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融入“概论”课教学研究

2016-03-07翟光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概论马克思主义特色

翟光艳

(衡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文化自信融入“概论”课教学研究

翟光艳

(衡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个自信”,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是“概论”课教学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概论”课教师要增强自身文化自信,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奠定良好基础;要充分挖掘“概论”课的文化教育资源,找准文化自信融入教学的内容契合点。

文化自信 ;“概论”课 ;教学

对文化自信的研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简称“七一”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对文化自信又做出了新的表述:“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一表述,以更为鲜明的观点表明,文化自信已不单纯是一个文化发展的理念,而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个自信”,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的指导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理论的课程,在教学中必须及时体现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因此,如何准确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并及时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为教学中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为例,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审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断拓展教学路径,坚定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概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

1.“概论”课培育大学生“三个自信”的内在机理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简称“三个自信”)成为全党、全国关注的重要思想。“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大学生系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的最重要课程。因此,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三个自信”教育融入课堂,理所当然成为“概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最新出版的“2015年修订版”“概论”课教材前言部分中,也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概论”课的开设目的:让大学生在系统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同时,“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概论”课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这一课程思路与培育大学生的“三个自信”是非常契合的。通过教学,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主线,帮助大学生了解党和人民为找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而做出的艰辛探索,进一步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所在和走这条道路的历史必然,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把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个主题,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和精神实质,及其在实践中如何成功解决了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问题,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自信”;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点,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制度自信”。

2.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逻辑起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功的实践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道路,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又不断总结出科学的理论、形成完善的制度。所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不可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创,虽然始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但首先源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源自我们的文化自信。

所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它是一种基于对“本文化”理性认识基础上的正确的文化心态。这种心态一方面表现为对“本文化”的确认和确信、坚定的自豪,从而可以大胆地推介和宣扬;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能够自信地、以“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对待各种“外文化”,不会担心“本文化”在文化交流中会被“外文化”所“同化”或“吞噬”。[2]相反,在这种交流中,努力汲取“外文化”的有利因素为我所用,并使之逐渐本土化和特色化。最终通过转化改造,实现强基固本。

“十月革命”之后,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自信,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经过反复的比较和推求,我们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逐渐形成。虽然这一过程充满艰辛,但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成功找到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并在此基础上树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的逻辑起点。

3.文化自信渗透在“三个自信”之中

广义的文化,涵盖了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当然,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更多是从狭义角度的理解,仅仅强调区别于物质成果的、如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道德风尚等精神层面的内容。

“三个自信”有它们各自的存在空间,道路是方向,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而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存在,则没有这种空间的限制。它会深入人的内心、影响人的思维,会广泛渗透于人的一切活动并成为影响人的各项活动的内在基因,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发挥作用。因此,“三个自信”能否树立,和是否首先具有文化自信是息息相关的。文化自信会渗透并体现在“三个自信”之中,既为“三个自信”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又会在“三个自信”中时时展现。

也正是基于文化自信和“三个自信”的上述关系,“概论”课教学在增强大学生“三个自信”理念的同时,必须有意识地把对文化自信的培育贯穿其中,用文化自信为“三个自信”打上坚固的底色。

二、文化自信融入“概论”课教学应重点把握三个层面

习近平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论述表明,让我们深感自信的“文化”,至少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层面。结合“概论”教学的具体内容,将文化自信融入教学过程,也应该从这三个基本层面着手。

1.在“概论”课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也是“概论”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把相对比较枯燥的理论宣传和教育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进行呈现,并最终将其植根于大学生内在的传统文化基因,这是既能够提升“概论”课教学效果,又能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在“概论”课教材中,虽然明确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章节不多,但能够结合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的内容却不在少数。

比如,在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结合中华文化“有容乃大”的胸怀、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勇于革故鼎新的气度进行分析。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除了真理本身的吸引力,还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深度融合。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以它博大的胸怀接纳了马克思主义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也在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这一过程,充分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蓄、革故鼎新的文化品格。

再比如,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其中的不少提法都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但这个概念最早是出自《汉书》,毛泽东对它的涵义进行了新的界定后用之来概括党的思想路线;“小康”的概念源自于《诗经》,邓小平借用小康来界定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在“小康”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等系列概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一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我们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与中国源远流长的“和”文化也是一脉相承的,等等。

由此可见,“概论”课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概论”课教师要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基础上,依靠教学平台实现二者的有效契合,让“概论”课教学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下更富吸引力,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概论”课的教学中得以弘扬。

2.在“概论”课教学中融入革命文化教育

中国革命文化指“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反映中国革命现实、凝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的文化。”[3]革命文化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4],既是“概论”课教学的有效载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资源。政治理论是“概论”课的主题内容,“育人”是“概论”课的最终目标。教学过程如果单纯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的课堂讲授,学生会因理论的枯燥而对课堂产生厌烦,育人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但如果恰当地在分析理论的过程中融入有血有肉的革命人物和故事,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革命文化的了解,也会使理论更生动、更富吸引力,而且真实的人和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比如,在分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插入毛泽东同志经过大量实地考察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故事,让学生可以结合伟人的经历体会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时,可以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革命的具体事例来阐述巩固的工农联盟之于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在分析中国革命的道路选择时,可以结合《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红色影视,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社会主义并最终走上社会主义的艰辛历程。通过这些结合,既可以增强“概论”课的教学效果,也为大学生了解革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

3.在“概论”课教学中重点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5],“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在文化自信的三个层面中,遵循“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的原则,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应是重点。“概论”课第八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教材中最集中、最系统分析党的文化建设方针和文化发展战略的部分。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的安排,既帮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又注重对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培育。重点要解决以下问题:

结合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对文化的觉悟和觉醒,表现为对文化地位和建设使命的清醒认识及在此基础上对文化建设责任的承担[6]。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没有对文化的觉醒,也就无所谓对文化的自信。教学中,可以“文化软实力”作为切入点,从国际战略的高度分析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从中国文化资源的拥有和文化软实力的现状的角度,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既让学生体会到对中国丰富文化资源的自信,又因为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而激发自身的文化自觉。在此基础上再来分析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及相关的战略部署,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而在同时,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意识也得到了培育。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引领大学生文化自信。“文化的内核在于其价值观。文化的核心在于其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则是指文化内核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优秀价值观,在整个价值体系中居于基础性或支配地位,对广大民众的思想与行为具有重大的引领作用。”[7]核心价值观的这种独特地位决定了核心价值观自信之于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和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引领着文化自信,因此,高度文化自信的培育,首先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树立。教学中,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国家热衷推销的各种价值观的比较,讲清楚其它各种价值观的局限、讲清楚我们自己价值观的“特色”以及它对于个体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所具有的意义。通过比较,让大学生既能在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始终有一双“慧眼”,又可以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提供价值观的支撑。

三、“概论”课教师要切实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

1. “概论”课教师的文化自信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

自信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自己相信自己、自己肯定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人的任何一种心理的形成,都必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会经历一个过程。高校教师是大学生在校园里接触最多、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群体,所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需要高校教师持之以恒的培养和教育。而在高校教师这个群体中,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本身在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的特殊使命,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承担责任尤为重大。正如马克思所言:“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8]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具体到“概论”课而言,如果“概论”课教师自己都不具备这种文化自信,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嗤之以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模糊、信仰动摇,这种状况反映在教学中,极有可能出现的局面就是:教师不是大力宣扬我们的优秀文化,而是对我们自身的文化大肆批判;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不是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引导,而是借此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攻击,这势必会对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相反,如果“概论”课教师自身首先具备了文化自信以及受到文化自信深度影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必然会在课堂上充满自信地、理直气壮地对相关内容进行宣讲和宣传。教师的这种情绪会给学生带来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进而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因而,“概论”课教师自身的文化自信状况,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至关重要。

2. “概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涵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概论”课教师要能够真正履行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中的使命,自身心理上的自信状态是必须的,但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教师仅有心理上的自信但自身文化储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那么在面对现实提出的具体问题时,就不能有效运用科学的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而只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解释乏力,学生则会因为自己的困惑没能得到有效的排解而对教师及教师讲授的内容产生怀疑甚至反感。如此,通过“概论”课教学来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自然成了无本之木。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能够真正履行自身使命, “概论”课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强大自己,为自身的文化自信奠定坚实根基。

“概论”课教师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读,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涵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这是13亿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内化于心的精神基因,也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之源。“概论”课教师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阅读和学习,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以此拓展自身知识结构、增加自身知识储备,提高自身文化涵养。当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不意味着在“概论”课堂上对传统文化的简单普及。习近平2013年11月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为此,要立足于“概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地“扬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

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也是教师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我们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的文化,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本质上也即是一种文化自信。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概论”课教师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系统研读,领会理论的精神实质,把握贯穿在理论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概论”课教师要注重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答疑解惑”的能力。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概论”课的主题,也必然是“概论”课教师的重要研究对象。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结合中国实际并不断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形成。因此,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应单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该直面实践,注重对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的剖析和解答。马克思曾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9]在通过“概论”课教学培育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的“根本”就是大学生。只有通过面向中国实际的理论研究,在面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和思想困惑时,教师才能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学生的困惑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而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真切感受到理论的魅力从而愿意接近它、了解它并最终接受它,成为理论的信仰者和追随者。

当然,上述主要是基于理论层面进行的“应然性”分析,但“应然”毕竟不等于“实然”。教学是基于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活动,在“概论”课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教育要想真正取得成效,还需要多层面的探索。尤其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课堂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实践教学的开展等,直接关系着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将上述“应然”转换成“实然”,这也是在研究中要继续深化的地方。

[1] 韩震.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兼论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11-10-16.

[2] 邱柏生.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需要对待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2,1(上):16.

[3] 魏本权.从革命文化到红色文化:一项概念史的研究与分析[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8.

[4] 张泰城 .红色资源与高校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3.

[5]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0.

[6] 肖贵清.“概论”课第 10 章教学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14.

[7] 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08-05-0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16-09-22

2095-4654(2016)11-0121-05

G420

A

猜你喜欢

概论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中医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