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治理机制转换中的文化治理向度
2016-03-06高帅
高 帅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哲政阐赜】
试论社会治理机制转换中的文化治理向度
高 帅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摘要:社会治理,更甚者说社会自治,需要基于一种自觉意义上的文化视域,这与其社会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或社会本身的架构有关,而更与其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治理机能密不可分。文化何以实现其社会治理功能,需要基于文化的产生与存在、人的实践、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考量。对于文化的社会机理,需要基于人的实践活动始终随由一种自由与制约的双重范畴所架构的一种张力结构,及其由此创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范式,进而考量社会主义文化于个体的引领与塑造、于民族发展的支撑、于社会的维系与调控。实现文化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构建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引导人民信仰、铸就国家力量,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等三重定位,共同致力于现代化社会治理。
关键词:社会治理;文化治理;实践;文化视域
社会治理的实现,虽然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社会体制机制的构建或组合架构的问题,但任何体制机制,都受其政治、思想、理念、价值等文化的影响,存在着社会文化及其结构的问题,存在着一种价值导向。没有这种文化意蕴及价值导向,社会治理就会失去方向及根基。同时,体制机制治理的开展,也是其价值定位找寻或导向展开的过程,这本身既是一种文化选择与文化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治理的过程。对文化及其价值导向的认同,是社会治理问题的基本意蕴,需要基于文化的价值导向或方向引领,确立价值定位,坚定价值信仰与精神支撑,把社会引向善与美。藉此,社会治理问题需要基于文化的视域进行相关考量。
一、文化社会治理功能的生成机理
文化之所以有社会治理功能,与其本身的社会性构造密切联系。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人的精神存在及其外化表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文化对于人来说,具有创造与被创造的二重性。文化由人所创造,这是人以文化的形式来彰显其与动物自然本性或自然本能的区别及超越,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决定着人基本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决定着人的基本行为自觉,用以调节人的活动的基本方式,规范着人的基本行为,引导人的基本价值取舍。
(一)发源于文化本身的超越性
文化产生与存在的超越性,即文化的超自然性与个体性。文化的超自然性在于文化是超越于自然界的自然性和超越于个体的自然性而存在的,文化的超个体性在于文化的群体性和社会性。在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客体作为一种客观因素与条件,始终制约着主体的改造活动。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并不会囿于这一限制与制约,而是积极超越这一囿困去改造客体,“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对世界及自身的认识,同时把各种分散于个体间的经验与价值观念等相互借鉴、积累与融合,形成体系,而这些认识进一步构成决定自身的行为取向及价值选择的基本要素。文化是由群体或社会共同创造的,是人类实践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总结与反映,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价值选择,是对个体自然存在的一种超越。
文化具有创造与被创造的二重性。文化是被人所创造的,人成为创造文化的主体具有其可能性与必然性。这是因为人是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社会化存在,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创造文化的决定性力量。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这种主观能动性,成为人之所以能创造文化的条件与根据。第一,人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目的性与选择性。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第二,人在文化创造活动的过程中还彰显与发展着自身的创造、调整、组织等能力。这同时也赋予文化创造主体以被创造性。每一个个体都生活于一定的历史文化传承中,生活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与文化氛围中,它影响甚至决定着个体的行为规范、价值选择与道德伦理。
无论文化的具体形式如何,它本质上都是人的精神存在及其外化。一方面,文化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它就像血脉一样环绕着人,构筑着人的灵魂,另一方面,文化也构成了政治、经济、社会等运行的重要影响与制约力量,研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运行,也需基于文化的视域来考量其内在的运行机理,研究深层次的文化运行问题。
(二)根植于人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
文化的产生是其实践活动的需要。文化之所以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是基于文化本身有其价值。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人们把文化置于一种工具性的位置,以精神范畴来丰富物质生产活动,并在文化的传承与生产中铸就物质性力量。在人类产生的最初形态即人猿分离的时刻,以及以后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基于生存需求,寄希望于一种图腾、巫术等神秘性虚幻,这时的人以原始虚幻的形式来彰显与自然动物的区别及其超越,这就是文化的最初形态。在实践活动中,人类自身一直处于一定关系或社会结构系统之中,但人们“并不‘处在’某一种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3]。人们通过不断斗争,不断催生各种现实需求的文化,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出来,并引导人类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4]。在实践过程中,个体总是不能脱离被局限的某一狭隘的认知领域,所能认识的只能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藉此,基于实践需求,人们就需要在前辈们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传承文化成果,承续文化脉络,将文化发展下去。
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由自身能动性与创造性的自由活动所创建的一种愿景与规范的复合式结合体或结合机制,转向对人的实践活动加以指引、调节与规范。“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文化价值观确实很重要,因为它们影响人们对进步的想法。文化价值观之所以重要,尤其是因为它们形成人们组织经济活动所遵循的原则,而没有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进步。”[5]人的实践活动始终随由一种自由与制约的双重范畴所架构的一种张力结构,而这种张力结构也使得人不断的超越自我,丰富自身的经验结构与知识水平,创建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结构。这使得文化得以成为人的活动方式,规范着人的行为,引导着人的价值取舍,以精神力量支撑着人的实践活动。
(三)立足于现实社会的治理需求
多元社会困惑呼唤文化治理。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多是基于一种外在的制约性而展开,这种制约性在多元性社会境遇下所能够发挥的程度与力量有限。而文化是基于人的思想与行为所形成的内在向度,基于文化能够使人通过认同、规范、融合、调节等方面来实现社会治理。首先,矛盾多元呼唤社会治理。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带来深刻的矛盾调整,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凸显,而在社会矛盾激增的境况下,原有的社会治理体制与治理机制,缺乏一种消解与平衡各种社会矛盾的纽带,难以化解内心思想认识问题,使得原有社会治理机制正在面临一种断裂与失衡。其次,思潮多元呼唤文化治理。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与竞争性在使得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激发社会活力与竞争潜能的状况下,也使部分企业或个体为赢得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择手段。对外开放对于我们开阔眼界、借鉴世界经验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也存在部分国家以其和平演变的战略野心,把西方的各种思想观念与价值思潮以有形或无形的形式推向我国,新思维、新观念、新价值等与原有思潮交融、交锋,造成思想混乱与价值迷惑。因此,需要基于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性来引领多种社会价值思潮,依赖自身的文化认同,发挥社会治理的功效。
主流文化能够整合社会多元力量。主流文化具有整合功能,能够调节自身及外部社会秩序,使多元思想与行为汇聚,这也正是中华文化能汇聚各民族力量与意志,维系炎黄子孙,形成一个团结统一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原因。同时,文化本身具有一种社会规范性。主流文化影响着全社会的道德取向,而这些道德取向也是社会重要的软基础力量,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潜移默化中受到这一规范力量的影响,内化为自身信念,对平衡或整合人们之间的思想认识冲突及利益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对社会具有目标指向性与导向性。主流文化以文化知识与文化信念等形式为社会所认同,并通过论证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了解与向往社会前景,从而实现文化的目标导向。
二、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治理功能的三维向度
当下我国正处于一种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各种利益需求、力量对比等正发生悄然变化,矛盾协调难度不断加大,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资本的本性愈发显露,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冲突频发,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理方式或治理模式。而无论何种社会治理模式的推行,归根到底都是需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彰显,这就使得文化于人的精神塑造与价值引领作用不可忽视,社会治理也需要藉此通过文化本身来实现现代治理的基本定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个体发展的引领与塑造
1.为个体提供一种分析工具与框架。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社会发展趋于多元化与多样化,这在为我们带来社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西方国家的冷战思维从未休止,并通过先进技术等手段,掌握舆论制高点,试图进行渗透与控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调,我们对一个现象或问题的认识与分析,不仅包含“是什么”“怎么样”问题,同时包含“为了谁”问题,是事实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双重结合问题,即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体。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分析手段或分析工具,即要透视其真实意图与本质,把工具性与价值性相结合、手段性与目的性相结合。这为我们分析各种社会观念、社会价值理论等提供了一种理性分析手段与分析框架。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君子和而不同”“中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也为市场竞争中消弭各为其利而忽视人际和谐共生的社会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这种分析框架或分析工具,是基于价值取向、道德伦理、社会规范等视域进行取舍,为市场经济下人的发展塑造了模型,指明了方向。
2.于个体人格培育与塑造。文化个体人格的塑造源于个体所生活于其中的特定的文化环境,源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两方面来实现对个体的影响:一方面,文化影响个体的交往行为与方式;另一方面,文化影响个体认识活动、实践活动与思维方式。文化对个体人格的培育主要历经三个阶段:一是丰富个体精神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个体思想解放、视野开阔、观念更新,生活于其中的个体,其竞争意识、法制意识、民主意识、公平效率意识等都会大大增加。他们崇尚文明、科学、进步,崇尚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可以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与思想观念。二是增强个体精神力量。优秀文化精神与文化作品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与感染力,赋予生活于其中的个体以精神力量。三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体现在身体机能的发展,而且表现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各方面的提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为个体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食粮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民族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1.对民族价值基础与行为准则的构建。社会的强盛有赖于文化的辅持,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在社会联系与交往过程中,都带有自身的文化印记,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壮大中兼收并蓄,形成一些共识性的核心价值,存在精神信仰、社会风尚、伦理道德等价值观念与社会规范的主流导向。这些思想观念中不仅包含着“是什么”这样一种事实判断,更含有一种“为了谁”的价值判断,回答了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的问题,构筑了一种人生取向,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这些共同信念与主流价值,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撑,引领着社会成员基本的行为选择与价值取舍,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具有一种同化作用。也正因这些价值规范及其观念,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与使命感。
2.对民族精神纽带的传承与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与传播,虽表现为一定的规章制度、礼仪风俗等在时间领域的延续与空间领域的拓展,但深层剖析,却是其基本价值观念得到了更大区域、更广泛的认同。民族也因其存在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伦理、共同的信仰等文化认同而存在,主流文化藉此成为维系民族的血脉与纽带,这种主流文化认同对于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与社会风貌尤为重要。中华民族在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一些大众所认同的文化,包括和谐共处的自然观念、重德守信的伦理观念、和谐共存的社会观念、有所作为的人生观念,等等。这些观念认知都不同程度触及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怀,涉及深层的人本欲求,成为人们普遍性的价值基础与行为准则,具有一定的普遍认同性与超越时代的继承性,增强了民族凝聚性,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渗透力、辐射力、征服力和影响力,是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当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价值观念等趋于多元化,而共同的精神文化认同,能够有效地凝聚多数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整合非主流思想文化,为人们的行动提供行为导向,对当下精神文明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社会发展调控与维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改革的先锋官。先进文化对社会改革具有加速作用,“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6]。当一种社会运行的体制机制趋于僵化与落寞时,就会脱离社会生产生活发展需求,一方面,文化通过对现存弊端的分析,对旧思想的批判,动员与掌握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另一方面,文化为新的体制机制的建立描绘一种新的蓝图,给予人们以理想信念,化精神力量于物质力量,推动社会变革。马克思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对社会发展的科学反映,是一种先进的文化,是一个事实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统一体,包含有深刻的自觉与反省,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提供精神支撑与价值引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首先,思想观念、信息、科技、品牌等文化因素本身也正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是极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文化因素已不再仅仅是一种附属性的商品,已直接融合于商品之中,成为企业的一种经济资源。其次,文化产业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包括报纸、杂志、广播、音像娱乐、教育培训等,成为了社会发展重要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因其具有的高附加值,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与调节作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与精神支撑。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文化水平等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制定、实施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消费水平与消费者的文化水平存在重要关联性,而文化对于加强企业的经济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生产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新常态的稳定器。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维护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提供理论支撑,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提供一种合理又合法的论证。任何政治体制都是一种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的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论证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的有机统一,科学分析与散播其政治意愿,以获得人民认可。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对社会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社会结构等进行整合,维护社会秩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可以引领多元价值取向,使社会成员价值观念与思想行为趋于规范化与合理化,又可以对多重的社会规范进行整合,使之协调化,避免社会内部的多重规范冲突,还可以对社会结构进行整合,使多元复杂的社会结构在功能的发挥与实践目的指向上趋于一致。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使之处于平衡协调与张弛有致的状态。
三、治理机制转换中文化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的三重定位
一定社会治理模式的取舍需要考量其所在区域的历史、社会积淀,需要与本民族或本区域的历史现实与文化传统相衔接。我国文化社会治理的实现路径,也需要基于其历史与现实状况进行综合考量,从整体上架构文化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同时要结合文化的自觉性导向,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架构或意义世界,把社会引向一种自治,把人引向一种自觉,致力于文化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与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一)积极建设核心价值形态观念体系
1.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要凝聚民心、汇聚社会力量,都需具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否则就会导致社会混乱、人心涣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核心的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对社会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是社会发展的要义。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未休止,而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期,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念多变,西方国家凭借着经济、技术优势,在推销商品的同时,也把他们的价值理念推销到中国,以“自由”“民主”“人权”冠以美名于“普世价值”,扰乱人们的思想,这需要我们保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搞好自身价值观研究及其建设,掌握理论的制高点。“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其要旨在于使其理论完全彻底地抓住价值本质,追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根本,丰富其时代内涵与表现魅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增强对人民大众的吸引力,全面深刻地研究、阐释其基本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掌握。
2.坚持“马中西”融合发展。文化在交流中才能得到丰富,在融合中才能走向兴盛与繁荣。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内容,以国外优秀文化为重要思想来源,积极开展“马中西”融合。首先,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使文化的社会治理坚持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思想武器,它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与方向,文化的社会治理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其次,任何文化的发展、任何社会治理的开展,都不能离开既有文明,都不能脱离既有文化,不管是主流价值形态的塑造或者是社会文化整合,都必须正视既有文化根基及其传统文明脉络。中华传统文化在根本上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规范、思想观念和道德伦理,需要予以肯定。习近平同志指出:“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9]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的社会治理就会停滞、甚至倒退。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自身长处与优势,这些优秀文化积淀是人类发展的共同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要科学地对待西方文化,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情、为我所用,大胆吸收借鉴,提高我国文化创造力水平。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文化,由于其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性,内部隐含着深刻的矛盾,有其内在的落后与腐朽,存在不可能克服的危机,要立足我国国情,择善而从。
(二)引导先进群众文化生产,引领人民信仰、铸就国家力量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的强盛与复兴、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领域,还体现在精神文化的强大。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精神信仰及归属感堪忧,甚至扶不扶摔倒的老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折射出人们的精神焦灼与困惑。因此,我们首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与持续不断的理论灌输,撒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种子。其次,要融入实践养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利用重要纪念日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引导人们以自身行动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时代价值的新内涵。再次,要融入规则政策。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融入学生守则、单位精神培育以及村规民约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人民公认的价值公约。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凝聚力、辐射力、渗透力、影响力和征服力,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为民族进步铸魂,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
2.培养精通“马中西”理论的一流队伍。文化的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艰巨工程,其关键在人才、在队伍。文化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理论功底深厚、创新能力突出、学风文风优良的“马中西”队伍,基于坚定的政治信仰、鲜明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功底、强烈的创新意识推进“马中西”队伍建设。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其中精华,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其生命力、感召力、影响力。对于西方文化,要培养一支善于借鉴吸收的文化创新队伍,在借鉴吸收的同时能始终保持一种意识形态的警惕性与敏感性。
3.引导人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理解与觉悟,也即对中华民族文化方向及其规律问题有正确的把握,对中华民族文化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有深刻全面的认识,也是对发展本民族文化积极主动地承担所要求的历史责任。文化自信,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历程中,对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充分肯定,对中华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具有坚定的信心。只有对中华民族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从容与镇定,赢得一种创造及创新的动力,获得奋发进取的勇气。“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10]我们要引导人民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自觉抵制“自卑自弃”的思想顷向。
4.激发群众文化市场活力。文化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恰当处理政治、经济、社会等与文化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机制,其重要要义在于激发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增强文化的创造力、影响力、感召力,正确对待各种文化,在社会活动中参与实现自身的价值,构建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治理的主体性机制。要将社会管理转换为文化治理或自治,就需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保障人民参与文化治理的主体性机制,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此外,要积极推进社会团体、企业、公民参与文化社会治理,积极构建企业、团体等社会文化模式、国家文化模式以及公民文化模式三维立体文化模式,发挥其协同合作创新能力。还要建立统一的适应文化市场竞争的现代化开放体系,推进各种文化要素参与文化市场竞争,激发各种文化要素活力,破除阻碍文化要素竞争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文化产品流通的便利化。
(三)实施文化发展战略
1.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完善文化发展政策。一是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长期以来,社会把公共文化事业功能与文化产业功能相混淆,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滞后,长期性投入持续不足,由市场所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对政府的依赖性强。文化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其核心问题就在于转变并完善社会治理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致力于实现文化价值转化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实现文化的工具性与价值性的互相渗透,进而实现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实现国家治理机制的转换,离不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既要保障民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又要兼顾文化的价值需要,积极实施文化引领创新工程、文化龙头企业带动工程、文化产业跨越工、文化设施惠民工程、文化保护利用工程、人才建设工程,认真制定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文化发展的层次。二是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生活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等原则,大力实施文化下乡,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屋建设工作,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建设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同时积极引导民间文化发展,按照政企分离、政事分离、管办分离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调动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建立良好的文化管理与运行机制。在某种程度上,社会治理所遇到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体制机制问题,更多的应是一种基于文化治理模式或文化治理机理何以能真正发挥作用的问题,是一种文化运行的问题,需要基于文化管理与运行机制进行深层次考量。而我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甚完善,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发展市场。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各级党委要有文化自觉与文化危机意识,担负起文化改革的政治责任,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按照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实现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格局。总之,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着力构建充满活力、更加开放、富有效率的文化市场体系,努力建构企业文化治理、社会团体文化治理与国家文化治理相相结合的三维立体式文化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7.
[5]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407.
[6]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7.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9]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7.
[10]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3.
Cultural Governanc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Mechanism
GAO Shuai
(CollegeofMarxism,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Social governance, or social autonomy, needs the perspective of a cultural consciousness,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 and its inherent cultural implication, or related to the governance performance of the culture itself. How do the social governance functions of culture work, which requires to think the culture how to produced and exist, social needs and other aspects. Mechanism of social culture, tensile structures need to practice talking about people that human practice is always the architecture consists of a dual category of freedom and constraint, and thus formed a relatively stable life mode, and then to consider culture shaping the individual,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maintaining and regulation of the society. To modernize the culture of social governance,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core values system to guide people’s belief, cast the national strength,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all of which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modern social governance.
Key words:social governance; culture governance; cultural perspective
作者简介:高帅(1988— ),男,河南开封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U1409293)
收稿日期:2015-06-03
文章编号:1672-3910(2016)01-0043-07
中图分类号:D035;G12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26/j.cnki.hkdsk.2016.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