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宗元对永州的影响

2016-03-07吕国康永州市教育局湖南永州425199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永州柳宗元

吕国康(永州市教育局,湖南 永州 425199)



柳宗元对永州的影响

吕国康
(永州市教育局,湖南 永州 425199)

摘 要:柳完元参加“永贞革命”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潇湘胜地生活了整整十年。他在逆境中奋起,刻苦攻读,辛勤耕耘,忧国忧民,矢志不渝,取得辉煌成。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永州的一张名片,中华历史长河中的一块丰碑,堪称一代宗师。柳被佛教界列为天台宗重巽的俗家弟子;被永州百姓奉为“柳子菩萨”;柳文可谓“半部地方志”。

关键词:柳宗元;名片;丰碑;宗师;菩萨;地方志;深远影响

柳宗元是一位历史伟人,是一座文化巨峰,影响深远,令人敬仰。下面重点就柳宗元对永州的影响进行阐释。

第一,柳宗元是永州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宋代汪藻寓居永州12年,对柳宗元深怀崇敬之情,他在《永州柳先生祠堂记》中指出:“盖先生居零陵者十年。至今言先生者必曰零陵,言零陵者必曰先生。零陵去长安四千余里,极南穷陋之区也,而先生辱居之。零陵徒以先生居之之故,遂名闻天下。先生为之不幸可也,而零陵独非幸欤?”“而零陵一泉石,一草木,经先生品题者,莫不为后世所慕,想见其风流。而先生之文载,其中凡瑰奇绝特者,皆居零陵时所作。”明代唐瑶在《祭柳侯祠文》中说:“永之山水,天作地藏,经几何年,埋没于灌莽蛇豕之区,至公始大发其环伟而搜剔其荒翳。公之文章,开阳阖明,固所自得。至于纵其幽遐诡谲之观而邃其要眇沉郁之思,则江山不为无助。”衣若芬博士在《潇湘文学与图绘中的柳宗元》中指出:“柳宗元游历永州山水,知识与思想于山水间深广开展,潇湘文学中的过客心态经柳宗元对永州乡土的认同,形成了正向的情感,由‘潇湘客’转为‘永州民’,潇湘山水之美籍着诗文传播四方,于是潇湘文学的书写不再充满对穷乡僻壤的哀怨,而产生对避世乐土的向往,为‘潇湘’的文学意象汇聚新意。”柳的《永州八记》等绝妙诗文,极大地提升了永州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使永州名扬天下。清代王日照写诗称赞:“一官匏系几何年,一代文章万古传。山水得名从此始,非公谁与破荒烟。”《愚溪怀古》章士钊说得好:“世无子厚,山川之秘奥,遂乃千古无闻。”(《柳文指要》)柳宗元对永州文学的贡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正如马积高教授所说:柳宗元“堪称是第一个从多方面描写永州的作家,更是永州的自然山水美的第一个发现者和最杰出的表现者”(《〈柳宗元在永州〉序》)。永州十年的生活和山光水色成就了柳宗元,使之成为举世闻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而柳宗元的奇文华章成就了永州,使永州闻名遐迩。可以说,柳宗元是永州山水的知音,更是永州的形象代表。

第二,柳宗元是中华历史长河中的一座丰碑。孙昌武教授在《柳宗元评传》中对柳做了全面中肯的评价,认为“柳宗元是唐代进步思想家、优秀文学家和革新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的品格兼备一身,在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的成就都是十分杰出的;而在哪个方面的贡献更为重要,又是难以轩轾的”。还在《〈柳宗元研究文集〉序言》中指出:“他的品德、意志、人格,他的才华、感情、能力,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与良知,具有极大的魅力,成为不朽的榜样。特别是他后半生,身为流囚,仍奋斗不息,在极其艰难困顿条件下,凭借自己坚韧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实现了人格的一大转变:由政治斗争中怨抑退屈的牺牲者、失败者拼搏而成为思想战线、文学领域的创造者、胜利者,从一个供奉朝廷的官吏,成长为代表一代思想学术和文学创作成就的伟人。”永州十年,他在逆境中奋起,为追求理想而矢志不渝,成为谪官的楷模。

无论是在庙堂之上,还是身处江湖之远,柳宗元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百姓的疾苦,敢为人民鼓与呼!他在《送宁国范明府诗序》中提出了“官为民役”、在《送薛存义之任序》中提出了“民可黜罚”的民主思想,在《捕蛇者说》中发出“鸣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呐喊,在《晋向》中提出“民利民自利”的真知灼见,把民本思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至今震撼人心。明正德八年(1513)永州知府曹来旬《重修柳司马先生庙记》说:“夫先生,唐之名贤也。永贞间以事谪永州,因放於山水之间,爱冉溪,货其尤绝者家焉,更名曰愚溪。则愚溪者先生之故居也,至今官不科租于民,可得而私之乎?先生为永人遂毕方、愬螭室,刚明正大之气可质诸鬼神而无疑也。”“且先生之文与昌黎并称,其瑰玮奇特之体多出于居永之时,而永之士类至今率能文、名为文献之邦者以先生为之倡焉,则先生之有功于永人也非小,而永人之庙祀于先生也,实报本之心耳!”清代永州知府魏绍芳在《书柳马祠堂碑阴》说:“千秋而下,道在人心,民到于今,尚受其赐。载之国典,专祀愚溪。匪独惬乎人心,盖已合于往论。”明代董传策谪戌南宁时,来永州游朝阳岩,为柳子不入寓贤祠打抱不平。他说:“顾独柳子事有慨乎中,而余从岩前访十贤祠,则往昔名人官永者得祠,惟柳子者不逮焉。余指谓关曰:‘柳子可惜,祠不逮者,可恨!夫柳子奇才乎!奇才乎!……睹寓贤祠不逮柳子,殆伤之焉!’”(《游朝阳岩因泛潇湘记》)清代吴大受奉命出使交趾,道经永州,写下《愚溪柳先生祠》诗:“司马羁留十载迟,愚溪溪畔系愚诗。并时才力韩公笔,异代江山屈子思。”称赞柳的文学才华与同时代的韩愈齐名,爱国爱民思想则与不同时代的屈原相媲美。在永州柳子庙中殿有一幅清代文人杨季鸾所写的长联:“才与福难兼,贾傅以来,文学潮儋同万里;地以人始重,河东而外,江山永柳各千秋。”上联以西汉贾谊提倡改革遭贬长沙为太傅,唐代韩愈因谏宪宗迎佛骨被贬广东潮州,宋代苏轼悖于朝政贬于海南儋州之事,感慨柳宗元参加了永贞革新被贬永州,同样是“人才难兼福命”。下联则赞颂柳宗元以杰出的文学成就、哲学思想和卓越的政绩,不仅使他的祖籍河东而且使永州、柳州都闻名于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道光《永州府志》卷十三良吏传,有曹来旬、唐珤、黄翰、史朝富、丁懋儒、魏绍芳,其中以“郡佐教职”介绍柳宗元,仅此一例。说明了编者的智慧。按实际情况,柳没有任过行政长官及教职,编者不忍心将柳放在“流寓”之中,而纳入“良吏”范围。据户崎哲彦教授介绍,日本山川出版社出版一套介绍全世界从古至今100个伟人的丛书,柳宗元有幸入选,并由户崎撰稿。唐代名人众多,李白、杜甫未选入,他们虽然是优秀的文学家,但无思想、哲学著作。韩愈虽然比较全面,但他的思想是正统的儒学。而柳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儒学的改革者、创新者,哲学著作也很有价值。笔者佩服出版者的眼光。

第三,柳宗元堪称一代宗师。韩柳文章李杜诗。“山灵因柳子之诗,今犹晶采;石崖有元郎之颂,谁不品题。”(《方舆胜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其精神遗产主要产生于永州。中华书局出版《柳宗元集》收入诗文678篇,其中近500篇写于永州。子厚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与韩愈一同领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并提出了“文者以明道”的理论;“论文八书”发表的精辟见解,不仅是古文运动的指导文献,而且是文学史上的重要著述。以《永州八记》为代表的山水文学,开创了中国游记散文的先河。《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人物传记,刻划的小人物栩栩如生,体现了作者扬善惩恶的人文思想。《三戒》、《哀溺文》等寓言小品,语言简洁,讽剌辛辣。“九赋”“十骚”等被誉为“辞赋中的奇葩”。早在北宋,永州知府柳拱辰将子厚“在永所著词章,漆于堂壁”,供学者学习观摩。南宋汪藻在《永州柳先生祠堂记》中表达了对柳的无限景仰和崇敬之情,并亲自收集柳子作品,与刘禹锡的诗“书而置之祠中,附零陵图志之末”,供人瞻仰。历代《永州府志》、《零陵县志》都刊载柳的文章。其中隆庆《永州府志》卷十五设“流寓传”,对柳宗元作为第一位传主介绍,文章长达2000余字,除以新旧唐书及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为基调评价外,还重点汇集了柳有关思想行为的作品23篇,可见对柳的垂青与爱戴。永州人民为了传播柳的文化功绩,多次为他刻板流传。据考证,历史上柳宗元文集的永州刻本至少有7种以上。最早的《柳集》大约是北宋末期的永州州学刻本。其次是宋乾道云年(1165)永州郡守叶桯所刻《柳柳州集》。值得一提的是清同治丙寅(1866),翰林院待诏杨季鸾归寓永州时重校刊刻的《柳河东集》,称为“海内珍本”。章士钊说:“寻柳文在湘,比之别家传诵较广,而且有湘南自行雕刻之本子流布。吾初读柳文,即是永州刻本,相依至老未脱手”(《柳文指要·湖南文风》)。永州州学教授钱重在《柳文后跋》中指出:“子厚居愚几十年,闲中舍寻游山水外,往往沉酣于文字中,故其文至永尤高妙,为后世学士大夫所宗师。”宋代周敦颐于治平三年(1066)任永州通判,写了《拙赋并序》,以“拙”为荣,以“巧”为耻。“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他认为,如果天下人皆拙,社会也就拥有了真正的通顺与和谐。这与柳宗元在《愚溪诗序》、《愚溪对》等文中就“愚”与“智”发表的精辟见解,在《乞巧文》中就“巧”与“拙”提出的鲜明观点是一脉相承的。杨万里《零陵县种爱堂记》说“零陵……山川木石之奇,古不求闻于世,而为天下之所慕。故生于其间者,多秀民。至于前辈诸巨公不容而南者,名德相望,而寓于此,其人士见闻而熟化焉,往往以行义、文学骏发而焯者,视中州无所与逊也”,饱含柳子等巨公对永州人士道德、文学影响的褒扬。

柳宗元因“避祸”而“不敢为人师”,但实际上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教育家。韩愈说:“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柳子厚墓志铭》)全国各地不少青年或写信寄文向柳子求教,或前来永州登门拜访。根据柳集统计,受过他指导的后学之士有名有姓的不下20人。柳以渊博的学识和杰出的才能,以及诲人不倦的精神,培养出不少“名士”。如元和十四年(819)进士及第的韦中立就是一例。对因各种原因不幸落第者、“不以仕为事”的人才,也予以鼓励,指导点拔。道州剌史薛伯高重修文庙,柳作《道州文宣王庙碑》,赞扬薛尊重儒学、积极施行教化的精神。据《湖南通志·选举志》载,从唐初至清光绪九年(1883),湖南共考取进士(包括特科)2305人,其中永州487人,占21.3%。柳宗元对永州的重教传统具有促进作用,对湖湘文化具有开启之功。如今,柳宗元有42篇诗文入选全国大、中、小学语文教材,读者数以千万计。延续千年的“柳学”已成为一门显学,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掀起新一轮高潮。1981年至2013年,已召开10次规模较大的全国,国际柳宗元学术研讨会,其中4次在永州。永州学者已出版柳学著作25本,出版《柳宗元研究》会刊17期。永州已成为柳学研究的重镇。国内外学者参观柳子庙,漫步愚溪,寻访“八记”遗址,对柳宗元及永州山水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柳宗元对永州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对湖湘文化及中华文化的贡献是巨大而卓越的。

第四,“重巽的俗家弟子”。“龙兴,永之佳寺也!”贬永初期,柳住城南龙兴寺西序,与巽上人即重巽朝夕相处,交往密切,经常到重巽的净土院去读禅经。重巽是天台九祖荆溪湛然的再传弟子,是楚南首屈一指的高僧、超师,在佛学方面对柳宗元颇有影响。柳在《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中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世之言者罕能通其学,于零陵,吾独有得焉。”他认为佛教的教理“往往与《易》、《论语》合,诚采之,其于性情奭然,不与孔子异道。”(《送僧浩初序》)他认为儒家的礼义与佛家的戒律是一致的:“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则丧。”(《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柳主习佛教天台宗,对禅宗、净土宗也有钻研,与之交往的僧人有姓名者就有10余人,写下与佛教相关的文章30多篇。柳宗元在永州好佛求其道,主要发生在迁居愚溪前,其目的除从佛教那里寻求精神寄托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统合儒释,用以佐世。柳开拓了唐代儒佛道三教融合的新途径,为儒学的改革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据张勇博士《〈大藏经〉“柳学”资料的价值》一文介绍,《大藏经》中收录的佛教内典资料中,《佛祖统纪》五十四卷(现行本缺十九、二十两卷),南宋天台宗僧志磐撰。该书把柳宗元列为天台宗法师重巽的俗家弟子。高僧大德对柳宗元的评价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精通佛法”,“二是统合禅教”,“三是统合儒释”,“四是有补于宗教”,“五是开掘佛教‘辅时及物’之道”。

在唐代,永州佛教得到发展,寺庵遍布全境,仅零陵城内就有龙兴寺、法华寺、开元寺等多处寺庵。明清时期,永州佛教传播进入高潮。到清末,境内共建有寺庵476座,僧尼12348人,教徒1.93万人,这与柳宗元的“崇佛”是分不开的。东山法华寺,是柳宗元经常光顾的地方,后改名万寿寺、报恩寺,明代改名为高山寺,沿用至今。高山寺鼎盛时,占地数十亩,规模庞大,寺僧多达200人。如今,大雄宝殿有一副对联:“唐代名庵,子厚旧居,精篇佳作今犹在;当前胜迹,怀素故里,法音妙谛又重宣。”龙兴寺,宋元丰四年(1081)更名太平寺。嘉靖年间,寺废,渭王据为别邸。永州人为纪念柳宗元对佛教的推崇,在柳祠右新建龙兴寺。隆庆年间,郡守黄翰、史朝富在太平寺旧址复重为寺,太平街之名沿袭至今。明代秀峰和尚,筑庵于黄溪之阳明山。“秀修行数十年,得曹溪正传”。秀峰禅师坐化后真身不腐,嘉靖帝诏谥秀峰禅师,奉为“七祖活佛”,使万寿寺成为永州香火最旺盛的寺庙。“每岁八月,朝礼者以数万计,至今肉身犹在焉。”秀峰禅师肉身保存至“文革”时被转移,下落至今成谜。如今,双牌阳明山与台湾阳明山已结为姊妹山,成为大陆对台交流的重要平台。

第五,柳宗元被奉为“柳子菩萨”。自宋以来,永州人把柳子奉为神明,祭祀、歌咏、神化、美化,充满爱戴之情!柳宗元于元和十四年(819)在柳州剌史任上病逝,3年后柳州人民建罗池庙纪念他。韩愈应邀写了《柳州罗池庙碑》,碑曰“余谓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福祸之,以食其土,可为灵也已。作迎享送神诗遗柳民,俾歌以祀焉,而并刻之。”开祭柳之先河。永州可考的文献,是北宋柳拱辰的《柳子厚祠堂记》,此为永州祭柳之开端。南宋汪藻写《永州柳先生祠堂记》,说明永州人先祀先生于州学偏东的柳祠,现祀先生于愚溪上新建的柳祠。八百多年来,愚溪柳庙多次重修。现存柳子庙为清同治、光绪年间重修,大门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极事,富我寿民。”既歌颂了柳子的不朽功绩,又画龙点睛点破庙祀主题。这充分表达了永州百姓对柳宗元的敬仰、怀念,又希望为民造福的柳子死后也能化作神灵来保佑他们。

历史上,祭祀传承不断。清嘉庆十五年(1810),武占熊重修《零陵县志》记载:“柳子祠,在河西愚溪上,春秋官祭,街民置有番田公费,七月庆祝神诞,亦如潇湘庙之盛。”据1992年出版的《零陵县志》载:“在柳子街四周方圆十里内的上窑申家、李家、寇家、易家、高家,枞树山王家、桃江冲沈家、张家、潘家坝,枫木铺、腊底、范家冲严家,塔北刘家等地,还建有13座柳子脚庙,规模虽小,但祀典长盛不衰。这些庙的创建,说明柳宗元施‘德政’于人民,人民永远纪念。”《柳宗元在永州》记载:“旧时的每年春秋,在庙内举行祭典,尤以农历七月十三日柳宗元的生日最为隆重,祭祀规模胜于祭孔,士、农、工、商齐集庙内,杀猪宰羊,邀请戏班唱戏,热闹非凡。”“自古以来,永州人都把柳宗元奉为神明,永州城内有‘八庙’,即柳子庙、火神庙、黄溪庙、唐公庙、潇湘庙、府城隍庙、县城隍庙、风王庙等。柳子庙被尊为八庙之首。每遇较大的天灾,则向其祈告乞救。同时还在庙内戏台上,唱岳飞戏,目连戏等。”后殿内有神龛,中塑柳宗元泥像,人称“柳子菩萨”,面目清癯,神采奕奕。是为“行像”,打醮酬神都可以抬出供奉。后柳子像由柳木雕刻而成,文革时被毁。现为精细雕琢的汉白玉柳子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柳子坐像上方的背景是“利民”两字,体现了其思想精髓,令人肃然起敬。柳宗元在永州人民心中有着神圣而崇高的地位。新时期以来,前来柳子庙拜祭柳子的人川流不息。2002年8月20日,永州市市长刘爱才率海内外柳学研究同仁及社会各界人士公祭柳宗元,恭读《祭柳子文》,规模空前,影响广泛。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先贤爱国忧民的崇高情怀与模山范水的精美诗文,此后,每年由永州柳学会组织开展清明祭柳活动。制订了新的祭柳仪式,除主祭宣读祭文外,青少年背诵柳子诗文,参祭人员行鞠躬礼,文艺工作者举行民俗文艺表演等。既体现了从古至今祭柳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显得隆重而富有地方特色。

第六,柳文可谓“半部地方志”。舜帝崩葬于苍梧九疑,藏精于潇湘山川,永州是舜所创造的道德文化的彰显之地。柳宗元在诗文中多次提到舜、二妃、苍梧、九疑,极力歌颂舜的仁爱、圣德,抒发了“唯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的理想。他写的《舜庙祈晴文》、《湘源二妃庙碑》等文,不仅是了解柳的思想,也是研究永州古代祭舜、祭二妃风俗的重要史料。永州越俗浓郁,楚风强烈,迥异于中原。这在柳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明洪武《永州府志》卷一“风俗”:“按柳子厚云:‘潇湘参百粤之俗。’又《谢表》云:‘地极三湘,俗参百越。’曹荣《表》云:‘家闲礼义而化易孚,地足渔樵而人皆乐。’”主要用柳文做概括。柳在《永州龙兴寺息壤记》中说“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機。”指永州人相信鬼神与迷信。在《永州剌史崔公墓志》中又说“惟是南楚,风浮俗鬼。户为胥徒,家有禳梗。”说永州人崇神信佛,家家有求神拜佛祈祷除疫之祭。这是对民俗的真实反映。柳“为文遂火,为文驱螭”,在永州传为佳话。明洪武《永州府志》在卷十一“祥异”中收入《诉螭文并序》、《捕蛇者说》、《逐毕方文并序》等文。永州多火灾,民间传说这是火神毕方所为,关心民瘼的柳,撰文声讨毕方,警告毕方,命令毕方远走高飞,“海之南兮天之裔,汝优游兮可卒岁”。体现了与民同忧的襟怀。永州城内原大西门的左侧城垣中建有毕方塔,俗名火鸟塔,刻有《逐毕方文并序》。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二日,居民到塔前烧香化纸,口诵柳文,乞求柳子保佑城内永不发生火灾。塔直至“文革”时才拆除,发现塔下有大铁锅,内罩锡箔纸等物,传为镇火鸟的锅。柳为破除“息壤”迷信而作《永州龙兴寺息壤记》。1971年,在龙兴寺原址的零陵县委招待所扩修厨房施工时,挖出一块刻有“息壤”二字的石碑。碑被打破填为墙脚。

康熙九年《永州府志》艺文志收柳文38篇、柳诗38首,占有较大比例。柳宗元写了不少人物传记,以及与人相关的大量文章,留下了丰富的史料。在永州写的《段太尉逸事状》及信,寄给在京的韩愈,供他在编修国史时参考。康熙九年《永州府志》卷十五人物志(上)·循良列传,介绍崔敏、韦宙、吕温、薛伯高、薛存义等,均采用柳文为素材。流寓列传首先介绍柳宗元,对其家世、生平、业迹做了概述,最后评价“然其才实高,名盖一时”,韩愈评其文曰“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接着介绍吴武陵、李睦州、南承嗣、李渭、元克己等,基本上也是以柳文为依据。在卷十六人物志(中)·名贤列传,对祁阳“耽志古学”的覃季子做了简介,完全是柳文《覃季子墓铭》缩写。特别是柳为小人物写传,宋清、郭橐驼、童区、杨潜等,生动传神,在历史上留下闪光一笔。

柳宗元对永州的地理环境、天气物候、草木鸟兽等有过生动的描述。在《囚山赋》中说“楚越之郊环万山兮,势腾踊夫波涛”,说明多山的特点。柳诗“长歌楚天碧”、“欵乃一声山水绿”、“春风无限潇湘意”,这是对自然风光的讴歌,至今常被人引用。他对永州夏季炎热、冬天寒冷有过深刻体会。他笔下的树木鸟兽、花草虫鱼,种类繁多,显示了知识的渊博。永州的不少地名以及寺观、亭台,均与柳相关。一是由柳命名或记录,二是因柳而得名。载入康熙九年《永州府志》卷八“山川志”的如万石山、西山、香零山、石角山、小石城山、华严岩、朝阳岩、柳岩、小丘、东丘、愚溪、黄溪、钴鉧潭、石渠、石涧、南涧、蒲洲、袁家渴、司马塘等。还有东山、黄茅岭、芜江、柳子街等,大都沿用至今。柳子街于2015年4月被评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为湖南唯一。洪武《永州府志》卷五“寺观”,涉柳诗文7篇;卷六“亭台”,涉柳诗文3篇,地名2处;卷十二“杂咏诗文”共11篇,柳占7篇。特别是“潇湘八景”、“芝城八景”、“永州八景”,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也不管是产生于宋代、明代、清代,其中不少内容与柳宗元有关,与《永州八记》有关。“潇湘八景”泛指湖南湘江及沿岸的八个景点,其中“潇湘夜雨”指永州蘋岛,也就是柳宗元笔下的蒲洲。“江天暮雪”一景的灵感源头即来自柳的《江雪》诗。至于“永州八景”的大部分景点至今仍在,“蘋洲春涨”指蘋岛。“愚溪眺雪”指愚溪。“山寺晚钟”指东山高山寺,原唐代法华寺。“朝阳旭日”指朝阳岩。“香零烟雨”指香零山,命名明显受柳诗《登蒲洲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的影响。由此可知,柳的影响源远流长,柳的贡献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何书置.柳宗元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1994.

[2]杜方智,林克屏.柳宗元在永州[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3]雷运福.柳宗元集版本探微[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

[4]赖中霖.康熙九年永州府志注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

[5]吕恩湛,宗绩辰.[道光]永州府志[M].长沙:岳麓书社,影印本,2008.

(责任编校:张京华)

中图分类号:I2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6-0009-04

收稿日期:2016-03-01

作者简介:吕国康(1948-),男,湖南永州人,高级讲师,湖南科技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柳学、潇湘文化。

猜你喜欢

永州柳宗元
柳宗元
鹿寨江口宝塔与柳宗元诗
永州的雪
零陵区:“两考”工作平稳顺利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江雪
永州香樟叶精油的提取及其季节含量变化
淫羊藿治好柳宗元的腿
永州植烟土壤有效钙、镁、硫分布状况与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