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姆雷特》中的生存伦理追求和生存伦理困惑

2016-03-07余永锋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哈姆雷特

余永锋(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哈姆雷特》中的生存伦理追求和生存伦理困惑

余永锋
(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哈姆雷特》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典型案例。在《哈姆雷特》中,作者成功地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人文主义的生存伦理的乌托邦,呈现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生存伦理追求。同时,通过对人类面临的生存伦理困惑:即世事的难料性与生存、行为的复杂性与生存和死亡的神秘性与生存的尖锐冲突描募,凸显了《哈姆雷特》永恒的社会、人生、伦理价值。

关键词:《哈姆雷特》;文学伦理学批评;生存伦理追求;生存伦理困惑

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被别林斯基称为“前无古 人后无来者、全体人类所加冕的戏剧诗人之王的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1]自上个世纪初莎士比亚从西方被译介到中国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对该剧的研究方法角度层出不穷、研究内容愈久弥新。其中,研究方法包含了精神分析、心理分析、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原型批评、比较文学、媒体学与译介学、接受学、形象学等;研究内容涵盖了包括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复杂性格及其审美内涵、作品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作品中体现的男权观念、作品中所反映的历史意识、作品所蕴涵的伦理道德意识、哈姆雷特的恋母情结等。本世纪伊始,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中国创立者、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聂珍钊教授于2004年正式倡导该理论应用于文学研究为契机,对《哈姆雷特》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开始成为该剧文学批评的热点。文章拟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理论支撑,通过对莎翁悲剧《哈姆雷特》有关生存伦理因素的探讨,探究《哈姆雷特》中所呈现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生存伦理追求和人类永恒的生存伦理困惑。

“生存伦理”,就是人们基于生存需要与其他人或事物结成的关系。“生存伦理”所关注和反映的就是生存需要和其他诸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生存与个体生命的尊严、生存与个体的独立和自由、生存需要控制下的个体之间的关系、生存与求生方式等等方面。[2]作为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最大的价值所在莫过于其对整个人类的生存伦理、特别是人类生存伦理中关于生存与求生方式的求索。

一 《哈姆雷特》建构的生存伦理的乌托邦

聂珍钊教授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重视对文学的伦理环境的分析。伦理环境就是文学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文学伦理学批评要求文学批评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即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批评文学。”[3]14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影响了整个欧洲特别是西欧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是现在众所周知的人文主义思想。而人文主义思想的精髓是:人是宇宙的核心,人不仅有权利享受现世的快乐,还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甚至创造奇迹。其思想具体表现为:反对封建神学,赞美人的权利、尊严和无尽的力量;赞颂理性、尊重知识,反对无知和神秘主义;提倡对世俗快乐的追求,反对封建的禁欲主义。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亚深受人文主义的思想的影响,其作品中洋溢着蓬勃饱满的人文主义情怀。在《哈姆雷特》中,通过哈姆雷特这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以及其艰难的复仇过程,作家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基于人文主义的人类生存伦理的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中,按照哈姆雷特的构想,首先,人间应该是一座美好的“花园”,“负载万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覆盖众生的苍空”是“一顶壮丽的帐幕”;其次,在这美好壮观的人世间,人应该做自己命运的主宰,用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铸就辉煌的人生:“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再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朱生豪译)。作为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代言人,哈姆雷特确实具备一个人文主义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恩格斯认为,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4]哈姆雷特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时代巨人。借用剧本中奥菲利亚的描述: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哈姆雷特的内心独白“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倒霉的我却要担起重整乾坤的重任”、就是哈姆雷特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家国担当的最好例证。哈姆雷特还是一个思想的巨人,作为莎翁理性追求的代表,他对家、国、人、人生,以及善与恶包括死亡都有自己清晰的理解、这诸多的认知和理解直至今日仍不过时;哈姆雷特也是一个善于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的人。布鲁姆认为:“哈姆雷特心灵上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一出戏中戏,因为他比莎剧中任何其他人物都更是一位自由的自我艺术家。他的得意与痛苦同样植根于对自我形象的不断沉思之中。”[5]当然,这种对自我形象的不断沉思是造成他忧郁、犹豫甚至是憎恨自己的原因之一,但谁又能否定自警自省对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呢?

从这个角度讲,哈姆雷特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存在,他代表了那个时代众多人——尽管地位、身份没有哈姆雷特高贵——心中理想的、充满人文气息的生存伦理追求,只不过,严酷的社会现实,特别在以波洛涅斯为代表的世故的、功利的、利己的生存伦理的主导下,即“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对人要和气,可是不要过于狎昵。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留心避免和人家争吵,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轻侮的。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极少数人发表你的意见……不要向人告贷,也不要借钱给人,因为贷款放了出去,往往不但丢了本钱,而且还失去了朋友;向人告贷的结果,是容易养成因循懒惰的习惯。尤其要紧的,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生存伦理难以实现,从而成为空中楼阁式的乌托邦。然而不管这种基于人文主义的人类生存伦理的乌托邦是多么的虚无,它确是一种伦理立场的必需要素,一种要求我们关注自身的同时也要关注那些过着完全不同生活的人们的善的伦理立场,即美国当代法学思想家玛莎·努斯鲍姆提出的以文学想象与公共理性的结合为核心的“诗性正义”。正是因为它是一种向善的生存伦理立场,所以,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它仍是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体现了《哈姆雷特》这部作品的永恒价值。

二 《哈姆雷特》呈现的永恒的生存伦理困惑

莎翁剧作《哈姆雷特》的文学伦理学价值除了通过哈姆雷特构建的基于人文主义的生存伦理的追求得以体现以外,还突出地表现在作品通过哈姆雷特复仇的故事展现文艺复兴时期在封建礼教和基督教虚伪道德的双重压力下、在禁欲主义道德愚昧和残忍的摧残的境遇中人们所面临的生存伦理困惑,即世事的难料性与生存、行为的复杂性与生存和死亡的神秘性与生存。而这些困惑同时也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所有人必须认真思考、勇敢面对的永恒的生存伦理困惑。这些生存困惑不随世事变迁、时光流转而消失、决定了所有人的爱情、婚姻、家庭是否幸福、事业是否成功甚至人生是否充实完满。正如莎士比亚研究专家、俄罗斯权威期刊《文学问题》主编伊戈尔·沙伊塔诺夫在论及莎士比亚在俄罗斯的接受路线图时所言:“莎士比亚无异于我们的同龄人,一如我们也与他同属一个时代,因为莎士比亚作品所创造的世界也是我们正在生活的世界。”[6]沙伊塔诺夫用具体的国别文学实例验证了文学经典的现实伦理意义。

在论及《哈姆雷特》的中包含的“伦理线”和“伦理结”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时,聂珍钊教授指出:“《哈姆雷特》中,至少有两条伦理主线,一条是哈姆雷特复仇的主线,一条是克劳狄斯掩盖真相的主线。在每条伦理主线上,逐渐生出无数个伦理结”[7]。如,父亲鬼魂揭露的秘密、哈姆雷特导演的戏中戏、哈姆雷特同奥菲莉娅的情感纠纷等。在利用文学伦理学解读哈姆雷特复仇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犹豫和软弱时,聂教授认为:“他(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犹豫和软弱并不是他的性格弱点所致,而是因为他无法解决在复仇过程中所遭遇到的伦理困境,因为如果复仇他就可能犯下弑父、弑君和弑母的乱伦大罪,而如果放弃复仇则又不能履行他为父复仇的伦理义务与责任。”[8]至于如何导致了这种伦理困境,除了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外,聂教授没有进一步的论及。导致这种伦理困境最重要的也是该剧中极力呈现的就是在实现哈姆雷特基于人文主义生存伦理追求过程中世事的难料性与生存、行为的复杂性与生存和死亡的神秘性与生存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哈姆雷特本是丹麦的王子,有一个仁爱的父亲、美丽的母亲,他就读于当时欧洲文艺复兴的堡垒爱登堡大学,身边又有志趣相投、无话不谈的好友,还有继承王位、成为丹麦国王的美好前景。但突然之间,父亲暴亡、母亲速嫁,这让原本快乐而踌躇满志的哈姆雷特猝不及防,伤心欲绝,精神几近崩溃。好不容易想出了应对之策,查明了杀父凶手,又遭遇了情人的背叛(至少哈姆雷特这样认为)、好友的背叛以及误杀情人的父亲,这一系列或意外的发生的进一步造成了哈姆雷特的延宕,并让奸王觅到了加害哈姆雷特的良机。而唯一可能有益于哈姆雷特的意外事件就是在被送往英国的途中遇到了海盗,侥幸逃脱,但这惊心动魄的劫后余生惊喜很快被情人奥菲利亚的意外溺亡而带走,从而最终导致了戏剧中主要人物无一例外的死亡的结局。尽管有的学者认为,剧中这一系列以外的发生只不过是传统悲剧惯用的一种戏剧手法,意在制造强烈的矛盾冲突,凸显戏剧的悲剧效果,但在笔者看来,更加合理的理解却是这一系列的意外事件充分证实了人类在生存的道路上所面临的永恒的困惑,即世事的难料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哈姆雷特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人类的潜在悲剧,它时刻警醒世人,尽管意外事件不可避免,但我们要随时做好应对的准备,勇敢地直面难料的世事,冷静、从容地处理难料之事,只有这样,才可能摆脱这种生存伦理困境。

“To be or not to be”是《哈姆雷特》中最经典的台词,众多的译者和学者对它有不同的翻译和诠释,这些翻译及诠释角度不同、各有千秋。但若从生存伦理的角度,它精确地揭示了人类生存中行为的复杂性。哈姆雷特在复仇道路上首先遭遇世事难料的困扰,同时,封建伦理、基督教的虚伪、禁欲主义和他崇高的人文主义的伦理追求时常让他不得不在两难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延迟了他复仇的步伐、让他失去了家庭的温暖、爱情的甜蜜,直接导致了其性格的忧郁、犹豫和无尽的烦恼,甚至让他在绝望中不得不在生与死的两难中徘徊。哈姆雷特的处境是值得同情的,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处境何尝不是如此:从呱呱坠地开始,在人类成长的道路上,从教育到就业,从恋爱、婚姻到家庭,从交友到处事,时时面临两难的选择。俗话说:一步走错处处出错。哈姆雷特的故事告诉我们,行为的复杂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直面这一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是,当实实在在面临选择时,我们必须谨慎小心,尽量避免错误的选择,否则就会贻误终生。

死亡时文学永恒的主题,有学者认为:“被人们所公认的世界文学史上的大作家无一人不写死亡,大作品无一部不涉及到死亡。”[9]因此,死亡也是《哈姆雷特》这部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剧作的结尾,所有中心人物都以死亡而告终。不管是先王、奸王、母后、波洛涅斯的“不得不死”、奥菲利亚的“令人心碎”之死,还是哈姆雷特的“崇高之死”,都证明了死亡是人类最终的归属,但死亡是如此神秘,正如剧中那著名的内心独白表述的那样“去过那个地方的人,从来没有回来过”(大意)。因此,剧作在细致描写众多人物的死亡的同时,主要致力于探究生存与死亡对人类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思想的巨人,哈姆雷特一直在生与死的抉择中艰难的前行。在没有参透生与死的关系时,面对亲人的死亡,他是如此得伤心欲绝、甚至丧失理性,在觅得手刃杀父仇人的机会时他是那么的犹疑(尽管有人认为那是受基督教教义的影响)、面对自己的死亡时是那么的恐惧。但他经历了那么多身边亲人、仇敌的死亡,当死里逃生,受到掘墓人的启发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之时,便有了直面死亡的勇气,最终亲手杀死了杀父之仇人,尽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哈姆雷特》通过主人翁向死而生的心路历程向透彻地展示了死亡的神秘性以及生命的意义所在。

三 结 语

在莎士比亚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哈姆雷特》无疑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典型案例。它拥有众多的伦理素材,包含了所有文学伦理学研究核心术语涵盖的内容如“伦理、乱伦、伦理禁忌、伦理蒙昧、伦理意识、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选择等,拥有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介质如:反映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特定的伦理环境、丰富的生活现象及明明晰的伦理线与伦理结,体现了文学伦理学研究的目的即现文学客观存在的伦理价值、寻找文学作品描写的生活事实的真相、实现文学的教诲功能。而对《哈姆雷特》中生存伦理追求和生存伦理困惑的解读,不仅能从一个侧面进一步挖掘该剧的文学伦理学价值,深化对哈姆雷特复仇延宕和忧郁、犹豫性格形成原因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这部作品所揭示的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生存伦理困境,参透这部文学作品社会、伦理价值。

参考文献:

[1]别林斯基.莎士比亚的剧本《汉姆莱脱》——莫恰洛夫扮演汉姆莱脱的角色[A].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C].满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440-571.

[2]修树新.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生存伦理——以《秀拉》和《宠儿》为例[J].外国文学研究,2012,(2):208-214.

[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1):12-22.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2:445.

[5]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6]林玉珍.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的新高度——“第四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15, (1):161-167.

[7]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1):12-22.

[8]聂珍钊.文学伦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30-133.

[9]张文初.文学:死亡的出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7,(4).

(责任编校:周欣)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6-0036-03

收稿日期:2016-03-05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预案科学项目“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文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培养机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240041098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余永锋(1974-),男,安徽金寨人,文学硕士,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哈姆雷特
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可能——评上戏西藏班《哈姆雷特》
双语版《哈姆雷特》对比下看话剧“现代性”的体现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The Experience of Acting Hamlet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从二元对立的角度看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论莎剧复译对本土自然语言资源的吸收——以王宏印汉译《哈姆雷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