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路程与策略
2016-03-07彭苹
彭 苹
(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湖北 咸宁 437100)
有效教学的路程与策略
彭 苹
(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湖北 咸宁 437100)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教师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使学生达到在知识与技能上有所收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所提高、过程与方法上有所进步。
和谐的教学氛围;分层教学;问题情境;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生活化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
关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江苏省特级教师姚焕成在他发表的《从学生的参与看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提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历史知识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来养成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调发展。窦桂梅在她的作品《回到教育原点》说过这样一段话:“学生的学习,是主体自主的学习和建构性的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行动学习和真实情境中的学习,是基于经验的研究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为此,教师务必转变传统经验为主的教学,要变‘直接告诉’为‘自学自悟’,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与困惑,主动思考,激发认知冲突。”通过两位专家的论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使学生达到在知识与技能上有所收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所提高、过程与方法上有所进步。根据这一结论,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传授知识,它必须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配合才能完成。对于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与学双边活动,而师生的情感就是影响双边活动效果的隐形因素。历史教师不仅要科学准确地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用充分的情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首先,对学生要走“心”。用爱心去温暖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用耐心去感化学生,注意因材施教;用真心感动学生,建立互信的师生关系。在此前提下教育学生,学生才乐意接受,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其次,尊重学生。在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被管理的对象,学生有他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是与教师地位平等的独立个体。学生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用合理的方式向老师表达见解、提出疑惑、分享心得。爱默生曾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深入人心的教育离不开对学生的尊重。最后,理解学生。教师也经历过学生时代,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换位思考,理解学生,开导学生,鼓励学生。这样,可以更好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
二、结合三维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当前阶段的基础教育,是按照学生的年龄来编排班级的,同一班级学生学习层次差别很大。当这些学生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的课堂谈不上高效,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分层教学是一种选择。
就历史学科而言,结合三维目标,分层教学可以分为以下三层:
第一层是“知”,即就事论事,就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实,这相当于三维目标中知识能力维度的教学,比较适合所有的学生。
第二层是“识”,即就事论理,是学生通过具体的历史感悟普遍的规律。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有理论性,要立足于共性去看个性。学生学完一课,不仅知道了某一具体历史,更感悟到一种历史的规律,则遇到同样现象的时候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比较适合成绩中等的学生。这一层相当于过程与方法的教学。
第三层是“情”,即就事论情。余英时先生说过:“读历史的最大好处是使我们懂得人生。”所以历史教学要结合当下,理论与现实,是学生对于社会、人性有通透的感觉。这第三层能够使得学生不仅学到历史,也理解当下。不仅获得了理论,也看清了现实。这是比较难的,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教学。
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为例,在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一课内容时,第一层,要让学生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除了政治经济方面,更是大刀阔斧进行文化方面的改革,涉及到语言、姓氏、服饰、婚姻、礼法等内容。第二层要让学生明白,民族融合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影响的过程。从中国的民族融合史来看,民族融合的内核是汉文化,也就是说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会逐渐被汉化,直至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孝文帝改革是这样,元朝蒙古族、清朝满族也是这样。第三层,要让学生理解并认识到,中华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因此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在近代中国的那段历史里,中国的传统文化曾经受到质问和考验,但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内在凝聚力,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关注。
三、活用教材,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历史课堂中,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要表现。我们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根据我们课程的进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说,结合教学环节,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在一开始抓住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巧设问题情境,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八年级第一学期讲授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本课教材的导入部分引用的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我知道学生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了这首诗,所以我在课堂导入的时候首先就问:“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你们之前已经学过了,还记得吗?”“记得。”学生异口同声地告诉我,并且已经进入到回忆的模式了,我趁热打铁说:“那我起个头,大家一起大声地、感情饱满地背一遍给老师听一下,好不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在朗朗书声中,学生们很快就进入到了课堂学习的状态中,情感上再一次重温了红军战士们的长征精神,这样就顺其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到课本的学习中,充分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书声落地,我紧接着就抛出问题:“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困难重重,艰险无数,那我们的红军战士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呢?”结合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这样的导入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吸收了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急不可待地进入到接下来的环节,当学生乐意学习的时候,就比被迫强制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
另外,有效的提问,就像润滑剂,能让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过渡流利、自然、通畅。例如,在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时,讲完郑和下西洋这个知识点后,即将进入“戚继光抗倭”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我问学生:“明朝时期的对外交往,难道只有友好的往来吗?”学生们都在摇头,有的说“还有海盗”,我接着往下引入:“是的,同样是海船,却也载来海盗,他们在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结合本课标题,这反映出在对外交往中除了有友好的往来,还有什么?”“冲突”,如此便顺其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
四、丰富教学手段,重现历史情境,感受有生命的“历史”
在教学上,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重现历史情境,还原生动、深刻、鲜活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加强感悟历史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如:
1.运用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接感知。比如八年级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这一课,在讲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就借助三大战役挂图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然后在挂图上把三大战役的中心城市做上标记,变抽象为直观,然后结合挂图,跟学生讲解三大战役主要运用哪些战争策略,比如辽沈战役的“关门打狗”,平津战役的“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等等,形象、生动、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图片、影片、录像等史料重现,通过历史原貌的重现,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进一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领悟、理解和掌握。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给学生播放了纪录片《旗帜》中关于香港回归的视频,当驻港部队代表对驻港英军说完“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时,教室里掌声一片,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还原现场,现场给他们的精神洗礼和精神震撼胜过千言万语。
3.趣味故事让课堂更有趣。历史课如果变成了背景、原因、过程、结果、影响的机械讲述,肯定是索然寡味的。讲述历史故事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历史课显得有血有肉,生动有趣。例如在讲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时,分析了《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后,给学生们讲了李鸿章签约的故事 :1895年甲午战争失利,李鸿章无奈前往日本议和。谈判期间,遭到一位日本浪人的开枪袭击,左颊中弹。当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长叹一声“此血可以报国矣”。他的遇刺迫使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不得不减少1亿两白银的勒索。在马关,李鸿章经历了人生中最耻辱的时光,他发誓绝不再踏入日本土地。一年后,环游欧洲列国途经日本换船时,他死活不肯上岸。部下只好在两船间搭一木板,搀扶着他颤颤巍巍走了过去。
这条约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从李鸿章的个人际遇感知中华民族的苦难,破除对李鸿章“卖国贼”的片面评价,感受李鸿章“弱国无外交”的辛酸与无奈,从而加深对条约内容、影响的理解。
五、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把握历史事件的现实价值
作为历史教师,挖掘历史教材与现实社会的切入点,可以帮助学生古为今用,以古鉴今,这是拓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保证。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4课《丝绸之路》一课时,给学生看了很多相关的图片,通过地图,跟学生一起“重走”丝绸之路,呈现史料,讨论了丝绸之路的作用。在完整地呈现课本的知识点后,笔者紧接着抛出问题:曾经驼铃声声、川流不息的丝绸之路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变幻之后,难道更多的只是历史文化的象征了吗?它的经济价值如今又何在?现在的丝绸之路上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然后将“一带一路”相关的图文展示给同学们,并且着重引导他们思考“一带一路”对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有怎样巨大的意义。
同时,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可以融入乡土历史,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比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时,笔者已提前分组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咸宁赤壁古战场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现给大家分享,随后笔者做详细的补充,并引导学生去游览参观赤壁古战场,触摸历史,与历史面对面的交流。
总之,要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课堂上要做到心中有“人”,不断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带着学生走向历史。而高效的历史课堂也能够使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让学生从历史中不断感悟,内化成自身的人文素养,才是学习历史的终极目标。
[1] 姚焕成.从学生的参与看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4).
[2] 窦桂梅.回到教育原点[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4] 佚名.李鸿章的最后岁月[J].青年文摘(红版),2008,(2).
2016-09-10
2095-4654(2016)11-0118-03
G42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