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本科生老年护理专业方向课程的实践

2016-03-09刘彦慧李新帝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护理学方向养老

胡 燕 刘彦慧 王 燕 李新帝



·护理教育·

创建本科生老年护理专业方向课程的实践

胡 燕 刘彦慧 王 燕 李新帝

目的:应对老龄化社会对高级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方法: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开设本科“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并对其开展内涵建设。结果:“十二五”期间,在教学理念、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结论:本科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建设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起到了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老年护理;教育;人才培养;专业;老龄化

2014年6月10日教育部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意见指出老年人生活及疾病照料质量的高低重在是否有专业的护理。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存在规模小、层次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更是相对落后[1]。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我校于2010年正式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培养四年制本科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历经5年的发展,一个拥有鲜明特色、完整教学体系、较高办学质量和一定国内知名度的专业方向已初具规模。

1 建设发展历程

1.1 奠基阶段(2001~2010年) 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成立于2001年,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正是以护理学专业的发展为依托而逐步建立起来的。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社会对各层次老年护理人才的紧迫需求,我校护理学院以战略性的发展视角,于2009年提出了增设“特需护理”专业方向的构想,为老龄化社会培养专业护理人才。在经过行业专家咨询、两轮课程设置论证、养老机构合作单位联络、校内外实践基地考察等前期工作之后,老年护理专业方向于2010年正式成立,并于同年9月正式面向全国招生,学制4年。

1.2 发展阶段(2011~2015年) 2011年9月,老年护理专业方向被评为“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专业建设项目-新兴战略产业相关专业方向”。经过几年的建设,在教育教学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均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1)教学方面,形成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特色课程体系,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升。(2)科研方面,围绕老年护理教育教学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际,在不断调整、完善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专业学科的健康发展。(3)师资建设方面,几年来通过培养专职教师、聘请兼职教师等方式建立了一支校企共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整体上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助共进的教风,提升了校企之间的凝聚力。(4)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学生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更有一批学生已经进入到养老领域从事为老服务工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最初的办学宗旨即为老龄化社会输送高级专业护理人才。

2 教育教学特色

2.1 创新教学理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大健康”理念的建立、互联网思维与技术的普及,为老年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思路与动力。老年护理教学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立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并符合高等护理教育规律的教学理念[2]。在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职业适应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即“四位一体”“六结合”的教学理念。“四位一体”是指以“认知、技能、素养、创新”四点为教育核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育改革研究中均应将这四点贯彻体现。“六结合”是指自主学习与教师教授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书本教材与新媒体相结合,分解学习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技术操作与素养教育相结合,夯实基础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最终实现知识、技术、职业素养的横向融合,前期基础、中期训练、后期实习的纵向衔接。

2.2 创新教育模式 早在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筹办阶段,就决定采用“校企共建”的教育模式,与养老机构合作,共同培养老年护理人才。经过考察,甄选了数家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综合实力较强、公办民营兼有的养老机构,将其开拓成为教学实践基地,与其在专业方向内涵建设上展开深度合作。吸纳养老机构中资深的护理、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与高校专职教师组建师资队伍,双方共同开发专业方向课程、编写课本教材、开展课题研究[3]。在实践教学安排上,通过课程见习、临床实习、志愿者服务、学访参观等形式,让学生定期进入到养老机构进行为期不等的实践体验,在现实中加深对“老年”“养老”的认识与理解,并与所学老年护理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专业能力。经过几年的磨合与探索,校企双方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养老机构为高校提供教学资源、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信息,高校为养老机构提供护理技术及管理理论支持,并为其输送护理人才。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应忽略另外一个重要的力量,即政府的资源支持。基于此,在十三五期间,专业方向将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如民政部门)展开合作,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协助政府解决与养老有关的民生问题,真正体现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因此,“校政企”合作办学模式将是未来“十三五”期间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发展之路。

2.3 创新课程设置 老年护理专业方向,不仅培养的是具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而且是要把对“人”的塑造和培养放在首位,进行“全人”教育。基于此,课程设置既要有严谨的理学属性又要有广博的人文属性;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丰富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角,锻炼思辨能力,提升人文修养,塑造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在教育的潜移默化中传承尊老爱老敬老的中华美德。基于以上理念,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分为3大模块即医学基础模块、护理学模块和老年护理模块。医学基础模块包括各门医学基础课程,在第1,2学年开设;护理学模块包括护理学基础和临床护理学各门课程以及中医护理学相关课程,在第2,3学年开设;老年护理模块包括社区及老年护理学、老年病护理学、临终关怀护理、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老年护理临床思维综合训练等,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在各学期均有开设。3个课程模块既保证了护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又体现了老年护理特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起着关键作用。

老年护理模块中的大部分课程是校企双方共同开发的,如“社区及老年护理学”,它并非“社区护理学”与“老年护理学”的简单叠加,而是立足于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养老政策方针,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特色凸显出来,将老年护理学融合到社区护理的知识结构中,除了理论讲授之外,在这门课程中还增设了老年护理实训内容,聘请养老机构中的护理专家担任实训内容的授课教师。这门课较之传统的《社区护理学》,内容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再如“老年护理临床思维综合训练”,是为了改变一直以来重知识记忆、重单一操作、缺少知识整合、缺乏评判性思维及创新思维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脱节等情况而设计的一门新课程,在基于PBL的教学形式上,设计体现老年人健康问题及其照护特点的综合性案例,并融入老年护理技能操作内容,使学生在对案例进行问题分析的同时以情景演示的方式将案例生动再现,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自主发现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质疑并接纳不同观点的思维、勇于提出新观点新思路的创新精神以及严谨求实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意识,是融理论、实践、创新于一体的课程设计。

2.4 创新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内涵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老年护理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亦是让学生了解老年护理、理解老年护理、热爱老年护理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借助“校企共建”的平台构建了“连续性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学期间每学年均能够接触到与老年护理相关的实践内容,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老年护理相关实践锻炼[4]。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以“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集中式教学与嵌入式教学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为特点,建设校内“老年护理实验教学中心”,开辟多家养老机构作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养老机构中相关人员进行带教培训、与企业护理专家共同开发老年护理实训课程,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不同时长、不同目的的老年护理见习和实习。其中校内的“老年护理实验教学中心”包括“老年基础护理实验区”“老年病护理实验区”“老年中医护理实验区”“老年康复护理实验区”“老年护理综合实验区”等5个区域,各自承担不同的实训教学任务;在校外,近年来陆续开辟了多家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养老机构作为实践基地,包括公办和民营,且逐渐向市外地区扩展,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开拓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课程,包括“老年护理基础实验项目”“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等内容。总而言之,校企合作办学最终实现校企双方的利益共赢。

此外,在学生课外活动中组织不同形式的、与老年护理相关的系列活动,如“老年护理技能大赛”,已成为每年“5·12”护士节的特色环节;开展为老助老公益活动,了解周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供专业知识指导以及力所能及的服务项目,服务社会的同时扩大了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对实践教学的积极建设,学生对我国养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认识更加清楚,理解更为深入,分析更加客观。已经有多名毕业生自愿选择养老机构作为就业单位,并表现出了优秀的专业素质。

2.5 创新教学方法 在秉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融入“互联网+”理念,借助新教学媒介,开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制作微课、开设翻转课堂,通过BB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将之推送给学生。传统的知识传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虽然这种形式所产生的师生间的人际情感是其它形式无法替代的,但是毕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连续性获得。借助于“互联网+”理念以及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这一局限性逐渐被打破。通过微信公众号、BB平台等形式,教师可以将课堂知识、拓展知识、专业发展动态等信息及时递送给学生,学生利用碎片时间,结合个人的兴趣特点选择性接受信息,并可与教师互动,这样的形式能够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连续性获得,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职业素养亦可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翻转课堂则是另一种创新的教学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经过两轮的翻转课堂实践,证明学生对其是能够接受并适应的,且表达出认可、喜爱等正向评价。总之,新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共同为提高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2.6 创新教学评价 为了更加科学、客观、动态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中的问题,逐渐改变单一、静态的考核方式,突出形成性评价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形成性评价重在总结、反馈,在一定学习阶段时考察学生对前一阶段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应用于下一个学习阶段,并在下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再进行评价和反馈[5]。这样的方式循环往复,在推动教学进行的同时,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时洞悉学习中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在形成性评价的阶段性考查中,可采用多种形式,并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开发新颖的评价方式,如社会调查报告、主题汇报、情景模拟、文献分析等,注重开发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能力。目前运用形成性评价方式的课程包括“社区及老年护理学”“老年病护理学”等方向课程,未来将逐渐在全部课程中应用实施。

在终末考核方式的改革上亦有所创新。如基于PBL模式的“老年护理临床思维综合训练”,是一门融“理论、实践、创新”于一体的综合课程,针对其考核评价传统的试卷形式就不再适宜了,单一的情景模拟亦不能完全反映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教学团队设计开发了“微案例”的终末考核评价方式,以微案例的形式考察学生PBL思维的形成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形成情况等。再如由本教学团队承担、面向学院其它方向护理本科生的“老年护理学”,鉴于其只有18学时,因此将其教学思路定位为“引导为主,知识传授为辅”,其教学过程类似专题讲座,以一个个专题的形式向学生传递老龄化社会下的各种社会现象及健康问题;在终末考核评价方式上,不再采用试卷答题形式,而是针对某一主题让学生展开现场论述写作,以考查学生对老龄化社会的整体认识,以及针对特定问题的知识积累、逻辑思路、个人见解和写作水平。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本科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形成性评价与终末评价相结合,形成综合动态的教学考评体系,既是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内涵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真实诠释。

3 建设成果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建设,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已经迈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各项专业内涵建设日趋成熟,“十二五”期间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起到了一定引领示范作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首先,老年专业方向已经培养了2届毕业生,约100人,就业率达96%以上,其中有近20人选择养老机构或与老年事业相关的机构作为就业单位,其优秀的专业素质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其次,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专业活动,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得到全面锻炼,在各级各类的竞赛中屡创佳绩,撰写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亦展现出了当代大学生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再次,教学团队的教学及科研水平逐步上升,承担多项省部级、市级课题,通过对老年学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提升老年人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老年护理的进步与发展。

4 小 结

“十二五”为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带来了希望与机遇,“十三五”为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发展带来的是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宽容的社会环境。在“十三五”国家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全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大环境下,理念的转变、模式的更迭,将会有更多的可能、更大的变化发生在我国老年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充分利用时代赋予的机遇,在专业内涵建设上继续深耕,搭建“校政企”合作平台,做好教育教学改革,深入科学研究,扩大交流与合作,服务社会,引领学科发展,以实际行动诠释“积极老龄化”的真正涵义。

[1] 王 燕,孟繁洁,胡 燕,等.校企共建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9(6):664-666.

[2] 胡 燕,王 燕.在本科护理教育中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2):51-54.

[3] 李新帝,王 燕,胡 燕,等.“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18):1696-1698.

[4] 胡 燕,王 燕.本科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5):329-332.

[5] 林 静.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1(9):66-68.

(本文编辑 刘学英)

Practice of establishing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geriatric nursing

HU Yan,LIU Yan-hui,WANG Yan,et al

(Nursing College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

Objective:To address the needs of aging caregivers in an aging society.Methods:In the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et up undergraduate "geriatric nursing",and underwent its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Results: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some characteristics were formed in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idea,education mode,curriculum setting,practicing and teaching,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evaluation.Conclusion: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undergraduate geriatric nursing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similar institutions in China,and had a certain social impact.

Geriatric nursing;Education;Personnel training;Profession;Aging

300193 天津市 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胡燕:女,硕士,讲师

刘彦慧,女,博士研究生,教授

2016-07-11)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0.054

猜你喜欢

护理学方向养老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护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组稿方向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位置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