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与腹腔镜合用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2016-03-08林妙飞
林妙飞
广东省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527200
宫腔镜与腹腔镜合用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林妙飞
广东省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527200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合用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选用宫腔镜下治疗子宫肌瘤,实验组选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随访,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合用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防止子宫肌瘤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子宫肌瘤;腹腔镜;宫腔镜;治疗效果
子宫肌瘤是一种发病率高、易反复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白带异常,月经失调等,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健康。手术切除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以往的传统术式具有创伤大、出血量多等特点,不利于患者康复。为了提高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笔者选择2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其效果显著,现分析及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48例被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4例,年龄32~58岁,平均(43.57±9.64)岁;病程0.5~4年,平均(2.23±0.45)年;肌瘤类型:9例多发肌瘤,15例单发肌瘤;肌瘤大小在0.60~4.90cm之间,平均(2.68±0.33)cm。实验组24例,年龄30~59岁,平均(44.05±8.21)岁;病程0.5~5年,平均(2.42±0.48)年;肌瘤类型:10例多发肌瘤,14例单发肌瘤;肌瘤大小在0.50~5.00cm之间,平均(2.71±0.39)cm。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者。两组患者年龄、病程、肌瘤类型、大小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使用腹腔镜下治疗子宫肌瘤。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选择月经干净后3~5天手术,手术前夜指导患者将米索前列醇片置入阴道深处,以扩张、软化宫颈。嘱患者术前必须排空膀胱,行椎管内麻醉,患者取截石位,用0.5%碘伏溶液进行常规阴道冲洗消毒和外阴消毒。用阴道内窥器扩张并暴露宫颈,再用探针测量宫腔深度,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以膨宫,再缓慢置入宫腔镜,等到宫腔膨胀充盈、视野清晰时即可观察子宫情况,并行不同类型的肌瘤摘除术(①肌瘤相对较大的:先切割成小块状,再逐一取出;②带蒂肌瘤且直接暴露的:采用环形电极把肌瘤和蒂部切除,取出;③带蒂肌瘤但无直接暴露的:先从肌瘤两端着手进行切除,再剔除蒂部;④蒂部形态粗大且位置较深的:也是从肌瘤两端开始并切除;⑤肌瘤无蒂的:逐级分层摘除即可)。
实验组使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具体操作为:术前准备与对照组相同,采用全麻方式,并行常规消毒。先用阴道内窥器扩张阴道、暴露宫颈,固定宫颈前唇,往宫颈处连续加入生理盐水以膨宫,按常规操作置入腹腔镜观察患者的子宫肌瘤、子宫以两侧附件情况。然后为能更好地分离子宫外粘连组织,在患者下腹部左右两侧对称加入两个直径5mm的穿刺套管,套管内插进拔杆或无齿抓钳,以推开肠管。最后,在宫腔镜下行肌瘤摘除术,方法与对照组操作相同。
两组患者术后均行抗炎、收缩子宫、止血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事件。术后3个月,随访记录复发情况。疗效评定[1]:明显好转:肌瘤完全消失或肌瘤大小与术前相比减小40%以上;好转:肌瘤大小与术前相比减小20%~4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好转率=明显好转率+好转率。复发标准评定[2]:常规妇检和阴道B超检查证实出现新的子宫肌瘤。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效果比较 实验组总好转率为91.67%(明显好转13例,好转9例,无效2例);对照组总好转率为79.17%(明显好转9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提示实验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
2.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出现1例尾骨痛,1例下腹隐痛,不良反应发生率8.33%;对照组出现2例尾骨痛,1例下腹隐痛,2例月经量多,不良反应发生率20.83%。提示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术后3个月随访,实验组无子宫肌瘤复发,其复发率为0。对照组出现2例复发,其复发率8.33%。提示对照组的复发率明显更高(p<0.05)。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器械的不断创新,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相比,利用微创技术的宫腔镜、腹腔镜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的特点,更受广大医患的青睐。宫腔镜能使术者直接清楚地查看宫腔内情况,了解肌瘤类型并选择合适的切除方式。腹腔镜能使手术范围视野更清晰,更清楚了解腹腔内的情况,同时还能有效地对粘连组织进行分解剥离,解决宫腔粘连问题[3]。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颈瘤,互相结合两者的优势,弥补双方不足之处,更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文研究使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随访,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宫腔镜与腹腔镜合用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防止子宫肌瘤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1]何赟.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多发性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0):5571-5572.
[2]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7-210.
[3]张文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3(34):92.
R737.33
A
1672-5018(2016)07-0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