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CIPO模型四个维度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优化策略

2016-03-0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余 靖

(南开大学 软件学院,天津 30007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601)



从CIPO模型四个维度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优化策略

余 靖

(南开大学 软件学院,天津 30007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以APP软件、二维码、微博、手机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呈现出迅猛的发展,使得海量的资讯和信息被个体自主广泛传播,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交互分享。论文首先概述了CIPO模型,其次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深入探讨了优化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CIPO模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

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社会各界都极为重视大学生的“成才”、“成人”、“成长”。从目前来看,高校学生的主力军已经由90后来担任,他们个性张扬、活泼、阳光,也愿意去接受新鲜事物[1],而APP软件、二维码、微博、手机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快捷方便、互动性强、时效性高、信息量大等特点更是成为了青年大学生的新宠,成为了他们获取各类资讯的主要渠道之一。[2]

一 CIPO模型概述

CIPO模型是北京师范大学张金宝教授在2008年10月首次提出的[3],CIPO模型是建立在CIPP模型(国际知名项目评估模型)的基础之上,同时结合张金宝教授在教师教育信息化、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都等方面多年的研究,CIPO模型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情境(Context)、投入(Input)、过程(Process)、结果(Outcome),CIPO模型能够有效引导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和分析。

二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情境营造不佳

从目前来看,很多大学生都不知道所在高校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一些大学生愿意主动关注思政教育平台,但是高校所建立的思政教育平台往往功能较为单一,内容较为枯燥,完全没有结合90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身心特点,自然也很难让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理想水平。[4]

(二)资源投入不足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疑需要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才能够将工作做好、做细,但是很多高校都对这方面的投入资金较少,投入显然不足。

(三)过程控制不够

目前很多利用新媒体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都严重缺少互动,其新媒体平台在内很多时候都仅仅只起到发布信息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没有采取足够的后续过程控制力度,还处于传统面对面、单向式、被动式的教育方式。

(四)结果转化不力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果转化的主要标准是是否能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进行积极正面影响。但由于过程控制、资源投入、情境营造的不足,结果往往显得转化不力,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1]。

三 优化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营造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

基于现代科学教育理论来看,是否能够成功开展教育活动往往会与是否有效营造教育情境密切相关。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对教育情境的营造予以高度重视,认为被教育者在良好的教育情境下可以被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进而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这一理念同样也适用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CNIC)的2014年的调查数据表明:高达63.5%的大学生都会应用网络游戏,为何在大学生群体网络游戏的使用率如此之高,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在于网络游戏能够为大学生提供酷炫的游戏情境、有趣的游戏情节、特定的游戏角色,能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5]网络游戏并非洪水猛兽,只要我们善于利用,那么必然能够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例如,我们可以开发一些平板电脑、手机等可以玩的红色游戏应用程序,将中国革命历史、传统美德教育等内容融入其中,那么必然可以营造出让大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另外,还可以利用微电影等新媒体技术来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例如某高校就开展了“青春励志·扬帆远航”献给我的母校微电影比赛,吸引了大量的学生纷纷参与,把对母校的感激和热爱用视频的形式表达出来。其中,微电影“忆·青春”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被人民网“最美中国”栏目收录,该影片记录了母校的每一个角落,把母校的美景和对大学的回忆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用画面引导所有学生珍惜青春,自强自立,用心去体验、遵守社会道德、享受大学生活。

(二)高校要加大资源投入打造趣味性新媒体教育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新媒体的作用,要保持宽容、包容的态度去了解APP软件、二维码、网络、QQ、微信、微博等一系列的新应用和新媒体,要基于主动、积极的角度来将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教学挖掘。与此同时,还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打造趣味性新媒体教育平台,要用正面的内容、活泼的语言、高雅的格调、清新的风格、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提升新媒体教育平台的人气,吸引大学生的参与。[6]

例如某高校机械学院就投入专款来搭建了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学工在线微信公众平台,构建了立体化、多渠道、全方位的网络思想教育新模式,广泛应用于机械学院储运、热工、机械、安全等专业,由四名辅导员负责管理平台。为了能够进一步掌握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听取同学们更多的声音,了解同学们的需求,同时提高学生对学工在线微信公众平台的认识程度与关注度,增加其服务性与功能性,在校学生工作部的指导下,该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在平台上线之前还专门实施了一项关于学生工作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问卷调查活动,为学校进一步完善学工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此次调查工作持续两周时间,调查对象涉及该院本科生四个年级和研究生三个年级,每个班级抽取两名学生参与调查。调查前期,先后组织两次专题讨论会进行工作安排和部署,并经过三次修改,最终确定了此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及形式。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使调查结果更具真实性与有效性,在发放问卷前让同学们用一周时间熟悉微信公众平台各项功能,并收集本班学生的使用建议,最终在相关老师的组织下填写问卷。经过严格审核,最终整理出82份符合要求的问卷,并及时对问卷调查做了相关分析研究,形成了关于学生工作在线微信公众平台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通过此次调查,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例如,如何加大该平台的影响力,如何完善和改进版块设置,如何使平台操作更加简洁、高效等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学们还就微信平台服务内容、回复方式以及对于一些具有时效性的内容应及时、高频更新等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对学工在线微信平台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实践证明:打造趣味性新媒体教育平台对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极为有利,该院96.2%的学生加入了平台,应用效果较佳。

(三)教师要提升新媒体素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控制

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应该紧密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不仅仅要成为学生学业学习的引路人,而且还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要合理利用新媒体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且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新媒体技术。[7]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新媒体素养,要在平时努力学习新工具、新媒体。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要注意加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控制,对于大学生平时关注的问题、话题,教师既要热情、主动、及时地予以回复,又要坚持以积极、正确的姿态去合理引导学生,以便能够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8]此外,各年级辅导员充分利用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中国大学生在线、QQ等网络工具开展日常的学生辅导工作,划分网络班级,在现实中、网络中紧密的同学生在一起,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网络的交互性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学生可方便的与辅导员沟通交流;辅导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现实表现,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或对质疑问题予以解答、辅导,从而彻底改变传统面对面、单向式、被动式的教育方式。

(四)利用微平台开展学生工作,丰富校园社团活动。

社团作为广大青年学子开展学生活动的主要组织,目前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微平台来开展活动。众所周知,微媒体通常都具有群组功能,只要加入到了群组之后,就能够对所关注领域的动态予以实时接收,信息的接收和信息的发布无疑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组织形式活泼,组员交流沟通的积极性强,大学生可以通过群组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结识到更多具有相同目标、相同爱好的同学,因此,可以利用微平台来定期开展一些新颖时尚、主题健康向上、有利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校园社团活动,

也能够增加社团成员的归属感、凝聚力。此外,高校团委、学生工作部等单位可以利用飞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校园德育网站等为依托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渠道、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构建社团微媒体信息发布平台,让微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便能够更好地营造活泼生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线上线下融合打造品牌活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转化力

优化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务必要注意线上线下融合,通过文艺演出、情景模拟、交流研讨、参观考察、主题演讲、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来吸引大学生参加活动,进而打造品牌活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转化力。如某高校团委组织开展了“青春励志,驿路风华”之“品读红色经典·唱响励志旋律”网上读书与红歌传唱活动。同学们通过网络阅读红色经典书籍,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充分体会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并且还组织大家开展红歌传唱大赛、读书心得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激起了同学们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励学生学习先辈们那份不畏艰辛、拼搏奉献的精神,同时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

参考文献:

[1]余东晖.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102-106.

[2]邓红彬.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1,(1):131-134.

[3]郁海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11):154-156.

[4]王焕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8):109-114.

[5]高明,戴晓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8):156-160.

[6]刘炜.当前大学生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现实症结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7):178-182.

[7]黄宦霖.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探析[J].广西教育,2015,(3):123-126.

[8]王双阳,张景书.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5,(1):181-184.

(责任编校:张京华)

作者简介:余靖(1981-),女,安徽芜湖人,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思想政治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网络时代高职学生德育素质提升系统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3szxm108);2015年安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媒体视域下弱关系信息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690)。

收稿日期:2015-11-03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2-0103-02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