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咏恬吟诵真情

2016-03-07涂新法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范读激情感情

涂新法

《我爱这土地》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一首现代诗。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为了引导学生感悟这种情感,笔者采用了以读启悟的教学方式。

一、专题讲座打基础

现行教材没有朗读知识和技巧的系统介绍。平时教学中,教师大多是结合课文做些零散的讲解和指导。这样教学,学生对知识和技巧的了解不全面、不具体,往往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教学诗歌之前,教师先给学生做一个朗读专题讲座,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教学本课时,教师课前把印好的讲义发给学生,让他们初步了解节奏、停顿、连接、重音、语速、语调、语气和朗读符号等基本知识。教师特别向学生说明了“节奏”的含义——节奏,是朗读时带有规律性的变化,是描述整体特征的;节奏与语速有关系,但不是一回事,语速表示说话快慢,节奏包括起伏、强弱等。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节奏”的含义,教师还为学生播放了荆州花鼓戏《王瞎子闹店》。戏中,主角上场后逐步递加、循环反复地数1—9这几个数字,虽然内容单一,但演员靠朗诵的节奏变化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看完这段经典戏曲,学生对“节奏”有了直观的认识与把握。

二、静气按节吟诗韵

吟诗韵可以按由浅入深的顺序,分三步走。

1.初读:读准字音和句子

要求能用普通话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特别要注意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上的差异以及多音字、形近字、儿化与变读等。初读一般在预习时落实。课堂上,教师通过检查,了解学生的整体掌握水平。检查时应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以便发现问题。

2.再读:读出节奏和诗韵

(1)整体感知,把握基调。诗歌一般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或欢乐,或悲伤,或寂寞,或闲适……朗诵诗歌要从整体上把握感情基调。《我爱这土地》创作于1938年,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和为国献身的精神,朗读时要读出深沉、悲愤的感情。

(2)设计技巧,感受诗韵。教师可以通过范读、讲解等方式指导学生划分节奏,标记停顿、连接、重音、语气强弱等。教学中,教师经过引导,学生做了这样的朗读形式设计: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共10句,除第1句和第7句稍短以外,其余8句字数都在11—14字之间,每句都可以分成三个小层,内部停顿位置也大致相同,但相似之中又有变化,再加上设计重音后声音轻重、语调高低的不同,就形成了诗歌的韵律节奏之美。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逐步感受到了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和音乐美。

3.三读:体会感情和意境

课标关于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要做到这一点,正确解读文本是前提。教学这首诗,学生如果不了解中华民族当时所受的灾难,不了解全民同仇敌忾、齐心抗日的背景,就无法读出诗人深沉的爱国感情。朗诵“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我们应该想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和屠杀,感受到人民的苦难和不屈的反抗;品味“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我们应该想到诗人对胜利的期盼和渴望;朗诵“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以及“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则应感受到诗人献身祖国的崇高情怀。

读可以促悟,悟也可以促读。在深入理解文本后,进一步走进作品,优化朗读设计,朗读的情感就会更浓郁。

三、激情范读最感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文写得再好,朗读技巧再多,朗诵者如果缺乏感情,也难以打动人。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感?

1.创设情境作铺垫,未成曲调先有情

由于阅历与积累有限,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和感情。教师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再现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某些生活经历,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开课时,教师播放了南京大屠杀和“九三”阅兵的视频片段。这样的情境创设较好地酝酿了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

2.激情范读最感人,情到深处效果优

教师激情范读不仅能感染学生,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宜昌名师杨邦俊自述朗诵时“不怕丑”。诵读时,他或浅吟,或长啸,倾心投入,激情四射。乍听那宜都口音的朗诵,听者心底或许泛起“歇斯底里”“神经病”之类的词,但很快你就会被感染,进而佩服并以为妙绝。梁实秋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里描述老师徐锦澄朗诵课文的情景:“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

《我爱这土地》笔者教过多次。以前指导朗读时,笔者大多是播放网上找来的朗读音(视)频。这节课,笔者大胆摒弃了以往的做法,安排了两次范读。范读收到了预期效果,尤其是第二次范读意外地读出了激情。学生的感情被点燃,他们在苍凉悲壮的大漠敦煌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怀着对祖国的爱以及对侵略者的恨,想象着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与侵略,一齐朗诵诗歌。这次朗诵震撼人心,成为整堂课的高潮和亮点。

(作者单位:天门市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范读激情感情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