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世界”与“展示大地”:海德格尔艺术哲学诠释

2016-03-07黄宝东安徽建筑大学法政学院安徽合肥230022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真理艺术作品大地

黄宝东(安徽建筑大学 法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建立世界”与“展示大地”:海德格尔艺术哲学诠释

黄宝东
(安徽建筑大学 法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摘 要:依据哲学理论,“世界”与“大地”统一构成艺术作品的作品存在,“世界”表现为作品的内在精神性方面,“大地”即是作品的外在物质性方面。二者的冲突,即澄明与遮蔽的斗争就是作品中真理的发生。艺术的本质就是此冲突中的真理的发生。

关键词:艺术作品;世界;大地;真理

在众多的艺术哲学理论中,对艺术本质的探讨,海德格尔未必是最具影响力的,但一定是最惊世骇俗的。这集中体现在他那呓语式的,充满诗意的言说中。什么“世界与大地的争斗”、“裂隙”、“冲力”等等,既充满魅力,又让人如坠五里雾中。透过这些言说,海德格尔到底想说什么?这一问题是每一个想了解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人无法回避的。当然,要阐释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工程浩大,非如此篇幅的一篇小文所能完成。本文拟以海德格尔的哲学为背景,集中探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所体现的艺术作品的作为“世界”与“大地”统一体的作品存在的含义。

一 “建立世界”与“展示大地”

海德格尔说:“建立世界与展示大地是作品之作品存在的的两个本质特征。”[1]作品所要开启的这个“世界”是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必须创造的意义世界。这一世界,只能是艺术作品的内在精神性方面,即作品的无限可解读的内容。而“大地”则表现为艺术作品赖以存在的物性基础,即作品的外在物质性方面。就像一个人是灵与肉的结合一样,一部艺术作品也必然是一个生命体,“世界”是其灵魂、精神,“大地”是其肉体。艺术作品就是二者的统一体。

当然,我们这样说与“建立世界”与“展示大地”之说略有出入,原因在于出发点的差异。我们依然沿着传统艺术哲学的思路,把艺术品当作一个由艺术家创造出来、摆在我们面前供我们观赏的对象来看待,而这正是海德格尔极力要摆脱的对象化思维方式。他是力图把作品的创作与欣赏都纳入艺术作品的作品存在。对他来说,一部作品在没有得到欣赏时,即使它已被创作出来,但还不能算作完成,亦即是说,它还没有作为一部作品而存在,只是一个与普通器具没什么区别的存在者而已。所以在他眼里,艺术作品的作品存在是由建立“世界”与展示“大地”两个环节构成的。站在传统艺术哲学的立场上,我们仍不妨把艺术作品看作是由“世界”与“大地”构成的统一体,并以此来考察其艺术哲学思想。

海德格尔认为,在作品存在的统一体里,“世界”的建立与“大地”的展示是彼此相关相属的。艺术作品是由“世界”与“大地”构成的统一体,二者在艺术作品的作品存在中缺一不可。的确,“每一件艺术作品即是由一定的物质材料所构成的一个感性形象,同时,这个物质的感性形象又处处体现某种精神性的东西,即某种思想、感情、愿望、理想,等等。如果它不体现精神性的东西,那它就没有生命力,不是艺术作品”[2]。

在这方面,海德格尔毕竟要比他的前辈克罗齐高明得多,他虽然认为物性不是通达艺术作品的本源之路,使艺术作品成为自身的是超越于物性因素的那些东西,但他还承认一切艺术品首先必须是物,必须具有物性的基础,它所要开启的“世界”必须建筑于物性基础之上。在此还必须注意到,在海德格尔那里,建立“大地”与展示“世界”并未获得同等重要的地位,前者是归属于后者的。成为一部作品首先必须要建立一个“世界”,而此建立需要一个坚实的基础,于是才有“大地”的出场。尽管他一再坚持作品将“大地”置入“世界”的敞开之中并保持在那里,作品在运用“大地”的过程中,揭示了“大地”之在,但就一部艺术作品而言,毕竟敞开一个“世界”更为根本。没有“世界”,作品与纯粹的器具就没什么区别了。这里显然是在谈艺术作品的内在精神性方面与外在物质性方面的关系。后者“对于我们之所以有价值,并非由于它直接呈现的,我们假定它里面还有一种内在的东西,即一种意蕴,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而外在形状的用处就在指引到这意蕴”[3]。这里黑格尔所谓的意蕴,即艺术作品精神内涵,亦即我们这儿说的内在精神性方面。但海德格尔并未因此否认作品外在物质性方面的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不过他强调只有在作品“世界”的敞开之中“大地”才会真正成为自身,“岩石承受着,静卧着,如此而首次成为岩石;金属闪烁着光芒,色彩辉耀着。音调歌唱着,词语言说着”[4]。也就是说,在他看来,作品的材料,外在物质性方面的审美意义,只有在进入作品之后才能焕发出来。

二 “世界”与“大地”的斗争

“世界”与“大地”构成的作品存在统一体,虽然是以静态面目出现的,但“唯动者才能够静……静也只是动的极限状态”[4]。这种表面上的和谐与宁静却正昭示着作品中的冲突与动荡。因为这互相依存的“世界”与“大地”,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世界”的本质特征是其敞开性,“大地”的本质特征是其自我归闭性,如此剑拔弩张的对立必然会导致一场激烈的争斗。“世界栖息于大地之上,而又竭力超越大地。作为自我敞开着的世界是不能容忍任何关闭的。然而,作为隐匿着的与遮蔽着的大地则总是倾向于将世界拉入它自身之中并使之停留在那儿。”[4]这正是作品的内在精神性方面与外在物质性方面之间关系的海德格尔式的表述。任何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都要表达特定时代的特定人们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主观精神性内容,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要建立一个世界,它就必须把沉默着的物纳入自身的敞开之中,让它开口讲话。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内容必须以作品的外在物质性方面作为自己的栖身之地。海德格尔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跳出了决定论的模式,以冲突、斗争这一动态的形式去把握二者的关系。“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美学关系不是一般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彼此相互征服的关系。艺术美正是在这种相互征服中显露出来的。应该充分认识到,在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中,内容因素和形式因素其本性是不同的,内容作为生活之流永远是变动不居的……形式作为一种建立秩序的力量则要求稳定、固守、确立、物化……这样一来,在艺术构思中,内容因素与形式因素就处于一种互相征服、互相消灭的相生相克的冲突中,内容力图控制形式,形式则力图反过来塑造、组织改革内容。因此,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不是静态的统一,而是对立的统一,冲突、斗争中的统一。”[5]艺术作品要成为艺术作品,其内在精神性方面必然会竭力摆脱外在物性因素的束缚,必然要从外在限制中超拔出来,努力从深度和广度上去开拓自己的精神世界,否则,执着于外在物质性方面,无论是艺术创造还是欣赏都无从谈起。当然,作品内在精神性方面对外在物质性方面的这种超越只能表现为一种意向,因为前者永远无法真正摆脱后者的限制,这种超越与限制之间的紧张会一直持续下去。“在建立世界与展示大地的过程中,作品是这种斗争的煽动者。这种情况的发生不是为了使作品在最初的一致中调停和了结这场斗争,而是为了使此斗争保持为一场斗争。”这斗争不会导致混乱与毁灭,相反,“正是因为这场斗争在亲密的单纯性上达到顶峰,作品的统一体才在此激战中产生出来”[4]。此斗争不会导致二者之间张力的消除,相反,张力会保持下去,作品的内容表达愈含蓄、隐蔽,张力愈大,作品的审美内涵愈丰富,作品愈成功。张力的消除所导致的只能是作品的失败。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其内在精神性方面与外在物质性方面的两极张力的见证与呈示。

三 艺术与真理的发生

海德格尔之所以大谈艺术作品中“世界”与“大地”的斗争,是因为在他看来,“世界”与“大地”的“敞开”与“自我归闭”的斗争,正是澄明与遮蔽的斗争,而真理正是作为这一原始斗争而在作品中发生的。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海德格尔就是从真理的本质出发去探讨艺术的本质的。要理解其艺术哲学显然离不开对其真理观。海德格尔关于真理观的论述较早、较为集中地见于其早期的《存在与时间》中,是从对传统符合论真理观的批判开始的。在他看来,真理的本质并非如传统所认为的那样,是陈述与其对象的符合,真理的源始场所亦不是判断。因为传统的符合论真理观是以存在者敞开自身、走出晦蔽状态与此在一同进入无蔽状态为前提的。真理的本质是无蔽。此在的展开状态,亦即此在的绽出的生存才是真理的源始现象,是真理的源始场所。但作为真理的无蔽同时又是遮蔽,“真理在本质上即是非真理”。真理本质上是一种冲突,是澄明与遮蔽的斗争。作为敞开状态的真理就是在此斗争中产生的。人们不禁要问:如此的真理如何才能实现?且看海德格尔的回答,“真理在它敞开了的众在者中确立自身的根本方式就是将自身置于艺术作品”[4]。

海德格尔曾以对梵高的油画《农鞋》的解读说明作品中“世界”与“大地”如何斗争以及真理如何发生。“一双坚实的农鞋。别无其他。这幅画其实什么也没说出。”[6]的确,当我们以非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这幅画时,它确实“什么也没说出”,我们看到的只是沉默的、自我归闭的“大地”,一双由画布、颜料等构成的农鞋而已,一个普通的存在者。可它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存在者,它是艺术作品。所以,一旦我们以审美的眼光来对待它时,就会“与在此的东西一起在,就好像一个暮秋的傍晚,当最后一星烤土豆的火光熄灭,你踏着疲惫的步履,从农田向家里走去”[6]。也就是说,我们立即会进入作品所开启的“世界”,领悟到农鞋以及我们自身的存在。一方面是“大地”的沉默,一方面是“世界”的诉说;一方面是“大地”的幽暗、神秘,一方面是“世界”的澄明、朗照。每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如此,一方面是“世界”力图打破“大地”的沉默,展开自身,一方面是“大地”想把一切收回自身,锁闭起来。无论艺术创作还是欣赏都是如此,都必须置身于这场“斗争”。我们知道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就是显现,就是从遮蔽中走出来。艺术作品中,“世界”通过与“大地”的斗争显现的过程,就是存在的真理发生的过程。在此,“世界”与“大地”的这种澄明与遮蔽的斗争须臾不能离开,因为“凡此斗争中断之处,在者并不消失,但世界却转身离去”[6]。“世界”抽身而去,作品就蜕化为一个器具,一个普通的存在者了。存在者虽未消失,存在却不见了,被遮蔽了。存在的真理就无从发生了。

海德格尔认为,作品中发生的真理是双重意义上的,也就是说既有存在者的真理的发生,又有存在的真理的发生。“真理发生于梵高的画中。这并不是说,某物被正确的描摹了,而是说在那农鞋的器具性存在的展露中,那作为整体的存在者——在它们的对抗表演中的世界与大地——达到了无蔽状态。”[1]也就是说,这幅画之所以称之为艺术作品,不是因为梵高画了一双农鞋,画的很像(如果这样的话,哪怕一个蹩脚的摄影师也比他做得出色),而是因为他展露了农鞋的器具性存在(存在者的真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展示农鞋的器具性存在的同时,展露了农妇,也可以说是梵高的或者所有此作品的生存的世界(存在的真理)。

四 意义与启发

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的构成——“世界”与“大地”及其二者关系的研究,对我们今天的美学与艺术研究极具启发意义。

首先,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海德格尔始终是从一个动态的角度去考察艺术作品的内在精神性方面与外在物质性方面及其二者的关系。在他看来,一部作品即便已被创作出来,但在它尚未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之前,对欣赏者而言“世界”还未建立,“大地”还没有得到展示,它就还没有作为作品而存在,与一般的器具并无什么区别,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就是在这一前提下展开的。这对于我们当下的美学与艺术研究所具有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美学归根到底是研究人们的审美活动的,离开审美主体的,单纯审美对象的,或脱离艺术欣赏的艺术作品的研究是没有出路的。美的本质以及艺术之谜的破解必须结合人的审美活动才是可能的。

其次,传统艺术哲学总是机械地把哲学上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引入艺术作品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所揭示的只是一般事物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的共同特征,它可以运用到任何事物上,但却无法揭示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关系所特有的审美特征。在海德格尔看来,任何艺术作品都在其自身中包含着内在精神性方面与外在物质性方面的矛盾斗争,一方面是后者、自持着,试图把前者掩蔽起来,一方面则是前者力图冲破后者的束缚,展示自身。二者的斗争一刻也不会停息。作品对人的生存真相的揭示,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传达,只有在内在精神性方面与外在物质性方面的斗争中才是可能的。海德格尔的上述见解无疑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作品中的形式与内容时刻都在冲突着,斗争着,它们之间所展示的是一种超越与限制、征服与反抗的关系。这是一场去蔽与遮蔽的战争,也是一场没有结局的战争,双方都不会取得胜利,真正的胜利者是人的生存的真理。美只是真理于作品中发生的方式,是真理的光芒。

再次,艺术作品之所以成为艺术作品,并不是由于它对其所表现之物的精准描摹、再现。艺术不只是艺术家自己的闲适雅趣,不是炫技,艺术是真理的事业。艺术中的真理不是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真理是存在者的敞开,艺术中首先就要有这种敞开的发生。但更重要的是,作品通过这种“敞开”敞开了存在者之存在。这一存在的敞开正是作品中真理的发生。也就是说,作品通过对存在者的揭示,进入到人的生存真相的揭示,即对存在之真理的揭示,或者领悟。而海德格尔毕其一生,孜孜以求的正是对存在问题的解答。艺术对于他只是一把利剑,一把能够刺破存在之坚硬外壳的利剑。通过艺术他要思索的只是存在的真理,因为在他看来艺术的本质就是真理的发生。

至此,我们只是勉为其难地解答了文章开头所提出的问题。借此解答,我们才能踏上海德格尔探索艺术本源的道路。我们知道,海德格尔终其一生,孜孜以求的是存在与真理,这才是他的思想主题,艺术只不过是他进入这一问题的桥梁。实际上,我们的上述回答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地力求避开真理问题,而这正是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核心。这一点也使得我们的回答显得处处捉襟见肘,因为对其真理观的探讨是一个远比对其艺术观的探讨更复杂的课题,限于篇幅只能另外在其他文章中再展开了。

参考文献:

[1]Martin Heidegger.Poetry Language Thought[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71:48,56.

[2]刘刚纪.艺术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37.

[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4.

[4]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诗学文集[M].成穷,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40-55.

[5]童庆炳.论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J].美学,1991,(2): 28.

[6]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5-62.

(责任编校:周欣)

中图分类号:B8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6-0039-03

收稿日期:2016-02-24

作者简介:黄宝东(1967-),男,安徽太和人,安徽建筑大学法政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伦理与艺术哲学。

猜你喜欢

真理艺术作品大地
大地之歌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大地之灯
大地黄好
换个角度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裂开的大地
潜伏在应试教育背后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