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护理研究进展

2016-03-09陈红珍

护理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护理

陈红珍

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护理研究进展

陈红珍

摘要:对产后尿潴留的高危因素、发生原因、预防及治疗、护理措施进行概述;提出针对高危因素及发生原因及早干预,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意义重大,及时准确判断、给予及早干预是做好产后尿潴留护理的关键。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发生原因;护理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产后6 h~8 h膀胱内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或不能完全排出者(指尽力排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100 mL)[1],或指阴道分娩后6 h内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拔除尿管后无法自行排尿或出现急性尿潴留的症状,尽管有排尿但导尿或超声后发现膀胱残余尿量仍超过150 mL[2],由于诊断标准不同,其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为0.45%~14.10%[3]。临床表现为产妇自觉小便憋胀难忍而不能排出,视诊见下腹部膨隆,有时可见充盈的膀胱轮廓,局部叩诊为浊音,膨隆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使宫底位置比正常偏高或偏向一侧。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并发症,顺产初产妇具体发生率无明确统计学资料[4]。产后尿潴留处理不及时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增多,发生后可选择听流水声、改变排尿体位、局部热敷、按摩、理疗、药物和针灸等治疗方法、目前各种治疗方法临床上缺乏大样本试验,各有效率未达成共识。留置导尿作为解除尿潴留最有效的方法,增加了尿路感染的风险。国内有报道,导尿管或尿路机械操作的病人中20%~60%的病人有尿路感染,占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约40%[5]。现将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和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高危因素

冯佩笑等[6]在对143例产妇低钳产术后排尿情况观察中发现,产后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产后血红蛋白减少量及产前导尿次数≥2次是低钳产术后尿潴留的高风险因素;产妇年龄、新生儿出生体重、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产次、白天及夜间分娩和会阴情况在尿潴留组与非尿潴留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赵艳等[7]对404例产妇阴道分娩后排尿情况的回顾性分析中发现,新生儿出生体重、总产程时间是产后尿潴留的高风险因素;产妇年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 h入量、产次、产程导尿、会阴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周燕莉等[8]发现产后尿潴留最易发生于经阴道手术产及第二产程延长者。耿宇宁等[9]发现,第1产程+第2产程≥12 h、器械助产、宫颈封闭、缩宫素静脉输注、糖代谢异常、产后初次排尿时间>6 h均是产后尿潴留的高风险因素。产后尿潴留的高危因素需开展更多的临床分析。

2发生原因

导致产妇顺产后尿潴留的原因较为复杂[10]。在产褥期,尤其在产后24 h内,由于膀胱肌张力降低,对膀胱内压的敏感性降低,加之外阴切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器械助产、区域阻滞麻醉,均可能增加尿潴留的发生[11]。

2.1心理因素产妇缺乏对分娩的正确认识,精神紧张、焦虑,产后疲劳入睡,害怕排尿引起会阴切口疼痛,不了解产后排空膀胱的重要性等均会导致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文化程度越高、经济条件越好的产妇,对疼痛敏感性越高,顾虑越多,越易发生排尿困难。

2.2排尿出口狭窄、梗阻各种原因造成胎先露长时间压迫膀胱和尿道,使膀胱、尿道黏膜充血水肿,会阴部肿胀,排尿出口狭窄、梗阻造成排尿困难。

2.3神经损伤在产后尿潴留电生理学的研究中发现,发生在脊髓反射弧以下、骶神经出口水平以下的神经损伤将导致尿潴留[9],支配膀胱的神经在分娩中发生损伤,导致膀胱感受性和顺应性下降,发生膀胱低收缩性或无收缩性尿潴留。

2.4腹压下降分娩后腹壁松弛、腹压下降,致逼尿肌收缩无力,造成排尿无力。

2.5疼痛外阴裂伤,会阴切口的疼痛,可反射性引起排尿动作的抑制或产妇因惧怕疼痛、精神紧张使尿道括约肌痉挛致排尿困难。

2.6药物因素黎梅芳等[12]在对58例产后尿潴留病人的研究中发现,其中有2例病人是因为在产前大量使用了硫酸镁等镇静药物,使膀胱肌张力降低而造成的。陆维英[13]在对60例产后尿潴留产妇的观察中发现有7例使用硫酸镁。产程中实施无痛分娩、安定、硫酸镁、莨菪类镇痛、镇静、解痉类药物的应用,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引起尿潴留在临床上已得到大量证实。耿宇宁等[9]的研究显示,分娩镇痛并非产后尿潴留的高危因素,分析原因认为目前硬膜外镇痛已达到疼痛和运动神经抑制分离,以及产妇疼痛减轻,有助于产后排尿。

2.7环境及体位因素排尿反射直接受意识支配。精神因素导致尿潴留大多受精神意识过度控制所致,主要在排尿环境不良的情况下引起[14],病房如有他人在场,缺乏私密环境使排尿受精神因素控制。另外,部分产妇因疾病原因不宜下床排尿,因不习惯床上排尿导致排尿困难。

3预防措施

临床上针对产后尿潴留开展了大量研究,除导尿能立即解除尿潴留症状外,各种治疗、护理手段有效率未达成共识,故预防产后尿潴留发生意义重大。

3.1健康教育护士对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宣教不到位,产妇和家属错误的产后休养理念也是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之一[15]。护士应将及时排尿的重要性和益处、排尿时的注意事项告知产妇及家属,并了解产妇对排尿有哪些顾虑,安慰、鼓励产妇,避免精神因素引起尿潴留。对各类有产后尿潴留高危因素的产妇要重点教育。

3 2缩短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提高产科护士对产后排尿的关注度,指导、督促产妇及时排尿,缩短产后首次排尿的时间,能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郑晓娟等[16]研究发现,产妇自行排尿时间早,尿潴留发生率低。而雷明等[17]认为,产后4 h内无论有无尿意,都应鼓励并协助产妇排尿,这是防止产后尿潴留的最有效的办法。

3.3科学管理产程严密观察产程,避免产程过长,胎先露压迫膀胱时间过久;产程中加强对产妇膀胱状况的观察,督促协助产妇及时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减少使用易诱发尿潴留的药物;严格掌握器械助产适应证,使用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保护会阴,减少分娩对产道的损伤。合理的产程管理,能有效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4治疗与护理

4.1诱导排尿采取在排尿时开启水龙头让产妇听流水声;用热水熏洗外阴;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11]的方法刺激周围神经感受器而诱导排尿,诱导排尿应鼓励产妇坐起排尿。

4.2按摩膀胱用热毛巾敷于膀胱区并给予轻柔按摩,同时将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嘱产妇排尿。膀胱高度充盈时慎用该法,防止发生膀胱破裂。

4.3热敷骶尾部有学者发现在物理诱导基础上配合热敷骶尾部可提高排尿效果。白建蕊等[18]发现,中药热敷骶尾部总有效率达93.1%。热敷骶尾部可兴奋骶髓排尿中枢,促进膀胱平滑肌有力收缩,促使排尿。另外,药物在热力作用下,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通过局部穴位,皮肤毛孔渗入经络以活血通络。

4.4热滚动法林瑶珠等[19-21]采用内盛50 ℃~70 ℃热水的热水瓶置于膀胱区(介于脐与耻骨联合之间),由上而下轻轻、缓慢行滚动式按摩15 min~30 min的热滚动法,有较理想的效果。

4.5低频脉冲电疗低频脉冲电疗仪通过放置于下腹部及骶尾部的电极片,产生脉冲电流对膀胱区的刺激,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代谢,减轻组织充血水肿,恢复膀胱器官功能[22-24]。

4.6开塞露纳肛或灌肠法开塞露纳肛、灌肠帮助排尿已得到较多临床验证。甘油具有刺激肠蠕动、诱发排便反射作用,排便反射在促使肛门括约肌舒张的同时,使膀胱括约肌收缩、尿道内及外括约肌舒张,促进排尿。舒德喜[25]将开塞露连接导尿管注入直肠7cm~9 cm,比原装容器导管插入直肠深5 cm,使药液不易外溢,完全保留于肠腔,在短时间内药液增加了直肠内容积,更有效刺激肠蠕动而促进排便,同时达到快速兴奋膀胱逼尿肌,增强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力,使产妇较快产生明显尿意而小便自通。陶选彩等[26-27]的研究认为,暖宫贴联合甘油灌肠剂灌肠较单纯甘油灌肠剂治疗效果及尿潴留改善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是暖宫贴通过热敷气海穴的温热持久保护作用,来促进膀胱、尿道水肿的消退,帮助排尿。

4.7药物治疗

4.7.1新斯的明新斯的明作为抗胆碱酯酶药物,对膀胱逼尿肌有强烈的兴奋作用,能增加膀胱逼尿肌的张力,促进排尿,临床常规使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治疗产后尿潴留。较多学者将新斯的明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尿潴留,孔淑娟等[28]在对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研究中,行左侧足三里及三阴交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比常规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有更好的疗效。李新萍等[29]在相似的研究中获得同样的结果,提示穴位与药物协同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4.7.2酚妥拉明酚妥拉明为受体阻断剂,能促进逼尿肌收缩和膀胱括约肌松弛,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促进排尿。朱文爱等[30]应用酚妥拉明联合暖宫贴解除产后顽固性尿潴留获得95.19%总有效率,比较单用酚妥拉明和单用暖宫贴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4.7.3卡孕栓卡孕栓是前列腺素(PGF2a)的衍生物,能兴奋膀胱逼尿肌,促使尿液排出。马利娥等[31-32]在对比卡孕栓与新斯的明治疗尿潴留效果中发现,卡孕栓组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更少。杜欣[33]的研究显示,卡孕栓和新斯的明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起效时间上卡孕栓组明显要比新斯的明组快,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7.4盐酸坦索罗辛α1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地松弛膀胱颈及前列腺平滑肌,而不影响逼尿肌功能。盐酸坦索罗辛作为α1受体阻滞剂,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所致尿潴留中已取得肯定的效果。袁小利[34]发现,甲硫酸新斯的明和坦索罗辛联用治疗产后尿潴留比单用甲硫酸新斯的明可明显缩短排尿时间,减少残余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沈国芳等[35]的研究显示,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优于单纯开塞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使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产后尿潴留目前少见报道,其在产后尿潴留中的作用需开展更多研究。

4.8中医中药另外,诸多学者还从中医中药角度对产后尿潴留进行研究,其治疗手段有针灸、艾灸、穴位注射、穴位按压、穴位贴敷、中药等多种形式,期待其未来研究可从现代医学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36-37]。

4.9留置导尿产妇在接受诸多干预后仍不能自行排尿,需行留置导尿解除急性尿潴留,留置尿管拔除后尿潴留问题也需给予关注[38-40]。

5小结

综上所述,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其一定高危因素。临床产后尿潴留常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治疗手段较多,各治疗手段有效率并未达成共识,临床上很少使用单一治疗手段,在使用多种治疗手段后,仍有部分病人最终需通过导尿来解除尿潴留,因此,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意义重大,而护士加强对产后首次排尿的关注,及时准确判断,给予尽早干预是做好尿潴留护理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苏珊珊,潘晓华.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及处理[J].全科护理,2014,12(18):1646-1648.

[2]Saultz JW,Tlffler WL,Shackles JY.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J].J Am Board Fampract,1991,4(5):341-344.

[3]Kekre AN,Vayanand S,Dasgupta R,etal.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J].Aeta Obstet Gyneeol Scand,2004,83(10):881-891.

[4]程燏琦.顺产后尿潴留的影响因素及循证护理[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4(5):57-58.

[5]曹桂英,何斌,王凤萍,等.六西格玛管理方法降低留置导尿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4):330-332.

[6]冯佩笑,邓惠醒,钟翠明,等.143例产妇低钳产术后排尿情况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4):546-549.

[7]赵艳,倪胜莲,卢契.404例产妇阴道分娩后排尿情况的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6C):2235-2236.

[8]周燕莉,肖春芳,欧有良.盆底肌训练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作用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92-1993.

[9]耿宇宁,王欣.阴道分娩后尿潴留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2011,39(6):676-679.

[10]丁晓芬,徐群芳.早期护理干预降低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及导尿率[J].健康研究,2014,34(6):685-686.

[1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21-223.

[12]黎梅芳,黄伴金.产后尿潴留患者临床预防及护理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4):85-87.

[13]陆维英.产后尿潴留产妇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4):93-95.

[14]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9.

[15]胡晓秋,王丹,叶绿,等.60例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44(4):306-307.

[16]郑晓娟,谭艳辉,蔡燕.护理干预对顺产分娩后排尿时间及尿潴留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3):4479-4480.

[17]雷明,唐富琴,张琳.排尿时间和排尿体位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15(1):60-61.

[18]白建蕊,郭颖艳.中药热敷骶尾部治疗尿潴留29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5):679-680.

[19]林瑶珠.热滚动按摩联合开塞露解除会阴侧切后尿潴留[J].护理学杂志,2005,20(14):28.

[20]卢等彩,李传真,于玉华,等.开塞露与热滚动按摩法治疗产后尿潴留100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33.

[21]钟素英.热滚动按摩疗法用于解除产后尿潴留[J].护理研究,2001,15(2):89.

[22]陶亚琴,史国芬.低频脉冲电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0):3281.

[23]谢秋燕,李晓雯.低频脉冲电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9):47-48.

[24]刘艳平,贺欣,黄翠霞,等.低频脉冲电子膀胱治疗仪治疗PPH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0):27-28.

[25]舒德喜.改良式开塞露灌肠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解除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9):128-129.

[26]陶选彩,朱洪辉.暖宫贴联合甘油灌肠剂应用于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6):50-51;19.

[27]黄丽侬,苏淑芬,杨惠吟,等.暖宫贴联合开塞露应用于会阴侧切后尿潴留病人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10,24(4A):879-880.

[28]孔淑娟,周旺伟,吕小平,等.同侧双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4A):879-880.

[29]李新萍,潘冬莲,黄春兰.药物穴位注射预防剖宫产术后PCEA患者尿潴留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2):1062-1064.

[30]朱文爱,周佩心,蔡淑华,等.酚妥拉明联合暖宫贴解除产后顽固性尿潴留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4):33-36.

[31]马利娥.舌下含服卡孕栓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0,9(1):85.

[32]田红雨,王渠源,唐佳松.卡孕栓与新斯的明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0):101-102.

[33]杜欣.卡孕栓治疗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9):306-307.

[34]袁小利.坦索罗辛在治疗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6,35(21):1985-1986.

[35]沈国芳,屠嫣姣.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3,25(1):180-181.

[36]张颖君.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7):504-507.

[37]贾红霞,洪旭.穴位封闭加艾灸治疗产后顽固性尿潴留效果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7):35-36.

[38]刘敏,李娟.术后留置尿管的拔除时机与尿潴留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1):1607-1610.

[39]马超群,厉萍,郑晓丽,等.改良式拔尿管法对老年人拔管后排尿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3):2127-2128.

[40]熊飞.导尿管拔管时机选择对降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0):58-59.

(本文编辑孙玉梅)

Research progress on nursing and occurrence reason of 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

Chen Hongzhen

(People’s Hospital of Lishui District Nanjing City,Nanjing 211200 China)

AbstractIt summarized the high-risk factors,cause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it put forward it had great significance to do early intervention aiming at the high risk factors and its causes and for preventing 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It was the key to judge accurately and timely and give early intervention for care of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

Key words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cause;nursing

基金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南京市卫生青年人才第三层次,编号:QRX11347;南京市溧水区2014年第一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40134。

作者简介陈红珍,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211200,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6.002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6A-1924-04

(收稿日期:2015-04-29;修回日期:2016-05-05)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玉米空秆病的发生原因及如何防治
葡萄白粉病在吐鲁番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