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沟通方式在聋哑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2016-03-08廖丽华吴荷玉
杨 英 廖丽华 时 丹 吴荷玉
无声沟通方式在聋哑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杨 英 廖丽华 时 丹 吴荷玉
目的:探讨使用无声沟通方式与聋哑患者在手术中进行交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我科收治的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175例聋哑患者,通过一系列“无声沟通方式”的护理活动,和患者建立了有效的互动,进一步了解他们所需,减少恐惧、焦虑感。结果:无声沟通方式运用后,聋哑患者能够主动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主动配合手术,使手术能够顺利完成。结论:无声沟通最终使聋哑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有效地保障了手术安全。
无声沟通;护理手语;聋哑患者;卡片展示
我院是“七彩梦行动计划”(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启动的定点手术医院。我省每年项目指标220台,其中三分之二的救助患者在我院完成手术,平均每年手术量约140台。语言性沟通是护理中最主要的沟通方式,因聋哑患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限,特别是聋哑儿童,几乎很难与他们进行正常的心理沟通,我院通过无声沟通方式,使聋哑患者可以有效地与正常人进行交流,针对聋哑儿童这一特殊患儿群体进行有效沟通,减轻其恐惧心理,告知术前访视相关内容,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当天的护理活动,是手术室护士护理工作中的一大挑战,也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我科使用无声沟通方式与聋哑患者交流,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2月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聋哑患者175例,其中男120例,女55例。年龄:6岁以下患儿140例,6~18岁28例,18岁以上7例。
1.2 方法
1.2.1 手术室护理手语 对于失聪的患儿来说,手语是他们进行日常交流的语言。通过手、胳膊、上半身和面部传递语言信号[2],与外界联系。针对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沟通的语言,通过手语,使其理解,主动配合,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语言。(1)访视手语。你好!会手语吗?我会。我是手术室护士某某,请出示你的腕带,核对的相关事项及术前访视单上宣教内容。明天手术,我将全程陪同你,有需求请告知我,我会尽力帮助你,手术前避免外出,防止感冒。(2)术日手语。等待室语言:你好!不要紧张、害怕,还认识我吗?介绍自己。核对语言: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房、床号、手术部位。进手术间语言:手术床太窄请你慢慢移到旁边手术床上,手摸床两边,睡到正中间,为防止你移动坠床、摔伤,将为你约束腿、双手,请配合。手术是全身麻醉,就如睡着一样,整个过程无感觉。现在为你行静脉穿刺,请握紧拳头,松拳,穿刺成功,你真棒,谢谢配合!手术完毕语言:手术结束了,请不要躁动,张口呼吸,马上送你回病房。
1.2.2 学习形式 (1)专业老师指导。手语范围确定后,与聋哑学校老师沟通,提供我们需要学习手语的目的与内容,老师备课。约定时间,一般周末进行,请老师到科室手把手教导手术室护士学习手语,护士配音,老师演示。(2)影视教学。手术室工作忙,在短时间掌握以上内容手语,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在聋哑学校老师教导学习时,将教学的过程录制下来,传输于本院手术室学习网站,供大家学习。再次邀请聋哑学校老师检查强化学习效果,挑选两名学习优秀者,分别扮演患者和工作人员,将以上内容按步骤用手语演示一套完整的教学片,配备文字、声音、音乐,录制存放于每个手术间的电脑显示器上,为大家创造反复学习的条件。不断加深记忆,熟练掌握手语,服务于临床。(3)病房学习。为病房提供以上教学内容,每间病房内都有电视,术前1 d让患者及家属观看,熟悉手术室场景及护理相关知识,护理措施的作用、注意事项。减少恐惧,主动配合。
1.2.3 针对儿童制作和展示卡片 聋哑患儿失听、失语,一般只能靠手势、目光、手语、肢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来与别人进行沟通[3],针对这些,制订了一系列的无声沟通方式,其中我科开展了以自制“术前宣教儿童漫画手册”这一无声沟通形式,和家属一起对聋哑患儿进行围手术期的特色护理,克服了我们与聋哑患儿的沟通障碍,利用术前访视,使患儿对手术有初步的理解,对于第2天手术不陌生、不抗拒,从而能顺利完成手术。
1.2.4 针对成人“图卡”式交流 成年聋哑患者是有理解能力和自己想法的,但由于生理缺陷,不能与其他人正常进行交流,所以手术过程中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严重的时候还会影响护理、麻醉和手术的进行。通过“图卡”[4]进行术前交流,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相关内容,能够很好地主动配合手术。(1)手术室环境图片。因手语不能具体表达场景,制作手术床、无影灯、麻醉机、手术工作人员等图片,使其进一步了解手术人员工作场景,减少进手术室后的陌生感,增加患者的信任感。绝大多数患者与家属并不知道,一台手术是由手术医师、手术助手、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共同协作完成。在进行术前准备时,患者往往误解为手术室护士或麻醉医师为其手术,无信任感。观看图片后,知道1台手术不是1个人而是1个团队完成的工作。能正常交流的患者,我们可以解释。但对聋哑患者来说,我们学习手语有限,即使他们表达,我们也无从了解其心理活动。只有在术前做好预见性、细致的访视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做好有效沟通,使患者产生安全感。(2)禁食、禁饮图片。制作禁食、禁饮的时间及作用的图片,避免因口头告知患者或家属,而误解为进食、进饮,因“禁”与“进”同音,导致手术延后或取消。(3)手术野皮肤准备图片。剃光头是最好的选择,但女性患者一般都不会接受。以外耳道口为圆心,剃除周边5~6 cm以内头发,其余长发向健侧方向编成多条小辫,末端发卡固定,将此发型制成图片,患者观看,一目了然,欣然接受。
1.2.5 写字板交流 使用手语,因为我科使用手语不是专业的,所以有其局限性,不可能知道所有手语的表达方式。可使用小型写字板,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患者写出自己的顾虑、需求等等,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心理;术日可利用写字板进行安全核查,写上请告知你姓名、年龄、手术部位及需求的眉栏,方便患者准确表达自己的信息和需求,为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2 结 果
通过一系列“无声沟通方式”的护理活动,包括制定手术室护理手语的规范,通过专业老师指导、影视教学、针对聋哑患者制作有关手术室术前准备相关内容的图片等方法进行系统学习,与患者进行制作“漫画手册”、图卡、手语、写字板式交流,使175例患者均能主动与我们进行交流,主动配合手术,使手术能够顺利完成。
3 讨 论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在正常人眼里,都会觉得恐惧、害怕,那么对于聋哑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来说更是无法接受,可能会对他们的记忆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5]。我科通过一系列“无声沟通方式”的护理活动,和患者建立了有效互动,进一步了解他们所需,减少恐惧、焦虑感,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有重要的医学伦理价值[6]。杜绝了因进食、进饮,而使手术不能预期进行,提高了择期手术完善率。让特殊患者,治病的过程中有归属感,得到应有的尊重。洗手间内,媒体不停滚动播放手语教学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使很多手术医师、麻醉医师等都自觉的学会了很多手语,为聋哑患者提供更广泛优质的服务。
在提倡人文关怀的理念下,针对聋哑患者,手术室护士爱护、疼惜、关心了解患者,用无声的沟通方式使患者用心接受医护人员,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和依赖,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最终使聋哑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有效保障手术安全。走入患者的生活,把护理工作做得更广泛、细致,在人力资源允许的情况下,专科护士到聋哑学校去脱产学习一段时间手语等,为临床规范一套护理手语,聋哑患者再不会出现无助、无力、无奈感。
[1] 宋海英,王庆华,刘骙骙,等.术前访视对老年胃癌患者心身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24):53-55.
[2] 李俊宏,丁国盛.手语和口语理解及产生的脑机制对比[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9):1560-1569.
[3] 卜娜分,邱菲菲.聋哑患者在外科围手术期的特殊护理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2):1735-1738.
[4] 刘 红,黄 冰,薛菊兰,等.“图卡”式沟通在聋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4):463-465.
[5] 郭子君.手术室患者全程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9,24(24):56-57.
[6] 梨巧玲.提示图对解决机器通气患者沟通障碍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5):111-113.
(本文编辑 刘学英)
430022 武汉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术室
杨英: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2014LC040)
2015-12-28)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