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及其保障
2016-03-07吴愿
吴 愿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及其保障
吴愿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国家调控教育发展模式、保证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也是高校突破发展瓶颈、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理性抉择。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以及多元主体合作教育的途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从发挥政府、高校、师资队伍、评价监督等作用角度,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保障体系
一、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必要性分析
(一)学生群体就业需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新建本科院校沿袭传统老牌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因素之一,致使人才培养的出口规格在学术研究能力方面不如省部级高校,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不及高职院校。因此,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的问题随之产生。而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培养模式,注重在技术理论知识基础上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恰好能够解决上述矛盾,满足学生群体的就业需要。
(二)高校转型发展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是为配合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迅速建立起来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更多是受国家政策支配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办学定位趋同、学科专业缺乏特色、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难以满足时代发展潮流之需。而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主体,可据此机会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切点。
(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产业结构在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新常态。同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实施背景下,对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有着前所未有的迫切需求,必须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普通高校社区学院,是近年来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服务当地社区、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普通高校社区学院以社区成员为主要教育对象,以非学历教育培训为主要形式,以满足社区成员文化教育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显著的公益性质。
(四)政府调节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需要
传统上,我国只偏重学术型人才培养,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定位长期处于一种模糊发展状态,缺乏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度支持和规划。教育的发展是一种畸形的发展、不健全的发展,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为标志,国家开始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其发展给予身份定位和规划引导,这是政府对以往不合理的教育发展方式的科学治理,是调控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需要。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关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包含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和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应首先制定一套切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和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需求为逻辑,以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以及社会和用人单位等业界的意见,细化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由培养规格确立专业能力培养的详细目标和要求并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中,提高素质水平,强化职业道德,系统建构理论与实践深度对接的综合素质拓展体系,由此构成整体培养计划[1]。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能够较好的融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教学规律、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发展个性要求,特别注意发挥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作用,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功用的发挥。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理论、实践与素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呈现教学内容和进程,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人才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因此课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课程体系构建上,依照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品格等综合素质结构要求,构建包含“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素质拓展”在内的课程体系[2]。理论课程要强调基础性和通用性,实践课程设计要体现适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理念,素质拓展课程要侧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和综合能力培养。其次,在课程内容开发上,要以技术理论体系为依据,构建适合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与能力提高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要突出理论的应用性和技术的先进性标准,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内容开发,提高内容的先进性和社会适应性;参照最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进步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有效契合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同时,注意提高课程内容质量,重视跨学科、交叉学科、以及隐形课程的开发与运用。最后,建立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取向的课程结构。根据职业发展和专业应用能力需求,科学分配课程比例。通过“提高通识教育选修课比例,减少专业必修课比重,增加专业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3]等途径,形成课程调整机制,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体系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是知识传授、应用创新的过程。应用型人才的最突出特征在于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传统侧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体系已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必须重构以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重点的教学体系。首先,围绕应用技术建构系统的专业技术理论教学体系。其次,以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实践要求,构建包含“模拟性实践教学、实训性实践教学、执业性实践教学、创新性实践教学、终身性实践教学”[4]在内的多元化、特色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应涵盖实验、实训、实习、技能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环节,保证教学的完整性。值得注意的是,实践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资源支撑。可通过增强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开拓校外实践教学资源、优化整合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为实践教学提供资源依托。教学内容上,以职业和实践为先导,增加体现行业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前沿知识,确保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兴趣、能力培养和教学需要为出发点,广泛采用启发式、案例式、实训式、任务驱动式以及模拟训练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互动参与水平。在教学效果考核上,应将教学评价的考核目标、内容指标和方法、考核结果的应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教学评估的监督保障作用。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载体:有特色的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规范高校人才培养要求,体现高校核心竞争力,必须始终保持对学科专业的重视和改革力度。首先,高校必须把能力培养理念贯穿专业建设全过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开发以及专业实践实习等模块,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流程的科学有效[5]。其次,建立灵活的专业调整机制。专业调整要着力发展经济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专业群,不断优化专业的层次结构、规模结构和类型结构,对接区域发展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此培育专业特色,形成集专业链、产业链、人才培养链一体的链条体系,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最后,推动专业综合改革。尝试创设跨院系、跨学科专业的协调发展模式,促进具有较高水平和特色专业的综合改革试点;发挥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的带头作用,在教学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改革创新;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培育具有国际化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的应用型人才。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多元主体协同培养
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对外开放特性,由此决定着人才培养必须是多元主体合作共同完成。首先是校企协作。校企之间可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材编订和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实施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质量评价、应用型特质教师培养等方面展开协作,提升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合作水平,通过建立多层次沟通协调和利益调整机制,保证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和持续长久,实现共同发展。其次是校政协作。政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统筹规划、引领导向和制度政策保障作用。政府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合作各方提供人财物的激励政策和相关配套优惠政策,促进高校与企业间的长效合作。 再次是校校协作。区域内高校可大胆尝试研究校校协同育人模式,通过专业设置调整、学分互认、跨校选课、第二校园经历、图书资源共享等形式的合作,优化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有利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后是国际合作。通过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有利于借鉴吸收世界先进教育理念与经验,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事务参与能力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
三、确保人才培养路径实施的保障条件
(一)政府职能作用保障
政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要制定出台校企合作办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硬性要求,突出企业在实践教学中的独特作用,规定企业应享有的职责义务以及权利和优惠待遇,发挥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引导、协调、监督和评估的角色作用。二是加大激励政策支持。建立以财政拨款、企业税收和行业准入为主导的政策约束与激励体系,通过政府发展项目、校企协同基金、校企协同财政补贴等方式驱动全社会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6]。三是保障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改变政府对高校统得“过多、过死、过细”问题,政府管理应集中在大学分类发展、分类评估以及依据评估结果科学拨款等方面,致力于每一所大学都能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使命要求,推动高校自治,创建自由发展、自由竞争的环境和空间。四是加快配套措施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仅涉及教育问题,还关涉国家的人事管理制度、产业发展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政府需要具有改革的决心和魄力,努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发展营造一个全新的社会大环境。
(二)高校治理能力提升保障
高校治理能力提升是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落实的根本。首先,以制订完善大学章程为契机,建立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真正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实现自我约束、主动发展。其次,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坚持行政是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理念,在人才聘任、岗位考核、职位晋升、教学评价、激励政策等方面实现以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改革,打破行政、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壁垒,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再次,完善院校两级管理体制。学校一层应赋予下级学院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主要在发展愿景和发展方向上发挥宏观引导的作用,并努力做好服务与保障工作。同时,要建立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现对二级学院的科学管理;院一级要切实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能动性,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7]。再有,丰富教学管理内涵。通过实行“弹性学分制、完善专业制度、开放实验室、组织活动竞赛”等措施,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新实践能力。最后,提升高校领导层的治理能力与水平。高校领导班子应具备战略思维和发展定力,高瞻远瞩,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好顶层设计工作。
(三)师资队伍建设保障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质量高、素质优、结构均衡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否则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很难实现。一直以来,我国教师的培养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要求,教师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和提高。基于此,首先要着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的聘任与考核应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导向机制。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发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意识,在职称评定以及教师考核环节等方面,对在企业实践和应用创新研究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重点倾斜,搭建平台,鼓励教师身临一线,锻炼情境实践能力。通过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与科研院所联合技术攻关、进修培训等形式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同时可将接触到的行业发展动态和技术前沿知识反馈到课堂教学中。其次,聘请行业企业中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或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充分发挥协同育人机制作用。最后,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师德内涵丰富,包含“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等,高尚的师德有利于应用型学生的成长成才。
(四)教学质量保障
实践应用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评价教学质量尤其是要监控实践教学质量。一是加强教学评估组织建设。建立诸如“教学质量评价处、教学质量督察组”等评估部门,专门领导和负责教学质量的指标设计、评价标准以及效果考核等,并协同教务部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二是明确教学环节的实施规范。基于各专业具体实践教学标准和操作流程,对各环节的内容、方法、组织等作出具体规定[8]。由于教学环节包含学生、任课教师以及教学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因此要做到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可靠的证据资料。三是建立质量结果的跟踪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跟踪反馈机制,可将教学质量评估结果通过恰的地方式反馈给教师,并提出改进意见,保证下一步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同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五)学业评估体系保障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必须建立一套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的学业评价体系。首先,评价主体构成要多元化。建立包括学生、教师、高校、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层次考核体系,保证评价的全面客观。其次,评价内容要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在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考核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兼顾思想道德品质的评价。最后,评价方式要体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过程。针对不同的课程考核要求,采用“笔试、口试、技能考核、实习报告、实验创造、完成具体任务”[9]等方式,提高评价的实用性。此外,可借鉴引用当前比较流行的价值增值评价理论与方法,价值增值评价方法因其可以从整体角度量化学生成长的过程和成就取得,而且能够纵向上分析学生经过大学教育后所带来的“增值”,“增值”越大,学习取得的成绩越好,这种评价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对教师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转变,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多关注自身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的转变。[10]
(六)外部监督制度保障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面向市场、面向应用,与外界交流密切。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关照外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参与度。首先,地方政府要注重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评估和目标审核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11]。其次,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监督保障作用。行业发展方向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引导作用,企业是人才培养的参与主体,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的考场,对人才培养质量结果最具发言权。最后,要吸收社会中介机构的评价监督功能。社会中介组织具备客观性、专业性等评价要素,对人才培养的进程和成效进行评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对人才培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保证作用。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对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失衡的调节与弥合,是对当前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等弊病诊治的过程,是一项需要系统设计的综合的长期改革过程,是一个焕发新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足够的恒心和魄力冲破改革过程中的阻碍,只有坚持和调动人才培养环节各要素协同推进、形成合力,才能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沈健.江苏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考[J].江苏高教,2014,(4):7~9.
[2]徐国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评论,2015,(5):18~20.
[3]董泽芳,王晓辉.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高教探索,2014,(2):80~81.
[4]田燕,李金生.卓越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1):105~107.
[5]刘秀玲.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136~137.
[6]孙秋柏.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机制的构建与深化[J].现代教育管理,2014,(1): 34~37.
[7]李国毅,王为一.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6):67~71.
[8]白非,万圆.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内涵、路径与关键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4,(10):88~90.
[9]陈裕先,谢禾生,等.走产教融合之路 培养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5,(13):41~43.
[10]王丽霞,戴昕等.“2+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82~184.
[11]刘立新.治理取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5,(36):34~36.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5-0121-04
* 收稿日期:2016-03-03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ACYC2015104)
中图分类号:G645;G648.4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