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双孔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5例临床分析
2016-03-08潘福茂
潘福茂
·临床医学·
·短篇论著·
锥双孔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5例临床分析
潘福茂
慢性硬膜下血肿;锥双孔
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笔者对4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锥双孔置管引流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男29例,女16例,年龄50~81岁,平均65.4岁,40例有明确外伤史,5例不明确,头痛35例,一侧肢体无力32例,嗜睡13例,昏迷2例,CT示:病灶均位于额颞顶部,单侧血肿34例,双侧血肿11例,血肿量约40~170 ml,等密度37例,高低密度8例,中线结构移位<10 mm 15例,10~20 mm 30例。
1.2 治疗方法 45例患者全部采用锥双孔置管引流术,据CT标记血肿最大层面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麻成功后,取颅骨锥在最高点锥孔,有突破感时,拔出颅骨锥,见暗红色液体流出,置入硅胶引流管,深约3 cm,固定后,外接三通阀门,连接无菌生理盐水。采用上述方法在最低点处置入硅胶引流管,外接无菌脑室引流器,打开生理盐水冲洗,最低点处引流管开放,流出冲洗液,至冲洗液清亮。术后送患者回病房,在病房冲洗2 000 ml/d,复查颅脑CT引流彻底后拔管。
2 结果
本组45例患者,引流3~5 d,有2例(4.4%)出现少量气颅,1例(2.2%)出现少量硬膜下积液,未行特殊处理,其余均治愈,无出血、癫痫、颅内感染等并发症。45例患者随访3个月,无一例血肿复发。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系指头部外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好发于小儿及中老年人,临床以单侧血肿为主,双侧血肿约占8.0%~15.0%[1-2],大多有头部外伤史,由于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颅腔容积相对增大,外伤时脑组织在颅腔内移动度较大,最易撕破自大脑表面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其次静脉窦、蛛网膜颗粒或硬膜下水瘤受损出血[1]。
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扩大,目前认为血肿外膜新生血管形成及再生、局部炎性反应、局部纤溶亢进等因素有关[3]。由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无自愈倾向,故对于有症状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4]。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主要适用于血肿包膜较厚,钙化明显的患者。而钻孔引流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损伤大,对于年龄大伴有心功能不全者,风险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锥单孔引流有血肿清除不彻底的可能,导致血肿复发。而锥双孔具有对口引流冲洗的作用,使血肿能够彻底排出。锥双孔置管引流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2)不受年龄及合并其他疾病的限制;(3)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医疗费用低。
由于锥双孔置管引流有可能引起颅内出血、颅内积气、颅内感染、脑疝等并发症,操作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锥颅时,应避开硬膜上的血管(主要是脑膜中动脉,位于颧弓中点上4 cm及额骨颧突后3 cm),以防引起出血,如锥孔后发现流出鲜红色液体或血凝块,应立即复查颅脑CT,据CT结果进一步处理。(2)每次更换生理盐水时,使用三通阀门排气,预防颅内积气。(3)注意冲洗液出入量平衡,预防引流不畅引起的脑疝。(4)严格无菌操作,预防颅内感染。(5)冲洗液清亮后,复查颅脑CT后再拔管。
总之,锥双孔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疗效确切,在临床应用效果好。
[1] 王忠诚. 神经外科学[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42.
[2] 李宏宇,杜杭根,田勇.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诊治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 2011, 16(2): 216-217. DOI:10.3969/j.issn.1009-7147.2011.02.038.
[3] 武琼.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3, 19(14): 2502-2504. DOI:10.3969/j.issn.1006-2084.2013.14.002.
[4] Boviatsis EJ, Kouyialis AT, Sakas DE. Misdiagnosis of bilateral isodense 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s[J]. Hosp Med, 2003, 64(6): 374-375. DOI:10.12968/hosp.2003.64.6.374.
(本文编辑:林永丽)
262600 山东 临朐,临朐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R651.15
B [DOI] 10.3969/j.issn.1009-0754.2016.05.030
2016-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