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阎若璩(百诗)著述《碎金》辑者为徐乾学考略

2016-03-07王海明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考据

秦 俭,王海明

(1.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 400715;2.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北京 100082)

阎若璩(百诗)著述《碎金》辑者为徐乾学考略

秦 俭1,王海明2

(1.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 400715;2.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北京 100082)

缪荃孙《云自在龛随笔》云“百诗著作尚有博湖掌录未见又徐健菴集百诗考据议论录之成帙署曰碎金以为谈助”,该文字人民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几家出版的《云自在龛随笔》点校本其标点各有不同,致使文义产生了歧义,即《碎金》一书辑者,是阎若璩本人,还是徐乾学,或者是有关史料提到的卢日堂?本文通过对《阎若璩年谱》《潜邱剳记》《茶余客话》等有关于《碎金》记述的史料进行仔细辨析,明确了《阎氏碎金》的辑者应为徐乾学。

阎若璩;徐乾学;阎氏碎金;茶客余话;潜邱剳记;年谱

一、缪荃孙与《云自在龛随笔》

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又字筱珊,晚号艺风老人。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金石学家、历史学家、方志学家,教育学家,近代图书馆学的奠基者,国立京师图书馆的创办人,1910-1911年首任国立京师图书馆馆长。

缪荃孙一生著述甚丰,其读书笔记《云自在龛随笔》,内容涉及时政、历史、书籍、金石、书画等多个方面。作者学识广博,家藏极富,因此该书中对史实、金石、书画的叙述,源流考据,脉络清晰,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可贵的文献资料,尤其是书籍卷内容,记录了大量珍贵古籍文献的版本、源流、特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云自在龛随笔》手稿本今藏于国家图书馆,2002年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将其收入,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同年10月影印出版(以下称“原稿本”)。原稿本共四册,不分卷。册一为“时政、论史”,册二为“目录、书籍、经籍”,册三为“金石、杂记”,册四为“杂记”。《云自在龛随笔》又有其孙缪子彬整理抄录,重编为六卷本。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以下称“钞稿本”)。钞稿本对原稿本进行了整理,厘订后分为“掌故”、“论史”、“书籍”、“金石”、“书画”、“杂记”六卷,故编次与个别文字同原稿本有所出入,如:钞稿本“书籍卷”,以原稿本中“目录、书籍、经籍”的内容为主,稍有删减,又调入了“杂记”中的部分内容。

现代本《云自在龛随笔》有商务印书馆1958年排印本(以下称“商务本”),1996年山西古籍出版社孙安邦点校本(以下称“晋古本”)、江苏凤凰出版社《缪荃孙全集》标点本(以下称“全集本”)和2013年人民出版社翟金明点校本(以下称“人民本”)三种。

以上点校本各本所据底本有异,标点互有出入,严重者致使文句产生歧义。有必要对各本进行互勘汇校,追源溯流,披沙拣金,方能辨明正误,还原著作本意。

二、一条史料引出的问题:《碎金》的辑者究竟是谁

笔者汇校缪荃孙《云自在龛随笔·书籍卷》之“百诗著作”条目,原稿本、钞稿本 “百诗著作尚有博湖掌录未见又徐健菴集百诗考据议论录之成帙署曰碎金以为谈助此书若在当胜于潜邱剳记”诸句文字,“商务本”无标点,仅断句为:“百诗著作.尚有博湖掌录未见.又徐健菴集百诗考据议论.录之成帙.署曰碎金.以为谈助.此书若在.当胜于潜邱剳记”[1]。

江苏凤凰出版社“全集本”点校作:“百诗著作,尚有《博湖掌录》,未见。又《徐健菴集▪百诗考据议论》,录之成帙,署曰《碎金》,以为谈助。此书若在,当胜于《潜邱剳记》。”[2]该条“晋古本”点校者孙安邦亦作如是[3]。

然“人民本”翟金明点校却有所差异。“人民本”作:“百诗著作尚有《博湖掌录》,未见。又徐健菴集百诗考据议论录之成帙,署曰《碎金》,以为谈助。此书若在,当胜于《潜邱剳记》。”[4]

由“全集本”、“晋古本”和“人民本”该条内容可知,清著名学者阎(百诗)若璩著作有《潜邱剳记》《博湖掌录》《碎金》诸种。而其中《碎金》一书,三个点校本表述的文字含义却存有歧义。“全集本”与“晋古本”的意思为依据徐乾学《徐健菴集》之《百诗考据议论》所介绍,阎若璩录之成帙,“署曰《碎金》”。而“人民本”的文义则应理解为徐乾学(健菴)汇集了阎氏的种种有关考据议论之资料后,录成一帙,并署其名为《碎金》,徐乾学乃是阎百诗(若璩)《碎金》的辑者。

原稿本、钞稿本、商务本因无标点,文义上也可作两解。

又清人张穆(1895-1849)《阎潜邱先生年谱》,刻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今通行本为邓瑞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出版的《阎若璩年谱》。该书中,张穆引清乾隆阮葵生《茶余客话》言阎百诗《碎金》乃卢日堂所辑。《年谱》卷四云:“又卢日堂尝手辑潜邱绪论一编,曰《阎氏碎金》,皆洞庭书局中辩论之事,今无传”。[5]139从这里知道,《碎金》又称《阎氏碎金》,乃卢日堂手辑,今已不传世。卢日堂辑《碎金》之说,湖北大学汪斌硕士学位论文《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研究》也有引用。他在介绍阎氏与顾祖禹等学者交流学问时,言“卢日堂尝手辑潜邱绪论一编,曰《阎氏碎金》,皆记洞庭书局中辩论之事,可惜今已无传,但亦可想见当时互相辩论之盛况”,并注明此说来源于张穆《阎若璩年谱》[6]。这样,《碎金》一书辑者,或为阎若璩本人,或为徐乾学,或为卢日堂,到底谁是真正的作者呢?

三、相关史料辨析

(一)张穆《阎若璩年谱》谈到阎氏《碎金》一书计有两处。其一,二十三年(1684),甲子,四十九岁。

《年谱》引《剳记》。云“忆甲子初夏,自碧山堂移徐公建庵寓邸。夜饮,言…公凡于余考据、辩析、议论,辄手录成帙,署曰《碎金》,以为谈助。惜此条不及入之也。”[5]66又于此处有小字注:“《茶余客话》,卢日堂尝手辑《潜邱绪论》一编,曰《阎氏碎金》,皆记洞庭书局中辩论之事,今无传。”

其二,四十三年(1704),甲申,六十九岁。

《年谱》录《茶余客话》。云:“阎潜邱遗书,惟《四书释地》三续,宋商邱刻于吴,《校正困学纪闻》,孙学林刻于扬州。其《尚书古文疏证》、《孔庙崇祀末议》、《孟子生卒年月考》,则里人刻之。孙学林刻《潜邱剳记》,如《日知录补正》《丧服翼注》《毛朱诗说》《续朱子古文疑》,宋刘攽、李焘、马端临、王应麟四家逸诗,皆未刊。《剳记》乃未定书,零笺碎纸,投入一笥。捐馆后,家人与计簿混入笥中,学林不知抉择,将他人往还手迹,及陈言、狎语、游戏之词,悉条举而刻之,砆玉并陈,大失潜邱面目。予尝删存十之五六,卓然可传不朽。又卢日堂尝手辑《潜邱绪论》一编,曰《阎氏碎金》,皆洞庭书局中辩论之事,今无传。又《博湖掌录》一书,吴山失少年时,犹见钞本,予寻之二十年,无有知是书者。王渔洋称其博雅精核,手录其《盘谷》一条,辨李愿非西平子,亦全鼎之脔也。”

(二)检张穆所引四库全书本《潜邱剳记》卷一“傅山先生少眈《左传》”条。细读此条,知是一篇阎若璩与徐乾学问学议论的史料。时间发生在康熙二十三年(1864)初夏的某日,地点在徐乾学的寓邸,当时的情景是阎百诗与徐乾学“夜饮”而谈,话题是已由侍讲学士升迁为詹事府少詹事的徐乾学,值“起居注”,上与之讨论“使功不如使过”的出处问题。该条最后有云“公凡于余考据、辩析议论,辄手录成帙,署曰《碎金》以为谈助。惜此条不及入之也。”[7]此处所云“公凡于余考据、辨析、议论”的“公”明指徐健菴。因此,张穆《年谱》引《剳记》文,后又加注“《茶余客话》,卢日堂尝手辑《潜邱绪论》一编,曰《阎氏碎金》,皆记洞庭书局中辩论之事,今无传。”系误注。

(三)既然张穆“卢日堂尝手辑”一段云引自《茶余客话》,那我们来看看阮葵生《茶余客话》到底是如何说。核查2007年上海古籍社《清代笔记小说大观》收录的李保民校点本《茶余客话》卷二十一“潜邱遗书”条,张穆所引除偶有文字舛误,如《茶余客话》“宋商邱刻于吴门”,张穆作“宋商邱刻于吴”;“里人醵金刻之”,张穆脱“醵金”两字;“家人与计簿食草并入笥中”,张穆作“家人与计簿混入笥中”等等,大体一致。惟《年谱》“卢日堂尝手辑”一段,《茶余客话》作“又徐健菴尝手辑阎潜邱绪论一编,曰《阎氏碎金》,皆洞庭书局中辩论之事,今无传本。”[8]由此清楚了,张穆《年谱》所引“卢日堂尝手辑”一段本不是《茶客余话》的原文,卢日堂手辑《碎金》之说系杜撰,徐乾学才是阎若璩(百诗)《碎金》一书的辑者。反之,也证实缪荃孙《云自在龛随笔》引此条说法不诬。

四、几点说明

(一)阎若璩(1638-1704),字百诗,号潜丘,清代著名学者,于经史、地理皆极精通,尤长于考据之学。徐乾学重其学问,曾邀其至家,阎若璩便跟随徐乾学修纂《大清一统志》,并助徐乾学完成编撰《资治通鉴后编》。其代表作有《尚书古文疏证》、《潜丘剳记》等。

后人关于阎若璩著述,提到《碎金》不多,全面介绍阎氏著作的首属阮葵生。阮葵生(1727-1789),字宝诚,号吾山,晚号安甫,江苏山阳(今淮安)人,乾隆进士,累官至刑部右侍郎,除笔记《茶余客话》外,他还著有《七录斋诗文钞》等。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将阎氏著作刊印流传情况,作了一个较全面的介绍,他特别对两部失传的著作《博湖掌录》、《碎金》,表达了惋惜之情,也感慨阎氏子孙不知如何整理其遗书。

(二)据《茶余客话》所言,《碎金》辑录均为阎若璩考据、辨析议论的文字。“碎金”一词最早见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文学第四》云:“桓公见谢安石作简文谥议,看竟,掷与坐上诸客曰:‘此是安石碎金’。”翻译解释就是桓温看谢安石所作的给简文帝谥号奏议,毕后扔给座上的宾客说,“这是安石的零碎金子”。后人将“碎金”比喻为文学的绪余,优美的短文。阎若璩《碎金》,也正是这个含义。同样,在清末辑录考据文字,以“碎金”署书名的还有一部著作,就是近代学者吴昌绶辑录清道咸时期学者、藏书家劳氏父子四人所撰群书题跋的《劳氏碎金》,该书学者王大隆续有增补,有民国二十六(1937)刊刻的《丁丑丛编》本,后上海书店据此影印,收录于《丛书集成续编》中,此为今通行本。我国古代词谱著作中也有以“碎金”命名的,它就是成书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的《碎金词谱》,作者为湖北松滋人谢元淮。该书十四卷,共计收录古代词乐乐谱五百五十八阕,《碎金词谱》既是一部词谱,也是一部词乐乐谱的资料总集。

(三)康熙间,徐乾学一生所作诗文汇编成《憺园文集》,《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存目一》著录《憺园集》三十八卷。《总目提要》云:“是集刻于康熙丁丑(1697)”,前有宋荦序曰“大司寇健菴徐公文集三十六卷,其长君侍御排纂成帙,属余序者也”,“长君”指其长子徐树谷。该集冠山堂刊刻,半页十行,行十九字,白口,左右双边,今存世,上图、津图、清华、辽大等图书馆有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即据是刻影印。《续修四库全书》也收录,用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本影印。《憺园文集》前九卷为诗、赋。卷十至十二为奏疏。卷十三至十八为议、辨、说、考之类。卷十九至二十四为序。卷二十五至二十六为记。卷二十七至三十三为墓志铭、神道碑、祭文之类。卷三十四为传。卷三十五至三十六为杂著。通检全书,集中并无《百诗考据议论》之篇目,也无议论阎若璩(百诗)《碎金》的文字内容。

(四)“全集本”与“晋古本”标点《云自在龛随笔》“百诗著作”条,将“集”视为《徐乾学文集》,将“百诗考据议论”作为文集的篇目,无疑属误断。又以为“录之成帙,署曰《碎金》”引自《徐乾学集》,尽管《碎金》与徐乾学有关联,但文字并非出自徐集中。“人民本”点校者虽言徐乾学“集百诗考据议论录之成帙,署曰《碎金》。”但“录之成帙”与前文未断句,亦有瑕疵。

(五)该条缪荃孙当转引阮葵生《茶客余话》“潜邱遗书”中的说法。《茶客余话》卷二十一“潜邱遗书”云:“《阎氏碎金》……,今无传本。又《博录掌录》一书,吴山夫少年时犹见抄本,予寻之二十年,无有知是书者。”吴山夫,乃吴玉搢(1698-1773)。吴氏,清古文字和考古学家,字籍五,号山夫,江苏山阳人(今江苏淮安人)也。阎若璩的《潜邱剳记》六卷,也由其删定,收录于《四库全书》中。

[1]缪荃孙.云自在龛随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104.

[2]缪荃孙.张廷银,朱玉麒主编. 缪荃孙全集·笔记之云自在龛随笔(卷三)[M].南京:江苏凤凰出版社,2013:40.

[3]缪荃孙.孙安邦,点校. 云自在龛随笔[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16:150.

[4]缪荃孙.翟金明,点校.云自在龛随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2.

[5]张穆.阎潜邱先生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4:139.

[6]汪斌.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06:5.

[7]潜邱剳记:卷一[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

[8]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032-3034.

A Study of “Sui Jin” of Yan Ruoqu Written by Xu Qianxue

QIN Jian1,WANG Hai-ming2
(1.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Chongqing 400715,China; 2. China Educational Equip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Beijing 100082,China)

“Cloud free Shrine Essay” by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JiangSu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ShanX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has different punctuation from “The works by Yan Baishi”by Miu Quansun with the idea that the editor of “Suijin” was Yna Ruoxu,Xu Jixue or Lu Ritang in some files?.This article clarifies that the author of and“Sui Jin”was Xu Qianxue by accounting for the historical data in “The chronological life of Yan Ruoju”,“Qianqiu Reading Notes” and “Guest words at leisure time”.

Yan Rouju; Xu Qianxue; Yan's Sui Jin; words at leisure; Qianqiu Notes; Chronology

K207

A

1008-2395(2016)05-0058-04

2016-08-12

秦俭(1966-),女,副编审,主要从事图书馆学、图书出版学术研究。王海明(1965-),男,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术研究。

猜你喜欢

考据
文献考据与史诗研究路径
——论《江格尔》重要问题的研究方法
文本细读与乾嘉考据研究*
——以“能不我知”考据为例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异文类型及其教学应用
李白《猛虎行》考据
阿拉善博物馆馆藏内画鼻烟壶考据
诗词解读莫轻视考据
清代文人王特选生平及著述考辨
童书业对山水画起源的分析
《爨宝子碑》泐文及校碑考正
考据之功与品鉴之美——万经的碑帖收藏及其碑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