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暴力语言界定与分类的探讨
2016-03-07杨偃成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永州425199
杨偃成(湖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关于网络暴力语言界定与分类的探讨
杨偃成
(湖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摘 要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暴力语言现象及其伤害等问题逐渐显现,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关于它的界定和分类问题历来存在一定的争议,该文尝试着在相关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地对其重新界定并进行科学的分类,试图从语言学角度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网络暴力语言及其伤害。
关键词:网络暴力语言; 界定; 分类
昔日的“马甲线女神”演员袁姗姗于2015年7月8日 下午作为TEDxNingbo“智造者”的神秘嘉宾,发表了《在网络暴力中捍卫自己》的演讲。她在演讲中用了提问式的开场白:“我想先问问大家,有谁一年 365 天天天被未曾谋面的陌生人骂过?”在演讲中她谈及了网络暴力语言的伤害,并呼吁大家要善待语言,让“人言可敬”,呼吁让网络变得更美好,不要让网络变得“人言可畏”。
互联网的诞生不是为了制造麻烦,而是为了让生活变的更美好。随着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网络舆情更加强大,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道德和法律问题,这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关于它的界定和分类问题历来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尝试着在相关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地对其重新界定并进行科学的分类,试图从语言学角度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网络暴力语言及其伤害,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 关于网络暴力语言的界定
(一)相关概念的厘定
网络暴力语言是网络语言的一种。要想界定好网络暴力语言,要先从网络语言谈起,然后谈及暴力问题,最后谈及网络暴力语言。按照这样的思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尝试着对网络暴力语言概念综述,并重新进行界定。
1.网络语言。关于网络语言有各种界定的方法。最早人们把那些与电子计算机网络联网相关的技术用语称为网络语言。后来随着不断的演化和发展,在网络中使用的特殊说法和网络交际中使用的语言也被称为网络语言。学者的研究大多表明网络语言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伴随着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相关的另类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自称“网民”、他称“网虫”的语言[1]。
笔者认为网络语言主要指在互联网上在线聊天或网络留言等场合中使用的文字性语言,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存在状态,它与传统的手写式文字语言有较大的区别。网络语言从技术层面上看是网络特殊环境和网络交际的技术性环境下的特定产物。从形式上看,网络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字。
2.暴力及语言暴力。以往中国的研究者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把“武力”、“肉体伤害”等物质性的特征与对暴力的认识往往联系在一起。而西方国家的研究普遍认为,“暴力不必总意味着身体暴力,它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可以表现为用语言伤害一个人的情感和尊严。”[2](弗朗茨·M·乌克提茨,2001)那么语言能否成为一种暴力手段?这早已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问题。
暴力。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暴力”一词被解释为:强制的力量,武力或武装;特指国家的强制力量[3]。例如军队、警察、法院是一种专门针对敌对阶级的暴力行为的专设机构。暴力是一种攻击、侵略行为,凡意图引起他人身体的、心理的伤害的行为都被认定为是攻击、侵略行为。暴力始终是一个政治和法律的概念,但在当今和平时代,社会和公共卫生和教育领域的暴力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和复杂的现象,科学进行定义已不仅是一门严密的政治和法律问题,而且需要根据时代特征和社会文化准则对其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进行新的界定和阐释。
在著名学者约翰·加尔顿(J﹒Galtung)的和平理论研究中,人们认为在和平的环境中,暴力不仅提供了一个对法律行为的描述的方法,而且还是一种对道德的严重批判;一切被称为暴力的行为或现象都是不道德的,世界上没有好的暴力。因此,“任何使人无法在肉体或是思想上实现他自身潜力的限制”曾被加尔顿定义为暴力,这种“限制”也就是以往研究中所采用和强调的“暴力”。 世界卫生组织将暴力定义为一种蓄意使用身体的力量或权力来威胁或伤害自己、他人、群体或者社会,引起或极有可能造成身体伤害、发育障碍、精神损伤、死亡或权益的剥夺。我国研究校园暴力的学者徐久生根据这一定义认为,“暴力既可以是身体上的暴力(硬暴力),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暴力(强制或者软暴力)……心理上的暴力首先应当包括公然的侮辱、谩骂、嘲弄、讥讽等使他人感到丢脸的言语行为。”[4]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暴力”定义为:凭借自己的权力和统治地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限制他人的行为或思想自由,采取非法或不道德的力量和不文明的方式,给他人带来身体或精神伤害的行为或言语。
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一词最初来源于西方后现代哲学流派,这里的语言绝非仅仅是交流的媒介,更是思想、观念和制度的产物。后现代哲学家哈贝马斯、福柯等先后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隐藏在语言背后的伦理和政治意图,从而把“语言”和“暴力”联系在了一起,把语言暴力概念从哲学领域扩展到社会学、甚至教育领域。“语言的天真无邪只是表面现象,它实际上是一种作为权力的手段。”这是福柯对话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的精辟地论述。也就是说权利实际上是基于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情境的一种控制关系和行为,说话的实践隐含着权利的运用。把建立在平等、自由和共同的价值、信念之上的一致行动能力称为“权力”,把不需要他人同意的强制力称为“暴力”,这是具有坚定的人文主义立场的汉娜·阿伦特的看法。
语言是“温和的暴力”,或者是“软性的暴力”(the gentle violence),社会学家布迪厄将语言仅仅看作声音的外显形式、沟通的手段,实际上却忽视了语言是权利关系的一种工具或媒介的本质特点[5]。
通过对2400名挪威学生研宄,Olweus (2003)把言语冷暴力(verbal abuse)定义为经常说伤害性的言语或表现出讽刺、挖苦的说话方式,比如威胁、恐吓、传播流言、侮辱、起绰号、以及有关民族或种族的言语伤害[6]。
美国社会学家朱迪·S·弗里德曼把“校园语言暴力”定义为来自同学的嘲笑、辱骂、讽刺、挖苦等以言语攻击方式恃强凌弱现象[7];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帕雷夏·伊文斯把“语言暴力”定义为两性关系中男性对女性的言语攻击。日本熊本大学教授友田明美把“言语暴力”定义为父母对孩子的谩骂、指责、喝斥等言语惩罚。“以语言为武器进行人身攻击与生命摧残的暴烈现象,也可界定为暴力在语言中的表现。”这是香港学者刘再复对语言暴力的定义。[8]
可见,社会学家普遍认为使用侮辱,辱骂和嘲笑别人的言语攻击往往有着某种权力或者优势地位的支撑,试图对别人或对别人造成的暴力宣泄精神和人身伤害,因而相对于哲学家眼中的话语霸权来说,是一种更加名副其实的语言暴力。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者大多讨论语言暴力的不恰当的语言表达,认为这种语言暴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滥用,这些可以划归为语言暴力的显性方面。通过学习和整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文献,“语言暴力”这一概念可以概括如下:一方凭借其权力地位,通过不讲逻辑、不守法度的语言风暴,采取一些非道德的方式,以语言霸权的形式,孤立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带给他人身体和精神伤害的言语或行为。也就是说,泛指一切凭借自己的权力和优势地位,采取非法的或者不道德的、不文明的言语攻击方式,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限制他人的行为或思想自由,从而给他人带来心理和精神伤害的言语行为。
3.脏话与精神暴力、冷暴力。脏话严格的说并非仅指骂人的话。在著作《脏话文化史》里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露丝·韦津利(Ruth·Wajnryb)对脏话做出了以下的分类:第一种是,我们走路时不小心磕痛脚趾后随口冒出的咒骂,事实上和哭一样,也是一种感情的表达。在这个时候,它具有“清涤”作用,可以发泄我们内心的不满情绪;另一种情况是,不文明语言的出现频率会在与其他在场者放松交谈时大幅增加。这种人际交流就像朋友之间互称“小浪蹄子”,有时甚至要表达亲密,没有专门针对性的,也不是恶意的,没有很强的攻击性。只有纯粹用恶言侮辱他人的词语才是具“侵略性”的词语[9]。
精神暴力即心灵施暴,是相对于身体暴力(体罚)而言的。精神暴力又称为心罚,“简言之,就是对人的内在心理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惩罚、一种摧残,其实质是一种精神虐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暴力,二是冷面伤人。”
“冷面伤人” 即“冷暴力”,比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不喜欢的学生视而不见,甚至没有眼神交流;或者用冷漠的眼神、冷淡的态度孤立学生。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恶语伤人”是指有声语言暴力,“冷漠孤立”属于无声的“冷暴力”。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把“冷暴力”也归为语言暴力。网络语言暴力既包括了狭义的言语攻击式的语言暴力,也包括了冷漠孤立式的“冷暴力”。
(二)对网络暴力语言的重新界定
2015年4月20日本人有幸到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4办公室于与Chris Sinha教授就《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的心智哲学研究》进行探讨。Chris Sinha认为以下几种情况可以称为网络暴力语言:Cyberbullying,Lucitement to violence,Mockery,Insult,Social exclusion,Swear / obscenity,tabooderogatory,bad language,foul language,dirty words,euphemism,profane,impolite language,The slanguage of sex。
2012年吉益民在《网络变异语言现象的认知研究》一书中对网络语言暴力进行以下概说:所谓语言暴力是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和歧视性语言,致使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与损害,属于一种精神伤害,如文革时期的“大字报话语”[10]。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对网络虚拟交际环境中的特定对象进行诽谤、侮辱和攻击,导致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受侵犯和伤害的不道德言语行为。网络中常常能碰到网络语言暴力。
有些学者认为网络暴力语言是大多数网民使用侮辱性、攻击性、煽动性的言论来针对某一具体事件中的具体对象,并对当事人造成了一定的心理伤害的事件,从而影响此对象及其亲友等的正常学习、生活。简单来说它就是语言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也是一种社会软暴力,但是网络暴力语言本身要比传统的暴力语言拥有更大的影响力,拥有更强的攻击性,虽是语言的一部分,网络语言暴力的表现手法还包括了表情、图片、音频、视频等,其内容形式比传统的语言暴力包含的更加广泛[11]。
也有些学者通过一系列的网络暴力事件的收集、分析、总结,认为网络暴力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软暴力,它是网民通过互联网对某一对象发起的具有侮辱性和攻击性的言论,是传统语言暴力在网络上的发展和延伸。具体而言,它是指以网络媒介为基本载体,以语言霸权的形式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歧视性和侮辱性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对他人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语言,侵害他人的尊严、心理和精神健康的行为。网络暴力语言比传统暴力语言拥有更大的危害性和更强的攻击性,严重影响当事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秩序,并最终污染了整个网络舆论环境。
(三)网络暴力语言的表现形式
以往的研究表明,网络暴力语言现象往往会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如谣言等。通过不负责任的恶意传播,一些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不仅侵害当事人的名誉和人格,还会成为触发公共事件以致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二是粗暴的谩骂和攻击性言论。2013年一部收视冠军的电视剧将袁姗姗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此后,袁姗姗以公益行动“爱的骂骂”做出回应。同年夏天,一句“滚出娱乐圈”直面对袁姗姗做出攻击,随之而来的,是袁姗姗自己心灵上的蜕变。使用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过激言论对一些未经证实的事件或对社会上的不满现象发表看法,这已经超越了正常的理性范围,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势必会对当事人造成极大的名誉损害,影响社会稳定;三是恶意滥用的人肉搜索。人肉搜索一旦被恶意滥用,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但相关研究表明它已逐渐成为网络暴力语言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是在一些网民非理性的传播中表现最为突出。
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网络暴力是语言暴力的表现形式,如王漱蔚指出网络暴力是以网络媒介为基本载体,以语言霸权的形式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歧视性和侮辱性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对他人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语言,使他人人格尊严、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的行为。
但这些研究都停留在网络暴力语言现象表层,对网络暴力语言产生的根源未能深入探究。网络暴力语言是心理世界的表征,而心理世界离不开心智,因此有必要从心智入手对网络暴力语言进行研究,以探讨其产生的根源。
二 关于网络暴力语言的分类
(一)按照事物构成要素不同的分类—内容暴力和形式暴力
吉益民在2012年从事物构成要素方面对网络暴力语言的进行了分类:内容暴力-语言内容层面具有暴力倾向,多用诋毁、造谣、诽谤等恶意中伤性语言手段;形式暴力-语言形式层面具有暴力倾向,表现为谩骂、蔑视、讥讽等侮辱性语言形态。网络语言暴力的运作模态:内容暴力在前面开路,为后续的形式暴力张本;形式暴力随后跟进,用及其暴虐的语言形式助推事态不断升级,二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二)按照表现形态不同的分类—显性暴力和隐性暴力
有学者曾从语言的表现形态不同对网络暴力语言进行了以下的分类:显性网络暴力语言是一个人所用的语言在意义上的暴力指向明确,多以语言的攻击性强为体现;隐性网络暴力语言的内容未必涉及暴力因素,但它的使用者试图强行将自己的意志施加给他人,在思维逻辑上玩花样,因而显得更为隐蔽,更难觉察。
(三)按照类型不同的分类
网络语言暴力倾向属于一种言语交际风格变异,违背了常规语言运用的条件、诚意、平和、准确和文化对应等原则,呈现出强烈的暴力性表达倾向。按照类型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谣传误报,跟帖追风;2.新闻事件,过激评论;3.常规论辩,人身攻击;4.网络炒作,秽语狂欢;5.一般性詈骂语;6.专门针对人的外貌进行贬义和伤害性的评价;7.诅咒性语言;8.使用同音、谐音,故意使用白字[12]。
(四)按照职业场所不同的分类
不同的职业场所会有不同的分类,按照职业场所不同总体上可以分为教师网络暴力语言、家庭网络暴力语言和校园网络暴力语言等。
(五)按照身份层次不同的分类
不同的身份层次,所产生的网络暴力语言也有所不同。按照身份层次不同可以分为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中职生网络暴力语言、中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小学生网络暴力语言等。
(六)按照语域不同的分类
网络上开设的专门代骂网站 ,提供置业代骂服务。如一家网站分为广东话专区、东北话专区等十个方言区[13]。
(七)按照语言特点不同的分类
有学者曾从语言特点整体上把网络暴力语言分为:与牲畜、妖魔鬼怪或无生命物有关的;与性有关的;与污物有关的;与不端行为有关的;驱逐、威胁、诅咒有关的;与低微、卑贱的社会地位有关的;与亲属关系的错用有关的[14]。
结合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露丝·韦津利对脏话的分类,我们尝试着把网络暴力语言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恶言咒骂型(abusive swearing):用来骂人;语义贬损;比喻性诅咒;以难听的话语称呼别人。
渎神型( blasphemy):故意诋毁宗教或任何有宗教意义的事物。
诅咒型( curse/cursing):嘴里诅咒骂人的人通常乞灵于更高的存在,将某种恶事加诸特定对象。
咒骂型(cuss /cussing):美式英语用词,泛指使用脏话咒骂。
恶俗词型(dysphemism):用冒犯或攻击性词汇替换普通单词。大部分的恶意诅咒都是使用故意低俗的恶俗词。
骂词型(epithet):辱骂或恶意的词句,通常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情绪字眼型(expletive):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说出惊叹的暴力词句,说者借此纾解压力,重点在于发泄情绪。
脏话型(foul language):脏话大致等同于咒骂,咒骂词是脏话的例子。脏话涉及到人的生理功能和生理产物(或排泄物 effluvia), 不骂到任何人;说的话让你感觉放松自在。
侮辱型(insult):侮辱型专指实际传达字面意思的恶意词汇。
贬语型(invective):贬语型运用尖锐反讽、机智妙语、双关语、文字游戏等含蓄语。其交际目的是为了避免情绪字眼或脏话这些传统咒骂词,说者通常无需使用禁忌字眼或违反社交礼仪,便能侮辱对方。
誓词型(oath):誓词型是比喻性的诅咒,在圣经或上帝的诅咒中,无论你想用什么东西,无论是什么你想用的东西,都做了一个正式的承诺。
猥亵字眼型(obscenity):猥亵字眼型公然使用不雅或猥亵的话、谈及人体私密部位及生理功能与产物的咒骂方式。
不敬语型(profanity/ profane):不敬语型滥用涉及任何神圣事物之字词的咒骂方式。
咒骂型(swear ):咒骂型又可以细分为委婉的咒骂(euphemistic swearing)和直接的咒骂。
禁忌字眼型(taboo words):禁忌字眼型被特定文化规定为“不可说”的字词。这些话可能不尊重宗教,或公开谈论私人行为,也包括了耻辱的主题,如精神疾病,出生缺陷或住监等。
粗话型(vulgarity):一种用脏话来打破与私人语言相关联的禁忌。粗话往往是夸大,或者故意用粗俗的话。
三 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进一步把网络暴力语言总结为在网络环境中,以暴力语言为媒介对特定对象进行诋毁、辱骂和攻击,造成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受一定的侵犯和伤害。该类语言现象呈现出强烈的暴力性表达偏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此类语言现象,避免和减少其带来的伤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着从不同角度对其重新界定和分类问题进行综述性质的探讨,以期为更多的学者关注这种语言现象奠定一定的基础。
(特别鸣谢:本篇论文得到世界认知语言学会会长Chris Sinha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劲松,麒珂.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J].语文建设,2000,(11).
[2][澳]弗朗茨·M·乌克提茨.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M].万怡,王莺,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社,2001:207.
[3]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0.
[4]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北京方正出版社,2004:6.
[5]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
[6]Olweus Profile of Bullying of at school[J].Education leadership.2003,(3):12-17.
[7][美]朱迪·S.弗里德曼著,罗洪燕译.如何让孩子面对嘲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
[8][香港]刘再复.论语言暴力[J].明报月刊,2001,(4)
[9][澳]露丝·韦津利.脏话文化史[M].颜韵,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25-31.
[10]吉益民.网络变异语言现象的认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11]王承君.语言暴力的认知条件及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
[12]涂莉琼.城市报语言暴力类型分析[J].新闻前哨,2005,(3).
[13][美]伊文斯.语言虐待[M].宋云伟,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1.
[14]唐晓昱译.世界暴力与卫生报告[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
(责任编校:王晚霞)
作者简介:杨偃成(1983-),男,河南洛阳人,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用学。
基金项目:2014 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心智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研究”( 项目编号 14Y BA176)。
收稿日期:2015-12-10
中图分类号:H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3-01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