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基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分析

2016-03-07曹桐菲周昭雄

中国林业经济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

曹桐菲,周昭雄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改革实践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基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分析

曹桐菲,周昭雄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从需求的角度出发,将出口导向型经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用我国2004—2014年全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般贸易出口规模的扩大、贸易出口水平的增长、外商投资的增加都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增长;出口

服务业现已成为中国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服务业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国民发展至关重要。生产性服务业占据了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它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在发达国家服务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却出现了服务业低水平稳态发展的“逆服务化”趋势。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被出口导向型经济和投资带动。在改革开放之初,以出口为导向的特征更为明显。德国和美国的货物出口在2008年的数据的状态分别为9.1%和8%。2009年,中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为24.5%,德国为32.9%,而美国为7.3%。但也有统计数据显示,无论从商品或服务出口(特别是在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时刻),出口规模的大小与国家的发达程度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似乎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1 文献综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整个全球经济快速增长行业之一,逐步已经在过渡中形成较为完善的的产业链价值体系。世界的经济范围以前是围绕着以制造业为中心,而现在正在逐渐地向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者互相融合的方向前进。因此,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高速前进已逐渐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的关注。J.W.Harringto美国经济学家(1966),首次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这一概念,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生产性服务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在理论内涵上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赵群毅[1]提出“Producer services areintermediate inputs to further production activities that are sold to other firms”,这是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给出的确切定义。李江帆[2]现在又有了新的解释,即生产性服务是指作为中间性投入提供给其他企业的促进生产活动的服务。

我国政府当前对于生产性服务发展的政策应该以需求为向导,通过稳固和加固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紧密度,从而可以间接地扩大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间需求。张文忠(2008)在《大中型服务业区位理论及其实证研究》一书中提及,分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关联度(通过知识密集型要素视角)进而从中得出了其教育创新,文化创新与制造业创新的关系。张亚斌[3](2008)等研究学家通过统计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2000年、2001年和2002年的面板数据,对比探讨研究出了制造业效率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

2 理论分析

2.1 直接效应分析

①制造业产品市场范围扩大所带来的中间服务需求增加,这种影响主要来源于一般贸易。从该角度讲,一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能够促进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因此,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所带来的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可以通过扩大最终产品市场范围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般贸易出口对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②产业链条缩短对制造业服务需求扩张的制约,即加工贸易比重的增加会制约产品市场范围扩大所带来的服务需求的增加。加工贸易的特点是“两头在外”。发展中国家只能承担“微笑曲线”底端低附加值的加工装配环节。降低了制造业企业对中间服务的需求,制约了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微笑曲线”两端利润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被国外跨国公司掌控的另一个后果是,国内从事加工贸易生产企业几乎没有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微薄的利润只能维持企业正常的运转,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这阻碍了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也进一步制约了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化发展。

2.2 间接效应分析

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大都是外商投资企业,其所需的金融服务、技术支持、市场营销等生产型服务大多是外商独资服务企业提供,这降低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生产性服务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由于技术水平和管理理念的一致性,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出口企业与外商投资服务供应商之间形成了一个符合彼此标准的封闭供需循环圈。由于我国本土制造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其所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也大都是批发零售、运输等低层次的简单服务,于是形成了本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供需的另一个封闭循环圈。大量外商投资制造企业的进入不但无法带动国内生产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反而割裂了国内产业之间的正常关联和良性循环,阻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发展(阻碍了“技术溢出”)。

3 实证分析

数据时间跨度上面,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部分选取2004—2014年全国数据作为研究时段。对各变量进行对数处理,以消除相关性、异方差。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分析:

3.1 变量选取

被解释变量: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PS):选取中间需求率较高的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的增加值之和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该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表示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ps分为psh和psl两部分。②高端生产性服务业(psh):以金融业为代表。③低端生产性服务业(psl):以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代表。

解释变量:①一般贸易出口水平(oex):一般贸易出口额占GDP的比重。②加工贸易出口水平(pex):加工贸易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加工贸易包括进料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③外商直接投资水平(fdi):用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情况统计中的“投资总额”与GDP的比重表示。反应外商投资企业的总量。

3.2 单位根检验

根据信息准则确定,VAR模型的阶数为4阶。为了确保实证结果的可靠,有必要对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由表1可知,oex,pex,fdi,psh是二阶单整序列,可能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3.3 误差修正模型

分别以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ps、高端生产性服务业psh、低端生产性服务业psl为解释变量,对原VAR模型进行误差修正,修正后得到以下三个模型:

由以上模型可以看出:

总体上看:oex和pex对ps、psh、psl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贸易出口水平的增长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fdi对生产性服务存在正向影响。

分行业看:一般贸易出口水平oex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大于其对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1.031 676>0.153 933 6);加工贸易pex和外商直接投资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小于对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1.213 98<2.365 11,4.858 608<5.867 66)。

3.4 协整检验

以总生产性服务业水平ps为被解释变量(下同),进行Johansen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

3.5 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表3检验结果可知:ps是oex的格兰杰原因,而oex不是ps格兰杰原因;pex与fdi、oex与fdi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

3.6 稳定性及脉冲分析

?

由图1可见,大部分特征值都落在单位圆以内,所以模型是稳定的。

给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PS)一个冲击,开始ps反应比较平缓,5期以后,反应开始逐渐剧烈,正负交替影响,约9期后存在一个稳定的正向影响。说明长期来看,ps对以后的ps存在一个正向的影响(见图2)。

给外商直接投资水平(fdi)一个冲击,开始ps反应比较平缓,6期以后,反应开始逐渐剧烈,正负交替影响,约9期后存在一个稳定的正向影响。说明长期来看,ps对以后的ps存在一个正向的影响(见图3)。

给一般贸易出口水平(oex)一个冲击,开始ps反应比较平缓,6期以后,反应开始逐渐剧烈,正负交替影响,约9期后存在一个稳定的正向影响。说明长期来看,ps对以后的ps存在一个正向的影响(见图4)。

给高端贸易出口水平(pex)一个冲击,开始ps反应比较平缓,5期以后,反应开始逐渐剧烈,正负交替影响,约9期后存在一个稳定的正向影响。说明长期来看,ps对以后的ps存在一个正向的影响(见图5)。

4 实证结果及结论

4.1 结果分析

①总体上看:oex和pex对ps、psh、psl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贸易出口水平的增长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fdi对生产性服务存在正向影响。

②分行业看:一般贸易出口水平oex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大于其对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1.031 676>0.153 933 6);加工贸易pex和外商直接投资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小于对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1.213 98<2.365 11,4.858 608<5.867 66)。

4.2 结论分析

①一般贸易出口规模的扩大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这说明一国出口贸易增长确实会因产品市场范围扩大而促进国内市场的分工深化,进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产业的发展。

②加工贸易出口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也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说明一国加工贸易出口水平的增长会增加国内产品的出口,进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产业的发展。

③外商投资水平(FDI)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说明外商投资大大支持了生产性服务水平的提高。

本文实证与理论不同的原因:

①对于pex和和ps正相关的解释: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额与GDP的比重每增加1%,都会造成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下降3%以上。这符合我们的理论预测,即加工贸易生产企业机器设备的进口确实阻碍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②对于fdi对ps正相关的解释可能是:我国80%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开放程度较高的东部第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也支撑了当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对外商投资的“溢出效应”阻碍小。而理论上是东西部占比相同,因此理论上显示出负相关

5 政策与建议

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扶持加工贸易以及鼓励出口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特色。鉴于中间环节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前进的关键性,本文已经从需求的层面将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线分割成间接效应和直接的效应。从而通过上述实证的严谨分析可以看出:

①对于pex和和ps正相关的解释: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额与GDP的比重每增加1%,都会造成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下降3%以上。

②这符合理论预测,即加工贸易生产企业机器设备的进口确实阻碍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③对于fdi对ps正相关的解释可能是:我国80%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开放程度较高的东部第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也支撑了当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对外商投资的“溢出效应”阻碍小。

④理论上是东西部占比相同,因此理论上显示出负相关。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给出以下建议:

①应该重视的不仅仅是积极的鼓励出口经济的发展,而是应该过渡性的减少出口的贸易中加工贸易的比例。

②在我国国内应该形成完善的闭合的制造业的生产价值链,这同时也为增加我国国内企业对价值链顶端环节控制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应该全力支持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等方式,发展用机械设备为主的资本密集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业。

③通过本文提到的在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尖端制造业之间的良性产业链相互的促进协同,从而达到我国国内的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当今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方式方向转型的最终目的。

[1]赵群毅,周一星.西方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6):49-55.

[2]李江帆,毕斗斗.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4(11):16-19.

[3]张亚斌,刘靓君.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4):1 007-1 369.

[责任编辑:鹿 鸣]

Em piricalResearch on the Developm entof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ExportOriented Econom ic Analysis

CAO Tong-fei,ZHOU Zhao-xiong
(Collegeofmanagement,University ofShanghai for Scienceand Technology,Shanghai200093,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mand,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thatexport-oriented economy to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andmakes empirical testusing China's national data from 2004 to 2014.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ansion ofgeneral trade exportand trade export levelsofgrowth,the increase of foreign investmentcan promote the upliftof the level ofdevelopmentof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so as to promoteeconomic growth.

Service Industry;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Economic Growth;Export

F062.9

A

1673-5919(2016)06-0025-04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6.06.006

2016-11-08

曹桐菲(1992-),女,陕西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高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