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职业路径规划

2016-03-07徐雅雯

关键词:学术期刊媒介学术

徐雅雯,邓 菁

(东北财经大学杂志社,辽宁大连 116025)



手机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职业路径规划

徐雅雯,邓 菁

(东北财经大学杂志社,辽宁大连 116025)

从媒体融合角度切入,在辨析新媒体与手机新媒体的基础上,将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职业发展规划置于手机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下,提出青年编辑职业发展之路径:坚守内容为王,探索即时信息传播方式;尊重作者“自媒体”特性,重视作者的信息反馈与意见;借助个性化媒介优势,实现学术传播的专业化和定制化;肩负学术信息传播者的重任,缩小“数字鸿沟”的负面效应。

手机新媒体;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碎片化阅读;职业发展规划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将出版业推向了历史的变革关头,数字化转型更是学术期刊无法躲避的必然变革之路。以媒介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方式,不仅要求每一个媒介专注于自己的功能特长,收缩自己的功能外延,以换取服务内涵的专门化,更要求单一媒介与单一媒介之间实现互联和组合。在此背景下,推进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战略,是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创新发展之路上面临的必然战略选择[1],而学术期刊编辑作为学术信息的接收者、处理者和传播者,更肩负着时代的重担。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把握媒介发展趋势,提升自身关键能力和编辑素养,完成编辑人生规划,是每一个青年编辑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主要认为,新媒体时代对传统出版技术、成本绩效等提出了新的挑战。Gotze[2]从线上和线下角度出发,从成本转移和投资回收期角度分析了电子预印本和电子期刊存在的绩效和版权的问题。Chi[3]认为,出版业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和繁荣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出手:一是加强出版业者的传统地位;二是发展创新,突出网络信息的作用;三是与更加互动和新型的企业尝试新的合作模式;四是吸引公众参与,明确出版价值。他认为,新媒体时代给出版业带来的变革并不意味着印刷术会被人们彻底遗忘,印刷术会在未来实现更高的价值,但当今电子出版技术会引领出版业走向时代的前沿。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学术期刊和青年编辑均需对新的传媒技术和期刊出版业发展业态有全新的认识,错失良机将会引发与行业脱节、被时代抛弃的后果。朱剑[4]从学术新媒体的角度切入,深入分析了学术传播领域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他认为,国家层面的媒体融合战略的实施为创新期刊体制提供了契机,从而为“合法”的学术新媒体的诞生提供了机遇,学术期刊将面临真正的挑战,唯有主动开发学术新媒体,让新媒体成长与媒体融合同步进行,方能求得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高庆华[5]认为,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对新媒体形态和技术的学习能力、运用新媒体平台服务用户的能力、数据分析利用能力以及稿件的专业把关能力。陈鹏等[6]认为,移动阅读环境下,学术期刊应该尝试利用新技术,借助移动阅读平台的开放性特征,提升期刊服务水平并监督学术规范,注重平台的互动性,以避免知识的过度碎片化。陈吉[7]从新媒体时代出发分析编辑工作的道德价值与新挑战,他认为,学术期刊工作需从各个环节与时俱进,采取制度规范和民主监督以实现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张福平[8]从碎片化阅读背景入手,认为要促进碎片化阅读走向深入,书刊出版传播就要走媒体发展之路,由平媒或网上推荐—试读引向纸质或电子深读,然后走向网络分享与共读,促进更广泛和深入的全民阅读与文化生产。吉海涛等[9]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分析了学术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组建学术期刊新媒体产业联盟是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时代发展的新路径。

现有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多是从全媒体、移动阅读、碎片化阅读角度出发,分析传统学术期刊转型之路。本文从媒体融合角度切入,在辨析新媒体与手机新媒体的基础上,将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职业发展规划置于手机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下,以期为青年编辑们寻求发展之方法与路径。

二、内涵辨析及特征描述

1.关于“新媒体”与“手机新媒体”定义的争论

学术界对于是否可以给予手机以“媒体”之称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手机作为一种独立的媒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有的学者却以“技术—社会”二维判定框架衡量判定手机是最有资格成为第五媒体的。“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即宣传的载体或平台;“媒介”一般指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中性物质实体;“传媒”一般代指传播者、传播机构或者组织。可见,凡是有能力称之为媒体的载体,不仅应符合“媒介”的传播信息符号载体的特性,更应符合“传媒”的属性,即新闻媒体已全方位开展手机媒体业务以及手机用户数量足够多。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手机已经具备了媒介应该有的特性,即人际传播媒介和大众传播媒介。

学术界对于“新媒体”比较权威的定义来自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他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新媒体有相对稳定的内涵。信息技术处理是这个时代的代表性符号,新媒体则是在信息技术处理之上新的媒体业务形态。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不会停止或者终结在任何一个媒体形态上,任何一个平台和现存的媒体形式终将被新媒体所取代。因此,从哲学角度来看,手机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图书、报纸、电视媒体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从技术角度来看,手机新媒体实现了数字化的传播方式,传播载体和传播形态均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手机新媒体实现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传播;从信息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手机新媒体管理机制不健全,“把关人”角色不断变化,从而使其公信力与权威性弱化。可见,手机媒体具备上述新媒体的全部特征——数字化的新型互通媒体。

综上所述,可以给“手机新媒体”定义如下:从狭义角度来看,其是以手机为试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从广义角度来看,其是指所有基于无线电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个人移动信息终端以及与之相关的传播者、传播机构或组织的总称[10]。

2.手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及媒介融合特征

2010年“三网融合”的正式启动和对手机实名制的规范,使手机媒体在业务层面和安全层面得到了快速和规范的发展,至此,也标志着手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的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充分实现了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11]。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2—2013年手机产业年度观察》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0.6部/百人,3G用户达到22 048.6万户,移动用户渗透率由2011年的13%提升至20%,至此,手机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我国网民互联网接入的方式也呈现出全新的格局[12]。

在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手机为新媒体标识的时代呈现出新的特征:第一,传统媒体从竞争走向互通,形成了1+1>2的媒体组合优势和联动效应。第二,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联姻,扬长避短,凸显了网络媒体在传播速度方面的优势。第三,手机媒体大规模整合资源,不仅改变了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压制,更实现了与各种媒体的融合。手机新媒体的推广和使用打破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在创造出新的阅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创作、出版的方式。传统的以实体报刊、书本为媒介的知识传播方式被分割成碎片化阅读方式,手机这种电子终端成为接触海量知识的主要接收器。当手机成为知识的主要传播媒介,传统学术期刊既面临着在细分市场的同质化竞争问题,更面临着数字化阅读的压力,因此,如何布局数字出版,借助手机新媒体实现传统期刊创新转型,就成为高校学术期刊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青年编辑在手机新媒体时代的新角色定位更决定了编辑职业发展规划的路径选择。

三、手机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青年编辑职业发展路径规划

1.坚守内容为王,探索即时信息传播方式

在手机新媒体时代,高校学术期刊仍旧是内容的提供方,肩负着传播学术成果、推动学术研究的重要功能。作为青年编辑,首要任务仍旧是对内容进行深耕细作,追求文章的高品质和含金量,以便夯实学术期刊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在传统的编辑出版模式下,传播模式单一且时效性差,学术期刊基本通过邮寄订阅的方式按月、双月、季度邮寄。在审稿和编辑环节,作者是信息的接收方,由于信息沟通不便,其只能被动地接受审稿意见并修改论文,编辑对于文章的编辑校对和修改也停留在纸面阶段,无法及时与作者沟通。手机新媒体的使用使得手机成为学术期刊传播的重要媒介,传统期刊社也纷纷改变了整刊定期出版的模式,转向网络优先出版和OA共享模式。对于编校环节,更是实现了作者和编辑的即时沟通以及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的实时共享。例如微信的使用可以使编辑就文章的内容与作者进行深入探讨、修改确认与信息核对,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更可以实现作者与审稿专家及编辑三方在线即时进行学术探讨和论文修改。因此,青年编辑应认识到技术变革对学术期刊竞争的巨大影响,探索手机终端各种新功能的使用和相关技术的整合融通,实现纸质期刊与网络期刊的资源同步和互动共建,从而完成新时代学术信息传播者角色的转换。

2.尊重作者“自媒体”特性,重视作者的信息反馈与意见

手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手机使用者成为传播的主角。在传统大众传媒时代,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拥有着绝对的控制权。由于媒体是唯一的信息来源,受众只能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因而受众的参与度极低,亦无法将自己的意见反馈给媒体。在手机新媒体时代,运营商掌握了信息的选择权与发布权,手机作为信息的终端接收平台,同时又是信息的发布平台,手机使用者亦同时扮演了信息接收者和提供者的角色,微博、微信等各种传播模式使“自媒体”成为可能。在传统的期刊出版模式下,因为沟通成本较大,因而作者对外审专家意见和编辑部意见不会给予太多的反馈,即使存在意见相左也会因急于发表而选择被动接受修改。在手机新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使信息的传播、发布、反馈链条完整而高效,信息沟通成本几乎为零。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使作者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审稿意见和修改意见,而是依靠手机直接参与到文章内容的讨论、外审意见的反驳、编辑修改的质疑等环节。这种沟通与碰撞不仅提高了文章的质量,更促进了作者、外审专家和编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使文章更具准确性和学术性。读者、作者和专家的“自媒体”特性使得其可以借助微信或者微博等平台,无地域限制、无时间限制地进行交流,按照自己的需求定制全球范围、全学科领域的学术资源,并随时发布个人成果,或建立个人学术空间展开学术讨论,与讨论者分享看法。在这种背景下,信息流的交错传播要求学术期刊青年编辑更加重视作者的信息与意见反馈,而收集信息与处理意见的过程也会成为编辑自我专业提升和业务改进的良好时机。

3.借助个性化媒介优势,实现学术传播的专业化和定制化

由于技术的局限,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是大众化的,而手机新媒体的出现,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真正地做到对于每个人的关怀。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说:“在后信息时代,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个人化是窄播的延伸,媒介的受众从大众到较小的和更小的群体,最后终于只针对个人。”[13]在手机终端上,人们关心的是手机功能是否真的能为我所用。因此,针对个人需求的各种类型的APP的出现,完美地满足了不同人的各异需求,而手机则变身成为拥有通信、计算、摄像、摄影、存储、娱乐和办公等全方位功能的移动办公室。在传统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只需要完成收稿、审稿、编辑、出版等规定动作即可,而在手机新媒体时代,作者面对同时在线的几乎所有的期刊社,青年编辑们应学会使用各种媒体进行自我包装与期刊推销,通过对相关领域学术论文进行系统归纳并定期推送给关注的作者,将学术传播的专业化和定制化发挥到极致。

4.肩负学术信息传播者的重任,缩小“数字鸿沟”的负面效应

传统观念认为,传播媒介的普及可以大大改善知识的传播和受教育条件,其结果将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并有助于缩小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差距,扩大社会平等。但是蒂奇纳却提出了“知识鸿沟”,即虽然现代社会每个人均拥有平等的接触大众媒体的机会,但由于个体条件不同(如原有的知识储备、对信息的选择与理解程度、社会交往差异等),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通常会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更快地获得信息,从而使得知识鸿沟越来越大。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差距呈扩大趋势,从而形成了“数字鸿沟”,即由于信息获取和消费能力的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知识鸿沟”扩大的趋势。手机的普及和推广因其便利的依赖性、时空的无界性大大地缩小了“数字鸿沟”。学术期刊的青年编辑大多属于数位原生的一代,他们拥有高学历,谙熟数字出版流程和技能,对于手机相关的功能使用和信息推动更是驾轻就熟,加之在相关领域从事多年编辑工作,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颇高,因而,青年编辑应该肩负起学术信息传播者的重任,通过使用各种传播媒介改变学术知识传播的小众化缺陷,帮助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素养的受众对于各种专业领域知识的了解与辨别,尤其帮助文化水平较低阶层获得高段位的知识,从而缩小两极分化。

[1]吴玉兰.中国财经类媒体发展研究——以媒介生态学为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5.

[2]GOTZE D. Electronic journals-Market and technology[J]. 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 1995, 11(1): 3-20.

[3]CHI Youngsuk. The E-volution of publish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digital age[J]. 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14, 30(4): 344-351.

[4]朱剑.学术新媒体:缘何难以脱颖而出——兼及学术传播领域媒体融合发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11-17.

[5]高庆华.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及其对学术期刊编辑的要求[J].编辑学报,2014(12):9-11.

[6]陈鹏,叶宏玉,梁凯,等.移动阅读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发展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3):300-304.

[7]陈吉.新媒体时代编辑工作的道德价值挑战与应对——以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J].编辑学刊,2013(2):25-28.

[8]张福平.碎片化阅读背景下全民阅读的推进——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对比分析及融合探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3-51.

[9]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等.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模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60-64.

[10]李丹丹.手机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23.

[11]百度百科.三网融合[EB/OL].[2016-09-15].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gY5nB9FOioQ-zGDWXFd0E2aAbTWFoGXe3wr-C__oA6IX2pQPjJgt-SPSiV9sitrxsnP0TyYjyL6xKr_FDjwSgGvue0pnb-GWgCP_NgFOgkpjs17NmSHLECc5uPB7Hx8.

[12]喻国明.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3)[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47-448.

[13]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192.

2016-10-10

东北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DUFE2015Y39);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N2016YB030)

徐雅雯(1983-),女,博士,编辑;E-mail:yawen0831@163.com

1671-7031(2016)06-0125-04

G237.5

A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媒介学术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