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政治语篇中“掩饰”语言策略对比研究

2016-03-15袁一苇

袁一苇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济南 250000)



【艺文寻珠】

中西方政治语篇中“掩饰”语言策略对比研究

袁一苇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济南 250000)

摘要:政治语篇具有强压、抵制、抗议以及掩饰等四个策略功能。当一个国家的政治活动参与者在面对一些无法正面回答的问题时,必须采取一定的语言策略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掩饰”。中西方由于在历史、文化、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本身等多种方面的不同也造成了其掩饰语言策略选择的不同。针对这些语言策略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有利于更多地认识国别差异,对于政治生活也有一定的启示。本研究以中西方政治语篇(答记者问)为语料,对比分析中西方在“掩饰”时使用的语言策略的差异与共性,进而总结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力求为政治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政治语篇;掩饰;语言策略

一、引言

语言与政治作为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二者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一国的政治,尤其是政治意识形态对于一个国家的语言风格与形式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语言对于政治来说,既是表达政治目的等的工具,也能起到维护本国政治意图、施加政治影响的施事作用。因此,Lakoff关于“政治就是语言,语言也是政治”[1]的论断并不夸张。语言与政治的关系无论在政治学领域还是语言学领域都应该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而政治语篇的研究无论对于语言学还是政治学学科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理论以及实践意义。

政治语篇也被称为政治语言[2]。许多语言学家从各自的研究角度针对政治语篇提出了定义,Chilton & Schaffner的定义更为重视政治语篇所发挥的功能与作用。他们概括了政治语篇所具有的四个策略功能,即强压、抵制、抗议以及掩饰,认为如果语篇能够体现这四个策略功能,即可被定义为政治语篇[3]。

政治参与者在政治活动中,尤其是与其他国家进行对话时,会面对许多关于自身政治目的以及意识形态的敏感问题,因此常常需要掩盖和回避本国的真实政治目的从而维护本国的利益。政治活动中出现的这种“掩饰”行为同“拒绝”行为相似,本身就是一种竞争性的言语行为,本质上都是不礼貌的。因此,为了达到这种掩饰目的,说话人必须采取较为策略的语言[4]。中西方在政治活动中均会采取一系列的语言策略来对自身的政治目的以及意图进行掩饰,这些语言策略存在着很多共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反映了中西方在文化、思维以及语言本身等方面的不同[5]。

中西方“掩饰”语言策略的对比本质上是一种语用对比。许余龙提出,语用对比可以从语言表达方式以及语用意义两个方面入手,比较同一语用意义下的不同语言表达方式或相似语言表达方式下不同的语用意义[6]。在中西方政治语篇掩饰功能下进行具体语言策略的对比归于前者。本文围绕政治语篇中的掩饰语言策略,以中西方政治参与者在政治活动中的语言(主要为中西方政治活动参与者答记者问)为语域对比语料,采用语料分析以及语用对比的方法,比较中西方政治语篇中采取的掩饰语言策略的共性与差异,进而分析其差异存在的原因,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及语言等方面的不同、认识政治语言的特征,对政治活动以及跨文化交流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中西方政治语篇中“掩饰”语言策略的共性

在政治活动中,尤其是国家领导人回答多国记者提问时常常会面对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者涉及国家机密或者涉及自身的政治目的,有时候也会出现需要为自身的某些政治行为作掩饰,因此政治活动的参与者会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语言上的策略来回避某些问题,或者是对本国的一些政治立场或意识形态进行掩饰。这种“掩饰”既包括量的控制,即少说或不说,也包括质的控制,即说假的[7]。通过对中西方政治活动参与者答记者问时的大量语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中西方在政治话语中的掩饰策略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直接回避

直接回避回答是掩饰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策略,也是中西方政治活动参与者在面对记者尖锐问题需要掩饰时所采用的比例最大的策略。直接回避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直接拒绝和“不知情”直接拒绝,即“我拒绝回答这一问题”之类的表达方式。这种语言表达最为生硬,听上去给人一定的冲突感,是一种违背礼貌原则也伤害面子的表达方式,但许多政治活动的参与者,尤其是比较严肃强硬的外交发言人常常使用这种策略来对本国的一些外交活动与目的进行最为直接的掩饰。如:

(1) MS. PSAKI: Again, I don’t have any specific comment on them.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has commented on them.

(2)外交部发言人:我目前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不掌握你所说的情况。目前案件仍在侦破过程中,中泰双方保持着沟通。

例(1)是2013年11月26日,美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在有关防空识别区问题答记者问中,针对两架美国军机在东海争议岛礁附近飞行,拒绝承认中国刚刚宣布的防空识别区这一飞行行为是否有必要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发言人直接拒绝了记者对于飞行是否有必要这一问题的回答,指出自己在这一问题上无可奉告。这种直接拒绝的方式在西方政治语言中屡见不鲜。仅仅是2013年11月26日美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的记者招待会期间,他便使用了13次类似“无可奉告”的语言直接拒绝对记者提出的问题作答。例(2)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答记者有关曼谷爆炸案嫌疑人是否已离开曼谷采用的直接回避的方式。这里说话人直接拒绝回答这一问题从而回避目前有关话题的真实状况,从而起到了掩盖某些政治信息的作用。

直接回避的第二种方式是“表达不知情”继而将问题推给其他部门。这种方式相对直接拒绝而言语气更弱,表达了说话人自己的无辜,是一种掩饰责任的有效表达方式,这种方式在中西方的政治语篇中均能看到。例如:

(3)李克强:你说有大量的中国人到海外购房,而且成了某些热点城市的最大购买者,这个可能还要做评估,我没有这方面确切的消息。

(4)MS. PSAKI: Again, I would point you to DOD(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for any specifics on that.

例(3)是2015年两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国人在海外买房这一现象是否对国外房地产业带来影响这一问题时的措辞。句子表达了说话人的不知情,这种不知情也可以理解为我不想或无法正面回答你提出的问题。这种“不知情”的表达既可以达到推卸责任的目的,又有效地掩饰了问题的真正答案。例(4)同样是2013年美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针对记者“是谁下令派遣轰炸机?”这一问题所做的回答,说话人将问题直接推给了美国国防部,这种推给其他方的方式有效地掩饰了“轰炸”这一军事行为的施事方,从而保护了本国的政治秘密。

(二)间接表达

直接回避的方式虽然在“掩饰”这一功能的实现上行之有效,但当今国际社会强调和平与发展,这种比较直接的冲突性语言在国际社会上是不被提倡的。因此,为了维系政治活动中的和谐氛围,政治活动的参与者也会采取一些间接的表达方式来实现自己“掩饰”的目的,这样既可以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还不至于太伤及其他政治活动参与者的面子。

中西方政治语篇中均出现了一定比例的间接表达方式。在语言形式上,中文主要表现为“听说”“据说”等,而英文主要表现为“it is said”或者是“there be”等句型。这种间接的表达方式在掩饰说话人态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

(5)李克强:至于网购是否会冲击实体店,我听过这样的议论。

(6)President Bush: There was obviously a disagreement over whether or not we enforced the demands of the U.N.

例(5)中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没有直接表达自己对于网购是否会冲击实体店这一问题的态度,而是采用“我听过”这样的议论,借别人的语言来回答记者提出的提问,这种间接的表达方式有效地掩饰了说话人对于某一问题的态度,而且也符合礼貌原则,语气较直接拒绝舒缓了很多。而例(6)体现的是英语中占比例极高的“there be”句型的表达方式,不同于“somebody disagree on something”的表达,“there was a disagreement”这一句型不需要提及动作的施事者,这种表达能够掩饰许多政治行为的施事方,从而掩盖一国的政治活动。

(三)使用情态动词

英语中有大量的情态动词,这些情态动词常常帮助弱化说话人的语气。尤其是例如“could”,“would”及“may”等表达可能性的情态动词具有降低话语绝对性的功能,这种模棱两可的话语能够掩饰说话者对于某事的态度,也可以帮助掩饰一些政治活动的真实状况[8]。如:

(7)President Bush: And so it ought to be a very positive meeting yesterday.

(8)MS. PSAKI: This unilateral action may unilaterally change the status quo in the East China Sea.

例(7)中使用ought to这一情态动词短语,相较于“it was a very positive meeting”的表达降低了绝对性,“这一会议应该是积极的”,这种表达掩饰了这一会议的真实状况,从而使听话人无从得知这一会议的讨论结果,从而对于政治活动的真实状况进行了有效的掩饰。在例(8)中,美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认为中国划定防空识别区的行为是单边的,会对东海现状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而在表达自己对于此事的态度时,普萨基使用了may这一情态动词,从而降低了话语的绝对性,对于自身对其他国家政治行为的态度起到了一定的掩饰作用。

同西方国家一样,中国政治活动的参与者也会选择使用“可能”“或许会”等绝对化较弱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本国对于某些政治行为的态度。前例(3)中李克强总理在对记者有关于大量中国人在海外买房的问题作出回答时,使用了情态动词“可能”来表达对于这一状况的不确定性,这里说话人并没有直接承认或否认这一状况,而是通过“可能”这一情态动词表达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明确的需要,从而对中国人在海外购房的真实状况起到了一定的“掩盖”作用,也就有效地回避了中国人购房对于国外市场是否产生消极影响这一敏感问题。这些情态动词的使用使得话语显得不那么尖锐,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对话的礼貌原则,对于政治活动中的和谐氛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运用修辞手段

修辞手法是语言的艺术,是能够充分体验语言之美的表达方式。政治语篇虽然看似生硬严肃,但其中有许多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不但体现了政治家深厚的语言功底,对于某些政治活动以及意识形态也能起到掩饰的作用,使用修辞手法进行掩饰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语言使用方法,这些手段能保证在起到掩饰作用的同时,增加政治语言的美感。如:

(9)李克强: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10)President Obama: In some ways, these are uncharted waters and you don’t have the kinds of protocols.

例(9)中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回答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有关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问题时作出的回答。李克强总理提到“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这里的“工具”指的就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说话人将刺激经济的手段比喻为“工具”,从而避免谈及这些具体的手段是什么,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进行了有效掩饰。例(10)同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段,这是2013年6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时针对记者提出的对于网络暴力的打击问题做出的回答。说话人将网络暴力比喻为“uncharted waters”从而说明这一问题难以管理和解决的原因,这种比喻将原因归结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从而掩饰了政府在这方面的不作为。

除了比喻之外,政治生活的参与者也常常使用借代等修辞手法,以某一个部分来代替整个事物或整个行为体,从而弱化主动性,起到掩饰政治活动施动者的目的。

(五)忽略问题或重新加工问题

当面对无法正面回答或是需要掩饰的问题时,除了直接表明自己拒绝回答或者是在回答中采取一些手段间接回答之外,说话人也常常采取忽略或者是将问题重新加工,将话题转移到其他问题上的方式来达到掩饰的目的。如:

(11)王毅: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

(12)温家宝:我相信,中国的民主制度会依照中国的国情循序渐进地得到发展。

(13)Secretary Clinton: We also look forward to further improved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例(11)是2014年3月8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回答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对于将目前中日关系比为一战前英德关系这一观点的看法时的回答。这里说话人直接回避了这一问题而是将其引向战后德国正视历史的角度上进行阐述,既掩饰了自身对于前面这一观点的看法,又隐含对日本不愿正视历史的批评之意。例(12)是2012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针对中国何时能够实现直选领导人作出的回答。说话人直接忽略了“何时”这一具体的问题,而只提中国的民主制度会循序渐进发展,从而掩饰了中国民主制度发展的现状。而例(13)是2009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与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召开联合记者会,记者提问希拉里对于“一个中国以及中国与台湾关系”的看法,希拉里的回答并未提及“一个中国”或者是“统一”等字眼,而是直接回避了记者的问题,只谈及美国会继续关注台湾海峡问题,这种回答方式掩饰了美国对于台湾问题的态度以及立场。

三、中西方政治语篇中“掩饰”语言策略的差异

中西方在历史、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西方语言的使用方式以及表达习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联系增强。虽然政治有其自身特点,但各国在政治活动中仍然会体现出自己本国的特色,这种国别特色不仅体现在文化、态度等方面,更体现在语言上。了解这些不同有利于我们增强对其他国家的认识,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其他国家进行政治上的交流,对于推动国家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推动全球化进程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笔者通过对12次近7万字的中西方政治参与者答记者问的政治语篇(主要为政治活动的参与者答记者问)中以“掩饰”为目的所使用的语言策略统计(表1、表2)对比分析发现,中西方政治活动参与者在面对需要进行掩饰的政治问题时,所采用的语言策略有很大差异。

表1 中国政治语篇中“掩饰”语言策略比例 %

表2 西方政治语篇中“掩饰”语言策略比例 %

(一)西方更“直接”,而中国更“委婉”

从表1和表2中不难发现,西方使用“直接拒绝”的方式较多,而中国政治活动参与者更倾向于使用间接表达、转移话题等较为“委婉”的方式来进行掩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人崇尚一种直线式的思维模式,基本上“有什么说什么”,会选择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例如2013年11月26日美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的记者招待会期间,便使用了13次类似“无可奉告”的语言表达直接拒绝回答。西方政治语篇中常常能够看到“I have no comments”或者是“I refuse to answer this question”等表达。相反,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往往是曲线式的,对于“面子”与“礼貌”的重视使得中国人一般不会选择像“无可奉告”之类的可能伤及他人面子的表达方式。在政治舞台上也是同样,中国政治活动的参与者在表达自身态度时往往利用一些间接的表达方式,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观点。当遇到无法正面回答的政治敏感问题时,人们也往往试着将问题引向其他的角度,从而在不破坏和谐对话氛围的情况下实现“掩饰”的目的。

(二)西方常使用被动形式或不及物动词等方式对实施者进行掩饰

在西方的政治语篇中,大量的被动形式以及不及物动词被作为语言策略来发挥“掩饰”的作用。在表达某一事件过程时,说话人可以选择用动词成分将表示参与者的名词成分全部表达出来[9],即施事+动词+受事。这种将施事者置于前的形式强调了施事者的主动作用。如果将受事者放到前面,后面使用被动语态,那么由介词连接的主要的施事者的作用就明显地被弱化了。这种方式常常被西方政治活动参与者用于进行掩饰。如:

(14)President Bush: When the job is done.

例(14)是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回答记者有关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士兵回家等问题时做出的回答。这里的“job”指的便是伊拉克战争,而这里使用被动语态,便很自然地避免提及战争由谁结束、由谁发起等有关施事者的话题,有效地掩饰了美国政府的政治行为。

除了被动语态,英语中的不及物动词也是实现掩饰功能的好帮手。由于不及物动词的语法规则与使用习惯,动作中的受事者常常被省略,这便有效地起到了掩饰的作用。

中西方政治语篇关于“掩饰”的语言策略在这一点上的不同主要是由中文与英语语言自身存在的差异决定的。英文多被动,而在汉语中“被”字的使用没有主动语态那样自然。这种中西方语言本身存在的差异对中西方政治活动参与者在进行掩饰时语言策略的选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中国政治活动参与者在“掩饰”时更多地使用修辞手法,语言更“华丽”

通过对表1、表2的对比发现,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在中国政治语篇中所占比例较西方更高。通过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而进行掩饰本身比较委婉,体现了中国人“客气”的特点。中国政治语篇中也多出现古诗、成语等更具文学特色的表达方式。例如,温家宝在2012年两会记者会上便使用了“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等古文诗词。这都体现了中国政治语篇具有的文学色彩。而西方的政治语篇则没有这么“华丽”,语言大多平实,与中国政治语篇的总体风格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在中西方政治活动的参与者在面对需要“掩饰”的状况时所采用的语言策略上。

四、结语

政治语篇是我们观察政治、了解政治的重要资源。政治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政治[10]。政治舞台上的博弈充满智慧,政治语言的使用更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当面对政治敏感问题时,中西方的政治参与者都会运用语言手段来进行掩饰,保护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利益。这些手段主要包括“直接拒绝”与“表达不知情”的直接回避的方式、间接表达的方式、情态动词、修辞手法、忽略加工以及被动不及物动词的使用等方式。这些语言策略的使用是政治参与者们智慧的体现。

同时,由于中西方在历史、文化、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本身上存在的种种差异,中西方政治参与者在进行语言策略选择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西方人思维更为直接,而中国人对于“礼貌”和“面子”更加重视。除了这些因素之外,政治参与者本身的个性以及语言风格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相对于布什而言,奥巴马更多地使用修辞手法以及间接表达的方式等。

语言除了实施表达的功能外,还具有其他一系列的施动作用,这也体现了语言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针对政治语篇“掩饰”策略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政治语言背后的政治目的与意识形态,无论对于政治学的研究还是语言学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LAKOFF R.Talking power: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in our lives[M].New York:Basic Books,1990.

[2]田海龙. 政治语言研究: 评述与思考[J].外语教学, 2002, 23(1): 23-29.

[3]CHILTON P,SCHAFFNER C. Discourse and Politics[C]// van Dijk. In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206-230.

[4]马月兰.中美“拒绝”言语行为比较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4): 82-88.

[5]陈向阳.国内英汉语用对比研究综述[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8(3): 86-90.

[6]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7]苑春鸣,田海龙. 英汉政治语篇的对比分析与批判分析[J].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1, 21(5): 51-53.

[8]邹涛. 英语政治性语篇中动因的掩饰[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2.

[9]董宏乐, 顾萍.英语中掩饰动因的手段[J].外语教学, 2000, 21(4): 21-25.

[10]杨敏.西方政治语篇分析的语用学视角[J].中国外语, 2011, 8(2): 37-4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issimulation” Linguistic Strateg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olitical Discourses

YUAN Yi-wei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andLiterature,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000,China)

Abstract:Political discourse is equipped with four strategic functions: coercion, resistance, protest and dissimulation. Faced with questions tough to directly respond to, the political participants must adopt certain linguistic strategies to “dissimulate” questions. Different histories, cultures, modes of thinking and languag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lead to diverse choices of dissimulation linguistic strategie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se linguistic strategies will not only benefit us to know more about national differences but bring enlightenment to political life. Based on China’s and western political discourse (press conference),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will point out differences and commonality of linguistic strategies used in “dissimu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is paper will further to summarize reasons behind these differences, endeavoring to offer some reflections for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f politics and linguistics.

Key words:political discourse; dissimulation; linguistic strategies

作者简介:袁一苇(1991— ),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生,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7-16

文章编号:1672-3910(2016)01-0064-06

中图分类号:H0-05;H030

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26/j.cnki.hkdsk.2016.01.012