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资格考试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2016-03-07赵梦莹
赵梦莹
(黑龙江工业学院 师范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新教师资格考试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赵梦莹
(黑龙江工业学院 师范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教师资格证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方可申请。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要想求生存、求发展、求创新,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为指导依据,剖析幼儿教师国家资格考试的内容,建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应以重视师德教育;增加基本素养模块,补充通识性知识;加大培养幼儿教师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比重;增加教育实践课程时间,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改革方向。
新教师资格考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2013年,教育部出台文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考试办法》),此办法建立了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规定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国家资格考试的内容及方法,且师范毕业生也应考取教师资格证书。因此,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是在新教师资格考试背景下求生存、求发展、求创新的必然要求
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全面启动于2000年9月,以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颁布为标志。但长期以来,因幼儿教师准入制度不严格,专业类学生只要学习并通过 《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两门课程,省级普通话考试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即可申请认定幼儿教师资格。因此导致部分高校课程设置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教学。
2011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明确了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质量目标;同年10月实施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但二者皆是指导性文件而无强制性,且缺乏具有约束性的质量考评机制,许多学校并未完全按照此标准来改革现在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上仍然存在着随意性比较突出的问题。[1]《考试办法》中则明确规定“师范生必须经过严格的国家资格考试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书”。若成绩不合格,即使是经过系统培养和训练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也无法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从事相关工作。对于学生来讲,教师资格考试的成败直接关系其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就业问题。而据教育部统计,在前两年的试点工作中,共组织过4次全国性考试,通过率仅为27.5%。
师范生免试资格的取消加之考试通过率低,必然导致师范专业的招生处于被动地位。但这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要求各师范院校必须重新审核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能做到以新教师资格考试为契机,迎接挑战,提高办学水平,培养一批师德优良、专业理念先进、专业知识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幼教人才。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原点,是实现目标的载体和工具。因此,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要想求生存、求发展、求创新,势在必行的就是以《专业标准》为指南,根据幼儿园教师职业所具备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等标准性要求,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二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内容与要求分析
《考试办法》提出:“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2]笔试及面试内容如下。
1.笔试部分。
(1)幼儿园《综合素质》。
幼儿园《综合素质》考试共五大模块: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教师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3]职业理念考查学生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育法律法规意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学生掌握教育法律法规、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学生权利保护的相关内容;教师职业道德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师德培养,需要明确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文化素养要求不断完善学生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素养,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科学素养、文学常识、传统文化、艺术常识等内容的掌握情况;基本能力则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逻辑思维、信息处理以及写作能力。结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关于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要求,具体应设置课程如下:职业理念模块开设《入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导论》课程;教育法律法规开设《幼儿教育法律法规》课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设《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文化素养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艺术鉴赏》等课程;基本能力开设《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阅读与写作》课程。
虽然考试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但常常会围绕幼儿园教师工作中实际会遇到的情况或常见的错误倾向来设计考题。这就要求考生在学习时不仅背诵有关内容,还要求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所以考生在准备过程中,要努力通过见实习、读书看报、时事新闻等各种途径,多观察幼儿,多熟悉幼儿园工作实务,多领会国家有关幼儿教育的政策与文件精神,多关心有关幼儿教育的时事动态。这同时也要求职前教师教育要注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突出实践教育取向。
(2)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共七个模块:学前教育原理、学前儿童发展、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3]考查申请人在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考试模块与对应课程设置如下:学前儿童发展模块开设《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学前教育原理开设《学前教育学》《中外学前教育史》;生活指导开设《幼儿卫生保健与安全》;环境创设开设《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环境创设及玩教具制作》等课程;游戏活动的指导开设《学前儿童游戏》;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开设《幼儿园课程》《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育评价开设《学前教育评价》课程。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中保教知识与能力测试实际是一种接近职业能力倾向的测试,主要考查的是应试者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素质。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素质。因此,加大培养幼儿教师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比重,是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出的必然要求。
2.面试部分。
《考试办法》指出:“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2]幼儿园教师面试的流程为抽题、备课(20分钟)、回答规定问题(5分钟回答2道题)、试讲或演示(10分钟)、答辩(5分钟)、评分。[4]
面试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一项以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为主的考核,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用教育基本理论指导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并在教育实践中丰富发展教育理论,要求考生能够以科学理念为指导,保证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科学设计与有效实施,考官则通过借助考生一个教学实践片段的试讲来评价考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潜质。因此,面试环节深深影响着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建设。
三 新教师资格证考试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向
在新教师资格考试背景下,调整师范专业的课程结构,保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不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当以“源于入职标准,但又高于入职标准”作为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以《考试办法》及相关文件为指导进行改革。
1.重视师德教育。
《专业标准》突出强调“师德为先”,即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业的过程中,必须将师德放在首位。[5]近年来虐童事件频发的根本就是教师缺少师德,而这是评价教师是否优秀的首要标准,也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
长期以来,教师及学生不重视师德的培养与学习,只因师德教育与教师资格证关系甚微。但《综合素质》的考试内容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模块,因此,应将这些内容设置为专业必修内容,注重对学生师德的培养,提升其法律意识。
2.增加基本素养模块,补充通识性知识。
新教师资格考试注重申请者的综合素养,幼儿教师职前培训应根据此特点重构课程体系。潘懋元指出:“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种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6]根据此定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指:学校专门为培养学前教育人才所建构的学科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一般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因公共课程为学校统一安排,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基本分为三大模块:一是专业理论课程模块,指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而开设的各类理论知识类课程,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游戏论、中外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评价、学前教育法规与管理等;二是专业技能课程模块,指为围绕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开展的技能类课程,主要包括,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等教法课程和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技能课程;三是专业实践课程模块,为提升学生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而开展的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见习、实习和部分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中的实践部分。
在此三大模块的基础上,建议增加基本素养模块,保证学生对通识性的了解与掌握。通识性教育强调提升幼儿园教师其作为人的整体素质,是非专业化、非功利的知识,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这在现有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很少出现,更需要引起重视。
3.加大培养幼儿教师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比重。
《专业标准》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激励与评价等七个领域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要求。综合《保教知识与能力》的部分内容可见,二者皆重视提升幼儿教师的课程评价、环境创设、班级管理的实践能力。但《学前教育评价》《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等课程有学校并未开设,或认为在《学前教育学》课程中涉及到即可。但现在已无法达到国家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因此应新设一些原来相对薄弱的课程,加大幼儿教师岗位核心能力课程的比重。
4.增加教育实践课程时间,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是解决当前职前师范专业考生面试问题的根本途径,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之间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实践经验决定的。因此职前教师教育设置课程时一定要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保证学生实践课程的时间和质量,完善其实践教学体系,采用“2+1”或“3+1”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学研合作的职业教育培养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幼儿园和幼教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使学校教育、幼儿园实践教学、幼教研究机构相结合,协调发展,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践、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为其考试、入职奠定良好的基础。
[1]黄小丽.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 2012(6).
[2]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通知[EB/OL].http:// 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151/201309/156643.html.
[3]王长倩.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及应试技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李升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9).
[5]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7]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Class No.:G642.0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Curriculum Refor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Teacher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Zhao Mengying
(Normal Schoo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xi, Heilongjiang 158100,China)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sued the Interim Measures for the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2013, and made clear that the teache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should be applied through the national unified examina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must carry 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develop . Based on the relevant document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s of the national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for preschool teachers. The direc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s to strengthen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e and the practical courses’ time and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new teacher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curriculum reform
赵梦莹,硕士,助教,黑龙江工业学院师范学院。
黑龙江工业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新教师资格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之一。
1672-6758(2016)09-0025-3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