念。社区护理人员应重视对空巢老人心理韧性的培养,帮助城市空巢老人积极领悟社会及家庭支持,积极应对生活事件,促进身心健康。但目前对于空巢老人心理韧性的研究仍局限于理论层面,没有构建完善的干预策略,还有待进一步开展临床实践研究。

3.4基于积极情绪的拓宽建构理论拓宽建构理论认为积极的情绪拓宽人们的思考行为指令系统,使人们可以灵活地扩展认知、观念和行为的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的认知又可以反过来创造行为的灵活性,如正念、心理韧性、社会亲密甚至身体健康[24-25]。拓宽理论指出,积极的情绪可以拓宽一个人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并且能够建立个人资源[26],积极情绪可以增加对环境的统治权、生活目标感、自我同情感、接受和给予社会支持的能力[24]。何安明等[27]对153名农村空巢老人的自我和谐调查发现,空巢老人自我和谐程度较低,自我灵活性程度更低;负性情绪和正性情感对自我和谐的影响最为显著,自我与经验不和、自我和谐程度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大,当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越高,对人、对事、对物的认识愈加刻板和僵化时,遭受的压力与挫折越多,就会长期处于敏感、焦虑、抑郁、空虚等情感中,导致正性情感减少,幸福感降低。空巢老人的情绪智力、积极情绪与自我和谐存在紧密的联系,同时也证实了感恩作为积极情绪对空巢老人自我和谐的作用[28]。积极情绪可以拮抗消极情绪如焦虑、恐惧、缺乏快感等,积极情绪的拓宽建构理论已成功应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结果表明未激发的愉快明显增加,个人资源如自我接受能力、成长、生活目标也得到了提高[29]。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研究仍都针对于空巢老人的负性情绪,忽视了积极心理学对空巢老人的作用,这也是对护理工作者的启示,在今后研究中应重视空巢老人积极情绪的建构。

3.5构建社会-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支持系统由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影响,空巢老人大多数不愿意到养老机构生活,导致以社区服务为基础的居家养老模式的兴起。居家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基础,社会养老机制为保障的养老体系[30]。家庭支持对空巢老人的心理状态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空巢老人照顾支持者中,配偶的支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子女等直系亲属[31]。所以家庭成员应经常回家探望老人,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鼓励独居老人再婚。随着空巢老人的年龄增长,对社区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家庭与社区照护是相辅相成的。张雪芹等[32]通过对枣庄市572名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发现,75.59%的老人有体格检查的需求,66.00%的老人有健康咨询的需求。社区养老服务系统应提供相应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等服务,社区护理人员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讲座,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对心理问题较重者实施心理干预,积极宣传疾病及意外事故的预防及救护知识,提供必要的救助服务,降低空巢老人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此外,社区护士应建立空巢老人电子健康档案,提供家庭医护服务。社会-社区-家庭养老体系的建设应由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管理和支持,做到合理有序。针对目前社区工作现状,国家应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准入标准,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规范化,保证社区工作顺利进行。国家还应加大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度,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老人的利益,增加对老人养老的财政支出,构建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实施免费医疗、出行等惠民政策,减轻空巢老人的经济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也应呼吁社会群体关注空巢老人,鼓励志愿者加入老年人服务体系,走进空巢家庭,关注其身心健康。

3.6完善卫生信息化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逐渐增加,空巢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其对慢性病的治疗护理需求更多依赖于社区和社会,这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所以,对空巢老人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尤为重要。互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空巢老人的自我健康管理,提供远程健康咨询,通过采集健康信息,对其健康进行评估、跟踪、报警,互联网还可以GPS定位,当老人发生意外时可以迅速定位[33],还可以为空巢老人提供智能医药箱、智能看护、智能食品采购等服务[34]。发展完善信息化服务模式,可以动态掌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可以避免老年人重复检查,节约成本,降低老年人经济压力,建立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档案,让医院及社区工作者第一时间了解老人的详细信息,避免空巢老人发生意外。

3.7运动疗法体育运动可以使老年人身心处于放松状态,增强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病率,促进身心健康。张春丽等[35]通过调查928名60岁以上老人的运动锻炼及抑郁情况得出,不经常运动的老年人抑郁程度高于经常运动的老年人,其发病率也高于经常运动者。有研究证实,太极运动、老年人瑜伽可以提高身体机能,还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36-37]。所以,老年人规律参加体育运动既可以改善身体状况,预防老年慢性病,也可以改善老年人的情绪,提高老年人的心境。在锻炼方式上,群体性锻炼心理功能方面得分更高,这是因为老年人聚在一起有共同的话题,培养共同兴趣可以减少心理的孤独感和负面情绪。此外,锻炼时间越长,次数越多,越能促进身心健康[38]。所以应鼓励空巢老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社区负责人应大力宣传运动的益处,带头组织集体活动如太极、广场舞等,鼓励空巢老人参加,国家也应为社区配备一定的锻炼设施,保障空巢老人可以就近活动。

3.8其他许多城市空巢老人在退休前有固定的工作,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空巢与退休会给他们带来失落感、无用感和社会遗弃感。他们渴望回归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空巢老人鼓励其参加志愿者活动,奉献社会。成立社区空巢老人互助小组,空巢老人处境、心理状况相似,能够互相体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互相提供帮助,也可以交流或者组织兴趣活动。

4小结

城市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着身心健康问题,空巢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由于家庭照护日益薄弱,构建社会-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支持系统迫在眉睫。目前,社区照护及社会养老体系仍不完善,社区工作人员数量少、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大部分研究倾向于城市空巢老人的负性情绪,忽视了积极情绪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视城市空巢老人的积极情绪,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探讨积极情绪拓宽建构理论的作用。此外,运动疗法较易实施,空巢老人易于接受,但形式较为单一,缺少规范的干预标准。认知疗法与灵性治疗实施难度较大,缺少相关专业人才,在今后的发展中,国家应对社区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培训,使其具备相关资质。总之,构建完善的城市空巢老人身心健康问题的干预措施任重而道远,仍需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赵芳,许芸.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1-67.

[2]陈湘威,古宏文.我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1):72-74.

[3]李建新,李嘉羽.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研究[J].人口学刊,2012(3):31-41.

[4]杨芳,付伟,刘晓虹.城市空巢老人负性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2,27(1):93-95.

[5]Wu Zhen-Qiang,Sun Liang,Su Ye-Huan,etal.Correlation between lonelines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among empty nest elderlyin Anhuirural area,China[J].Aging & Mental Health,2010,14(1):108-112.

[6]Wang Ziqi,Shu Defen,Dong Birong,etal.Anxietydisorders and itsrisk factors among the Sichuan empty - nest older adults:a cross-sectional study[J].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2013,56(2):298-302.

[7]陆建兰,潘清泉.城市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18-2919.

[8]刘艳丽,路丽娜.空巢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及护理需求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7):3-5.

[9]Liu Lijuan,Yun Fengfu,Li Qu,etal.Home health care needs and willingness to pay for home health care among the empty-nest elderly in Shanghai,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ontology,2014,8:31-36.

[10]张志华,江秀玲,钱巧霞,等.安徽农村老年人多发意外伤害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262-3264.

[11]张骑,王玲凤.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6):2334-2336.

[12]刘启玲,王志忠,张颖,等.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95-98.

[13]黄耀明.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关爱:国内外文化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646-648.

[14]吕仲群,吴伟文.认知心理干预在社区老人“空巢综合症”患者中应用[J].现代医院,2012,12(3):153-154.

[15]杨秋霞,何传才,王荣生.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抑郁症全面康复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8):32-33.

[16]Aru Narayanasamy,Philip Clissett,Logan Parumal,etal.Responses to the spiritual needs of older people[J].J ADV Nurs,2004,48(1):6-16.

[17]宇寰,曹梅娟.空巢老人灵性照护现状及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2,19(15):1-3.

[18]Samira Zehtab,Mohsen Adib-Hajbaghery.The importance of spiritual care in nursing[J].Nurs Midwifery Stud,2014,3(3):e22261.

[19]Haber MG,Cohen JL,Lucas T,et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eported received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a meta -analytic review[J].Am J Community Psychol,2007,39(1/2):133-144.

[20]Norris FH,KaniastyK.Received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in times of stress:a test of the social support deterioration deterrence model[J].J Pers Soc Psychol,1996,71(3):498-511.

[21]崔文香,赵红姬,李春花.韧性概念及其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85-186.

[22]黄维肖.杭州市空巢老人心理韧性横断面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3:1.

[23]周欢,钟玉杰,王秀芬,等.空巢老人自我概念对生存质量影响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8,22(7B):1809-1810.

[24]Fredrickson BL,Cohn MA,Coffey KA.Open hearts build lives:positive emotions,induced through 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build consequential personal resources[J].J Pers Soc Psychol,2008,95(5):1045-1062.

[25]Barbara L,Fredrickson,Christine Branigan.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 action repertoires[J].Cogn Emot,2005,19(3):313-332.

[26]Algoe SB,Fredrickson BL.Emotional fitness and the movement of affective science from lab to field[J].AmPsychol,2011,66(1):35-42.

[27]何安明,刘华山.农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谐与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573-575.

[28]何安明,刘华山,惠秋平.情绪智力在农村留守老人感恩与自我和谐之间的效应:中介还是调节[J].心理学探索,2012,32(4):351-356.

[29]David J,Kearney,Carolyn McManus,etal.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and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ong veteran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Med Care,2014,52(12):S32-S38.

[30]娄方丽,尚少梅,金晓燕.居家养老与长期照护、家庭照护之概念辨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463-466.

[31]刘建春,郝晓宁,薄涛,等.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及其社会支持体系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7):68-71.

[32]张雪芹,龙瑞芳,刘士荣,等.枣庄城市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8):3179-3181.

[33]孙瑶,李文源,艾育华,等.基于物联网的老年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0):1164-1166;1171.

[34]王秀平.物联网技术在空巢老人生活与健康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7):1549-1551.

[35]张春丽,刘丽娟.运动锻炼对老年人抑郁程度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2):124-125.

[36]Rosado-Perez J,Santiago-osorio E,Ortiz R,etal.TaiChidiminishes oxidative stress in Mexican older adults[J].The Journal of Nutrition,Health & Aging,2012,16(7):642-646.

[37]Betul Taspinar,Ummuhan Bas Aslan,Bulent Agbuga,etal.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hatha yoga and resistance exercise on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in sedentary adults:a pilot study[J].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2014,22(3):433-440.

[38]杨来宝,蔡中元,靳沪生,等.老年人运动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688-5690.

(本文编辑崔晓芳)

(收稿日期:2015-06-16;修回日期:2016-03-1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2.006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4C-1424-04

作者简介崔沙沙,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20043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储静(通讯作者)单位:20043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猜你喜欢

空巢老人干预城市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护值得关注
“空巢老人”一样老有所乐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