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输血医学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
2016-03-09张军管政禹莉梅传忠李玉云
张军,管政,禹莉,梅传忠, 李玉云
·医学教育·
我国输血医学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
张军1,管政1,禹莉2,梅传忠2, 李玉云2
[关键词]输血医学; 教育; 安全
输血是一门古老的技术,从远古时代人们敬畏血液,到古罗马斗士使用血液这种神奇的物质沐浴以期获取力量;从动物血输给动物、动物血输给人再到人血输给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1900年奥地利病理学家Karl Landsteiner对人类红细胞ABO血型系统的发现,使输血治疗发生了里程碑式的革命;随着抗凝剂、保存液的出现和输血器材的研制成功,输血才真正成为诊治疾病、挽救生命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而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输血医学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全民健康知识水平普遍提高和百姓生活幸福指数逐年攀升;而输血医学作为医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传承着从血管到血管全程管理的重要使命,对血液安全和安全输血的影响作用重大;因此发展输血医学教育,保障血液安全,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输血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本文就上述问题做一简要探讨。
1输血医学的教育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成分输血崛起开始,我国的输血医学才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交叉、兼具血液保存、实验诊断和临床治疗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随后,由于血液安全形势严峻和血液资源异常紧张,引发人们对安全输血的高度关注;而医学生如何获得输血医学的相关知识,如何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利用血液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输血医学教育,尽快把输血医学知识纳入常规医学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输血医学教育才应运而生。而西方发达国家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输血医学也得道迅速发展的机会,输血医学教育随之获得发展并逐渐步入正轨,且纷纷形成和建立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输血医学教育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0年成立了专门培养输血医学专业人才的发展机构,开始将输血医学教育纳入了正规的医学教育轨道,也为我国的输血医学教育的起步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1]。近年来,我国输血医学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无论是血液安全、用血理念,还是技术水平和仪器设备均已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接轨,与之相适应的输血医学教育却明显滞后于其他医学学科的发展[2],教育体制和构架不合理、高水平专业人才和师资队伍缺乏,是制约我国输血医学和输血医学教育向更高目标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输血医学学科至今未被我国纳入高等教育招生的专业目录,所以全国范围内开展规范培养输血专业专门人才的院所很少。医学院校输血医学教育的内容大多设置在内、外科和检验专业教材中,非独立设置课程,由于对输血医学教育的重视不够,基本无临床输血见习或实习安排,且在教学大纲内属了解内容,毕业后相关培训内容也基本没有安排。教学上除聘请血液中心、中心血站或医院输血科的个别行业专家外,无输血专业专任教师,师资力量主要来源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掌握的输血医学的相关知识大都是在校学习阶段获得的内容[3]。有限的输血医学知识,教学时数少,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陈旧,使医学生对输血知识的普及率低,造成临床输血不规范、不合理、不科学。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输血从业人员是中途改行,从事着机械、简单和重复的工作,输血医学知识和技能主要靠从实践工作中获得,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教育。绝大多数医院输血科(血库)以保存血液、配血和发血为主,主要任务是保障临床用血,极少对临床输血进行专业指导和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更谈不上在治疗上提供相关建议,有的医院并未单独设立输血科(血库),输血工作人员只能隶属于检验或其他科室,此现状与发达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
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在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开设输血医学专业,设有许多专门的、具有各自特色的与输血医学相关的必修课程。输血服务机构或血液中心90%以上的医务人员受过正规系统的输血医学教育,持有PhD或M.D学位,甚至二者兼有,而且这些人还在不断接受各类输血医学的继续教育,这些接受了正规输血医学教育的专业人员对患者是否需要输血、如何输血具有决定权[5]。
2发展输血医学教育的迫切性
本世纪初调查显示,输血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情况第一学历为中专者占了80%,最终学历为本科的约为20%,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不到2%。尽管这种情况近年来在逐渐变化,但与输血医学飞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5]。面对当前国家和全社会对输血安全的极度关注,与我国输血医学教育体系建设滞后、专业人才队伍和体制机制匮乏这样的巨大反差,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的具有高学历、高水平的输血医学专门人才。只有尽快建立系统的输血医学高等教育体系,加大对输血医学教育的支持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目前全国仅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佳木斯大学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蚌埠医学院和成都医学院等院校,或与国内具有较强实力的血液中心、输血研究机构合作,或依托本校(院)的相关专业,开设了“输血医学方向”,且设置在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或其他专业门下,如:2004年大连医科大学开始与深圳市血液中心合作,成立“大连医科大学深圳血液中心教学基地”;2007年蚌埠医学院开始招收的第一届医学检验专业(输血方向)本科生;2008年南方医科大学依托生物技术专业,正式招收输血医学方向的本科生。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目前也仅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301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等极少数单位在开展,且严格说来培养的只是与输血医学相关专业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4]。而国外方面,美国的学科分类中,在“医疗卫生与临床科学”学科群“临床实验室技术”下设有“血库技术”专业;在德国的学科分类中,在“临床实践医学”下设有“输血医学”专业;在欧洲,欧共体输血委员会提议在教学性医院内建立“输血中心”作为输血医学教育示范基地[6]。
因此尽快在高等医学教育本科目录中设置输血医学专业代码,扩大输血医学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是当前输血医学教育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3输血医学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自“十五”计划开始,国家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便已将输血医学教育纳入国家发展计(规)划,培养临床输血医学人才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需求。2001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卫生科技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即明确要求:“完成全国一体化的输血机构现代化体系,以及相关的网络化及电子信息中心化管理”,要求要制定出我国输血医学工作者的输血医学基础教育和再教育方案,制定出全民的血液和安全输血的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方案”[7]。《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85号令)》、《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国家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也都明确规定了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8];而安徽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配置标准则把相关规定更加细化,且连续五年组织专项督查检查落实情况。
上述要求极大促进了相关领域对输血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输血医学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输血医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年轻学科,单凭既往的教学模式和经验,不更新教育观念和体制,必然会在新一轮挑战中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将无法满足输血安全和科学有效用血的需要[4]。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输血医学的复杂性和神秘感,为从事输血医学医、教、研专门人才提供了探索未来和实现理想的绝佳时机[9]。因此,笔者认为未来的输血医学教育将以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输血医学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中不断渗入血液安全和安全输血的责任意识,把博爱奉献精神始终贯穿于输血医学教育实践中;优化学生汲取输血医学知识的途径,巩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的学生能否在输血医学教育、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中担当重任等是对输血医学教育工作者的新挑战。
总之,发展输血医学教育,可以提高输血治疗水平和促进输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培养输血医学专门人才和提高科学研究素养,对系统掌握输血医学知识,科学利用宝贵的血液资源,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满足不同机构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推动我国输血事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作为输血医学教育工作者,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不断学习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努力完善知识结构,只有自身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学、服务临床、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1]欧阳旋,汤旭东,黎一华.博爱奉献精神在输血医学教育中效果的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7):1105-1106.
[2]刘忠.以学科建设促进输血医学的发展[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4-5.
[3]王峰,丁增桥,曾华安,等. 医学院校输血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8):121-122.
[4]王文敬,覃月秋,劳海苗,等.关于我国输血医学高等教育的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2):83-85.
[5]胡兴斌,穆士杰,张献清.我国输血医学教育现状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584-586.
[6]黄霞.设立输血医学学科的必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1):1874-187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科技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S].2004-06-03 http://www.moh.gov.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85号令)[S].2012.
[9]Vyas GN.Participating in the evolution of transfusion medicine from a dispensary into a discipline[J].Transfus Med Rev,2008,22(2):162-167.
[作者单位] 1.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输血科,安徽 蚌埠 233004;2.蚌埠医学院 医学检验系,安徽 蚌埠 233000 张军(1968-),男,主任技师,医学学士。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4.059
[中图分类号]R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4-0496-03
(收稿日期: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