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山抗震精神的文化解读

2016-03-07何新生高馨田华高金操

关键词:农耕唐山抗震

何新生,高馨,田华,高金操

(1.华北理工大学 出版管理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市体育局,河北 唐山 063000; 3.华北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唐山抗震精神的文化解读

何新生1,高馨1,田华2,高金操3

(1.华北理工大学 出版管理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市体育局,河北 唐山 063000; 3.华北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唐山;抗震精神;历史;文化解读

40年前,唐山人民经历了历史上极端惨烈的自然灾害,抗震中唐山人民展示出“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不仅战胜了自然灾害,也使唐山人民在灾后的重建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任何一种精神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唐山地震精神与唐山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密切相关。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距离那场史无前例的重大灾难已过了四十个年头。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过那场大劫难的幸存者,四十年来,无时不刻不为那种惨痛的记忆而惊悸,也无时不刻不为唐山人民在抗震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所感染和激励。“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不仅使唐山人民战胜了历史上极端惨烈的自然灾害,也使唐山人民在灾后的重建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但抗震精神的展现绝不是一蹴而就、应急而发的,他与唐山人民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文化决定观念,观念指导行动,行动表现精神。由此可见,任何一种精神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没有文化底蕴支撑的精神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发掘唐山抗震精神隐含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我们找到根植于骨子与血脉中的精髓与基因,结合时代特点,进一步发扬光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育更多的精神力量。

一、滦河古代文化是唐山抗震精神的文化底蕴

唐山位于华夏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的燕山南麓,经滦河孕育灌溉,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久远厚重的文化底蕴。“滦河为唐山的先民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水源,因此滦河两岸成为了唐山人类最早的居住地。”考古发现证明迁安爪村、玉田孟家泉、迁西西寨等遗址拥有大量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物,说明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便有先民从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而孟家泉遗址被认为是北京人文化东传的一个地点,迁安安新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兼具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特征的陶器,更是不同文化在这里融合的证明。

唐山之地连接长城内外,处于中原和边疆交接地带的咽喉要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等北方游牧民族通过迁徙、战争等方式与当地的汉民族频繁往来,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接触、碰撞和角力提供了可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唐山地区逐渐形成了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主流、吸收融汇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之精华的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王士立认为,“滦河孕育了唐山的历史和文化”,唐山文化是滦河文化的一部分,滦河流域的古代文化经历了数千年,形成了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两个主导文化形态。

无论是农耕文化还是游牧文化,其核心都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孕育了以儒家精神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基础,这一文化注重道德践履,讲求仁义礼智信。在个人与他人、社会、群体的关系问题上,始终贯穿着“公忠”的道德精神,强调“舍己从人”、“先人后己”、“舍己为群”,以义为重,以国家、民族之大义为先。这些思想在我国传统典籍中均有记载。《诗经》中“夙夜在公”,《书经》:“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孟子》的“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班固《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如果说农耕文化是对自然的一种温和改造,那游牧文化则更多的体现出在与大自然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自强不息、人定胜天的信念。《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农耕文化的柔韧和谐与游牧文化的无畏无惧在唐山这块土壤汇聚,并在与大自然展开的前所未有的殊死搏斗中迸发出来,形成在灾害面前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

二、近现代工业文化是唐山抗震精神的催化剂

唐山是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和教育事业开创之地,可以说近代唐山的崛起和近代工业文明的形成与洋务运动密不可分。洋务学堂的创办是唐山近代工业和文化发展的结果,同时进步的教育能够传播先进的思想,引领唐山工业的发展。中国第一座近代煤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瓷均在这里诞生,电力、纺织、陶瓷、机械等近代工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唐山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对器物方面进行改良,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封闭的小农生产方式的碰撞,对传统观念和传统文化的挑战。洋务运动本身体现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奋斗的精神。早期的洋务学堂更在不断发展中吸纳新思想,1905年10月,在唐山镇西郊建立的学校,先后更名为“唐山路矿学堂”、“唐山铁路学校”、“唐山工业专科学校”等,五四时期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宣扬科学与民主精神。唐山之地作为中国近代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富强、民主的基地,将这些精神付诸实践。

近代工业的开创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改变了唐山地区传统的劳作方式,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农业社会需要稳定的社会分工,近代工业经济则是机器大生产,求新求变。唐山地区最早经历由农耕文化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历史嬗变,其探索、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早已随时代的变迁融入唐山人的血脉之中。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使得当地居民从相对封闭的以家庭为中心的生产关系中逐渐解脱出来,工业社会使得成员之间进行大规模的流动成为可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和频繁的联系,增加了彼此的合作和互助。此外,比起传统农耕劳作方式,近代工业如煤炭开采等增添了灾害发生的风险,在危机面前人们需要团结、互救,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群体意识在此过程中必然得以增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开滦矿工“特别能战斗”精神、西铺“穷棒子”精神、沙石峪“当代愚公精神”、抗震救灾中凝成的伟大的抗震精神,是患难与共、百折不挠精神的最好发挥。

三、唐山抗震精神具有鲜明的灾难文化特征

战争是唐山历史上常有的人为灾害。唐山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斗争之地,兵灾是千年以来唐山人民面对的最大的灾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唐山地区便是中原和边疆交接的要地,连年战争。从汉代到清代,这里是汉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融合的主要地区之一,文化与民族的融合不总是温和平缓的,更多的是血与火的碰撞。长期以来,长城沿线的百姓流离失所,饱受战争之苦,然而这些痛苦不仅没有消磨当地居民的斗志,反而在长期的磨练中具备了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和临危奋起的坦然气度。各民族更在这里广泛交流,使得唐山地区的民风中兼具周边少数民族豪爽豁达、粗犷豪放的特点。

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增加了灾害发生的风险。唐山地区的居民以农耕为主,部分从事渔业和游牧业。农耕地区的居民生活相对稳定,生产过程中遭遇突然灾害的发生率较小。而地处渤海之滨的乐亭、滦南、唐海、丰南等地区的居民以渔业为主要生产方式,长城沿岸的部分居民以游牧为生,这些地区灾害时有发生,在未知的凶险面前,遇险必救,互助互救成为脱险的有效手段。唐山居民在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勇往直前的精神得以传承,成为唐山地震精神的核心要素。

此外,由于唐山是中国最早接触工业文明的地区之一,早期的手工业生产处于探索时期,生产力水平不高,身处煤矿的工人面临重重危机,这些灾难增强了唐山人民无畏的精神。同时,唐山最早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形成了早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西之间、劳资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矛盾重重,旧社会工人处于社会最底层,剥削压迫深重,生活苦不堪言,受苦受难的唐山人民积极投身到冲破旧时代枷锁的斗争洪流中,使得唐山地区成为北方工农运动最早发起地和集中地之一。1882和1891年开平矿工反抗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举行大罢工,揭开了中国工人阶级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辛亥革命,滦州起义重创清军;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在唐山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最早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制造了潘家峪惨案,在华北地区推行“无人区化”政策,妄图通过惨绝人寰的杀戮阻止民众的抗日活动,这一行径激发了民众的斗志,唐山人民积极投身抗日战争、保家卫国,涌现出众多与节振国一样反剥削压迫,勇往直前的抗日英雄。解放战争时期唐山人民更是全力以赴,支援三大战役。

自古以来,唐山便是自然灾害、战争灾害频繁发生之地,在灾难面前无惧无畏、勇往直前的人文精神早已融入人们的血脉中,并受灾害的激发而转化为强有力的精神推动力,成为指导人们坚持奋斗的不竭力量。在唐山地震这场空前的大劫难面前,唐山人民面对死亡,面对灾难表现出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抗震精神,谱写了永载史册的光辉事迹。

四、唐山抗震精神永放光芒

唐山大地震距今已有40年了,如今的唐山从废墟中崛起,生机勃勃,早已看不到当年地震的痕迹。然而抗震救灾的情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无私的支援不会被遗忘,当年那些抗震英雄和老一辈唐山人的事迹、精神不会被磨灭,抗震精神在传承和深化中与时俱进。从1997年开始,唐山对南部采煤沉降区实施了整治,这片垃圾遍地的废墟已改造成了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的绿色生态城,2004年一举摘得“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桂冠,2011年被联合国人居署授予“HBA中国范例卓越贡献最佳奖”,彰显出唐山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勇气和唐山抗震精神强大的推动力。如今的唐山人以“感恩、博爱、开放、超越”为目标把爱心回馈给社会,用行动抒写感恩和互助的情怀。

在新的历史时期,唐山在创新发展等问题上将面临新的挑战。长期以来,唐山并没有摆脱依靠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环境污染、创新能力不足等各类问题接踵而来,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唐山被定位为再生型城市,这就需要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使现代服务业取代传统工业,塑造唐山发展新模式。古代的唐山之地战争不断,近代的唐山工人苦难深重,一次大地震摧毁了唐山,这些灾难没有摧毁英雄的唐山人民,唐山人民从痛苦的煎熬中站立起来,以“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鼓舞着一代代的人不断奋斗,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实现唐山城市转型升级,创造新的奇迹。

[1]王士立.滦河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民族传统精神[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4):61-64 .

[2]王士立.再论唐山文化与滦河文化[J].唐山学院学报,2012,(01):13-16.

[3]李贵,宗玉田.唐山抗震精神的形成和历史意义[J].国际地震动态,1999,(12):23-27.

[4]郑芃芃,范圣英,杨小军.抗震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写在唐山抗震38周年之际[N].唐山劳动日报,2014-7-28(001).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n Tangshan Anti-Earthquake Spirit

HE Xin-sheng1,GAO Xin1,TIAN Hua2,GAO Jin-cao3

(1.Publishing Management Center,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 063000,China;2.Tangshan Sports Bureau,Tangshan Hebei 063000,China;3.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 063000,China)

Tangshan;Anti-Earthquake Spirit;History;Cultural Interpretation

40 years ago, Tangshan people underwent the overwhelming natural disasters, during which Tangshan people demonstrated the inspiring anti-earthquake spirit as forgetting selfishness in the interest of the public, going through thick and thin together,keep on fighting in spite of all setbacks, and marching forward courageously. Tangshan people not only overcame the natural disaster, but also made eye-catching achievements in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Every culture is related to a profound culture basis. Tangshan anti-earthquake spir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storic culture basis in Tangshan region.

2095-2708(2016)05-0063-03

G127

A

猜你喜欢

农耕唐山抗震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唐山香酥饹馇圈
古建抗震有绝招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王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