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赴英国、美国护理交流生对国内外护理教育差距切身体验的质性研究

2016-03-09万雅雯邵宏奇

护理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护理教育

万雅雯,邵宏奇,杨 芳,郭 清

赴英国、美国护理交流生对国内外护理教育差距切身体验的质性研究

万雅雯,邵宏奇,杨芳,郭清

摘要:[目的] 探讨赴英国、美国护理交流生对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临床实习、学校教育的感受,了解交流生内心深处的真实体验,为制定新型高等护理教育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焦点小组访谈法访谈6名赴英国、美国交流生,以Giorgi的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与处理。[结果]被访者对国内外高校护理教育现状的感想可提炼为学习自主性、实习反馈性、理念深入性、教学多样性、专业互通性5个主题。[结论]我国护理教育应参考英国、美国护理教育模式,通过注重社科知识,提升人文修养;拓展研究领域,提升学科地位;加强师资力量,改革教学方法;培养综合能力,贯彻关爱理论等方面促进护理教育发展与改革。

关键词:护理交流生;护理教育;焦点小组访谈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已不仅仅是治好病,还希望少生病。面对越来越多的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尽快扭转专业护理人员严重匮乏的局面,打造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化队伍,愈发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为应对变化的环境和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应对慢性病井喷的现状[1-2],必须构建新型护理教育培养模式。为构建新医学模式下高等护理教育培养方案,国内外护理教育的比较研究尤为重要,在此理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国内外护理教育的质性研究,2013年12月19日课题组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了解在校大学生经过2个月~4个月的英国、美国护理交流后对国内外护理教育差异的看法。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我院2014届本科护理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愿意接受访谈;②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能力佳;③赴国外进行学习、交流2个月~4月者;④打算从事护理工作者。排除标准:①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无法正常沟通者;②既往有精神病史;③患有心脏病、哮喘、严重传染病者;④近两个月发生重大家庭经济问题或个人事件影响情绪状态者。6名学生符合本研究标准,其中4名赴英国爱丁堡大学交流3个月,2名赴美国波依西大学交流2个月,平均年龄为22岁。实习医院:浙江杭州5人,浙江温州1人;实习科室4个科室或5个科室4人,5个科室或6个科室2人;籍贯浙江省4人,其他省2人;学历本科5人,研究生1人。为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其姓名以A-F代替。本研究通过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教务科审批,并取得院方支持。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3]为指导,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4-5]。访谈前向受访问者介绍研究课题,承诺保密原则,征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全程录音。研究者以一个广泛的问题“您对国内外护理教育的看法?”开始,根据受访问者的回答逐步深入,以探索国外护理与国内护理教育模式、教学方案及教学方法不同方面。访谈提纲[6-8]:①您对国内外临床护理和学校护理教学的认识和看法?②您认为国外学校教育和临床之间有无脱节?③您对国内学校课程建设有无想法?④您认为国内实习时间安排合理与否?⑤您对上课方式有什么看法,您在国外交流过程中有何感想?⑥您对国外护理同仁的评价?⑦您对国内护理同仁应具备的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评价?⑧您对国外课程、技能、素质学习以及实习之中的感悟?访谈者围绕以上主题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问。访谈前让受访者在轻松自在的交流环境下随意发展话题,但由研究者控制访谈内容,围绕主题,记录整个过程并录音,访谈结束后将访谈录音整理成文字资料,保持语言的中立性,访谈时间为90 min。

1.2.2质量控制方法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对资料进行连续、反复的分析,并总结现场笔记,对访谈内容获得总体认识。逐句阅读访谈记录,必要时电话咨询访谈对象,核对其原意是否与研究者的理解有出入,以提高资料的可信度;尽量避免个人价值对现象的理解。

1.2.3资料分析方法在24 h内将录音资料输入计算机,反复阅读、回忆当时的情景,逐字逐句分析其含义,以颜色标记的方式对各种观点和看法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各种观点和看法出现的频数,找出其共性部分,采取诠释现象学分析[9-10],归纳本研究的主题。

2结果

在访谈国际交流生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国外护理教育与国内的不同,提炼归纳出5个主题:学习自主性、实习反馈性、理念深入性、教学多样性、专业互通性。

2.1学习自主性赴英国留学的学生A修读了《护理中的关爱与情绪劳动》[11]课程,他说:“每次课程前教师鼓励我们自学,阅读足量文献,对该篇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学生B:“老师鼓励学生讲述自身见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强,教师上次课布置的预习,英国的学生都会认真地完成,在新的课程上就有自己的想法,在听教师授课后,对课程内容又有了新的认识。当时,我们做好PPT讲解的时候,老师还夸我们中国的学生做得好呢!”(自豪地笑)“我们当时都会自己去找资料,后来形成了习惯,自己会主动搜集相关课程的资料,不仅仅是阅读课本资料,在图书馆、网上、书店,我们都要去努力搜集课程作业的资料。”学生C补充道。而且班级人数少,也就十来个人,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发表感想的机会。

2.2实习反馈性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为2∶3。实验课讨论多,上课的内容浅,用生活中的小事讲述关爱的意义,通过故事感受关爱,关爱贯彻到老师对学生中,以感染学生。其中有一门课程叫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ur),讲述的就是护理关爱。爱丁堡大学具有完善的实习体系,学生可以分享在实习过程中的体会,并做相应的改进以促进下一个阶段的实习。学生C说:“作业要求及时在教学网络平台上和教师讨论,反馈给教师,并且作业要求是哈佛注释体系(references-harvard)[12],电子版、纸质版都要上交。不是由上课的教师评分,而是报给校外教师统一评分[13]。”

2.3理念深入性教育教学强调关爱的理念,在实践过程中,强调与病人的沟通。学生E:“美国护理教育很强调教学理念,每个院校的教学理念都有略微偏差,不同的教师的理念也会不一致,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思维碰撞,对学科内容有自身的理解,这对于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有效。”“美国护理强调理念。上课的内容浅,用生活的小事讲述关爱的意义,与社会学相关性很高,关注社会支持,讲授时却不是照本宣科,讲概念、理论,而是重在说案例!实际上,这样讲课更需要综合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我想说我更喜欢听这样的课程,有意思!”学生F说(微笑)。赴英美留学生都认同国外的情感护理是有价值的,当地的学生都这样说,通过故事感受关爱,这种关爱是贯彻于每个护理课程,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关爱传递到学生心中的。国外的护理人员认为清洁工也不会觉得自己卑微,人和人是平等的,护士的地位高,却也不会因此而怠慢谁,轻视谁。国内的学生常忽视了关爱的作用,认为技术好就足够了,认为不一定要态度好。

2.4教学多样性包括讲授、小组讨论、研讨会、叙事等。学生A说:“与国内上课形式最大的不同点是,教授会在每节课的上课前几天就本次上课讨论主题给出一个阅读清单,文献数量在7篇~10篇。”学生D说:“去教学实践的机会很多,学生可以自行去实验室练习,并且在实践中,有DV将自身动作行为记录下来,方便课后查看,这对于学生相互交流、自身检查有很好的效果。”在这种形式下,学生能力提高很快。

2.5专业互通性学生C说:“《护士领导力》这种课大家都可以选,《社会与健康》(Health Community)也是,不要专业背景对口,大家都可以听。”爱丁堡大学还建有一个网络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专业学生可以获取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上课时间、分享教学经验、参与互动等。学科之间的互通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纷纷获取自身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

3讨论

通过国内外护理教育现状比较及国内护理教育现状分析,对赴英国、美国交流生的访谈可以发现,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满足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也不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从“以疾病为中心”向新医学模式下的转变[14]。当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善。

3.1注重社科知识,提升人文修养爱丁堡大学的护理学科是设在人文社会科学院下,说明其对人文社科的重视度,课程设置上也非常重视人文社科知识的培养,如开设了健康与社会人文社会学院的选修课程等。受访者也纷纷表达了其选修爱丁堡大学人文社科课程后的感想,体现了爱丁堡大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协作互助能力,这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2拓展研究领域,提升学科地位赴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交流生对国内外医院护理人数等情况进行了质性对比,可初步得到浙江省杭州市护士专业能力扎实,而对病人隐私保护度不够、护士的社会地位不高;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毕业的护士动手能力较欠缺,对病人隐私保护较好,护士工作量较小,护士地位居高。这与我国国情有着密切关系,但和教育也有密切联系,培养优质的关注健康的护士这项任务显得越发紧迫,提升社会对护理教育的重视也越发紧迫。

3.3加强师资力量,改革教学方法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与英国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这取决于教学氛围和教师,教师教书育人,我们常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古语深刻地赞颂了教师的身份与地位,护理教育不仅仅是读书、实验,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个人素养、个人魅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对于一个班级、学校乃至社会,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3.4培养综合能力,贯彻关爱理论赴国外交流的学生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学生没有信仰,不懂怎样是关爱病人,他们认为我把技术练好就是对病人最大的帮助。其实不然,在国外学习过的学生发现,国外护理注重理论研究、实践操作,在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关爱、仁爱的性格,这种性格、品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他们从教师的行为、分享的故事,还有伙伴的关爱中获知了“爱”的真谛,也在早期与病人的接触过程中学会了“关爱”。这种关爱无微不至。

参考文献:

[1]王飞,张玲芝.浙江省养老护理员工作现状的质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4,13(6):515-518.

[2]曾友燕,王志红,吕伟波,等.老年人对专业家庭护理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9-10.

[3]Giorgi A.The theory,practice and evaluation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procedure[J].J Phenomenology Psychology,1997,28(2):235-260.

[4]王莹,张清.基于深度访谈的护士核心能力探讨[J].护理研究,2011,25(1B):150-151.

[5]Hawala-Druy S,Hill MH.Interdisciplinary:cultural competency and culturally congruent education for millennials in health professions[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2,32(7):772-778.

[6]赵杰刚,高木广文,细谷幸子.日本护理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现状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15):87-88.

[7]陈希萍,保颖怡,李子萍.《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护理研究,2004,18(4B):741-745.

[8]郝丽霞.全面质量管理评价在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245-246.

[9]Thompson CW,Bucher J.Meeting baccalaureate public/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education competencies in nurse-managed wellness centers[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2013,29(3):155-162.

[10]Larocco SA.Undergraduate nursing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2010,12(25):44-49.

[11]Lambert VA,Lambert CE,Petrini MA.A comparison between undergraduate nursing education in Japan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4,43(9):384-385.

[12]Susan Mitchinson.A review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beliefs of traditional and project 2000 student nurse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5,21:356-363.

[13]章莹,付伟.爱丁堡大学护理专业《健康和社会》教学模式对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启示[J].护理学报,2014,21(15):5-8.

[14]郭清,施长春,李宇阳,等.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J].健康研究,2013,33(1):1-4.

(本文编辑孙玉梅)

Qualitative study on firsthand experience of nursing exchange students to Eng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nursing education gap

Wan Yawen,Shao Hongqi,Yang Fang,et al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Zhejiang 310036 China)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研究项目,编号:2013-XZ-21-5;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3XSJ06。

作者简介万雅雯,硕士研究生,单位:310036,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 邵宏奇、杨芳(通讯作者)、郭清单位:310036,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6.022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6A-1994-03

(收稿日期:2015-01-06;修回日期:2016-05-11)

猜你喜欢

护理教育
探讨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提高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双证”获取率的途径探析
应用于不同护生的临床护理带教法研究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西部某新建本科院校护理本科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对策探讨
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开设《康复护理学》的SWOT分析
浅谈新时期护理教育的现状研究
以赛促学导向下,关于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