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现阶段麻疹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

2016-03-09苏国永柳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柳城545200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麻疹流动人口月龄

苏国永(柳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柳城 545200)

我国现阶段麻疹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

苏国永
(柳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柳城545200)

麻疹;流行性;防控策略

麻疹疫苗在全世界范围使用后,麻疹发病数及死亡数大大下降,但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发热出疹性疾病,仍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中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之一[1]。近年来我国麻疹发病率总体得到控制,但有些地区因流动人口、防控不严密等因素,麻疹疫情时有暴发,故麻疹防控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现就近年来我国麻疹的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进行概述。

1  麻疹流行现状

我国麻疹的传播与暴发流行还一直未被阻断[2]。2008~2012年麻疹发病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11~2012两年的发病率均未超过十万分之一,2012年发病6 183例,达到历史最低0.46/十万[3],2013、2014年年报告病例数分别反弹至27 646例、50 960例,近几年每年均有麻疹暴发疫情发生和报告[2]。

1.1流行季节2008~2009年均以3~6月为麻疹发病高峰[4]。2010~2013年初开始继续快速上升,至5~6月达高峰,此后开始下降[5-7]。

1.2流行地区麻疹在西部地区发病率较多的省由于采取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等预防控制措施,近年来麻疹发病率降到较低水平,但东部地区麻疹疫情有所回升[8]。从病例的地区分布看,疾病的分布以城区发病明显高于农村,这与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易感者与麻疹患者接触机会增多,流动人口的免疫水平低下有关[9]。

1.3人群分布麻疹在发病年龄分布上呈现明显双向移位现象,即<8月龄的婴儿和≥15岁的成人组麻疹发病率明显增加[10]。2012~2013年,全国均以<8月婴儿发病率最高,2012~2013年北京、天津、上海≥15岁病例所占比例均>60%,宁夏2013年发生成人为主的暴发疫情,全年≥15岁病例占77%[7]。这与国内张宁等所研究结果相似[11]。

1.4流行因素

1.4.1免疫空白与免疫水平低下免疫空白与免疫水平低下是麻疹疫情反弹的主要原因。马超[5]、富继业等[8,12-13]研究表明,近年麻疹病例中仅有10%~20%左右的人群有免疫史。人群麻疹免疫失败及免疫空白[14]、各种原因所致的易感人群积累[15]是麻疹反弹的主要原因。<8月龄的婴儿和≥15岁的成人组麻疹发病率明显增加,估计与这部分人群的免疫空白史和免疫水平比较低有关。

1.4.2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带来了大量的传染源和易感人群,增加了疫情暴发的风险[16]。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37%,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的省份,其中广东、北京、上海等地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50%[8]。而且近年来流动人口暴发麻疹疫情比例有增加趋势[17]。根据陈国翠等[18]报告,2006~2010年深圳罗湖区麻疹暴发疫情发生在流动人口为主的学校。

1.4.3医院感染控制不力医院感染控制不到位成为麻疹传播的助推因素,麻疹病毒人类普遍易感且传播能力强[19],医院交叉感染造成麻疹疫情暴发的案例各地均有报道,尤其在人群拥挤的空间,极易造成疫情暴发。祁恒春[20]报道82%的患者在发病前21天内均有医疗机构暴露史,特别是<8个月龄的病患儿,90%均有医院的暴露史;林茜等[21]报道六成暴发疫情的患者在发病前7~21天去过医院或在医院工作;2014年隆安县麻疹暴发流行的直接原因是易感人群积累和医院感染[22]。

2  麻疹防控策略

2.1提高2剂次麻疹类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提高2剂次麻疹类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是控制乃至消灭麻疹的主要策略,是预防麻疹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主要是提高适龄儿童2剂次麻疹类接种覆盖率和及时接种率,世界卫生组织美洲区采取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辅以初始强化免疫和后续免疫措施,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23]。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多部门联合等各种强有力的措施,及时做好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提高麻疹类疫苗接种率,保证儿童2剂次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均维持在95%以上,最大程度地提高麻疹类疫苗预防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

2.2开展麻疹疫苗普种与局部强化免疫相结合的措施强化免疫能够在短期内提高人群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其在麻疹控制工作中的成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对高危县作预测甄别和局部强化免疫,这种既可以形成免疫屏障又能节约工作经费的策略,是欠发达地区首选的控制与消除麻疹的策略[24]。常规免疫只是对8月龄和1岁半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由于免疫失败者和漏种等原因造成易感人群的增加,应该适时进行强化免疫,为易感人群提供了一次补种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免疫史不详或未完成2剂次免疫的人群,以便构建牢固的人群免疫屏障。

2.3适当调整免疫策略我国要彻底实现消除麻疹,对各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主要是存在初始免疫失败和继发免疫失败,其次是<8月龄的婴儿不能得到有效保护[25]。麻疹疫苗的应用使世界大部分地区控制了麻疹的暴发和流行,但麻疹病例的流行特征也发生了变化,<8月龄的婴儿和≥15岁的成人组病例明显增加。母体胎传抗体水平下降,常规免疫工作存在漏洞,无法形成有效免疫屏障是导致<8月龄的儿童发病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而多数研究表明,成人麻疹病例基本上无麻疹类疫苗免疫史。在今后控制麻疹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提出控制<8月龄婴儿病例和≥15岁的成人组病例的针对性策略,例如对育龄妇女、流动人口、医务人员、服务行业、入学入伍等人群接种1剂麻疹类疫苗[26]。

2.4流动人口麻疹控制对策有关调查表明流动人口麻疹暴发的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麻疹类疫苗接种率低,存在免疫空白,在原居住地未进行麻疹类疫苗的免疫接种,到迁入地后也未及时得到免疫;城市人口的流动和高度密集性促进了麻疹易感者与感染者之间的接触,导致麻疹发病率的升高[27]。政府应该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加强部门合作,加大对流动人口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的管理力度,合理应用各种预防接种方式方法,保证流动人口2剂次麻疹类疫苗接种率都达到95%以上,在发病率高、流动人口密集的地区可考虑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开展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活动[17]。

2.5加强冷链管理提高接种质量,提高免疫成功率,疫苗冷链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正确操作关系到疫苗接种的效果,所以预防接种单位需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进行管理,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免疫规划工作需要。

2.6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就诊人群拥挤、通风不良、就诊空间狭窄、预检分诊流于形式、消毒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有关[28]。严格执行麻疹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医务人员防护,做好麻疹疫苗接种,加强传染病属地化管理,做好空气及飞沫隔离措施是预防麻疹在医院感染的有效干预措施[29]。

2.7加强监测力度,及时规范进行麻疹疫情处置实现消除麻疹必须以高质量的麻疹监测系统为前提,以高灵敏度和高及时性为基础。及时对发生麻疹爆发疫情的地区所有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尽快对周边的易感人群进行应急接种,是避免麻疹二代病例发生的好方法[30]。

3 小结

总之,我国麻疹防控工作面临麻疹疫情反弹,发病年龄上呈现明显双向移位现象,即<8月龄的婴儿和≥15岁的成人组麻疹发病率明显增加等流行特征,免疫空白、流动人口、医院感染是导致我国麻疹疫情反弹的主要原因。为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应采取加强麻疹疫苗的免疫覆盖率,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适当调整免疫策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保障疫苗效果,控制医院感染,加强监测力度,及时规范进行麻疹疫情处置等防控措施。

[1]许松涛,张燕,王慧玲,等.中国2012年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运转情况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4,20(1):62-66.

[2]苏晓婷,张燕,李廓.我国现阶段消除麻疹可行性的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5):391-393.

[3]张秀山,吴义城,钱全,等.2005-2013年我国麻疹流行病学分析[J].军事医学,2015,39(5):360-363.

[4]马静,郝利新,罗会明,等.中国2008~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16(4):293-296.

[5]马超,郝利新,马静,等.中国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20(3):242-248.

[6]马超,郝利新,苏琪茹,等.中国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2,17(3):193-199.

[7]马超,苏琪茹,郝利新,等.中国2012-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4,20 (3):193-199.

[8]余文周,税铁军,李黎,等.全国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 (5):337-341.

[9]王兆芳.铜陵市2004-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16(4):263-265.

[10]单正妍.即墨市2015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1):288-289.

[11]张宁,任军.消除麻疹定义的变化与预防策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18(6):431-434.

[12]富继业,马天威,史如晶,等.2009-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13,28(6):1026-1028.

[13]李娟,卢莉,刘东磊,等.2005-2010年北京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措施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 (5):128-129.

[14]赫荣贵,陈宇,刘祉含.通化市2014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5,14(3):279-280.

[15]俞新莲,马姗姗,张怡盾.达到消除目标后厦门市麻疹再流行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5,21(3):234-235.

[16]杨思嘉.疫苗时代流动人口麻疹发病主要特征[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12):16-19.

[17]冯天华.流动人口麻疹流行现况及控制对策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2009,15(4):334-336.

[18]陈国翠,刘卫民.深圳市罗湖区2006-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4):528-530.

[19]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7-186.

[20]祁恒春.麻疹暴发流行与医疗机构诊疗暴露分析及防控[J].黑龙江医学,2015,39(5):575-576.

[21]林茜,周毅恒,杨月.2014年上半年大连市麻疹暴发疫情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5,32(1):39-40.

[22]农秋锋,林素琴,黄兆能.2014年广西隆安县麻疹暴发流行特征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31(10):1422-1424.

[23]Hersh B S,Tambini G,Nogueira A C,et al.Review of regionalmeasles surveillance data in the Americas,1996-99 [J].Lancet,2000,355(9219):1943-1948.

[24]卓家同.控制麻疹现状与控制策略实施进展[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1):68-71.

[25]罗小铭,张晋昕.全球麻疹消除的意义与发展现状[J].医学综述,2008,14(1):119-120.

[26]刘刚,单芙香,张顺祥.成人麻疹的流行现状及控制策略[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33(6):420-422.

[27]胡家瑜,张金芳,陶黎纳等.上海市2001~2004年麻疹爆发疫情流行病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 (6):473-475.

[28]曲江文,高志刚,丁亚兴,等.天津市2010年麻疹发病特点及高发原因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3,19(1):35-38.

[29]姚新宝,秦文,苏梅.小儿麻疹预防与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0):4967-4968.

[30]费怡,张秀英,刘军.上海市浦东新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4,10(1):23-24.

(编辑弓艳玲)

R511.1

A

2095-4441(2016)02-0152-03

2015-10-15

猜你喜欢

麻疹流动人口月龄
美国新增60例麻疹病例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引入河曲马改良建昌马杂交效果
周围的人没有患麻疹,为什么还要给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呢?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Trouble in Disney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